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初三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成語典故

2020-12-24 老沙侃文化

漢朝建立,天下大定,劉邦宴請群臣,席間劉邦問眾臣:「大家都說說,為什麼我劉邦能奪得天下,而項羽就不能?」眾人議論紛紛,說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但劉邦並不滿意。然後說出了下面一段話: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漢初三傑

劉邦的這番話,客觀正確地評價了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也是「漢初三傑」之稱的由來。

從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靠這三人奪取了天下,三人缺一不可。但是,後來這三人的結局並不同。三傑之一的韓信,還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那些歷史的是是非非我們說不清,也就不說了。下面我們來說說這三個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文化財富:歷史典故和成語故事。

關於張良的典故,就有張良刺秦、張良拾鞋、智鬥鴻門、畫箸阻封、下邑奇謀、虛撫韓彭、勸都關中等,另外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約法三章」等,也都與張良有關。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這個成語,就是司馬遷專門為張良量身定製的。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關於蕭何的很多典故,多是與韓信聯繫在一起的。家喻戶曉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說明了他慧眼識英才,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又給他身上抹上了汙點。成語「蕭規曹隨」是人們對他能力和才幹的高度認可。

說到韓信,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說出關於他的傳說故事。這位被後人稱為「兵仙」、「戰神」的傳奇人物,早年並不得志,作為「淮陰少年」,他受過「胯下之辱」,過了一段「漂母進飯」的日子,直到他結識蕭何之後,被推薦給劉邦,但又不被重用,失望離開,於是「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後劉邦登臺拜將,這才有了「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胯下之辱

拜將之後,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創造了生平無一敗績的神話。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挺出汗中,此一戰術,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他「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攻襲安邑,奪取魏地。在此役中,他巧用「木罌渡軍」,成為後世典範。在井陘之戰中,他敢於「背水為營」,引誘趙軍,「拔幟易幟」渙散趙軍軍心,取得了「背水一戰」的勝利。垓下之戰,他設下「十面埋伏」,將項羽陷於「四面楚歌」的境地,,取得了楚漢之爭的決定性勝利。

背水一戰

功成之後,他也曾用「一飯千金」報答漂母,他也想享受「封侯拜相」的榮耀,他曾被後人贊為「國士無雙」,儘管如此,最終卻因「功高震主」,沒有逃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命運,最後被汙以謀反罪名,死在呂后之手。

相關焦點

  •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
    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劉邦曾說,他之所以天下全靠這三個人,他曾說「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事,繳納賦稅,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管理軍隊,我不如韓信」而這三位的結局大不相同,一個善終,一個退隱,一個被殺。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張良。
  • 漢初三傑,都是劉邦的大功臣,為何人生結局卻完全不同?
    漢初三傑,都是劉邦的大功臣,為何人生結局卻完全不同?文|品鑑歷史的少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這其中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漢初三傑,他們當時都是劉邦的大功臣,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為何到最後人生結局卻完全不同?先來說一說這漢初三傑是哪幾位,說白了就是對劉邦功勞最大的那幾個,而這三個人就是蕭何、張良以及韓信。
  • 漢初三傑張良墓被發現,揭開一個千年傳說
    到了後來就以劉邦項羽為最,這時候就出現了楚漢爭霸,在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和張良的輔佐下,劉邦成功將項羽打敗,最終的西楚霸王在烏江自刎。 就這樣劉邦建立了漢朝,不過這是歷史上的西漢。在西漢末年時期出現了王莽篡漢,結果導致了漢朝的斷代。話說回來,張良的謀略是非常厲害的,否則他也不可能成功的追隨漢高祖劉邦。從這一點來看,張良的謀略就毋庸置疑。
  • 關於成語「亂七八糟」的典故
    我們形容事物雜亂無章,經常使用「亂七八糟」這個漢語成語。它的本意,形容毫無秩序及條理,亂糟糟的樣子。 那這個成語對應的有兩個典故,分為「亂七」和「八糟」。 1、「亂七」。是指發生在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 西漢初年,劉邦不僅剷除異姓諸侯王,還分封了一大批的劉姓子弟為王。原本想著是靠劉氏宗族的力量,來幫助皇權統治的。
  • 國士無雙 築壇拜將 與兵仙韓信有關的13個成語典故盤點
    與兵仙韓信有關的13個成語典故盤點:1、胯下之辱從人胯下鑽過去的侮辱,形容極大的汙辱。這一成語來自於韓信未出名之前。一天,韓信背著一把劍在街上走,遇到幾個潑皮無賴。當初劉邦問韓信劉邦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10萬」。然後問韓信他自己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劉邦於是有點不高興。韓信接著補充說:「劉邦雖不善將兵,但是善於將將。」這一方面表明韓信對帶兵打戰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現韓信太過率直天真,不知收斂,以致後來引起劉邦對他的猜忌。
  • 漢初的三傑(張良篇)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小樓首推張良,這哥們聰明,會搞事,敢搞事。一個字狠,劉邦,項羽在秦始皇去世才敢出來搞事,這哥們在秦王在世,就刺殺他。可謂打響反秦「第一槍」。張良,韓國貴族,家裡世代在韓國做大官。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劉邦集團並非鐵板一塊,漢初三傑的輔助,實則是各懷鬼胎
    十面楚歌令項羽走投無路,最終留下了烏江自刎的悲劇。也許這是英雄的宿命,也許這是梟雄的必然,但是回首這段歷史,仍然會令後世心驚膽戰。劉邦能夠反敗為勝,最大的依仗在於漢初三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的張良,如同糧草保證後勤的蕭何,用兵如神,戰必勝、攻必克的韓信。不過,這三個能力如此出眾的人才,為何都會死心塌地的給著劉邦?
  •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竟在白雲山過這種日子
    漢出的初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更有「千古第一謀臣」之稱。可以說,沒有他在鴻門宴裡力勸劉邦低調行事,就沒有後來的漢高祖!然而這樣一位舉足輕重的謀臣,最後竟然歸隱河南白雲山!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 成語「樵柯爛盡」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的大話成語,為大家帶來2個成語,分別是青門種瓜和樵柯爛盡,這2個成語背後都有歷史典故,而讀懂成語最主要的就是讀懂背後的歷史,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成語就是一種人生。青門種瓜 (qīng mén zhòng guā)這句成語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蕭何,當年劉邦得天下,是靠蕭何、張良、韓信,人稱「漢三傑」。劉邦得了天下後,有人說燕王臧荼有反心,劉邦稱帝的第一年就把燕王臧荼以謀反罪殺了。
  • 【蛋定人生】關於雞蛋的成語典故
    【蛋定人生】關於雞蛋的成語典故理財從這一刻開始  個人理財專家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小學三年級時,一本愛不釋手的袖珍版《漢語成語小詞典》,萌發了他的文學夢。20世紀60年代初即開始求學、生活、工作在開封,幾十年來,他把對這個城市的愛都凝聚在宣傳開封文化上,在繁忙的工作期間搜集、積累了大量發生在開封和與開封有關的成語典故資料,並潛心考證每一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和喻義。
  • 書法史上留下的那些成語典故
    在書法發展的歷程中,衍生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比如一波三折,是漢語成語,其意思是寫字筆法的曲折多變,後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而它的出處,便是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是什麼狀況?
    那麼,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正在做什麼呢?漢初三傑之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的韓信,統一戰爭結束之時,大概10歲。從這段時間至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渡過長江投靠項梁,種種跡象表明應該是個貴族,原因有四:1、 當年對於韓信有「幾十飯之恩」(韓信連續吃了幾十天)的漂母,面對韓信日後必當重謝之言,反懟了這位年輕人一番,其稱道韓信為「王孫」。
  • 羿射九日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近義詞有:后羿射日,羿射九日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為民除害。羿射九日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羿射九日(yì shè jiǔ rì)成語釋義: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成語出處:漢·劉安《淮南子》近 義 詞:后羿射日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指為民除害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羿射九日的典故/故事:傳說古代堯帝統治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輪流出來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韓信漢初三傑,漢朝最厲害的將領,並譽為兵仙。就這樣一個大英雄的韓信,竟然死於文人和女人之手。正可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說白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且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出生在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 關於春天,這16個成語你都知道嗎?背後的詩詞典故非常精彩!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春天的16個成語,帶詩詞典故與釋義。這些成語的意境都很美,配上詩詞典故的解析更是精彩,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春天是一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季節,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成語還是詞句,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春意盎然的意境,仿佛春天就是美好的代名詞。中小學生在寫作中也經常會遇到和春天有關的話題,大家對與春天真的是太熟悉了!
  • 漢初三傑的後人如何,蕭何子孫當上開國皇帝,韓信被滅三族
    西漢的「開國三傑」蕭何、韓信、張良三人輔助劉邦奪得天下,功名流傳天下,哪怕千年以後仍然為世人傳頌不已,可謂是人中之雄,他們對於自己子孫後裔的情況也是很難把握得住的,其中蕭何的子孫中有當上開國皇帝的,張良的子孫中有成為道教領袖的,而韓信則沒有什麼後裔流傳下來。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