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圖卷上建「富春山館」,以山水致敬黃公望

2020-12-11 澎湃新聞
在千古藝契之中,黃公望與富春山水代表了一種悠長而又豐厚的風雅情懷和山水傳統。浙江富陽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開館展「山水宣言」被視為對偉大山水傳統的一次致敬。

王澍設計的「富春山館「外觀

由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而成的浙江富陽「富春山館」,是這座博物館群設計師王澍榮獲普利茲克獎後所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開館儀式暨「山水宣言」展覽開幕式於9月23日隆重揭幕。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軸,117×55.5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九峰雪霽圖》作於至正九年(1349年),此時黃公望81歲,右上角有其自識:「至正九年春正月,為彥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兩三次,直至畢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時年八十有一,書此以記歲月雲。」鈐 「大痴」、「黃氏子久」、「一峰道人」印。所謂「九峰」應當指松江(今屬上海)一帶的九座道教名山,此畫的取材與黃公望篤信道教有關。畫中描繪正月春雪大作,群山銀裝素裹的景象。由於表現的是雪景,皴筆少而多勾染。 

黃公望《富春大嶺圖》軸,74.2×36cm,紙本墨筆,南京博物院藏

《富春大嶺圖》作於至正十一年,全圖以勾勒為主,略加擦染,不求細枝末節,唯求意到。與水墨淋漓的《富春山居圖》相比體現出不同的風貌。

在千古藝契之中,黃公望與富春山水代表了一種悠長而又豐厚的風雅情懷和山水傳統。日月盈虛,仁山智水,聖人含道以遊,賢者澄懷而居。作為這座富春江畔美術館的開館項目,「山水宣言」可以被視為對偉大山水傳統的一次致敬。這次展覽中,既包含以黃公望《富春大嶺圖》為代表的「元四家」經典,又包括明清兩代30餘位藝術家對《富春山居圖》的追摹;既呈現了黃公望對於元明清三代畫史的「影響」,又展示出當代藝術家們對這一偉大山水傳統的「響應」。 作為畫史中不斷被闡發的母題,富春山水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標誌著中國山水意象的主脈表徵和堂正氣象,更在於此山此水的清真雅正,能夠使畫者與觀者從山水想像到山水臨觀的時空推移中,拓展與古代典範一脈相承的山水情懷。

吳鎮《溪山高隱圖》軸,160×73.5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其中,「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由「巔峰名作」「富春臨摹」「公望遺韻」三部分組成匯集了包括「元四家」在內的元明清三代名畫30餘件,來自以故宮博物院為首的多家珍藏,其中多幅作品是首次走出故宮與公眾見面。元四家、黃公望及其藝術譜系諸多作品將得到集中的呈現。

沈周《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局部),36.8×855cm,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藍瑛《仿黃公望山水》扇頁,15.8×50.4cm,金箋紙墨筆,故宮博物院藏董其昌《仿大痴山水》卷(局部),25.7×207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王時敏《山水》軸,90×48.6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王鑑《仿黃公望山水圖》軸,89×37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虞山楓林圖》軸,146.2×61.7cm,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仿黃公望富春山》軸,101.3×65.4cm,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惲壽平《富春山》軸,168×69.2cm,絹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仿黃公望山水》卷(局部),30.2×359cm,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畫作為江南地域中最豐厚的歷史文化成就,「山水宣言」的展覽,正是意圖在這一次次致敬之中,集結時空裡所有的自然圖景和人文關係,去強化和進一步展現這種偉大的人文脈絡,以呈現出作為一種古老的世界觀和審美理想的山水精神,並再一次表明我們對於中國山水傳統的強烈感念,因而這也是一次中國山水文化與山水精神的當代宣言。

「山水宣言 · 響應」展覽現場。  東方IC 圖

展覽於9月23日開幕,展期為三個月,其間將舉辦一系列專業導覽和學術活動,其中包括「從像裡尋象·於似中求是」主題論壇。論壇邀請設計師王澍、開館展策展人高世名、學者龔鵬程等八位研究者,展開八場系列演講。

展覽信息:

山水宣言 · 影響

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9月23日至12月23日(元代畫作展期為1個月)

山水宣言 · 響應

9月23日至12月23日

展覽地點:杭州富陽公望美術館(杭州市富陽區江濱西大道159號)

附:「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作品清單:

第一單元:巔峰名作:

1、黃公望《富春大嶺圖》軸,紙本墨筆,南京博物院藏

2、黃公望《九峰雪霽圖》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3、吳 鎮《溪山高隱圖》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4、倪 瓚《古木叢篁圖》軸,紙本墨筆,南京博物院藏

5、王 蒙《風滿山林》軸,紙本墨筆,中國美術學院藏

第二單元:富春臨摹:

6、沈 周《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7、趙 左《富春大嶺圖》卷,絹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8、張 宏《仿大痴富春山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9、董其昌(款)《臨富春山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10、查士標《富春圖》卷,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11、高 岑《臨富春山圖》扇,扇面,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12、惲壽平《富春山》軸,絹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13、王原祁《富春大嶺》軸,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14、王原祁《富春山圖》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15、王原祁《仿黃公望富春山》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16、李為憲《仿黃子久富春大嶺圖》軸,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17、沈宗敬《富春圖》卷,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18、高樹程《仿富春山居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19、方 琮《仿黃公望富春山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20、奚 岡《仿黃公望富春圖》扇面,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1、黃 均《富春山居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單元:公望遺韻:

22、董其昌《仿大痴山水》卷,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3、藍 瑛《仿黃公望山水》扇頁,金箋紙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4、項聖謨《仿黃公望山水》軸,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25、明 人《仿黃公望九峰雪霽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26、王時敏《山水》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7、王時敏《松壑高士》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8、王 鑑《仿黃公望山水圖》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29、吳 歷《泉聲松色》軸,紙本墨筆,故宮博物院藏

30、王 翬《虞山楓林圖》軸,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31、惲壽平《層巒幽溪》軸,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32、王原祁《仿大痴山水》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33、錢維城《仿黃公望山水》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富春圖卷上建「富春山館」,以山水致敬黃公望
    在千古藝契之中,黃公望與富春山水代表了一種悠長而又豐厚的風雅情懷和山水傳統。浙江富陽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開館展「山水宣言」被視為對偉大山水傳統的一次致敬。黃公望《富春大嶺圖》軸,74.2×36cm,紙本墨筆,南京博物院藏《富春大嶺圖》作於至正十一年,全圖以勾勒為主,略加擦染,不求細枝末節,唯求意到。
  • 富春山館:凝蘊山水精神
    站在富春山館的樓頂,觀者可盡覽富春山水的登臨觀閱之美。背負青山,面臨碧水,這塊寶地許給文化,成為浙江富陽的文化地標。     富春山館是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設計,建造歷時五年,其中的美術館被命名為公望美術館,開館之際,「山水宣言」展覽也在此同時揭幕。
  • 富春山館:凝蘊山水精神
    站在富春山館的樓頂,觀者可盡覽富春山水的登臨觀閱之美。背負青山,面臨碧水,這塊寶地許給文化,成為浙江富陽的文化地標。     富春山館是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設計,建造歷時五年,其中的美術館被命名為公望美術館,開館之際,「山水宣言」展覽也在此同時揭幕。
  • 王澍富春江畔打造富春山館:生得獨特 展得大牌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雲龍 攝在富陽富春江畔有一座背山面水的新建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新建築都和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有些像。對,它是中國美院王澍教授在獲得普利茲克獎之後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建築名叫富春山館,是富陽市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合一的建築。9月24日,富春山館將正式向公眾開放。
  • 王澍富春江畔打造富春山館:生得獨特 展得大牌
    開館儀式暨「山水宣言」展覽開幕式將於9月23日揭幕。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雲龍 攝在富陽富春江畔有一座背山面水的新建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新建築都和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有些像。對,它是中國美院王澍教授在獲得普利茲克獎之後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建築名叫富春山館,是富陽市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合一的建築。9月24日,富春山館將正式向公眾開放。
  • 王澍富春江畔打造富春山館 12月23日整體開館
    耗時5年,富春山館這座「復原」了中國山水畫裡程碑作品「富春山居圖」重現人間。坐落於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由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組成,12月23日,由三館「合體」而成的富春山館整體開館。這是王澍大師獲普利茲克獎後的首個作品,也將成為富陽區的標誌性建築。
  • 從此「富春」有「山居」:公望美術館23日開館
    《剩山圖》眾所周知,600多年前,元代著名山水畫家黃公望創作了以富春江兩岸秋色為主題的《富春山居圖》,贈與其友無用道人。300多年前,《富春山居圖》被焚為兩斷,分別稱作「剩山圖」和「無用師卷」。最終,我無心間說的一句話打動了王澍,他最終答應主持『富春山館』的設計。」富陽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那句話是——「王老師,您就不想在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的地方,造一座美術館向大師致敬?」把「居」融進「山」裡2012年4月的一天,王澍應邀來到富陽考察。一葉扁舟,一行人徜徉在如畫的富春江上。
  • 王澍富春江畔打造富春山館 12月23日整體開館
    耗時5年,富春山館這座「復原」了中國山水畫裡程碑作品「富春山居圖」重現人間。坐落於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由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組成,12月23日,由三館「合體」而成的富春山館整體開館。這是王澍大師獲普利茲克獎後的首個作品,也將成為富陽區的標誌性建築。
  • 【經典】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卷
    現存最早的臨摹作品,首推「吳門四家」之首的沈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圖中坡崗起伏,景物疏朗,布局開合有度,無論從構圖還是用筆上,都與「無用師卷」相差不大。不同的是,沈周臨本改水墨為淡設色,也融入了沈周自己的濃墨苔點這一特徵。這些都使得沈周臨本成為今天最重要的《富春山居圖》臨仿之作。
  • 一個黃公望 兩幅富春圖
    這幅作品有兩個部分以及兩個版本比較有名:一個版本是黃公望的真跡,就叫《富春山居圖》,另一個版本是個高仿之作,被稱之為《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以下簡稱子明卷)。   就真跡來說,又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富春山居圖剩山卷》(以下簡稱剩山卷),另一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以下簡稱無用師卷)。
  • 富春山館引來一流建築師、一流故宮展
    一種自覺  江還在、山還在,山居何在  富春江畔,「長卷」再起。  這長卷,是一幅畫——《九峰雪霽圖》。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一場名為「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上,這幅出自元代畫家黃公望筆下、描繪富春江兩岸山水雪景的名畫,六百年後首次回到故鄉。  這長卷,是一座建築——富春山館。
  • 《富春山居圖》實景地建了一座什麼館?
    說起《富春山居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晚年的黃公望雲遊到富春江,被這片山水所吸引,濡墨提筆,一幅畫卷就這樣打開了捲軸,一幕好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9月23日,在《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新落成的富春山館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富春山館是一座集博物館、美術館和檔案館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也是建築師王澍獲得「普利茲克獎」後創作的最大規模的作品。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這座位於富春江畔磚牆院落中,曲面屋頂連綿起伏的建築群裡到底藏著些什麼。一來到富春山館,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與眾不同。
  • 《富春山居圖》裡的感受,在今天怎麼找回來?
    於是,我和學生們走遍了縣裡290多個村子,最後得出結論,像《富春山居圖》上畫的那種中國傳統的、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村居,還剩下不到20個。由於富陽縣靠近大城市,經濟發展得比較早,傳統村落基本上都已經拆光了。於是我們選中了文村,同時進行鄉村改造和富春山館的建設,並將二者的經驗共享。
  • 王澍團隊歷時5年創作建築版《富春山居圖》
    王澍獲普利茲克獎後所創作的最大規模的建築工程——富春山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項目),歷時5年精心打造,終於竣工。9月12日下午,富陽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公望美術館將率先於9月23日開館,並在開館當日舉辦「山水宣言」展覽。
  • 富陽富春山館引來一流建築師一流故宮展 山水立館文化坐標
    一座館勾勒出富春江畔氤氳承續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一座館傳遞出富陽堅定踐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之路。正是堅持這樣的文化自覺和發展自覺,過去5年,富春山館的全體參與者秉持工匠精神,以大地為紙、山水為墨,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造,高水平開展,在富春江畔築起一座堪稱「建築版《富春山居圖》」的文化新地標。
  • 《富春山居圖》裡的感受,在今天怎麼找回來?
    於是,我和學生們走遍了縣裡290多個村子,最後得出結論,像《富春山居圖》上畫的那種中國傳統的、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村居,還剩下不到20個。由於富陽縣靠近大城市,經濟發展得比較早,傳統村落基本上都已經拆光了。於是我們選中了文村,同時進行鄉村改造和富春山館的建設,並將二者的經驗共享。
  • 富陽富春山館引來一流建築師一流故宮展 山水立館文化坐標
    一座館勾勒出富春江畔氤氳承續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一座館傳遞出富陽堅定踐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之路。正是堅持這樣的文化自覺和發展自覺,過去5年,富春山館的全體參與者秉持工匠精神,以大地為紙、山水為墨,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造,高水平開展,在富春江畔築起一座堪稱「建築版《富春山居圖》」的文化新地標。
  • 富春山館正式開館
    記者 鄭成航 12月23日,坐落在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正式開館。「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六百年前,一幅《富春山居圖》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山水奇景;六百年後,一座富春山館道盡了江南山水的旖旎風光。走進富春山館,觸摸古樸的石牆,遊走在蜿蜒的橋廊上,遙望那韻律起伏的屋頂,仿佛置身富春山居之中。
  • 富春山館正式開館
    記者 鄭成航 12月23日,坐落在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正式開館。「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六百年前,一幅《富春山居圖》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山水奇景;六百年後,一座富春山館道盡了江南山水的旖旎風光。走進富春山館,觸摸古樸的石牆,遊走在蜿蜒的橋廊上,遙望那韻律起伏的屋頂,仿佛置身富春山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