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時代,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江戶城的獨有情況

2020-12-23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江戶城的獨有情況

現代社會,離婚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不過相比於現代社會,日本江戶時代,在江戶城想要離婚卻是一件極其輕鬆的事情。而且,可以由女性主動提出,男性寫下一紙休書還要對女方送上祝福,並囑託女方未來的夫家善待她,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江戶城原本就是關東重要的樞紐,即是一個防禦重鎮,也是物流通道之一。在德川家康來到關東地區後,對江戶城大力開發,最終形成一座人口達到百萬之巨的城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戶城同樣如此。

江戶城的人口構成中,排除德川將軍家,由僧侶、神宮、武士、藩主及家眷組成的人口一度高達60多萬,其餘的均為來到江戶城工作的平民。不過,在初期平民人口較少,多為臨時到江戶工作的人員組成。

隨著江戶城逐步開發,平民開始從農村湧入江戶城,除少部分拖家帶口外,其餘均為單身漢。他們多為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建築工人、木材工人、石料工人等,人口湧入讓這座日本新興的政治、經濟中心充滿人氣。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工人,主要還是因為江戶城就是一座火災之城,歷史上有名的火災中,江戶城都位例其中。因此,這是一座不斷在火災中成為廢墟,又在火災中重建的城市。以至於城中的居民早已習慣將貴重物品放在包裹中,如果發生火災,拿著包裹逃跑就行。

正因為如此,江戶城對於工人的需求極為旺盛,這也使得江戶城男性比例居高不下。由於初期德川幕府沒有對江戶城進行詳細的人口普查,我們無法得知男女比例,但在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時代,終於有了江戶城人口記錄。

根據幕府的調查結果,江戶城男女比例一度達到4:1,也就是說每四位男性中,才有一位女性。這個情況一直要到幕末才緩慢改變,達到2:1。這也意味著,在江戶這座龐大的城市中,女性數量極為稀少。

如果在扣除會有武士帶著家眷前往江戶城赴任,以及結婚後到江戶工作的女性,適婚女性的數量還會進一步下降。因此,江戶城中的女性是如此寶貴,以至於男性都會善待自己的妻子,哪怕離婚是妻子的過錯,也會在休書上註明是男方的責任。

江戶時代,休書被俗稱為「三行半」,正式稱呼為「離緣狀」或「離別狀」,扣除「此致、敬禮」之類的文字外,就剩下三行半的主要內容。文中大意均為:由於我(男方)的任性造成婚姻關係結束,以後你(女方)再婚也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丈夫寫下休書後並不意味著離婚成功。女性不回一封「覆一信」,離婚就不能成立。男性如果再度結婚,就犯了重婚罪,會被奉行處以「流刑」而驅趕出江戶城。因此,在婚姻問題上,女方還是佔據主動的。

當然,並非所有離婚男性都能讀書寫字,對於不會寫字的男性,只要在紙上畫上鍋和盆就行,這象徵著夫妻雙方。只要畫上這兩件物品,就能表明這是一份休書,可以作為離婚證明。

換言之,江戶城中的女性,再婚甚至多次再婚其實非常正常。以江戶城的人口比例而言,女性反而是最寶貴的存在,任何一位恢復單身的女性,都是男性追求的目標。

當然江戶城中也有「不侍二夫」的傳統,但這種傳統針對的是高級武士之妻。由於身為武士的丈夫病亡,留下龐大的遺產,足以讓妻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這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平民女性仍要尋找另外一半。

在男尊女卑的江戶時代,男方願意在休書上給予女方自由及祝福,正是因為江戶城男女比例不均造成的,在這種無奈情況下,才會出現女性在婚姻問題上的強勢,這也是江戶城的獨有情況。

相關焦點

  • 一探昔日的江戶城
    曾經在江戶時代的政治中心「江戶城」,在明治時期,明治天皇將居城由「京都御所」遷往了江戶城,並且歷經了4次更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的空襲轟炸
  • 江戶時代遇到交通事故怎麼辦?江戶初期無責,之後千萬別死人
    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有的全責、有的各負一半責任等,這是在法治及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進行的科學認定。那麼在日本江戶時代,對於事故是如何認定的呢?江戶時代,日本沒有汽車也有沒有其他的機動車輛,不過在當時仍然有交通事故,因為突然暴走的馬或牛而受傷,或是被運送米等重物的大八車(載貨用的人力車,一般為兩輪,前方拉車的外框呈口子型。
  • 男兒們朝思暮想之地: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街吉原
    另外,戰亂的時代已經結束,有很多浪人在江戶謀求職業發展,就顯得這個地方的女人很少,再加上商業大發展帶來的第三產業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種青樓就在江戶城裡遍地開花。當時的幕府是做的這樣的打算,除了專門劃出的紅燈區,在江戶市其他地方不可以從事風俗業,也不派遣遊女到市裡——在日本古代,提供特殊服務的小姐姐們被稱為遊女,還有一件要求是是娛樂會所的建築裝修與技師穿著不能太奢侈,以免影響社會風氣。然而直到寬永年間,技師們還是到說評書的地方去招攬生意的。
  • 1603年-1868年德川時代日本首都在哪裡?其實不是京都而是江戶
    在談及日本歷史的時候,往往有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慶應四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並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東京,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將皇室與政府駐地從京都遷到江戶,我國一般直接稱這個事情為「遷都東京」。
  • 日本江戶時代,比幕府官員還讓人憤恨的役人,膽子到底有多大?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比幕府官員還讓人憤恨的役人,膽子到底有多大?江戶時代,幕府官員雖然多有貪腐的情況出現,但極少對平民百姓下手。但任職於幕府的役人則不同,他們對於百姓光明正大的盤剝,讓人憤恨不已。有的役人甚至將主意打到將軍身上,大發橫財。
  • 江戶時代的「大奧」——日本將軍的「後宮」是什麼樣子的?
    大家知道,古代中國皇帝,朝鮮國王等的配偶一般都不可能是一個,都有大量的妃嬪,這些人住在後宮,那古代的日本呢?古代日本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是天皇基本屬於虛君,幕府將軍掌握實權,那幕府將軍的「內事」是什麼樣的呢?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家時代。武家時代,即武士家族統治的時代。江戶時代的幕府叫江戶幕府,江戶氏族是十二世紀日本豪族,所以建築的城池叫做江戶城。江戶幕府又被稱為德川幕府。因1615年德川家康滅掉了豐臣秀吉家族,統一全國,在江戶建立幕府而得名。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發展農業、改革經濟、穩定政治,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民分為了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日本的封建制度氏歐洲式的封建制,各個地域被分割稱之為藩,每一個藩都有自己的領主,稱之為大名。
  • 走進神奇日本,探索日本古都江戶城的起源
    相信很多人近兩年來都喜歡去日本旅遊,對於日本的古城一定不陌生吧。江戶城作為日本著名的古城,在日本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走進神奇日本,探究日本古城江戶城的起源。當前的江戶城(皇居)原型,是日本室町時代後期武將太田道灌(1432—1486),於1457年負責修築而成。
  • 首博·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上)
    繼任的二代將軍秀忠、三代將軍家光更是強化德川家康的政策,使江戶時代初期幕府統治趨於穩定,這也是日本歷史上武家統治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時期(在日本歷史上共經歷了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歷史時期)。整個江戶時代,一方面法律多如牛毛,十分苛刻與專斷;另一方面在德川統治治下民眾卻積極進取,並帶來了日本史無前例的和平及繁榮。
  • 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既有醃梅當藥,也有廢紙當味增湯配料的黑暗料理日本進入江戶時代後,全日本資源向江戶城集中,江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由此形成了區別於京都的獨有文化,並逐步取代京都,成為日本各行業的中心地帶。
  • 《江戶時代》:日本現代文明的前夜
    而《江戶時代》則是北島正元提綱挈領,並用幽默的語言所描繪的關於江戶時代的通俗讀物。該書出版至今六十餘年暢銷,被譽為「一本關於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最近,新經典出版公司從日本巖波書店已出版的3200多種「巖波新書」中,挑選出13冊中國讀者最感興趣的書目在中國出版,《江戶時代》就在其列。
  • 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
    摘要: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在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瓜果類水果鍾愛有加,不過因正因為如此,造成了江戶人對於水果不同的態度。喜歡的就成為人氣水果,甚至還有諺語流傳至今;不喜歡的,連窮苦之人都嫌棄不吃。
  • 江戶時代,大商家為何禁止庶民進入?並不是歧視那麼簡單
    摘要:江戶時代,大商家為何禁止庶民進入?並不是歧視那麼簡單一般提到江戶時代,大家都會想到德川幕府的鎖國,此外還有江戶城的大火,以及在極為狹小的區域內,高達百萬的人口。事實上,在這個時期,江戶的商業同樣高速發展,店鋪之間的競爭激烈。
  • 江戶時代,日本最後的封建王朝是什麼樣的風貌?
    不過,明治維新顯然不是一般程度的封建式的改朝換代,而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這種天地變色並不是坂本龍馬等幾個志士做做工作就能做到的,所以日本的江戶時代和中國的清朝不一樣,它已經形成了可以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社會土壤。江戶時代的日本是什麼樣的呢?首先中國人有一個最大的誤解是:日本是小國!
  • 日本古代的偶像產業:江戶時代的"AKB48"
    作者|蕭西之水,網易歷史專欄作家,日本史作家,出版作品《誰說日本沒有戰國》《第〇次世界大戰》,目前研究方向為大正昭和時代政黨政治、昭和時代日本軍部與官僚體系等。本文為網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謝絕轉載。
  • 「桌遊推薦」日本匠心——《IKI:江戶職人物語》
    桌遊《IKI:江戶職人物語》是一款關於江戶職人的遊戲,遊戲背景是日本較為和平的江戶時期,湧現了一批對職業有追求的人們,稱之為職人。在遊戲設定中,日本橋是江戶時代最熱門的商貿區。大街要道上有各種各樣的商店,比如米店和菸草店。
  • 看板娘,江戶時代的平民偶像
    看板娘,江戶時代的平民偶像文 | 於晨《笠森お仙》是鈴木春信的名作,作為江戶幾大浮世繪畫匠之一,他畫中除了傳統的吉原題材,還常以茶室女侍、售貨女郎為主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以江戸谷中笠森稲荷門前「鍵屋」的「看板娘」 お仙為模特,畫出了《笠森お仙》,作品出版之後就大受歡迎。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人們的一年是這樣過的?
    日本江戶時代受益於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也導致通貨緊縮,但整體使大眾生活得以明顯改善,並對日本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貨幣 小判享保時期(公元1716—1736年)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小判」 是江戶時代正式流通的金幣。
  • 江戶時代,赤穗浪士復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鹽的問題?
    摘要:江戶時代,赤穗浪士復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鹽的問題?不但是調味料,還對維持人類生命和水一樣重要的就是鹽。德川家康在江戶入府之初,規劃飲水用的神田上水,同時也想辦法確保鹽的獲得。畢竟,鹽這種物資如果自己無法生產,對於統治將會造成巨大影響。
  • 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導語: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從德川家康開啟幕府以來的400多年,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地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城變成了東京城,江戶也被改稱為東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一探江戶時代到現代為中心的歷史、生活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