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王笛 記者 江躍中)家裡太小,雜物太多,樓道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建個鐵門「圈地為宅」?在一些居民樓裡,這樣私自建「鐵門」圈地的情況屢禁不絕,不僅影響社區環境,更埋下了極大的消防隱患。近日,普陀區宜川路街道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整合各方力量,僅用半天時間,就將私佔走道的11扇鐵門全部拆除,保障了居民「生命通道」的暢通。
圖說:光新居委會拆除鐵門前在社區公告欄內張貼告示。(宜川路街道供圖 下同)
私裝鐵門「圈地為宅」
光新路某小區建成於2003年,有9個樓棟157戶居民,其中6個樓棟不同於傳統老房,「一梯兩戶」的房型與傳統的老房子相比,走道部分更寬敞一些。這讓一部分居民對這3.5-8平方米的空間動起了腦筋,通過私裝鐵門「圈地為宅」,用於堆放雜物,嚴重時,甚至出現堵塞消防疏散通道的情況。
「不少老小區都發生過樓道堆物、私搭亂建影響消防施救的情況,我們小區內老年人又多,一旦發生險情,很難實施自救,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地方。」光新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鳳霞說。但這個老大難問題,解決起來難度不小。
圖說:「拆違組」拆除鐵門。
配合讓出「安全通道」
樓道違規鐵門的拆除工作,一直是社區治理工作的難點。此次為打通「生命通道」,光新居委會拆除鐵門前,在社區公告欄內張貼告示,並對需要拆除違規鐵門的家庭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同時,利用廣播、黑板報向居民宣傳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頂樓一戶居民不僅私建了鐵門,還自建了一間大約4平方米的「儲物間」,裡面有衣服、工具、報刊等。一開始他對於要拆除自家違法建築的要求非常牴觸。最終,這戶居民在居委會的反覆溝通下,終於同意拆除鐵門,讓出「安全通道」。
5月底的一天,街道城管中隊、消防安全工作室、服務隊,會同光新村居委會、社區民警組成了聯合「拆違組」開展集中行動。工人們在「拆違組」的指揮下,將牆上的鏍絲取下,用鐵鍬拆除門柱,把違法建築一一拆除。
「現在安心了,樓道靚麗了不少,上下樓更加方便了。」看著自家樓道整潔一新,居民們紛紛為這次拆除鐵門的「雷霆行動」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