2020-12-1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疾控 上海疾控
在閱讀本篇之前,需要明確兩點:
膏方不能代替常規藥物治療。
膏方的配製應因人而異,結合體質、病患而定。
關於寒冬,你會想到什麼?棉毛衫棉毛褲?火鍋?保溫杯?......還有一個養身黨非常關注的話題,膏方。
膏方進補是中華民族最具特色的保健醫療方法之一,秋冬季節是進補調養的最好時節。
中醫認為「冬主封藏」,冬令進補,有利於人體將進補的物質存留在體內,得以慢慢吸收利用,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之目的。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群眾對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膏方門診越來越火爆,廣受歡迎。
Q
哪些人群適合吃膏方?
膏方適應人群比較廣泛,正常人群包括各類慢性病穩定期患者、亞健康人群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配伍製備膏方服用。
對於一些急性病、嚴重器質性疾病,或正處於感冒、腹瀉等發作期的患者,膏方暫不適宜。
膏方不能代替常規藥物治療
中醫常說:「湯者蕩也,丸者緩也。」同樣,膏方的作用主要在於緩圖以取效,因此慢性病患者在服用膏方時,無論是西藥還是湯劑煎藥,仍須按原有疾病的常規方案進行治療,或諮詢相關專業醫生,不可以膏代藥。
Q
心血管病人如何進行膏方調養?
冠心病
冠心病屬於中醫「胸痺心痛」的範疇,中醫認為冠心病的形成多由於機體的陰陽失調,陽微陰弦,導致血脈不通,心脈痺阻,不通則痛。
本病以活血化瘀為常用之法,根據症情分別施以行氣活血法、益氣活血法、溫陽活血法、化痰活血法。本虛標實之氣虛血瘀型和陽虛血瘀型患者,當冬令陽氣衰微之時,非常適合膏方治療,收效顯著。
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在中醫屬於「頭痛」「眩暈」,其病機演變是,早期以實證或本虛標實為主,由實轉虛,晚期以虛證為主,虛實夾雜,虛、痰、瘀三者互為因果,正虛可導致邪實,邪實亦可加重正虛。脈絡瘀阻,反映了高血壓疾病發生發展的病理過程,陽亢、血瘀、痰濁是高血壓病,尤其是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重要環節,也是高血壓防治的重點。
治法多從平肝潛陽或滋養肝腎入手,亦常用活血化瘀法,可用川芎、蒲黃、山楂、丹參、益母草等。因本病屬虛實夾雜之慢性病,具有眾多併發症,所以於冬季封藏之候最宜調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屬於中醫「心悸」「怔忡」範疇,中醫認為,其病位在心,但不外乎虛實二端,虛證之中有心氣不足、心血不足、氣陰兩虛、心陽不足、心陽虛脫、心神不寧等,實證之中有痰擾心脈、心脈瘀阻等。
在膏方的治療中以益氣通陽、養血益陰為主,也要注意振奮心陽藥與重鎮安神藥之間動靜結合的平衡性,常用柏子仁、酸棗仁、磁石、龍骨、青龍齒、生地、阿膠等。
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稱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認為心衰的發生主要在於臟腑的虛損,病位在心,並與肺、脾、腎的功能紊亂有關,與「氣、血、水」關係密切。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膏方的調理,一般在慢性心衰穩定期、心功能Ⅱ~Ⅲ級可以用膏方治療。
在治療時,早期以治療心肺氣虛為主,中期以治療氣陰兩虛為主,晚期以治療心腎陽虛為主,也應重視活血化瘀和顧護胃氣。
服用膏方時的禁忌:
忌食濃茶、咖啡、生冷、辛辣等食物;
感冒、腹瀉、慢性病急性發作期、婦女月經期應暫停服用。
作者徐立思,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傷寒論專業博士,主要從事經方臨床運用與中醫藥傳承研究。
供 稿:徐立思
編 輯:林維曉
審 稿:高圍溦 馮曉剛
原標題:《冬藏,心血管病人的膏方調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