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舅舅和69歲智障外甥相依為命 一鍋臘肉燉土豆吃兩天

2020-12-24 清水雷鳴

陝南大巴山裡,75歲的李昌玖和69的外甥鄭新友剛吃過晚飯,桌上那一鍋臘肉燉土豆豆角還剩下一半,李昌玖說剩下的明天熱一下還能吃一天。

豬是自己養的,土豆、豆角是自己種的,這鍋陝南家常燉菜是真正的原生態美食。

鄭新友2歲時父母去世,外公外婆把成了孤兒又智障的鄭新友抱來養著,70年代,外公外婆去世,舅舅和舅媽接手照顧外甥鄭新友。

李昌玖的三個女兒一個嫁到湖北、一個嫁到四川、一個嫁到安康,2005年李昌玖的老伴去世,這個大山裡的家便只剩下李昌玖和智障外甥兩人。

鄭新友雖有智障,但幹農活沒問題,75歲的舅舅幹農活已費勁,地裡的活大多是比舅舅小6歲的鄭新友在幹。靠自己的雙手,舅舅和外甥不愁吃。

鄭新友不喝酒,但喜歡抽自己種的旱菸。

75歲的李昌玖和69的外甥鄭新友生活在這個大山溝裡,這裡雲霧繚繞,如世外桃源。

相關焦點

  • 19歲參軍時吃到的臘肉燉筍乾,31年炊事班老兵做的雞湯水餃,軍營裡的味道就是這麼難忘!
    臘肉和筍乾「綁定」一起,這樣做:將臘肉和筍乾切成大小一致的片,臘肉墊底、放上一塊筍乾,再用馬蓮草綁緊,即可。帶著濃鬱傣家風味的土豆臘肉燉竹筍,配上一碗米飯,是張叔叔19歲時駐紮前線吃到的再簡單不過的飯菜,卻深深留在心間40年都抹不掉!
  • 小炒臘肉,毛豆青椒杏鮑菇,排骨燉土豆,爆炒牛筋的做法
    言歸正傳,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要想把家常菜做好,一要勤快認真,二要多學、多看、多琢磨、多實際操作、多創新。餐桌飲食是門學問,關乎全家人的健康和幸福,用心做出來的飯菜一定是最好吃的!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家常菜的做法。
  • 這樣做土豆燉臘肉絕對好吃!
    中午土豆燉臘肉外加野菜蘑菇湯。幹了一早上的活,下午還要接著幹活,午餐就十分重要。高明取了新醃好的臘肉一整條,切成塊,土豆滾刀塊,兩個放著一起燉。 灶臺上小火燉著土豆燉臘肉,高明趁著空擋在地上畫著要做的木架子,講解道:「......這樣就可以兩邊掛臘肉,上面也能掛,底下還能排列放整齊,最關鍵的是這個能移動......」高明操著大勺子噠噠的跑到爐子上攪了攪,味道濃鬱的香人。 蘭達吸著鼻子,就差流口水了。「小明哥,好香!」
  • 舅舅結婚,6歲外甥「領導致辭」送祝福
    > 舅舅結婚
  • 8個外甥來過暑假 每天做飯要5小時「最強舅舅」火了
    隨著幾姊妹各自結婚生子,他的外甥加起來總共就有16個,最大的23歲,最小的1歲多。  「大姐家有兩個,二姐家四個,三姐家六個,妹妹家四個。」龔玲軍說,他是這些外甥唯一的舅舅,加上自己喜歡孩子,又不怎麼約束孩子,因此每年暑假都有外甥來他家玩。特別是最近兩三年,孩子們都大了不需要特別照顧,就來得有點多。
  • 我和我的家鄉,舅舅被外甥羞辱
    外甥和我都愛家鄉,但對我另有看法。但1990年出生的我,10歲左右還時常能看到黃沙漫天的場景,儘管那時執拗質樸的榆林人,已在與沙漠的戰鬥中艱難走過了40多年。我曾寫過描述榆林變化和醫藥改革的文章,靈感也是來自兩部時代報告電影,論證的就是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的問題。
  • 喜歡吃土豆的人有福了!10種土豆美味讓你口水流不停
    >輔料:油、鹽、蒜瓣、小米辣、生抽、雞精 做法: 1、臘肉洗淨,切成薄片; 2、土豆去皮洗淨切片; 3、按照一層臘肉一層土豆片擺放整齊在盤子中; 4、如沸水鍋,大火蒸20分鐘; 5、取出撒上蒜末和小米辣
  • 土豆方便麵燜臘肉,一鍋出的懶人飯
    土豆方便麵燜臘肉其實,方便麵只是個打醬油的路人甲,湊巧在土豆燜方便麵的時間點出現在案臺上。於是靈機一動,讓方便麵與土豆一起燜了臘肉。這樣,就不用再去另想辦法解決方便麵了。越來越喜歡土豆與臘肉的搭配,吸收了臘肉香味的土豆吃起來分外地香。
  • 臘肉燉筍乾、雞湯水餃...兩道菜,回憶軍營裡難忘的味道!
    泡發竹筍乾有技巧:提前一晚把竹筍乾用冷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即可食用。如果底部仍然比較硬,可以用開水汆燙一下。臘肉和筍乾「綁定」一起,這樣做:將臘肉和筍乾切成大小一致的片,臘肉墊底、放上一塊筍乾,再用馬蓮草綁緊,即可。
  • 8個外甥趕來過暑假!「宇宙最強舅舅」火了:一頓要吃五六斤米
    龔玲軍家有四姊妹,父母還有一個養女,隨著幾姊妹各自結婚生子,他的外甥加起來總共就有16個,最大的23歲,最小的1歲多。一大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每頓至少七八個菜龔玲軍說,他是這些外甥唯一的舅舅,加上自己喜歡娃又不怎麼約束娃,因此每年暑假都有外甥相繼來他家玩兒,特別是最近兩三年,孩子們都大了不需要特別照顧,就來得有點多,今年暑假就來了8個,加上自己家的2個小孩,這個暑假每天家裡有10個孩子,有時姐姐空了也會來陪同,家裡還有六七個大人,就更加熱鬧了
  • 蘿蔔和臘肉是絕配,這樣燉一鍋,15分鐘就上桌,冬天越吃越過癮
    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是冬季最常見的蔬菜,冬季的蘿蔔新鮮好吃價格還便宜,蘿蔔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蒸、炒、煮、燉等等,一般常見的有蘿蔔排骨湯、炒蘿蔔片、蘿蔔丸子等等,不管是哪種,我都非常喜歡吃;
  • 白菜加入幾樣東西,簡單一燉一鍋,吃得連湯汁都不剩,真香
    立冬後天氣冷了,就喜歡燉一鍋白菜,加點肉更好吃,連湯都不剩。大家好,我是風雨彩虹,現在天兒冷了,我們家就喜歡吃燉菜。因為我們東北人,在東北的冬天,我們小的時候,其實除了大白菜,土豆,蘿蔔也沒啥可吃的了。
  • 「宇宙最強舅舅」火了!8個外甥來過暑假,每天大米就要吃6斤…
    有個「宇宙最強舅舅」火了!他就是重慶南岸區的龔玲軍一到暑假各地的外甥們紛紛來過暑假龔玲軍家就成了「孩子窩」!龔玲軍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大姐2個孩子,二姐4個孩子,三姐6個孩子,妹妹4個孩子。吃過早餐,莫女士去採購一天的食材,「每頓至少要有七八個菜,基本上買完菜回來,不到十一點就要開始做午飯了。」莫女士說,吃了飯她要負責洗碗和打掃衛生,到了下午四點,又要開始做晚飯,每天做飯就要花5個小時,大米一天就要吃5、6斤。
  • 日本一舅舅放火燒死了2個小外甥
    涉嫌在19日放火燒死兩名小學生的日本男子(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胡老的外甥李官明(左)、李嘉猷(右)高興地等待舅舅還鄉  回川省親的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昨晚抵蓉,在機場認出接機的成都商報記者,激動致謝:「你幫我找到了親人。」  這一生,胡定遠常常活在對故土的回憶中,自從20歲被抓壯丁離開瀘州合江老家,一別77載,他再也沒有踏上四川故土。隨著年歲增長,他能回憶起來的東西越來越少,但對家鄉的記憶卻依然清晰:白米洞、碾子山、太慈寺、石壩上……老人思鄉日切,他的繼子、繼孫女看在眼裡,決定幫他尋找四川親人,通過網絡和媒體四處求助。
  • 她雖是香港公主,卻遭遇兩次失敗婚姻,如今69歲和女兒相依為命
    她雖是香港公主,卻遭遇兩次失敗婚姻,如今69歲和女兒相依為命!她就是李司棋。李司棋出生在香港,她繼承了父母所有的好基因,從小就亭亭玉立,長大之後更是一個妥妥的大美女,說她是人見人愛也不為過。李司棋從小就對藝術很感興趣,所以氣質上也非常不錯,在偶然的機會下,她參加了香港小姐的競選,她獲得了當時最好的成績,但因為還不滿18歲,所以沒有獲得港姐冠軍。不過主辦方對她還是非常看好的,於是給了她一個香港公主的頭銜,那個時候的她真的是相當美麗,參加了這次選秀之後,她也就進入了娛樂圈。
  • 這個菜別再只會燉土豆,加「它」一起燉,出鍋後芳香四溢
    這個菜別再只會燉土豆,加「它」一起燉,出鍋後芳香四溢今天婆婆跟我說,很想吃老家的美食燉粉條兒,既然婆婆提出了這個要求,我就想要把它給做好,於是我就想了怎麼做,燉粉條比較好吃,我發現以往的菜譜當中,大家都只是拿土豆來燉粉條。但是婆婆不是很喜歡吃土豆。
  • 97歲在臺老兵回川給父母上墳:是我不孝,早該回來看您了 | 南都語聞
    從20歲那年起,先到湖北,再到東北,開往緬甸,落腳臺灣,胡定遠的人生離瀘州老家越來越遠。97歲高齡的他,時常會夢見父親和母親,還有離家時僅有幾歲的小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回老家看看,走一走兒時走過的路,  為父母的墳墓上一柱香。為了能回家看看,去年剛做完肝癌手術的胡定遠,每天都堅持鍛鍊身體。拄著拐杖,一步一步,把家附近的道路走了好多遍。
  • 剩下吃不了的臘肉怎麼辦,配上土豆又是一道美味佳餚
    不管是燉肉還是蒸湯,多多少少可以放上了一些土豆,因為經常吃,所以家裡的孩子也非常愛吃土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道美食,這是用土豆製作而成的,他的名字就叫做臘肉炒土豆片兒。於是我拿起土豆,看著用什麼一起炒,冰箱裡翻著翻著就翻到一塊臘肉,所以決定用臘肉和土豆片一起炒的一道菜,做給孩子吃。這個美食製作起來也是非常的簡單,需要準備的食材,就是臘肉,然后土豆,和一些青椒。然後一定要準備一些蔥姜蒜,還有一些家裡常備的各種調味品,因為不管美食製作的好不好吃,味道,才是最重要的,而能改變味道的就是調味品。
  • 排骨燉土豆製作過程
    食材:排骨、土豆、大蔥、八角、桂皮、生薑、冰糖、香葉、食用油、料酒、生抽、老抽、鹽、白胡椒粉、冰糖。首先將蔥姜切片,土豆去皮洗淨,切成滾刀塊後放入清水中浸泡。接著將排骨冷水下鍋,加入蔥薑片及料酒焯水,水開撇去表面浮沫,焯水後將排骨撈出瀝乾水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