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軾的生涯中
淮安可謂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在這裡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讓我們繼續跟隨蘇軾的腳步
遊覽大美淮安
感受千古第一文人蘇軾的意境
北宋,蘇軾在淮安路線概略圖
「自古漣漪佳絕地。繞郭荷花,欲把吳興比。倦客塵埃何處洗,真君堂下寒泉水。」《蝶戀花·過漣水軍贈趙晦之》
蘇軾認為漣水自古以來就是水波蕩漾、風景優美的絕佳地方,荷花圍繞著縣城,要把他曾經任知州的湖州給比下去。
漣水五島湖景區,圖:淮安旅遊
在漣水,有個漣漪湖,由漣漪湖和五個島組成的漣水五島湖風景區,為國家4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江蘇黃嘴白鷺省級自然保護區,景區湖水碧綠,荷葉田田,林木森森,四季如畫!
五島湖風光,圖:江蘇省水利廳
整個五島湖公園,就像是一首朦朧的詩篇,一幅清淡的畫卷。在這裡,您可以一邊賞著風景,一邊感受著蘇軾筆下的詩情畫意。
「詩豪正值安仁在,空看河陽滿縣花。(盛為邑宰)」《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並以見寄五絕(其四)》節選
盛指盛僑,時任漣水縣令,五絕中第四首是專門寫給盛僑的。「空看河陽滿縣花」,山南水北謂之陽,漣水在古淮河以北,故蘇軾稱漣水為河陽。蘇軾筆下的漣水,滿縣都是花,雖然很誇張,足以說明漣水風光秀麗。
漣水百花園秋景
漣水百花園秋景
秋日,古淮河北畔的漣水百花園,象徵幸福的格桑花海、仙氣十足的粉黛亂子草、花容秀美的市花月季、色彩豔麗的硫華菊等競相怒放,讓人感覺是在人間仙境!
左海門前酤酒市。夜半潮來,月下孤舟起。傾蓋相逢拚一醉,雙鳧飛去人千裡。」《蝶戀花·過漣水軍贈趙晦之》
左海門前就是酒市,在酒鄉漣水,蘇軾與友人把酒言歡,酩酊大醉。
酒鄉漣水,美酒飄香。漣水今世緣的前身、中國名酒「三溝一河」中的高溝酒傳承數代,遠近聞名。今天的今世緣已成為中華婚宴酒的首選品牌,今世緣的廣告語「中國人的喜酒」「今世有緣,相伴永遠」家喻戶曉。
高溝制曲工藝展示館,圖:中外酒業
以「酒文化、緣文化」為主題的今世緣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融釀酒歷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閒購物為一體。在這裡,遊客可以親身體驗名酒的古法釀製全過程。
「漣水有魚池,利入公帑,歲殺魚十餘萬......」《趙康靖公神道碑(代張文定公作)》
在遊覽美麗富饒的漣水和漣水友人的熱情款待後,蘇軾寫出了「不羨京塵騎馬客,羨他淮月弄舟人。」的千古佳句。《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並以見寄五絕(其五)》節選
「某啟。山陽恨不得再見,留書告別。」《與莊希仲四首(之一)》
莊公嶽,字希仲,時任淮南轉運副使。
「元豐七年冬至,過山陽,登西閣,時景繁出巡未歸。」《名西閣》
蔡承禧,字景繁,時任淮南轉運副使。
總漕遺址碑,圖:本號
淮南轉運使,掌淮南路糧食、財賦等轉運事務,又稱漕司,駐楚州山陽(今淮安區)。
楚州處淮揚運河與淮河交匯處,沿楚州順著淮河西上的泗洲,是汴水(通濟渠)與淮河匯合處。淮安處在南北漕運的樞紐地位,自隋唐起成為朝廷物資中轉重地。
總督漕運院部,圖:本號
「 手開東閣坐虛明,目淨東溪照清泚。素琴濁酒容一榻,落霞孤鶩供千裡。」「相逢一醉豈有命,南來寂寞君歸矣。」《蔡景繁官舍小閣》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在山陽,來到了淮南轉運副使(漕司)的辦公場所,在這裡與友人相逢一醉。明清時,淮南轉運使已經升級為掌管全國漕運的唯一機構--總督漕運部院,仍然駐淮安。
總漕遺址,圖:本號
漕運總督府遺址遺址公園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城區中心,從漕運總督府大門進去,呈現眼前的便是漕運總督府遺址,雖然僅剩些石塑殘件、青磚房基礎,但仍然可以看出當年的漕督府規模宏大、布局嚴謹 。
中國漕運博物館,圖:本號
漕運總督府遺址的北邊,是展示漕運文化的中國漕運博物館,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總漕大堂遺址,圖:本號
漕運博物館與總督漕運公署遺址,向世人展現了中國漕運文化,展現了「漕都」淮安的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及經濟繁榮。自古以來,淮安都是運河樞紐,也正因此,淮安是蘇軾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
「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復日照廊。」《十月十六日記所見》
熙寧八年十月(1071年),楚州太守周豫在州府設宴招待蘇軾,並讓「輕盈紅臉小腰身 」的舞女活躍氣氛,蘇軾有感而發,連寫了兩首詞,即《南柯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贈之》
淮安府署,圖:本號
「學畫鴉兒正妙年,陽城下蔡困嫣然。憑君莫唱短因緣。霧帳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終紅袖落雙纏。」《浣溪沙·席上贈楚守田待制小鬟》
元豐七年(1084年),當時的楚州太守田待制在州府款待蘇軾,席上,兩人把酒言歡,歌舞助興,蘇軾興致很高,作詞贈歌女。
淮安府署,圖:去哪兒網
楚州,南宋時廢,山陽升為淮安軍,後改為淮安州;元朝置淮安路;明初置淮安府。宋元明清,楚州府衙、淮安府署都在山陽縣(今淮安區)。
淮安府署,位於漕運廣場北邊,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徵和見證,規模宏大,內有房屋50餘幢、600餘間,分東、中、西三路,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面積超過500平方米。
淮安府署與其前方的總督漕運部院、鎮淮樓連為一體,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區!
「風高月暗水雲黃,淮陰夜發朝山陽。」《十月十六日記所見 》
晚上,蘇軾從乘船從淮陰出發,早上到了山陽(今淮安區)。
蘇軾走的水路,是北宋運河--沙河,北宋雍熙年間(984-987年)淮南轉運使喬維嶽開鑿,自末口(淮安區)至淮陰磨盤口,全長40裡,以避風大浪急的淮水,使淮河漕運暢通無阻。
沙河在宋朝以後漸廢。明永樂年間,陳瑄沿北宋沙河故道,開鑿了清江浦河,即淮安現在的裏運河!
裏運河文化長廊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裏運河沿岸風景優美、人文景點歷史古蹟眾多,亭臺橋榭掩映其間,畫舫遊船蕩漾水中,夜景璀璨、流光溢彩。
「志在鵲起豹變,食全楚之租,故受饋於漂母。抱王霸之略,蓄英雄之壯圖,志輕六合,氣蓋萬夫,故忍恥跨下」「乃碑而銘之。銘曰:書軌新邦,英雄舊裡。海霧朝翻,山煙暮起。宅臨舊楚,廟枕清淮。枯松折柏,廢井荒臺。我停單車,思人望古。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淮陰侯廟記》
韓信故裡景區淮陰侯廟,圖:去哪兒網
「廟枕清淮」:淮陰侯廟在淮陰故城(位於今淮陰區馬頭鎮),淮陰故城位於古淮水與泗水交匯處的淮水南岸,古泗水又稱清水、清河。
淮陰侯廟記碑如今在淮陰區馬頭鎮韓信故裡景區,立於淮陰侯廟前。
韓信故裡景區,圖:去哪兒網
韓信故裡景區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有淮陰侯廟、韓信釣魚臺、胯下橋、漂母岸、千金亭等景點,是按秦漢建築風格在古蹟原址上修復的,各景點圍繞韓信湖和胭脂塘小河分布,在竹樹掩映、曲徑通幽中,顯得錯落有致,引人入勝。
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讓我們跟隨蘇軾的腳步,遊大美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