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08:19 |錢江晚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梢青 通訊員 鄭施詩
9月12日,位於杭州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作為浙江省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歷時五年,終於竣工。開館儀式暨「山水宣言」展覽開幕式將於9月23日揭幕。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雲龍 攝
在富陽富春江畔有一座背山面水的新建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新建築都和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有些像。對,它是中國美院王澍教授在獲得普利茲克獎之後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建築名叫富春山館,是富陽市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合一的建築。
9月24日,富春山館將正式向公眾開放。富春山館公望美術館的開館展,也是驚人的重量級,請出了故宮、南博等重要機構的30多件元明清名畫,有黃公望為首的「元四家」名作,還有明清兩代藝術家對《富春山居圖》的追摩。黃公望描繪富陽的另一名作《富春大嶺圖》,也在其中。
從2013年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展起,富陽這個地方,開始愈發懂得「山水」與「黃公望」對於這方水土的重要。富春山館這個建築的故事,也是從此開始講起的。
請王澍很難,他的工作室原本一年只接一個項目,得了普利茲克獎之後增為一年兩個,其中一個必須是鄉村建設。
發布會上,王澍說到了富陽文村改造的事,只有將兩個項目放在一起,才能看出他真正的用意,「富春江還在,《富春山居圖》很著名,但山居在哪裡?整個城市看不到傳統山居的味道,完全是一個現代的城市。」
在黃公望筆下的城市裡造房子,建築師要討論不僅僅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要直面一個社會和時代的變化。
王澍知道:「美術館代表了一個城市文化的高度和深度,不能隨便做。」所以,他帶著團隊和學生,用一個多月走遍了富陽的200多個村子,從僅存的仍有山居原貌的20個裡選中了文村。這就是剩下的那點種子,他要重新種在富陽這座城市裡。
在發布會之前的一個叫《用手舞蹈》的短片裡,你可以看到富春山館建築工地裡的一些細節,工人們敲碎一個個不規則的石塊,將舊磚砌得平整,用手捧著水泥填進牆基。
這裡頭的很多細節、手法和材料來自富陽文村,王澍說:「要讓當地農民驕傲地說:那個新成立的美術館,和我們家裡是一樣的。」
「還我如畫山水」,王澍很自信地說,富春山館,一定是世界一流的。
一流的館,開館展自然也是一流的。
名為「山水宣言」的開館展,其中的「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部分,30多件元明清名畫,既包含以黃公望《富春大嶺圖》為代表的「元四家」經典,又包括明清兩代30餘位藝術家對《富春山居圖》的追摩。很多展品是第一次走出故宮,無論放在哪裡,都會吸引大量觀眾前來。
策展人、中國美院副院長高士明說,富春山館希望向世界呈現中國人最深刻最大氣的世界觀的藝術,那便是山水。
此外,本次展覽的當代部分,涵蓋水墨、油畫、影像、建築、音樂、綜合材料以及實驗寫作等多個領域。9月22日、23日,還將在美術館序廳展開「山水論壇」,高士明、王澍、龔鵬程等將發表主題演講。
14737259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