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孩子

2020-12-15 獅子穿雲

宮崎駿曾說:「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宮崎駿是日本知名動畫導演,以《千與千尋》最為著名,收穫不少忠實的觀眾,其粉絲年齡最大可跨越一輪,可以說是動畫界的傳奇人物。

每一部紅極一時的動畫電影,媒體都會給其作者冠上「下一個宮崎駿」、「接班人」等名號,以致於現在的動畫製作,只要跟宮崎駿扯上一點關係,似乎逼格就上升了不少。但是,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這些處於「後宮崎駿時代」的新生力量,能否做到與宮老一樣追求動畫高質量的藝術創作,儘可能的還原真實,而非商業性追求。儘管畫風通過模仿可以做到相似,但動畫內容中,對於人類世界與自然、成長與 責任等這些更深層次的思考是否可以延續還是未知。

關於宮崎駿,除了膾炙人口的作品,爭議最大的就是「7次復出」,他先後7次宣布退出動畫電影製作,又復出了7次,不明所以的觀眾認為這是炒作,也有粉絲說動畫是他的事業,按奈不住一顆想要創作的心。不管是哪一種,可以發現宮崎駿宣布退出的次數越多,議論的聲音越大,越發顯出他內心的糾結與矛盾。從側面也反映出了他麾下並沒有得力的接班人,這一空缺,也是他屢次宣布復出的重要原因,宮崎駿表示,工作室是為了製作動畫而存在,也曾說過要解散吉卜力。

堅持只拍自己喜歡的作品,沒有隨波逐流製作「大眾口味」的動畫,一貫特立獨行的做事態度,宮崎駿以自我為中心的專制,也使得他的工作室至今為止後繼無人。不過,天才總是有自己的處事習慣,老爺子就屬於那種「獨斷專行的偉大藝術家」。

宮崎駿動畫的特點

宮崎駿的動畫可以說是每個人小時候眼中的世界,那時候沒有林立的高樓,總能見到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一切都是那麼的心曠神怡。現在看來,以成年人的眼光再看宮老的動畫,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鏡頭間陷入兒時的回憶之中。明明是輕快的風格,有時卻又講述著大道理,每一部動畫電影都十分注重人物刻畫和引人深思的故事內容。

1、宮崎駿動畫裡表現出的殘酷現實

看過宮崎駿動畫的人會發現,他的作品多以少年為主角,從少年的視角講述了成年人世界的殘酷現象和貪婪的人性。

比如《千與千尋》,主角千尋所打工的「湯屋」其實是一個有著996制度,包吃包住籤合同的血汗工廠,而她的爸媽因為貪婪變成了待宰的家豬。講述了人與自然的《幽靈公主》,人類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為了發展技術力量肆意破壞,從而遭到了自然界的報復,付出慘痛代價。《風之谷》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帶來的災難,最終摧毀了人類文明。動畫中威脅人類生存的原因是腐海和蟲群,究其根本還是在於人性,對自然界無節制的索取。《天空之城》因權利和欲望喪失心智的穆思卡想要利用拉普達的力量統治全世界,而掩藏在雲裡霧裡的天空之城正是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心中權力、財富的聚集地,他們為此爭奪不休、不擇手段。母親病了,父親無力顧及家庭,決定遷居鄉下,《龍貓》講的就是這樣的悲情故事。搬到鄉下的一家人各自上班上學,只有梅白天一個人在家,那些美好不過是幻想。少年心中飛機夢,《起風了》中的少年夢想成為優秀的飛機製造師,然而生在二戰時期的他不過是軍國主義下的「工具人」,他製造的是打破和平,戰鬥用的零式戰機。

2、與宮崎駿動畫裡的人物找到「共鳴」

很多人喜歡宮崎駿的動畫,是因為在影片裡找回了兒時的童真,看見了世界上的美好,觀眾在人物身上投射的情感,使人感受溫暖且戀戀不捨,影片中的情感描寫細膩又真摯,讓人怦然心動。他筆下的人物在每一部動畫中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徵,將人性醜惡的一面在故事內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作者塑造的每一個人物是有血有肉有著明確目標的少年,即使過程艱難險阻,也會想方設法克服困難。

宮崎駿在這方面之所以能做到最好,是因為他真正的去了解過。

①觀察身邊人的日常習慣

他為了一個角色長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行為,近距離了解過他們的一舉一動,孩子在不同場景下的習慣反應,包括一些小動作。正因為他去了解過,才能夠細膩傳神的刻畫出來。

宮崎駿擅長描繪細節,《千與千尋》中腳踩在破舊管子上留下的凹陷,小姑娘蹬鞋的畫面等等。一個小女孩,穿鞋的時候蹬一下腳尖,是每個人小時候最常見的動作,宮崎駿就將這一動作形象的刻畫出來。除此之外,小白龍在岸邊找到千尋時,雙手輕輕扶住她的肩;遞給千尋施了魔法的飯糰,拍肩安慰她;給千尋藥丸時,拉住她的雙手告訴她吃了不會變成豬等等這些小動作都給人非常溫柔可靠的感覺。而千尋,雖然大多時候都在勤勤懇懇的工作,卻是一個心思敏感、重感情,懂得報答的善良女孩。

越是不經意的小動作,越能表現出人物的情緒,宮崎駿對人物內心細微之處的著重描繪,可以讓觀眾透過行為洞悉角色的意願。

②以自己或母親為動畫人物的創作原型

宮崎駿的家族經營著飛機工廠,父親在那裡擔任主管,在他四歲的時候,居住的鎮子遭遇了空襲,逃離期間目睹的慘狀成了他心裡無法抹去的陰影,而父親所在的飛機工廠與戰爭有所關連,這一直是他的心結,因此在動畫《起風了》、《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多部片中對戰爭有著明顯的反感。

宮崎駿的母親患有肺結核,因為是傳染病,不能過多接觸,加上忙於工作的父親,兒童時期的他很少有父母的陪伴,動畫《龍貓》中患病的母親,獨自在家的妹妹,都像極了小時候的他。《起風了》是家族事業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身為一個愛好者的飛行夢想,以及小時候目睹戰爭對人類帶來的災難。

每部動畫電影中的「飛行夢」

為什麼宮崎駿很多動畫裡都有著飛行人物或城堡?

相信看過宮崎駿系列動畫電影的人會發現,老爺子很多部電影裡都有著「飛行人物」,《紅豬》裡面的飛行員,《天空之城》裡面的飛行石和飛行母船虎蛾號,《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凌立於空中的城堡,《風之谷》那烏西卡的滑翔翼,《魔女宅急便》的載著魔女飛行的掃把,《千與千尋》裡帶著小千的白龍,《龍貓》化身於龍貓巴士飛行的龍貓等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有著真正飛行夢的《起風了》。

2013年7月,動畫《起風了》正式在日本上映。這部歷時五年被宮崎駿稱為「封山之作」的電影飽受社會質疑,不同於其他的作品,老爺子一改往日的創作習慣,摒棄了最為擅長的充滿想像力的大膽風格,選擇了一個真實的發生在動亂年間的故事,也是這個讓宮崎駿流淚的電影,圓了他心中的「飛行夢」。

在老爺子的工作室裡,有著各種飛機模型和繪圖,還有飛機原理的相關書籍,在動畫中出現的個別飛機,也能找到真實的機體原型。也許深受家族的影響,宮崎駿的動畫裡總是有著與飛行相關的鏡頭,「靈感來源於生活」,相信很多情節設計,都有著他童年生活的影子和愛好。

宮崎駿:一個時代的標誌性人物

有人說宮崎駿的動畫不耐看,個人覺得他早期作品,初看可能會覺得簡單,再看倒是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在他的動畫電影裡,孩子們對成人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奇思妙想,而成年人則找回了久違的童心,沒有年齡的限制,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能在這虛擬的動畫世界裡獲得真實的感動。正因為有他這樣「挑剔」的人把關,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每一部動畫才能夠深入人心,雖然老爺子再度宣布復出,但年歲已高的他精力已大不如前,大眾更期待是否有與老爺子一較高下的新生力量。

就像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預言那樣:「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基羅的活力。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

結語:

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太無聊了。

這是老爺子對大家,也是對自己的一個回答,如他所言,這是他做了一輩子的事情,無論如何也放不下。宮崎駿在動畫藝術上的造詣,是大部分人望塵莫及的。現在的宮崎駿,製作動畫不再是為了功成名就,在眾多榮譽之下,至今為止還在堅持創作動畫的原因只有一個:與生命無法分割。

日媒在2016年播出的紀錄片中,已經76歲的宮崎駿表示:和什麼都不做相比,在製作中去世會更好,再做點什麼總是好的。

(圖片截選自宮崎駿動畫)

相關焦點

  • 不容錯過的宮崎駿高分動漫作品,每一部都是經典
    宮崎駿作品集史萊姆菌在此挑選出幾部最優秀的給大家分享一下。當然,史萊姆菌更加建議小夥伴們其他作品也都找來看一下,宮崎駿的作品信息量非常大,並且飽含著他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的感悟。一部電影讓你看盡人生百態,這是一部值得反覆咀嚼,細細品味的上乘之作。2、龍貓
  • 宮崎駿的每一部作品都那麼有深度,有內涵,讓人愛不釋手!
    在我第一次看到宮崎駿之前,很難將這樣一個鄰家老爺爺的形象與世界著名動畫師的身份聯繫起來。但事實上,宮崎駿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的作品也或多或少的帶著一些這樣的氣息。他指導的動漫電影與其說是在呈現一部動畫,更不如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在數十年的動畫製作生涯裡,這位老人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感動與故事,那些堪稱經典的宮崎駿作品,又有哪些是你曾經為之痴迷的呢?
  • 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孩子!10部動漫巨匠宮崎駿經典作品集
    宮崎駿不僅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在全球動畫界也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宮崎駿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 是世界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動漫巨匠。
  • 與《千與千尋》齊名的宮崎駿十部動漫影片,每一部都那麼好看
    宮崎駿是一位以動畫電影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動畫師。 其動畫作品的主題有兩個主要特點,首先是主題的獨特性。 他的作品對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義充滿了探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懷,在發展過程中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每一部作品都流露出強烈的環保理念。 宮崎駿的作品往往隱藏著一種沉重的感情背後的美麗畫面和浪漫情調。
  • 致敬宮崎駿大師——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是一份意義深刻的教育
    對於日本,我個人覺得最值得認可之一就是動漫產業特別在動漫電影這一塊宮崎駿絕對是大師不僅僅只是做動漫電影更多的是每一部電影背後的深刻教育意義,都值得我們學習深思儘管日本有不好的歷史但是宮崎駿大師卻是一股清流正是內心秉持著和平的想法
  • 我們都是被宮崎駿愛過的孩子
    他,就是動畫大師宮崎駿。此前,宮崎駿七次宣布退休,七次又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現在,78歲的老爺爺仍在為其「最後一部」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努力,大家期待著老爺爺完成這部作品,更盼望著他能夠繼續創作下去,因為,我們都是被宮崎駿愛過的孩子。    今日,宮崎駿的經典動畫《千與千尋》終於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影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影片。
  • 宮崎駿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動畫
    宮崎駿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哈爾的移動城堡網友評價:看了幾乎宮崎駿的所有動漫,他的主題永遠都是純真善良、愛,無論是魔女奇奇的熱心助人,還是千尋的單純勇敢,再到現在的蘇菲,她一開始雖然不夠自信,沒有主見,沒有太大的夢想抱負,但當她意外變成老太太之後,
  • 有一種動畫叫做「宮崎駿」,每一部都能治癒人心
    有一種動畫叫做「宮崎駿」,每一部都能治癒人心有一種電影真正能被稱作是小美好,有一種治癒能從內心湧出幸福感。美好和治癒一直都是宮崎駿帶給我們的童話世界,這份感動溫暖了這個世界上很多角落裡的小心靈。在這個人人需要慰藉的社會,宮崎駿不遺餘力的為大家創造了一個每個人內心都該持有的那份單純,獲得更多的能量用來抵抗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這個大概叫做初心的東西,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今天為大家安利的除了清涼解暑必看的宮崎駿工作室作品以外,還有幾部不久要和大家見面的全新作品,一起來看一下吧。
  • 宮崎駿的這些動漫作品中,哪一部是你的最愛?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戰爭年代,他們也從未停下自己追逐夢想和美好的腳步……對於生涯裡最後一部動漫影視作品,很多人覺得宮爺爺賦予了它特別的含義。有人說,這部作品濃縮了宮崎駿一生的經歷和追求,作為與影迷最後的告別;也有人不相信這部作品是宮崎駿爺爺動漫生涯的句號。
  • 從歷史解析,為什麼宮崎駿作品無法超越
    說到宮崎駿恐怕這個世界上只要是看過動漫的就沒人不認識他,日本動漫界的第一人當之無愧。日本對宮崎駿的推崇已經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任何作品都希望和宮崎駿扯上一些關係這樣會讓作品的觀看率直線提升,在日本宮崎駿已經不只是一個名字了他更代表的是動漫界的一個頂級榮譽。
  • 宮崎駿動畫中,哪一部作品成就最高?估計你也這樣選
    本文為百家號【嘻嘻哈哈談動漫】獨家發文很多人覺得成就最高一部作品,非《千與千尋》莫屬,當年宮崎駿先生因這部作品獲得兩個大獎(奧斯卡和柏林金熊獎)才知道這部作品的存在,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不曾受非議的一部好作品,從「千尋」這個身上的品質來說,這很讓人敬佩
  • 宮崎駿動漫合集,每一部動漫,都是一段情話
    宮崎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導演之一,他創作了許多非凡的作品,如「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我們接下來一起來他的經典作品。來看看吉卜力工作室,感受電影的魅力,導演宮崎駿,一個偉大的動漫電影家用溫馨的電影祝福我們的童年(甚至是成年人!)關於異想天開但又相關的角色。
  • 宮崎駿的10句經典語錄,每一部動漫電影都充滿愛意,讓人心動
    宮崎駿這一生擁有非常多經典的動漫電影,每一部電影中,總是會出現那麼幾句非常經典的名句,讓人念念不忘,能夠打動人的心。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在他的作品中,那些讓人有所感觸的語錄。第一、即便是我渾身傷痛,我也要越過千山萬水,拖著疲憊的身軀,去尋找你,只是為了與你相見。第二、如果有機會能夠回到童年,再重新演繹一遍,我們一定會哈哈大笑,然後再放聲大哭,最後流著眼淚,進入夢鄉。
  • 宮崎駿的每部動漫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治癒我崎嶇蜿蜒的心
    以前喜歡宮崎駿動漫是因為美好的故事與細膩的畫面。現在更多的是佩服那些故事裡孩子們在成長的困境中煉就的豐滿的靈魂與清瘦的欲望。宮崎駿的每部動漫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治癒我崎嶇蜿蜒的心。宮崎的封筆讓多少人傷感,而奧斯卡獎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當地時間8月28日宣布,將授予日本動畫電影導演宮崎駿奧斯卡榮譽獎(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對電影做出的卓越貢獻。宮崎駿在得知將獲獎後表示:「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給退休的人頒發一個非得去美國領取的獎。但這也是一種榮譽。」
  • 久石讓:從宮崎駿到姜文,每一部配樂電影都是經典
    他剛出道時在電視臺擔任一陣子血汗配音工作,後來才遇到宮崎駿,讓他的音樂生涯改變。 1983年,久石讓經由製作人高畑勲的強力推薦,與宮崎駿首次合作的作品是《風之谷》,1984年《風之谷》上映後票房長紅,也讓久石讓嶄露頭角,之後《天空之城》、《龍貓》更成為奠定他配樂生涯的重要裡程碑
  • 宮崎駿復出創作最後一部作品,我卻希望配樂還是久石讓!
    本文由小環醬原創嚴禁轉載前幾天看見吉卜力工作室官網正式宣布:宮崎駿撤銷四年前的隱退宣言,開始新長篇動畫製作。看見這一消息,相信很多宮崎駿的粉絲都按耐不住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至少我已經開始熱淚盈眶了。宮崎駿總是善用他的神筆,描繪一個治癒的、清新的、充滿童真和純淨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你會被溫暖,被擁抱,被善待。
  • 這真的是宮崎駿最後一部動漫,且看且珍惜
    這應該真的是宮崎駿的最後一部動畫長片了。日前在《千與千尋》首映現場,曝光了宮崎駿老搭檔、吉卜力工作室製片人鈴森敏夫給中國觀眾錄製的視頻,他表示:「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了,所以就不管時間和預算了,從開始到現在已經3年了,就算從現在開始順利推進的話,還要3年吧,大概一共會用6年的時間,究竟能做出什麼作品呢,我非常期待。」
  • 這可能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
    這種多重解讀的可能性本身,也是《龍貓》能成為一部偉大作品的重要原因。  核心焦慮:如果父母死了怎麼辦?  龍貓,幾乎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最哀傷,悲劇色彩最濃的一部。事實上,也是最「恐怖」的一部電影。故事很簡單,母親病了,父親無力照顧小孩,於是讓孩子遷居鄉下。  為什麼媽媽生病了,就要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我估計,這個母親得的是難治的結核病。早年在抗生素髮明前(即使現在也是),結核病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搬家,從一個空氣好的地方,搬到另個空氣好的地方。
  • 你知道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是哪一部嗎
    他的作品極具東方的神秘色彩,同時也給人厚重氣息的歷史感,文化信息的承載量是驚人的。不僅小孩喜歡連成年人看後也會喜歡。每一個年齡段的人在看完他的作品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宮崎駿1941年出生在東京都的文京區。畢業於學習院大學的政經學部。常年從事創作,他的作品曾獲得奧斯卡獎,深受世界動漫迷的喜歡。
  • 宮崎駿的眾多作品中,你可能錯過了這一部
    眾所周知,宮崎駿作為日本動漫的大師級人物,筆下創造出的眾多作品都深受大家的喜歡。大多數作品的畫風都非常唯美精緻,既生動寫實,又比現實增添了一絲浪漫。主角們都各有各的性格和人物設定,整體的風格都是走治癒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