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田國寶在8月23日石榴地產舉辦的北京副中心運河CBD發展論壇上,北京市通州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東風表示,今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機關將搬遷至通州,而且北京市部分局、委、辦等機構也必須到通州掛牌。
同時,楊東風在論壇上透露,北京市金融部門曾提出,未來將對接一部分金融服務企業搬遷到通州運河商務區。這意味著,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隨著政府機構搬遷臨近,通州將逐步迎來新一波機遇。
作為北京副中心,通州是推動北京世界城市進程的重要力量。北京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指出,「通州作為北京重要的一個城市發展節點,它的位置舉足輕重,新的北京總體規劃基本上非常明確的就是兩翼,通州是一翼」。
在論壇上,楊東風從文化及歷史的角度,對通州的過去及未來進行詳細介紹,「目前市行政辦公區6平方公裡建設正在進行,環球影視城4平方公裡建設2020年就要開張。另外,11平方公裡城市綠心即將在通州區誕生,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通州運河商務區周邊環集通州綠心、大運河森林公園、環球影城等項目,而且與未來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相鄰,整個區域良好的格局已經雛形初現。另外,目前通州正在規劃若干個特色小鎮,「潮白河和大運河正好抱著西集鎮,南側是張家灣古鎮,曹雪芹就埋在張家灣。」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主任馬寶成先生在「通州區域發展趨勢展望」的主題演講中也指出,對於北京副中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給予指示,而通州的區位優勢及政策優勢,是副中心迅速崛起的有力支撐。
早在2009年,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就明確提出:「集中力量,聚焦通州,藉助國際國內資源,儘快形成與首都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國際新城」。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北京首次正式提出將通州打造為城市副中心。
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宣布落戶通州以及市政府的東遷,北京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高端的醫療配套、與國際接軌的外交集群都將落戶通州,並形成「一核五區」的規劃格局。
其中高端商務功能的主要承載地——運河核心區位於通州五河交匯處,總面積16平方公裡,地上建築總規模可達316萬平方米。通州運河核心區發展被寄予厚望,未來將成為分擔首都CBD職能的城市商務重心,也是通州建設國際新城的戰略引擎。
雖然運河CBD對標的是國貿CBD、金融街,但其規格其實要遠遠高於國貿CBD。其規劃面積為國貿CBD的兩倍。正如世邦魏理仕華北區顧問及交易部執行董事王茂君指出,「世界上知名的CBD,像芝加哥、墨爾本,它們都是先有規劃,後有發展」。
運河CBD也採用先規劃後建設的思路,有效避免國貿等核心區交通壓力、人口壓力等城市病的出現。建成後這裡將成為世界第九大灣區CBD,佔據世界商務經濟的制高點,如之前八大灣區CBD的美國曼哈頓、倫敦金絲雀碼頭、香港中環和上海陸家嘴等等。它們共同的特徵都是佔據濱水的地理位置,佔據最稀缺的核心地段以及資本聚集,吸納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目前在通州運河商務核心區籤約的500強企業有華夏保險,天安財險,北京銀行,隨著年底北京市政府搬遷到通州,據悉,未來將有大量金融企業搬遷至運河商務核心區,而且四大行也將在陸續進駐。
美國的綠色生態建築機構曾做過調查,證實在綠色生態環境中辦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而運河核心區憑藉一流的生態環境及前沿的規劃理念,成為最適合EOD綠色生態辦公的時代沃土。
北京副中心整體規劃採用智慧城市、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等理念。石榴集團緊隨北京發展步伐,率先將EOD綠色辦公的前沿理念引入北京副中心,成大廣場承接副中心發展精神,創造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商務空間。
石榴集團成大廣場項目營銷總監劉永紅表示:「成大廣場是北京副中心運河畔的生態商務綜合體,包含3棟5A級寫字樓和1棟商務型公寓,全部佔據一線河景資源,倡導EOD綠色生態辦公的第六代寫字樓概念,建設完成後將成為區域內單體面積最靈活的水岸城市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