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信號響起 消食化積有妙招

2020-12-16 新快網
■廖木興/圖

胃口變差、睡不安穩、腹脹腹痛……

「及時識別寶寶積食並給予消食化積是非常重要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潘明沃告訴記者,小兒在發育過程中,五臟六腑尚未完善,如果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恣意進食一些生冷、肥膩等食物,都容易損傷其脾胃,脾胃一旦受損,還容易誘發其他疾病,如出現咳嗽、發熱、流鼻涕、咽喉腫痛等疾病。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通訊員 林惠芳

「五看一摸」識別寶寶的積食信號

潘明沃指出,及時發現寶寶積食症狀,可以依靠「五看一摸」:

一看胃口:積食的寶寶早期常表現為胃口變差,什麼東西都不想吃;積食時間較長的寶寶,可能總有飢餓感,但真的給東西他們吃,他們依舊胃口不佳。

二看睡眠:吃和睡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寶寶總是出現睡不安穩、磨牙、趴睡、煩躁等表現,家長也要看看寶寶是否積食了,考慮是否睡前吃得太飽了、是否吃了太多生冷、熱氣的食物?

三看大便:當食糜積滯於胃腸,久而久之化熱,可使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腹脹腹痛,大便秘結不通、幹硬呈球的便秘等症狀,大便味臭。

四看面色:喜食生冷寒涼食物而積食的寶寶,常可表現為面色發青,尤其是鼻梁兩側。當家長看到寶寶鼻翼兩側有「青筋」時,除了要排除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外,也要考慮是否積食。

五看口腔:口腔要看舌苔和聞氣味,積食的寶寶舌苔中間常白且厚,尤其是舌的中間和後面,張口時還可聞到口氣。

六摸手心:手足心熱說明有內熱,如果寶寶沒有發燒,出現手心腳心燙燙的,則有可能是寶寶積食了。

保證適當運動堅持定時定量餵食

如果發現寶寶有積食,家長可以通過運動和飲食調理來應對。

潘明沃介紹,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所以,小孩最好能保證每天1-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飲食上最好做到定時、定量,不要飢一頓飽一頓。定量也不是嚴格地每一餐都吃一樣多,當寶寶偶爾食慾稍差、吃得稍微少一些時,也不要強迫餵食,以免加重厭食、積食。食物要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少吃或不吃油炸、膨化的食品,晚上睡前儘量不要吃得太飽。潘明沃提醒家長:「如果寶寶有積食時,不妨給寶寶用太子參、麥芽、谷芽、茯苓、雞內金、淮山、扁豆(兒童健脾扶正湯)煮水給他吃。」

積食因脾胃失調 推拿可健脾胃

潘明沃表示:「食積的主要致病機制是脾胃運化失健,而推拿則是通過穴位的刺激而達到健脾胃的效果,清補脾、清補大腸、揉板門、捏脊,這些方法都能達到很好的健脾胃效果,家長在家操作難度較小。」

清脾經,或清補脾經,在拇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根。操作時,家長可用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小兒的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兒拇指,將其拇指伸直,用右手拇指指腹自小兒拇指指根至指尖來回推。

大腸經位於食指橈側緣,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間,操作時爸爸媽媽用自己的左手先將小兒左手的五指固定住,暴露出食指橈側緣,以右手拇指或食指,由指根推向指尖,此為清大腸。

板門,又稱「脾胃之門」,位於手掌大魚際之處,以操作者右手大拇指指端或螺紋面接觸板門穴,輕揉該穴位。

捏脊即讓孩子俯臥在床上,露出脊部及腰骶部,先用手掌在脊上輕輕按摩2~3遍,使其肌肉放鬆,氣血流通;然後再用雙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接著用食指、中指向後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雙手沿脊柱兩旁,從脊柱下段的尾骨開始,連續向前移動,一直推捏至背部頂端。頸椎部難以進行捏脊的部位可用一手或兩手的拇指指腹進行推擦,以加強刺激,也可以拇指與食指對應用力,捏提項頸後肌肉。

摩腹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家長可以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寶慢慢按摩腹部。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5個信號,暗示正在遭遇積食,三個妙招巧消積食
    ,其實積食是有信號的,家長們要牢記。小兒積食常見信號有5個信號一:反覆打嗝,氣味酸腐寶寶積食是因為腸胃消化功能跟不上自身對事物的需求,腸胃功能運轉出現問題。積食是吃下去的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腸胃裡,無法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
  • 寶寶積食怎麼辦?「三看一聞」早發現,「兩食物一按摩」輕鬆緩解
    一般來說,如果能夠早發現,然後調整飲食,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但是很多父母對「積食」了解的不是特別多,不知道寶寶積食的信號,沒有做到早發現早幹預,結果寶寶積食越來越厲害,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多損傷。寶寶的舌苔又厚又白,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有明顯的口臭。生長不良,面黃瘦弱,小便短黃或者清長,大便酸臭或者溏薄。
  • 寶寶一直積食怎麼辦?這些應對積食的小妙招,家長趕緊學起來
    我家寶寶剛剛8個月,身體一直都很健康,最近卻老是睡不安穩,早上起來呼出的口氣中有一股酸臭味兒,胃口也不如原來那樣好了。睡眠和飲食對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影響著他的身體發育,寶寶吃不好睡不好讓我很著急。
  • 孩子積食不長個?醫生提醒:2種東西泡水喝,脾胃好了,長個快
    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積食」、「小孩百病積食為先」,積食是大多數孩子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有些父母能夠及時發現症狀,進行對症調理,但是也有很多新晉的寶爸寶媽對這次了解的少之又少,今天就給大家一起聊聊積食的「信號」及如何調理積食的問題。當你的孩子出現以下這9個信號,說明你的孩子可能食積了。
  • 過年寶寶積食了怎麼辦?這幾招簡單有用,可消積食、保健康
    記得過年時看電視,總有都市臺會將鏡頭轉向醫院,裡面可是人滿為患,再有一個穿白大褂的醫生解說,這裡面的病號大多都是積食了。如果電視畫面再轉向兒科,那就更讓人揪心了,家長們有抱著哭鬧的寶寶等排隊的,有在病床邊陪著寶寶打吊針的。真是孩子生病,疼在家長啊。
  • 孩子發出這三個信號,說明正在積食,家長們重視起來
    寶寶發出的積食信號有三種當寶寶積食的時候,需要及時地得到緩解或者就醫診治,否則可能會引起盜汗、貧血等更加嚴重的病症,這時,家長能否正確分辨出寶寶發出的信號就十分重要了。信號一:舌苔白厚健康寶寶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色的,舌面上有一層淡色的薄舌苔,口中沒有氣味。而出現積食的寶寶,舌苔通常呈現出白色而且厚膩的狀態。
  • 比辣還「危險 」的調料,若娃天天吃,脾虛積食,孩子個頭矮小
    要注意的是,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吃動物油,這樣不僅會增加寶寶的脾胃負擔,還會增加心血管負擔,以後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二、孩子積食脾虛,身上這些信號會提示1.看食慾:積食的孩子食慾會變差,挑食,厭食;2.聞口氣:可以聞聞孩子的口氣,積食的孩子口氣酸腐;3.看舌苔:積食孩子舌苔厚膩,會有泛黃或變白;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小蘭有一個5個月的寶寶,前一段時間,寶寶一直都白白胖胖的,但是不知道最近怎麼回事,寶寶最近的食慾變得很差,而且如果靠近寶寶的情況下,總是能夠聞到寶寶口中有一股酸味。小蘭擔心寶寶的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於是趕緊和單位請了一天假,帶寶寶到醫院進行了相關的檢查。
  • 寶寶積食怎麼辦?這7招超有用!
    粉哥導讀: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可營養需求又較高,基於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由於各種原因引發消化問題,比如積食,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小兒積食」的5個信號,家長要謹記,3招教你消積食!
    有句老話叫「小兒百病,積食為先」,這句話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因為嬰幼兒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食物需求量較大,但因其脾胃虛弱的生理特點,很容易出現積食的症狀。但實際上,孩子每次生病都是有徵兆的,尤其是「小兒積食」,只是家長們沒有在意罷了。「小兒積食」的5個信號1、打嗝反出酸腐味道寶寶積食,是腸胃功能運轉異常,導致食物長時間停滯在胃裡。當食物長時間得不到消化時,就會腐敗變質,這些氣體會通過打嗝從口腔出來。
  • 寶寶積食還是體虛可通過「嗝」辨清楚
    那個捂著肚子喊「撐」的寶寶,平時肯定經常積食,體型看起來也偏痰溼體質:比較偏虛胖,臉色無華,還容易出黏汗。家長要明白,我們常說「打飽嗝」就是吃飽的信號,其實是不太準確的。「飽嗝」並不意味著吃飽,只要胃裡有氣體,身體總會想辦法排出。對寶寶而言,食物攜少量空氣進入胃部,通過消化研磨又產生一些氣體。這些氣會通過打嗝排出體外。
  • 寶寶若有這幾種徵兆,說明積食比較嚴重了,4種方法緩解積食
    導讀:經常有些寶媽反應孩子積食的問題,但許多寶媽表示根本不會想到積食會很嚴重,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很多寶媽在孩子開始積食的時候沒有去在意,或者認為沒有什麼。其實積食就是不聲不響的來,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中醫媒體》有這樣一段話:孩子一旦積食,這些食物不能被轉變成氣運行到全身,吃的多,不長肉,而是會生成多餘的內熱。 一旦內熱往下走,會便秘、小腸火,往上走有口氣,肺胃熱,熱一直往上蒸發,影響到肺、氣管、咽喉、扁桃體、腺樣體等等。那麼孩子積食嚴重,有什麼好的方法解決呢?
  • 五個月寶寶止咳小妙招,保證孩子好得快!
    五個月寶寶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免疫力也比較弱,相比成人更容易患上感冒咳嗽等疾病。寶寶感冒咳嗽並不少見,但有些新手爸媽卻並不清楚如何護理患病寶寶。接下來,育姐就給大家分享五個月寶寶止咳小妙招:五個月寶寶咳嗽的原因五個月寶寶如果患上的是風寒咳嗽,常常是因為身體受寒造成,會出現畏寒、怕冷、怕風、舌苔發白等症狀,會流清鼻涕,也有可能沒有。寶寶咳嗽時,可能會有白色泡沫痰或者沒有。
  • 寶寶積食害處多,快速消積有好方法
    中醫告訴你什麼是積食? 積食,中醫稱之為「積食」,是指由於給孩子餵食的太多,或者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不知道節制,導致進食超過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將脾胃累壞了,有剩餘的食物不能被消化而停留於胃腸之中,就形成了積食。
  • 寶寶大便臭、舌苔黃?一站式解決積食難題,建議寶媽收藏
    十兒九積,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寶寶不舒服帶去看中醫,多數情況下醫生會說寶寶是積食了。尤其每次過節放假之後,積食的寶寶特別多,天氣變化、季節交替也會讓寶寶腸胃不舒服,都快把我們這些當媽的人愁死了。
  • 寶寶體內有積食,身體這4個部位有異常,這樣做有助於改善積食
    寶寶體內有積食,這4個部位有異常1.舌苔如果孩子舌苔厚而白,說明孩子有輕微的積食,舌苔厚而黃,說明孩子積食時間較長。這時候家長要檢討自己的餵娃方式是否有錯。2、大便大便不成形結塊,或者大便中有食物殘渣,這都是孩子積食、消化不良的現象。有的孩子便秘,有的孩子拉肚子,但大便通常都是有酸味,刺鼻的。
  • 寶寶有這些表現時,說明已經餵飽了,再餵寶寶就積食啦
    寶寶如果吃的太多,就會積食,積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口臭、肚子脹、胃部不適、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甚至引起孩子發燒。那麼寶寶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家長怎麼知道他們吃飽了呢?不要緊張,寶寶吃飽了會有一些表現來告訴各位爸爸媽媽的。
  • 積食寶寶越來越多,別讓「多吃一口」害了娃
    不過,翻了翻後臺留言,寶爸媽倒是對粽子節顧慮良多……科大大,吃糯米會不會積食啊?不敢給寶寶吃粽子……每次過節回老家奶奶一頓猛喂,好擔心寶寶積食……寶寶太能吃了,舌苔厚,是積食嗎?寶寶不愛吃,爸媽很困擾。
  • 中秋佳節孩子為什麼愛吃月餅,吃多了積食怎麼辦,父母有妙招
    月餅好吃,吃多了積食,聰明的父母妙招多。」01孩子為什麼愛吃月餅?因為月餅裡還有糖,帶糖的甜食月餅是很多孩子最喜歡的食品。月餅屬於高糖、高油脂,高熱量的食品,吃得過多會因為短時間給身體提供多量能量,引起上火積食症狀;月餅吃著甜膩,進入身體難以迅速消化,吃太多會導致體內食物堆積,消化不了引起積食;月餅是烘焙食品,烘焙食品雖然香甜,但都有共性,易產生熱量;月餅餡中多含有堅果、果仁如瓜子、花生等,這些堅果炒貨吃多了也是不容易消化的。
  • 寶寶「積食」太常見,咋看出來、原因是啥、怎麼解決,一次性講透
    不少爸爸媽媽都知道寶寶容易積食,但又對此類情況的常見表現和引起原因知之甚少,稍有不慎更會使寶寶情況加重,甚至導致病情升級。寶寶深夜發燒,粗心寶媽後知後覺,罪魁禍首竟是「積食」在群裡看到一位寶媽提問,想知道寶寶積食到底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