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蟲害肆虐草場變荒土 新疆展開毛毛蟲圍剿戰

2020-12-21 中國網

「在蟲害嚴重的地方,有牧民報告說15分鐘就得打掃一次房間。有的毛毛蟲甚至爬進牧民的帳篷,鑽進被窩,影響牧民正常的飲食起居。」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都讓人瘮得慌,渾身起雞皮疙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治蝗滅鼠指揮部辦公室行政科長林俊回憶道,5月初,烏蘇市的牧民向他們報告在牧場發現了大量不知名的毛毛蟲在草場上肆虐。趕赴現場後,林俊和同事們發現,數以萬計的毛毛蟲在草場上蠕動併吞噬牧草,就像地毯一般「鋪」在整個草場上。

通過觀測,烏蘇市共有12萬畝天然草場發生這種毛毛蟲災,其中以賽力克提和附近的巴音溝春秋牧場最為嚴重,已經有7萬畝草場變成焦黃的土地。牛羊的食物沒了,這使得當地的牧民不得不提前轉場,而以往他們都是到了6月份才考慮轉場。

這些毛毛蟲體長約2~3釐米,通體呈綠色,並夾雜著黑色的條紋,還長有針毛。林俊告訴《北京科技報》,這些毛毛蟲夜晚不活動,等太陽出來,氣溫升高之後才開始貪婪地啃食牧草。而當地牧民們養的雞和草原上的鳥類都不吃這種蟲子。「5月7日那天,由於天剛下過雨,氣溫較低,很多毛毛蟲就聚集在窪地和土洞裡面,每平方米大約有3000多隻。在蟲害嚴重的地方,有牧民報告說15分鐘就得打掃一次房間。有的毛毛蟲甚至爬進牧民的帳篷,鑽進被窩,影響牧民正常的飲食起居。」

發生蟲災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治蝗滅鼠指揮部立即召集了一批自治區的草原蟲害防治專家前往烏蘇對毛毛蟲害進行會診。但直到現在,專家們還不清楚這種毛毛蟲是什麼種屬。此次蟲災也引起了國家農業部的重視。中國農科院生物防治所副研究員高松告訴《北京科技報》,蟲災發生後,農業部畜牧獸醫總站草業處副處長蘇紅田曾奔赴新疆採集毛毛蟲樣本,打算帶回北京,在中科院利用DNA技術對其進行高分子檢測。高松本人也於5月11日趕到了烏蘇市,希望協同當地學者一起對毛毛蟲驗明正身。

「經過初步調研,可以發現這種毛毛蟲並非外來物種,也不是新物種,而是由於人們之前對它的疏忽,沒人對其做鑑定,所以不好判斷其種屬。」高松告訴《北京科技報》,當地牧民說在幾年前就見過這種毛毛蟲,但那時數量很少,沒有形成危害。

目前,學者中也有分歧,有的認為這類毛毛蟲屬於燈蛾科,而有的則認為其屬於毒蛾科。高松表示,這種毛毛蟲兼具了這兩大科的部分特點,但也有不符合這兩大科的特點。比如說,這種蟲身上並沒有毒腺,可以用手抓。而毒蛾科的幼蟲一般來說都有毒腺,不能直接觸碰的。此外,儘管牧民的雞和草原上的鳥類不吃這種毛毛蟲,「但絕非像一些媒體所說的沒有天敵,我們已經發現有一種寄生蜂,它們將卵產在毛毛蟲體內,這些卵孵化後會蠶食這種蟲體。」

為何這種毛毛蟲的種屬如此難辨呢?高松對此解釋說,昆蟲在幼蟲期一般是難以辨識其種類,只有到了成蟲期,其形態才會變得很穩定。通常,昆蟲識別都是以成蟲形態特徵為鑑別依據。現在,可以通過實驗室培育,等待這些毛毛蟲化蛹,變身為成蟲——「蛾子」後,再通過其個體大小、花紋、顏色、觸角、翅脈、生殖器官等判斷其種屬。目前,這種昆蟲仍處於幼蟲階段,只能分辨出這是一種鱗翅目夜蛾總科類的昆蟲。而全世界已知鱗翅目昆蟲有16萬多種,是昆蟲綱中僅次於鞘翅目(35萬多種)的第二大目。

說到發生蟲災原因時,高松說:「我判斷這種毛毛蟲的蟲源已經積累了好幾年的時間,應該不是今年發生的事情。因為零星分布的蟲源是不會形成現在的規模。」他估計,從去年秋天開始,這種毛毛蟲就大量產出,並以幼體形態成活於土壤裡。越冬後,春季氣溫回暖,草場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環境非常適宜它們的生長。

林俊則認為,發生這種蟲害可能與氣候反常和草場退化造成的生態失衡有關。去年,北疆沿天山一帶普遍遭遇暖冬,開春氣溫回升快,降雨較多,這給這些蟲子的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那麼,這樣的蟲災在新疆地區以前是否也出現過?林俊稱,1991年在烏蘇和沙灣兩地,有近6萬畝農田嚴重受害,其中1萬多畝甜菜、油菜、大豆等被毀。2003年,在新疆的烏蘇市和沙灣縣也曾發生60多萬畝的嚴重蟲災,當時蟲子的最高密度達1500隻/平方米。但當時的蟲災多由偽步甲、白邊切夜蛾、天幕毛蟲等害蟲引起,與這次的蟲災有所區別。

高松表示,這類毛毛蟲的幼蟲對很多農藥敏感,可以使用菊酯類殺蟲劑進行快速殺滅幼蟲。林俊告訴《北京科技報》,5月7日當天,自治區治蝗滅鼠指揮部就緊急調運了兩臺大型噴霧車和5噸菊酯類農藥到現場進行滅蟲。這種大型噴霧車一天作業面積可達6000至8000畝,截止到5月15日,滅蟲工作基本結束。「從結果來看,我們的工作人員目前對這類毛蟲的滅殺率在95%以上,而且這類毛毛蟲對農藥也沒有抗藥性,噴上農藥就能解決問題。」

林俊還建議當地不要疏忽秋季的蟲害防治工作,儘管春季是蟲災嚴重的季節,但最佳防治時期應該是秋季卵剛剛孵化後的初齡幼蟲。如果此時忽視,那麼就可能造成第二年春季害蟲大爆發。對於今後的防治工作,林俊說,當地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牧民預警系統。在草原上,無論是蟲害還是鼠害都與牧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當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召集部分牧民,另外邀請一些專家為他們講解防治蟲害、鼠害的科普知識和預防措施。除此之外,當地政府讓部分牧民擔任草原蟲害、鼠害義務測報員。一旦發現蟲害、鼠害的苗頭就儘早上報。而此次蟲害,最早就是由家住新疆烏蘇市賽力克提春秋牧場的哈薩克族牧民居馬哈孜報告的。

相關焦點

  • 新疆調集「動物部隊」治蝗 主力是椋鳥牧雞鴨子
    每年盛夏時節,新疆千裡草原上蝗蟲肆虐,新疆連年調集「動物部隊」圍剿蝗蟲,在消滅蟲害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牧雞的飼養成本。
  • 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原標題: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燕趙都市報記者 陳正 實習記者 楊思華 顧利娟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10月初,一則關於曲周驚現大量毛毛蟲的微博引起了本報記者的關注。微博爆料者稱,其家中院落裡驚現大批毛毛蟲,毛毛蟲爬進鍋裡、灶臺。
  • 南安潮溼悶熱天氣爆發蟲害 民宅附近爬滿毛毛蟲
    果林周邊民宅 遍地毛蟲蠕動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仕坂新村,在當地人稱為「紅嶺埔」一帶的民宅旁邊,路邊、水溝邊甚至住宅牆壁上,都可以看到毛毛蟲的身影。   死去的毛毛蟲粘在路面、牆壁上,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在靠近果林的民宅邊,時常可見正在蠕動的毛毛蟲。
  • 「毛毛蟲」瘋狂「入侵」:恩施州城展開「滅治大行動」
    今夏以來,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州城土橋廣場、親水走廊沿線、鳳凰山廣場和鳳凰山隧道等地的樹上長滿了「毛毛蟲」,廣場上、走廊上、草坪裡、樹枝上「毛毛蟲」席捲而來,市民傷透了腦筋。恩施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植保專家稱,這些蟲叫薴麻夜蛾,又叫紅腦殼蟲、搖頭蟲,是重要害蟲之一。目前,恩施市住建局及恩施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正在對這種蟲害進行滅治。
  • 河北多地遭毛毛蟲襲擊 爬滿院子無處落腳/圖
    每天毛毛蟲爬得滿院子都是,四處亂爬,不關門窗都不行。」帶著兩歲兒子回娘家小住的張瑞媛,說起毛毛蟲來言語中帶著異樣的驚恐。  她說,晚上兒子睡覺時忽然看見炕上爬著一條條毛毛蟲,嚇得孩子再也無法入睡,鬧著要回家。  蟲害恐怖來襲驚呆七旬翁  「已經完全影響到了村民的生活,屋子裡已經被毛毛蟲佔領了,牆壁上、房頂上、炕頭上都有毛毛蟲的蹤影。」
  • 江西臨汾蟲害肆虐楊樹剩殘枝飛絮漫天舞
    隨後,記者來到了臨汾市林業局森防站,森防站工作人員看了記者拍攝的照片後介紹,楊樹的病害有許多,春季的春尺蠖是吃樹葉的主要蟲害,而夏季影響楊樹葉的蟲害有楊毒蛾、柳毒蛾、舞毒蛾等害蟲。楊毒蛾也就是人們常見的黑色毛毛蟲,危害樹葉的是幼蟲,成熟的楊毒蛾將卵產在楊樹葉上,卵變成蛹,也就是幼蟲附著在樹葉上,靠樹葉的營養養著幼蟲,然後由蛹再變成蛾。
  • 毛毛蟲頻現 居民擔憂
    毛毛蟲頻現居民擔憂市森防站表示:已展開調查適時將開展統一防治本報訊日前,陳阿姨打進本報新聞熱線,稱這些天來,在新安江城區新林路上,經常可以看到又粗又長的毛毛蟲在路上爬來爬去。一些小孩子看到會很害怕,更有人擔心毛毛蟲會爬進家裡。記者隨後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市林業局森防站。
  • 河北多地遭毛毛蟲襲擊 蟲子爬滿院孩子不敢回家
    蟲害恐怖來襲驚呆七旬翁  「已經完全影響到了村民的生活,屋子裡已經被毛毛蟲佔領了,牆壁上、房頂上、炕頭上都有毛毛蟲的蹤影。」一位農婦說,有一天晚上,全家人正準備吃飯時,她剛一揭開鍋蓋,「貓」在屋頂的一隻毛毛蟲便在升騰的氣霧作用下「啪嗒」一聲掉進了飯鍋裡,「像我們家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家都曾經歷過,簡直沒法生活啦!」
  • 伊犁州直冬季轉場工作全面展開 預計11月底結束
    11月21日,記者從新疆伊犁州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目前冬季轉場工作已於11月5日全面展開,已有130萬頭只牲畜安全轉入冬牧場,已完成63%,其中18萬頭只牲畜通過機械轉場,計劃11月底前全部完成。  為確保牲畜安全越冬,伊犁州直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加快草原保護與建設,加快基本草原劃定工作,完成草原確權3413.4萬畝,佔應確權勘界面積的86.1%;積極推進生物災害防治,全年草原鼠害防治面積538萬畝、蟲害防治面積569.8萬畝,完成草原毒害草防除55.5萬畝,積極推廣秸稈利用技術和設備,秸稈加工利用取得新突破。
  • 武漢發現大量毛毛蟲令人心驚
    昨天,有市民致電本報熱線,稱漢口江大路上的行道樹上掉落大量毛毛蟲,看起來令人心驚膽戰。園林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掉落的毛毛蟲系重陽木錦斑蛾的幼蟲,並無毒性。目前,他們正安排在毛毛蟲集中出現的區域噴藥殺蟲。昨天上午,武漢晚報記者來到漢口江大路統建大江園段看到,道路兩側數百米的人行道上到處可見滿地爬行的毛毛蟲。
  • 新疆喀納斯等景區草場將禁牧 打造世界知名景觀
    3月11日,新疆畜牧部門人士向天山網記者透露,藉助國家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東風,新疆規劃除了對1.5億畝荒漠草場進行永久禁牧外,還將對天山天池、喀納斯、那拉提等新疆十幾個著名的高山草原風景名勝核心區的天然草場進行永久禁牧,打造一批在中國乃至世界有影響的自然草原景觀,山花爛漫、草長鶯飛的景象將在新疆高山草場上再度呈現。
  • 新疆對退化嚴重草場實行劃區禁牧和退牧
    資料圖:新疆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區牧民準備的過冬草料。  記者今日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局獲悉,為保護草場,遏制草場退化,該局決定對退化嚴重地區實行劃區禁牧和退牧,在二00五年建成一千五百八十公裡禁牧、退牧區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建設長度為一千零六十公裡的圍欄。  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局介紹,通過對草場退化嚴重的地區實行劃區禁牧、休牧和退牧等多項措施,目前,圍欄內牧草生長良好,草地植被覆蓋度大幅提高。
  • 俄敘不宣而戰,大批戰機空襲後發起圍剿戰,土耳其聯軍全線潰敗
    近段時間,敘利亞內戰局勢再次緊張,衝突各方已經失去了耐心,尤其是俄羅斯,駐敘利亞的俄軍與敘政府軍在伊德利卜省等地區展開了大規模軍事行動,向敵對勢力發出強硬警告。就在剛剛,俄敘聯軍再次不宣而戰,大批戰機空襲後發起圍剿戰,與武裝分子爆發正面衝突,持續數小時交火後,土耳其聯軍全線潰敗。
  • 原本夏季興旺的毛毛蟲 立冬後仍在寧波瘋狂繁殖
    現在立冬已過,原本夏季才大量繁殖的毛毛蟲,近日居然在寧波海曙區偃月街的行道樹上瘋狂繁殖。有市民打進本報熱線反映,稱偃月街的行道樹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自己抬頭看到不計其數的毛毛蟲爬在樹枝、樹幹上,這景象真是讓人不禁頭皮發麻。怎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
  • 吳都路上散步的你,被「毛毛蟲」蟄了嗎
    近日,不少在吳都路散步的市民,就經常受到一些「毛毛蟲」的侵擾,這些「毛毛蟲」落到自己的衣物、肩頭和頭髮裡,感覺十分噁心。接到反映後,濱湖區城管局市政綠化科工作人員來到現場踏勘,在靠近天鵝湖小區附近的吳都路上,工作人員發現沿路種植了大約有100餘棵重陽木,經過調查確認市民反映的「毛毛蟲」,是重陽木錦斑蛾幼蟲,幼蟲身上的刺毛會讓觸碰它的人產生過敏和不適。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草場承包管理辦法
    1996年6月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 新政函【1996】88號文批准1996年7月17日自治區畜牧廳發布施行新牧草字【1996】34號   第一條 為調動使用草場的單位、集體和個人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場的積極性,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及《新疆
  • 廈門夏季常有毛毛蟲「空降」 市民接觸後起紅疹
    ­  曾先生說,他每天都要經過龍山橋地下通道,最近他發現往不爭公園方向的出入口處,有一段近4米長的綠化帶,大部分已明顯枯黃,似乎遭遇蟲害。但奇怪的是,他一直沒發現有什麼蟲子。直到19日下午,經一名市民指點,他才看清藏在葉子下的「怪蟲」。曾先生說,這種蟲子的外殼像樹皮,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
  • 廊道樹林來襲大量「毛毛蟲」 綠化員:千萬別摸有毒會蜇人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萌友 郭建勇 9月14日下午,有市民反映,位於鄭州市西三環汝河路附近一段綠化廊道樹木中出現許多毛毛蟲。一位帶孩子的老人說:「可別帶孩子去那邊廊道紅葉梨樹附近玩耍了,不知咋的,樹上出現可多毛毛蟲,用手摸住後就被蟄的火燒火燎的疼,樹上樹葉都快被吃光了。」聽到老人們議論後,綠東村巡防員張先生隨即前往廊道查看。
  • 新疆兵團保護草原生態 累計完成草場圍欄952萬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4日電(記者 戚亞平)來自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的消息,新疆兵團加強草原保護和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草原圍欄面積952萬畝,實施禁牧885萬畝。  據介紹,國家先後在新疆兵團實施了牧區開發示範、天然草原保護、草場圍欄、退牧還草、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等工程項目,草原保護建設和牧區轉型工程取得了積極成效。
  • 北京毛毛蟲肆虐啃樹葉 近日將陸續打藥滅蟲(圖)
    一場秋雨過後,京城多個地方出現大量的毛毛蟲,其數量之多令人咂舌。雖然居民們儘量避免被咬,但肉乎乎的毛毛蟲看著令人難受。有的地方的毛毛蟲將樹葉啃光,人們擔心樹木會因沒有養分而死亡。昨天,100多位市民致電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反映毛毛蟲問題,市園林綠化局非緊急救助服務分中心及時轉辦,全市已經快速部署了近期的防治毛毛蟲工作。  毛毛蟲「從天而降」  西城區什剎海街道前馬廠胡同81號院裡,一棵百年榆樹長勢旺盛。住在這裡的居民也很注意保護這棵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