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今天(3月28日)是《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布一周年的日子。去年3月28日,國家正式發布《願景與行動》文件,航空業的相關布局進入加速度。記者從南方航空公司了解到,一年來,南航在「一帶一路」沿線36個國家和地區的69個城市開通了179條航線,其中新開航線34條,共計執行航班36423班次,共運送旅客474.5萬人次(不含廈航),進一步鞏固了「一帶一路」主要航空承運人地位。
今年4月26日,南航廣州-加德滿都航線將復航。此前,這條位於「一帶一路」的航線因當地燃油緊缺已暫停了近半年。「加德滿都航線深受旅客歡迎,去年儘管受到地震、航油等因素影響,仍承運了4.6萬人次。停航以來,一直有旅客、代理不斷來打聽關於復航的消息。」談起復航,南航加德滿都辦事處的站長邢靜立即眉開眼笑,「這下好了,我剛剛拿到了油料公司給南航承諾按需保障供油的函件,復航最大的問題解決了。」
加德滿都航線搶抓時機復航是南航2016夏秋季航班計劃調整的縮影。南航市場營銷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的航季裡,南航航班編排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開航線36條,其中國際航線就達8條。
加密航線網絡,實現「一帶一路」全覆蓋
在「一帶一路」的樞紐地區,通過近一年的布局,南航已實現了對相關地域的航線全覆蓋。
2015年,南航在廣東地區新開「一帶一路」客運航線15條,其中在廣州開通了飛往義大利羅馬、紐西蘭基督城、肯亞奈洛比、越南芽莊、馬來西亞沙巴等地航線;在深圳開通了飛往澳大利亞雪梨,阿聯杜拜,泰國的曼谷、甲米、普吉,以及印尼的峇里島等航線。2016年,還計劃開通廣州飛往越南的富國島、峴港的航線。
目前,南航從廣州出發的航線網絡已覆蓋除南美之外的全球38個國家73城市,國際和地區航線每周航班最高達到989班。在深圳機場,南航也開通了62條國內航線,12條國際航線,每周航班1398班。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對接「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南航提出了「依託疆內,覆蓋西北,輻射全國,向西連接中西亞和歐洲,開闢申根國家航線,向東連接日韓港臺的航空樞紐」的規劃。
2016年夏秋航季,南航在新疆將執行航線82條,比去年同期增長12.3%,飛往杜尚別、德黑蘭、巴庫等國際航線國際及地區航線19條。廣闊的航線輻射範圍加上密集的航班頻次,南航在疆航班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中西亞八國全覆蓋,國內省會及一、二線城市全覆蓋,疆內主要機場全覆蓋,南航烏魯木齊樞紐5小時航空圈已經初具規模。
以互聯互通為支點,激活區域開放
《願景與行動》文件發布以來,各相關省市紛紛制定了對接「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拓展空中通道和發展航空運輸均為重點項目之一。比如廣東就提出打造「國際航空門戶」和「空中絲綢之路」,新疆自治區也提出烏魯木齊要圍繞門戶樞紐做文章,加快建設溝通疆內、國內、國際的國際航空樞紐港。南航營銷委相關負責人說:「南航的航線網絡建設與地方的發展策略不謀而合。」
在廣東,南航對接廣東省、廣州市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空港經濟區、廣東自貿區等政策,進一步拓寬及加密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城市的航線和航班。
從廣州出發,南航的貨機網絡通達阿姆斯特丹、洛杉磯、法蘭克福、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南航還以中小微電商和轉運商為主要服務客戶,陸續開通紐西蘭、澳洲、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市場的跨境物流業務。國外的三文魚、生鮮、奶粉,以及跨境商品僅十幾個小時即可運抵國內。通過地面卡車聯運,南航還開通了港穗、深穗等卡車線路,實現了珠三角地區物流從空中到地面的無縫銜接,國內生產的電子產品、服裝等源源不斷經過空中通道出口到世界各地。2015年,南航在廣州樞紐執行貨機航班1430班次,總運輸貨量37.7萬噸,同比增長14.2%。
通過烏魯木齊樞紐,南航還將國際航線和合作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省份,激活了當地區域開放。比如,與甘肅政府合作先後開通了蘭州-烏魯木齊-杜拜、蘭州-烏魯木齊-聖彼得堡、蘭州-烏魯木齊-提比里西等航線,搭建起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國家間的空中快車。「空中絲路」的發展,推動了各地之間的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沿線區域開放和經濟合作開始走向深化。
南航新疆貨運部的劉禮蘭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從新疆地區承運西紅柿、茄子、辣椒、蘿蔔等各類瓜果蔬菜近120噸,同比增長51%。通過南航航班,新鮮的蔬果直達廣州、上海、成都等地,5、6個小時就能送到內地的大超市、大飯店。江浙滬等地的電子產品、衣服鞋帽等小商品也通過航班快速轉運到新疆各地。此外,還有一部分蔬果通過南航昆明、北京、廣州等中轉點運往中西亞、東南亞等國際友人的餐桌上。交通發達了,新疆的菜農、果農都富起來了」。
你來我往,空中絲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隨著國內、國際航線的拓展,人員與物資交流日益頻繁,「空中絲路」的「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
「我們加德滿都航線,超過40%都是從國內或其他國家經廣州中轉的旅客」,加德滿都辦事處站長邢靜說,「去年地震,就有好多國內,還有北美、歐洲等地的救援隊乘坐南航的航班從廣州中轉來到尼泊爾開展救援」。據了解,大量國際旅客搭乘南航航班的現象在歐洲、大洋洲、東南亞、南亞等航班上也日趨常見。
2015年南航廣州樞紐國際航班的中轉旅客同比增長了28%;烏魯木齊樞紐國際中轉旅客也同比增長了35%。在澳新航線,南航全年共承運旅客112.5萬人次,同比增長18%,佔中國大陸至澳新市場份額逾30%,鞏固了中澳市場最大承運人的地位。國內經廣州中轉到澳新的旅客從2010年的14.5萬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50萬人次,廣州已經超過香港,成為中澳中轉市場第一門戶樞紐。
越來越多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旅客,通過南航「廣州之路」(Canton Route),重新認識了「海上絲路」的起點廣州。而通過航空樞紐,「一帶一路」沿線各主要城市又實現了快速的聯結。南航搭建的「空中絲路」,逐漸顯現昔日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前不久,英國企業家與商界領袖組織IOD(董事學會)總幹事Simon Walker在乘坐南航航班從倫敦前往奧克蘭後,發表文章稱,「古老的絲綢之路將最好的紡織品與香料帶到了歐洲。如今,隨著世界轉向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已成為航線模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歐洲旅客乘坐南航的這一航線」。
「航班時刻好,廣州中轉服務便捷、舒適,是很多轉機客人的首選。南航的安全飛行及優質服務也得到本地旅客的認可,許多商務人士青睞南航的航班」,邢靜告訴記者:「加德滿都航班復航的消息剛出來,就有不少旅客來查詢和購票。」
讓邢靜更感慨的,是南航在加德滿都的當地僱員已經把南航的航線當成他們自己最珍愛的事業。「我們當地的僱員非常高興地主動回到辦公室,為復航做準備。」邢靜深有感觸地說,「一年來我們和尼泊爾同事們一起在困境中堅持,這條航線既是兩國經濟文化的橋梁,也是我們同事們彼此間情感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