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 來源: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在定點幫扶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後旗減貧脫貧過程中,充分發揮學校旅遊管理學科優勢,立足科左後旗產業與資源特色,確定旅遊產業為科左後旗新興產業發展突破口。在幫助科左後旗制定草甘沙漠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工作中,探索將扶貧工作與學校教學科研有機結合,形成了教學科研一體化幫扶當地旅遊產業發展的扶貧模式。
一、草甘沙漠景區總體規劃項目介紹
草甘沙漠旅遊風景區位於科左後旗東南,屬科爾沁沙漠邊緣,總面積約為1.35萬畝,是國家2A級景區和全國5星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景區區位優勢非常明顯,與遼寧省康平縣相鄰,距離瀋陽市150公裡,距離長春市210公裡,距離通遼市160公裡,被譽為東北唯一的沙漠景區。
景區為村集體開發模式,於2014年10月對外營業。在經營過程中逐步感受到開發模式粗放,人力資源匱乏,以及景區定位不夠準確而帶來的各種發展後勁缺乏的問題。北京交通大學旅遊規劃團隊於2019年接受扶貧任務,開始為景區問診把脈,編制總體規劃。截至到目前,規劃團隊先後3次、共計22人次前往景區開展資源普查、市場調研等工作,規劃文本正在編制之中。
二、教學與科研一體化扶貧模式構建
在草甘沙漠景區總體規劃項目中,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團隊摒棄了過去傳統的教師+外聘人員模式的規劃團隊,而是創新性的將扶貧工作融入科研工作,並將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主要做法有:第一,將扶貧規劃工作進行案例總結,將其融入到教學安排中。旅遊管理系殷平副教授承擔的碩士生課程《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將科左後旗作為全課案例帶領同學剖析;第二,將扶貧工作與研究生培養相結合。帶領優秀碩士、博士生參與課題立項、規劃內容探討、實地調研等過程,並承擔一定的工作;第三,將扶貧規劃項目帶到課堂,成為課程學習的研究對象。帶領選修課程的全部16名學生前往草甘沙漠景區進行資源普查、市場調研,並將規劃任務布置為學生作業,根據課程內容全程進行景區剖析。
三、教學科研一體化扶貧優勢
1.為科左後旗旅遊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據科左後旗草甘沙漠景區規劃的具體問題與具體要求,學校旅遊規劃團隊在旅遊產業領域為科左後旗提供智力支持,貢獻高校的學科積累與智力財富,指導科左後旗旅遊產業發展,從而幫助科左後旗旅遊業實現較快發展。
2.為學校旅遊規劃學科提供科研案例
科左後旗草甘沙漠景區規劃為學校旅遊規劃研究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學校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支持立項《科左後旗草甘沙漠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項目。該工作有助於學校旅遊規劃專業了解我國貧困地區旅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豐富旅遊規劃的科研素材,為旅遊規劃科專業科研實踐提供了新的途徑。
3.為人才培養提供實踐渠道
學校旅遊專業將科左後旗草甘沙漠旅遊業發展作為案例走進2018級研究生課堂。規劃團隊教授帶領學生前往草甘沙漠調研,並在課堂上進行深度討論,將課本知識與實踐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學生理解枯燥、抽象的旅遊規劃方法與原理提供了生動案例,得到了同學們的高度好評。
高校精準扶貧不僅應該與高校自身的特色和專長緊密結合,更應當與高校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結合,形成教學科研扶貧一體化工作模式。學校幫扶科左後旗制定草甘沙漠旅遊規劃工作實踐證明,高等院校參與扶貧工作,探索一條符合雙方適宜的教學科研扶貧一體化的道路是可行的。
未來,學校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資源優勢,從學校實際教學科研工作需要出發,扶貧工作理念從科左後旗是幫扶對象轉變為合作夥伴,逐步推進將科左後旗作為北京交通大學部分專業「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的做法,從更高層次上為幫扶科左後旗輸出智力財富。
(責任編輯:謝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