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過後,京城多個地方出現大量的毛毛蟲,其數量之多令人咂舌。雖然居民們儘量避免被咬,但肉乎乎的毛毛蟲看著令人難受。有的地方的毛毛蟲將樹葉啃光,人們擔心樹木會因沒有養分而死亡。昨天,100多位市民致電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反映毛毛蟲問題,市園林綠化局非緊急救助服務分中心及時轉辦,全市已經快速部署了近期的防治毛毛蟲工作。
毛毛蟲「從天而降」
西城區什剎海街道前馬廠胡同81號院裡,一棵百年榆樹長勢旺盛。住在這裡的居民也很注意保護這棵古樹。樹下曾是人們下棋、打牌、聊天的地方,可現在,院裡的居民沒人敢來了。小米粒大的蟲子屎、半寸到一寸長的毛毛蟲,會時不時從天而降。
「癩蛤蟆爬腳面——不咬人噁心人。這毛毛蟲要是落在身上,抖抖就算了,可萬一挨著肉,我想著都噁心……」張女士說。
無獨有偶,西城區白雲觀街8號院南的平房區裡,三棵榆樹貼著居民的房屋生長。如今,這三棵榆樹成了毛毛蟲的聚居地。住在這裡的張師傅告訴記者,現在總覺得渾身痒痒,看著毛毛蟲就起雞皮疙瘩。每天出門都要頂著報紙或者衣服。回家之後,則是例行的「全身檢查」。
樹葉啃成了篩子
除了榆樹,梧桐、香椿、桃樹也進入了毛毛蟲的「視野」,在月壇南街、望京等多處地點都發現了大量的毛毛蟲。樹葉多數被啃成了篩子,有些樹木甚至被啃成了「光棍」。不少居民說,「這麼下去,樹都被啃死了,好些樹都上百年了,被這麼折騰死了太可惜了。」
啃完了樹木,毛毛蟲會掉落下來,它們順著房簷、門窗、牆壁到處亂爬。白雲觀8號院一棟樓的牆壁上,不少毛毛蟲的屍體還未被清理,它們多數是被人蹍死的。
滅毛毛蟲重在前期防治
市園林綠化局非緊急救助服務分中心副主任周女士介紹,市園林綠化局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已經快速部署了近期防治工作。根據技術人員掌握的情況,因去冬今春降水頻率高氣候較為溼潤有利於白蛾越冬蛹存活等因素,美國白蛾數量明顯增加。
「美國白蛾一年中有3個不同的成長時期,每個時期稱為一代,目前泛濫的毛毛蟲屬於白蛾第三代,具有食性雜,繁殖量大,擾民情況較多的特點。」據了解,殺滅白蛾主要是前期預防,利用生物製劑使其日後不能正常蛻皮長個兒。
「生物製劑不是馬上毒死蟲子,需要在白蛾還沒有成長為毛毛蟲時投放。」今年全市除打藥外還投放了40多億隻吃白蛾的周氏齧小蜂。
「從今天各區縣防控部門的反饋情況看,各接報的有蟲地點大部分已經進行了打藥作業或將於近幾天安排打藥作業,白蛾三代毛毛蟲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報記者軒燕龍
通訊員李祥祿
城區有害生物防治諮詢電話
東城區園林綠化局
64040580/67112076
西城區園林綠化局
68024671/63517984
朝陽區林業保護站
51193985/51193990
海澱區林業保護總站 62489791
豐臺區林業保護站 63899463
石景山區園林綠化局 68864980
(責任編輯:new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