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江戶時代,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江戶城的獨有情況
現代社會,離婚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不過相比於現代社會,日本江戶時代,在江戶城想要離婚卻是一件極其輕鬆的事情。而且,可以由女性主動提出,男性寫下一紙休書還要對女方送上祝福,並囑託女方未來的夫家善待她,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江戶城原本就是關東重要的樞紐,即是一個防禦重鎮,也是物流通道之一。在德川家康來到關東地區後,對江戶城大力開發,最終形成一座人口達到百萬之巨的城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戶城同樣如此。
江戶城的人口構成中,排除德川將軍家,由僧侶、神宮、武士、藩主及家眷組成的人口一度高達60多萬,其餘的均為來到江戶城工作的平民。不過,在初期平民人口較少,多為臨時到江戶工作的人員組成。
隨著江戶城逐步開發,平民開始從農村湧入江戶城,除少部分拖家帶口外,其餘均為單身漢。他們多為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建築工人、木材工人、石料工人等,人口湧入讓這座日本新興的政治、經濟中心充滿人氣。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工人,主要還是因為江戶城就是一座火災之城,歷史上有名的火災中,江戶城都位例其中。因此,這是一座不斷在火災中成為廢墟,又在火災中重建的城市。以至於城中的居民早已習慣將貴重物品放在包裹中,如果發生火災,拿著包裹逃跑就行。
正因為如此,江戶城對於工人的需求極為旺盛,這也使得江戶城男性比例居高不下。由於初期德川幕府沒有對江戶城進行詳細的人口普查,我們無法得知男女比例,但在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時代,終於有了江戶城人口記錄。
根據幕府的調查結果,江戶城男女比例一度達到4:1,也就是說每四位男性中,才有一位女性。這個情況一直要到幕末才緩慢改變,達到2:1。這也意味著,在江戶這座龐大的城市中,女性數量極為稀少。
如果在扣除會有武士帶著家眷前往江戶城赴任,以及結婚後到江戶工作的女性,適婚女性的數量還會進一步下降。因此,江戶城中的女性是如此寶貴,以至於男性都會善待自己的妻子,哪怕離婚是妻子的過錯,也會在休書上註明是男方的責任。
江戶時代,休書被俗稱為「三行半」,正式稱呼為「離緣狀」或「離別狀」,扣除「此致、敬禮」之類的文字外,就剩下三行半的主要內容。文中大意均為:由於我(男方)的任性造成婚姻關係結束,以後你(女方)再婚也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丈夫寫下休書後並不意味著離婚成功。女性不回一封「覆一信」,離婚就不能成立。男性如果再度結婚,就犯了重婚罪,會被奉行處以「流刑」而驅趕出江戶城。因此,在婚姻問題上,女方還是佔據主動的。
當然,並非所有離婚男性都能讀書寫字,對於不會寫字的男性,只要在紙上畫上鍋和盆就行,這象徵著夫妻雙方。只要畫上這兩件物品,就能表明這是一份休書,可以作為離婚證明。
換言之,江戶城中的女性,再婚甚至多次再婚其實非常正常。以江戶城的人口比例而言,女性反而是最寶貴的存在,任何一位恢復單身的女性,都是男性追求的目標。
當然江戶城中也有「不侍二夫」的傳統,但這種傳統針對的是高級武士之妻。由於身為武士的丈夫病亡,留下龐大的遺產,足以讓妻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這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平民女性仍要尋找另外一半。
在男尊女卑的江戶時代,男方願意在休書上給予女方自由及祝福,正是因為江戶城男女比例不均造成的,在這種無奈情況下,才會出現女性在婚姻問題上的強勢,這也是江戶城的獨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