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號線開通後,不少公交線路被砍短,市民不得不乘地鐵過江 本報資料圖片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黃永進 實習生羅成 陳玥 通訊員李立
8月3日開始,536路公交線路不再過江,終點站由漢口火車站改為歡樂谷。
類似於536路公交不再過江,715、519、608等過江線路均減少了發車頻次,營運的數量也大幅減少。
傳統過江長線被砍短或減少發車頻次,部分市民出行需多次換乘,成本大增,有市民直言「被地鐵」。反映最強烈的是關山、光谷一帶的市民。不少市民建議,能否學習外地經驗,公交換乘地鐵給予優惠?
●市民
公交線路調整致出行成本增加
昨日下午3時,驕陽似火。王同學在華中科技大學校門口等703路公交車,他準備再與來漢旅遊的朋友一起到江漢路去逛逛。得知703路不再路過江漢北路後,他很無奈地說,「難道以後去江漢路只能坐地鐵了嗎?」
他為記者算了一筆帳,703路公交原線路直達循禮門,可步行至江漢路。改線後想到江漢路需要到光谷廣場轉乘,除了2元錢(刷卡1.6元)的公交費用外,平白無故的增添了4元錢(刷卡3.6元)的地鐵費用,可謂是成倍的翻漲。
市民張先生也有類似反映。原來他可在家門口乘坐536路公交到漢口青年路上班,但是地鐵2號線通車之後,就不得不變成「公交+地鐵」了,為此不得不多掏一次錢。「出行換乘致成本增加,還擠死人,簡直是『被地鐵』。」
●回應
技術不存問題優惠方案需研究
對此,武漢市公交辦副主任袁海宏表示,地鐵2號線開通後,與之重合的公交線路客流嚴重下滑,其中536路下滑至原來的五成客流。為了保證營運不虧損,715、519、608等過江線路均減少了發車頻次,營運的數量也大幅減少。
武漢市公交辦介紹,從去年12月份開始至今年8月,武漢市集中調整了22條公交線路配套武漢軌道交通。而在國慶節以前,還有3條線路將配套武漢市軌道交通。今年地鐵4號線開通後,還將調整近20條公交線路。該辦有關負責人還表示,公交線路「長改短」是趨勢。另外,線路過長,過於集中,在地鐵2號線開通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如此多的公交線路調整,導致部分市民換乘頻率增加,出行成本增大,有市民提出,公交換乘地鐵能否給予優惠?
對此建議,武漢市公交辦負責人表示,公交換乘地鐵的收費升級不存在技術難度,但的確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去年該辦曾經提出公交免費換乘的詳細方案,但因軌道交通網絡尚不全面而被否定,最新換乘優惠方案還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