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搞定」2500畝麥田 無人機春耕減少人力負擔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一天「搞定」2500畝麥田 無人機春耕減少人力負擔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城市裡的春天多少有些蕭索,可在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已有農夫如約而至,赴約春耕。在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可取代人工作業的「硬核」幫手,它們能在一天之內為2500畝稻田噴施藥劑,也能在3個小時內完成7、8個人一天都幹不完的農活。如何在防疫的同時不耽誤生產?河南、廣東等地的農人們可以用植保無人機和現代化的機械設備給出答案。

李傑的無人機團隊每天能夠噴施2500畝麥田。受訪者供圖

河南:高科技一天「搞定」2500畝麥田

使用植保無人機,李傑可以說得上是行家。

2011年,李傑在河南滎陽成立了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從事農作物種植、供給成員生產資料的同時,也提供農業技術服務,以及土地託管服務。而植保無人機,是李傑及其團隊承擔10萬畝冬小麥種植的主要幫手之一。

農曆正月悄然過去,作為主要產區之一,河南的冬小麥已經返青。李傑說,在這個時候,田間的雜草也會冒出頭來,除了要除草,春季的田間管理還涉及防治根腐病、控制旺長、防治倒春寒三個方面。講到「控旺」,李傑提到,在合作社負責管理的10萬畝冬小麥中,都是優質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主要是做餅乾、麵包的原料。「這種小麥,都是弱春性小麥,返青時節正是冬小麥拔節期,是必須控制旺長的。小麥的第一節秸稈如果能長得壯實一些,也就不容易倒伏,後續收割起來也更加容易,且不會影響產量。」

而如果這些工作全部由人工去做,對於擁有五六畝地的家庭,即使全員上陣,幹個七八天也未必能完工。但是對於植保無人機來說,就容易多了。

在李傑的合作社,6臺植保無人機在一天內能噴灑2500畝冬小麥。「合作社有5名機手,10架無人機,每個人都能同時控制兩臺機器。」李傑介紹,合作社真正啟用植保無人機是在2013年,這幾年也算見證了無人機的更新換代,與第一代相比,正在使用的第五代植保無人機可操作性更強,「比如說第一代無人機無法躲避障礙物,也沒有定位系統。到了後幾代,已經能夠繞過障礙物,同時也能在農藥用完、電量將盡或者快沒油料的時候報警並標註地點,迅速返回,物料加滿後,又能回到標註地點繼續作業。」

在李傑看來,在疫情期間,能夠避免田間人員接觸只是現代化無人機植保設備帶來的好處之一,而在更多的日子裡,無人機除了幫助農民從耗時耗工的農活中解脫出來,還能減少藥害的發生、做好春灌,同時也避免了農藥沾染身體。

到今年,李傑承擔了滎陽4萬畝冬小麥的土地託管,加上周圍5個市縣,合作社負責管理的土地面積已有10萬畝。這10萬畝地,也只是合作社10臺無人機1個月左右的工作量。無人機的速度很快,完全可以趕得上春天的腳步。

廣東:珠三角「米袋子」全程機械化生產

廣東江門市,是廣東水稻種植面積、優質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很多人將它稱之為珠三角地區的「米袋子」。臺山為江門市代管的縣級市,因為擁有多個水稻種植基地和20萬畝水稻示範區,總是稻海飄香。李勝業是臺山市都斛鎮莘村人,提起自己的家鄉臺山,會說「這裡是『廣東第一田』」。

李勝業流轉了700畝土地種植水稻,是村裡的種植大戶。早春這段時間,他選擇了人工育秧的方式,每天忙活著用旋耕機打田。不過,據他講述,在臺山,這不是唯一的水稻種植方式,「我們還有無人機」。

臺山市,種植大戶李勝業正在使用履帶式旋耕機耕整水田。受訪者供圖

李勝業說,在當地,無人機不只能在水稻種植期間負責噴灑農藥,還可以直接將種子播撒在打完田後的水田中,「而且無人機播種時不用育秧的,省了不少工夫。」李勝業說,到了現在,水稻種植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機械化的工具來減少人力負擔。

在李勝業主理的聯業農機專業合作社,最不缺的就是農用機械。用於完成田間日常作業的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合作社有6臺;用於插秧施肥的農機,有十幾臺;用於運輸的大中型拖拉機數量更多。李勝業介紹,當地百分之九十的農戶,都能實現機械化生產,「技術上不存在問題,主要是看農戶自己的意願。」

在李勝業看來,即使新冠肺炎波及許多產業,但是對臺山市的農業幾乎沒影響。今年最主要還是要看「老天爺」,「今年雨水少,不及往年,水稻最缺不得水,今年還得節約著用。」

記者從江門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臺山市早稻計劃播種面積50萬畝,目前已完成育秧(大田)面積16萬畝,完成計劃面積32%,完成犁辦田9萬畝,完成計劃面積18%。至於農資方面,臺山市儲備充足,已儲備肥料1.2萬噸,農藥270噸,農膜150噸。對於農戶們關心的水源問題,農業農村局表示該市各類水庫庫存充足,可以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相關焦點

  • 從20個手搖噴霧器到3臺無人機——江西現代化春耕見聞
    新華社南昌3月29日電 題:從20個手搖噴霧器到3臺無人機——江西現代化春耕見聞新華社記者範帆、熊家林在江西省吉水縣羅田鎮一片稻田上空,無人機來回盤旋,藥劑被均勻噴灑在稻田裡。馬路旁邊,「90後」無人機「飛手」曾運強正熟練地操作著手柄,遙控無人機的方向和路線,「如果背著手搖噴霧器人工打藥,這1000畝稻田要請20個人花上5天時間。如今靠3臺無人機,1天就能搞定!」曾運強告訴記者。前年,曾運強加入位于吉水縣的江西中波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並且通過了無人機飛行員認證考試,成為一名無人機「飛手」。
  • 雨水節氣忙春耕 雲南羅平萬畝油菜花田用上無人機
    雲南曲靖羅平縣有百萬畝的油菜種植地,更是雲南省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基地,早春二月這裡油菜花開得正盛,除了能沐浴春雨,對油菜來說,早春防治病蟲害也非常關鍵,疫情期間,勞動力是否也能跟上呢?羅平縣合作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防治已不用人來「插手」,「我們用無人機作業,防蟲殺蟲不是難事。」在一些合作社,無人機是噴灑殺蟲藥的主力。
  • 種大田出動無人機,山東這家家庭農場代管千畝地忙春耕
    種大田出動無人機,蓋大棚拉村民入夥家庭農場代管千畝地忙春耕2月28日上午,穿過翠綠的麥地,記者來到蘭陵縣景亮家庭農場。到了2015年,蔡家村南邊的2000餘畝耕地,有800多畝流轉到了蔡文芝手中,他索性成立了景亮家庭農場,購置農機設備,大規模開展機械化耕種。春節後,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了春耕生產,在家自我隔離的蔡家村村民出不了門,又想起春耕將至,一度很是著急。村民就在蔡家村的微信群裡問蔡文芝,能不能幫忙把大家的地代管一下。
  • 無人機、噴杆噴霧機……現代農機成為春耕主力軍
    春耕不等人,備耕正當時。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各地充分發揮農機在春耕備耕中的主力軍作用,切實做到防疫不鬆勁,春耕不耽誤,全力保障「菜籃子」「米袋子」有效供給。在河北柏鄉縣西汪鎮西汪村的麥田裡,綠色的麥苗從凍土層中吐露新芽。
  • 單縣的果園噴藥,都用上無人機了,厲害!
    3月24日,在山東省單縣浮崗鎮大範莊黃桃種植基地,農業綜合服務體系的多架植保無人機正在果園上空來回穿梭、噴灑農藥,機身中的「農藥」霧狀均勻地噴灑在桃樹上,僅用一天時間1500畝桃園就首次完成了蚜蟲飛防作業,省時省力又高效,真正體現出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和高效。
  • 安慶皖河農場:植保無人機助力「防疫+春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安慶消息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3月10日,皖河農場農服公司4架植保無人機在農業技術推廣站試驗田田壩上騰空而起,在農服公司技術人員的操控下,植保無人機在綠油油的小麥上空來回穿梭噴灑農藥,所經之處一層薄霧輕輕灑落。
  • 春耕備耕情況怎麼樣?跟記者去田間地頭看看
    春耕季節到了,但今年周賀耕種的土地僅化肥就缺口27噸。往年需要肥料,只要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但是今年不行了。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化肥廠開工不足,運輸化肥的道路交通受阻,物流不暢。我可以開足馬力直接衝,3月15日之前把這1000多畝地耕出來,不影響下季。」周賀的肥料拉到家的時候,附近草坪鎮的一家合作社也正在為社員們分發種子。這家合作社今年計劃種植3000多畝早稻,但是受疫情影響,種子也是嚴重不足。最近幾天隨著綠色通道的開通,才陸續從外地把種子拉回來分下去。種子到手了,可農戶們還是心存疑慮。
  • 郯城:「託管+微課堂」扛起春耕春管「大旗」
    郯城縣是全國產糧大縣,素有「魯南糧倉」之稱,全縣小麥播種面積達70萬畝,各類蔬菜備播面積9.7萬畝。當前氣溫回升,春耕備播、麥田春管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春耕春管,確保夏糧豐收?「創新服務模式,統籌各方力量,科學引導群眾搶抓節令做好春耕生產工作,打響農業復產生產攻堅戰,為全縣農業增產增收打好堅實基礎」。日前,郯城縣委書記劉連棟在視察春季農業生產時發出了動員令。
  • 青島春耕備播開展順利,已完成春播面積37.5萬畝
    半島記者 韓小偉2月29日半島記者獲悉,目前,青島市的春耕備播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小麥已進入返青的生長期,設施蔬菜正處於生長旺期,設施果樹處在產量形成的窗口期……為了保證疫情防控關鍵期春耕備播工作順利開展,青島市農機中心及時深入開展「戰疫情,保春耕」農業技術服務活動。
  • 磐安:始豐溪畔千畝麥田追肥忙
    「鄉園村野備農事, 千裡麥田追肥忙。」2月19日,正值雨水節氣,田間地頭都在為春耕備耕緊張地忙碌著,抓緊時間為小麥追肥,以待更好的收成。在磐安縣方前鎮小溪畈,天磐季盛家庭農場負責人季敏寬正和工人一起在麥田裡忙著清溝排水,搶抓農時。
  • 無人機幫新疆庫車30萬畝冬麥輕鬆除草
    眼下南疆冬小麥管理已進入關鍵時期,為不誤農時,庫車市農業部門啟用無人機對30.08萬畝冬小麥除草作業。4月7日,在庫車市牙哈鎮晨光村,庫車市永心園農資公司無人機作業分隊正在進行飛行準備。按照一畝地除草劑+人工不超過10元的標準,他們將對這裡的200畝冬小麥進行噴灑除草劑作業。麥田雜草瘋長不但吸收了麥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對冬麥產量會有直接影響。這幾天,庫車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對全市30萬畝冬小麥長勢及雜草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雜草發生率普遍高於去年10%。
  • 扶溝縣一養豬場糞液直排賈魯河,附近200畝麥田40畝水域被汙染
    魚塘裡的死魚,水呈黑色200畝麥田40畝水域被汙染,麥苗枯死魚蝦絕跡12月初,法報君來到扶溝縣曹裡鄉顧家村馮先生的魚塘實地查看。途徑麥田,陣陣惡臭撲面而來,一片片長勢良好的麥苗枯死。百畝沃野成焦土11月11日早上6點多,馮先生發現魚塘裡出現大量的死魚浮在水面上。自己沿著魚塘周圍查看,發現魚塘北邊的麥田像河水泛濫過一樣,臭氣燻天。
  • 疫情肆虐之際,他們走向麥田
    「這個時期麥田管理的好與壞,會讓一畝地產量相差200斤左右。」他叮囑,各地要因地因苗制宜,分類適時做好肥水運籌,苗弱的早點澆水施肥,苗壯的可推遲至拔節初期以後再澆水追肥,避免發育過快過旺。根據氣象預報,未來幾天河南將大幅降溫和降雨天氣,小麥田間管理該如何應對倒春寒?
  • 宛城區:春耕好時節 做好農家貼心人
    目前正是春耕好時節,宛城區在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緊鑼密鼓開展備耕工作。
  • 梅州,春耕「大片」來了!
    為儘量避免工人集中幹活,他選擇使用農機設備提前整地,為今年春耕做好準備。「今年春耕備耕期間遇上了疫情,一開始心裡還真沒底,經過興寧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在微信群給我們提供專業技術指導,現在問題都解決了。」羅新輝說。
  • 搶抓時節啟動春耕,從化香米充實廣州「米袋子」
    3月3日,江埔街山下村香米產業園區內示範基地裡,「轟轟」聲響起,無人機緩緩上升,在幾米高的空中往田裡播撒種子。而之後施肥和打藥工作都可以利用無人機開展。隨著無人機播種,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觀摩會暨「從化香米」項目建設啟動儀式也由此掀開帷幕,這也標誌著「從化香米」項目的落地,未來將推動從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疫情期間,從化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開春之際,搶佔關鍵農時,組織春耕生產,同時引入「從化香米」項目,保障廣州「米袋子」。
  • 銅川耀州:開啟「綠色通道」為春耕添動力
    教場坪村民崔平說,疫情期間,春耕生產開始也不敢耽誤,把這棚的薄膜一揭,旋一下準備種菜,保證農業生產。 站在小丘鎮獨冢村的地頭,一眼望去,經過灌溉的麥田綠意盎然,村民張金田正在澆灌蘋果園,一股股清水沿著水渠不斷湧進田間,看著喝飽水的果樹,張金田高興地說,「區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忘農業生產,抓在了群眾的心坎上。」
  • 探尋2020年成都農業發展新脈動:人勤春早,一起來繪「春耕圖」
    2月6日上午10點,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金塘社區,成片麥田裡,毛茸茸、綠茵茵的麥苗生機勃勃。田坎上,大邑縣旭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幾位社員正忙著噴灑農藥。「銹病傳染起來快得很,有點苗頭必須馬上掐死。」合作社理事長萬富旭解釋道。  最近幾天,萬富旭忙得很。一頭要顧著給麥苗噴藥,一頭要忙著備耕。「麥子一收,就該種水稻了。
  • 春耕開墾種蓮藕,10畝地需要投資多少?一年能賺多少錢?
    現在正值春耕時節,北方種小麥的農戶忙著打藥除草,有些農戶卻將小麥剷除種起了蓮藕。因為收益比較高,因此蓮藕種植在農村越來越流行種植面積也在逐漸擴大,那麼種植10畝蓮藕需要投資多少?以現在的價格一年後可以賺多少錢?到底值不值得做呢?不妨問一下當地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