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可能「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或成下一個「武漢」

2020-12-11 小蜂自駕發動機

文/小蜂自駕發動機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在蒸蒸日上的時期,國內各個城市也都在加速發展。眾所周知,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規模會不斷壯大,經濟實力也會不斷地提升,但是到了發展的頂點,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開始放緩。往往這個時候,城市的版圖傾向於繼續向外擴張,以滿足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各方面的需求,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們這次要介紹的就是安徽的兩個最有可能能夠實現合併的城市,這兩個城市一旦合併成功,新城市將會成為下一個武漢,經濟發展潛力非常巨大。這兩個地方就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合肥市和地級市六安(四聲lu)市。合肥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合肥的名氣也是舉國皆知的。合肥合肥經濟發展圈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合肥2019年的GDP總量為9000多億,相比其它發達的城市還差點。

而且合肥在發展上還有巨大的空間,城市的合併也能給合肥帶來巨大的利益。而在合肥周圍,最有希望與合肥合併的城市就非六安市莫屬了。六安市位於合肥市的西部,佔地1.5萬多平方公裡,然而六安市的GDP才只到1600多億元,相比很多其它的普通地級市,六安的經濟成就實在不怎麼樣,要想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六安市只能緊緊的依靠合肥了。

所以與合肥進行城市一體化,合併為一個特大城市,是六安的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六安市是全國最著名的羽絨服產地,六安的羽絨服產業每年能夠為六安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所以六安的羽絨服產業是它非常具有優勢的特色產業,合併後的六安市的羽絨服產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六安與合肥並不算遠,所以在六安市和合肥市之間,更為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的完善就顯得很重要了。加強六安與合肥交通的互聯互通,將會很大程度上加快它們的城市一體化進程。如果六安與合肥最終成功合併,新城市的整體上的經濟實力將會趕超湖北武漢,成為下一個安徽版的「武漢」。

那麼,你去過合肥和六安嗎?合肥和六安的哪些事物讓你印象深刻呢?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評論,發表你的觀點和看法,小編很期待大家的回覆!

往期精彩

遼寧有望與瀋陽「合併」的城市,或成東北特大城市,發展很被看好

山東很有希望「合併」的城市,或成北方「深圳」,發展潛力巨大

安徽「最吃香」的縣級市,靠近南京、揚州,發展前景很被人看好

呂梁很被看好的一座小縣城,有屬於自己的機場,卻不是柳林和中陽

廣東「最牛」地級市,即將迎來海底高鐵,令人矚目

相關焦點

  • 安徽有望「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或將領跑皖北
    除了這些實力強勁的城市,還有兩個城市也一直都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因為這兩個是安徽有望「合併」的城市,它們就是宿州市與淮北市。宿州市與淮北市的距離很近,只有30公裡,因為淮北煤田的開發利用,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淮北市從宿州市中分出。
  • 廣安有望「合併」的兩個縣,一旦成功,或成下一個「廣安區」
    廣安市對於我們大家來說可能非常的陌生,甚至這個地方在哪裡都不知道,這一個地方在四川,雖然說發展不好,但是人口數量並不少,2019年GDP總量是1250.4億元,有一些發展很好的縣級市GDP總量都比這裡高,但是人口數量方面,這裡可是達到了地級市的標準,2019年戶籍上面有459.3萬人口。
  • 長沙最有可能「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經濟體量超越武漢
    但是每座新一線城市都「來勢洶洶」,它們都有著自己所在省份的支持與助推,而湖南與其它省份相比在經濟發展上又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因此必須用其它的辦法才能幫助長沙在這次激烈的競爭當中勝出,而城市合併目前看來是最為簡單易行的措施。
  • 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將成為下一蘇州
    」的發展方式就是很好的方式,這不僅會提高整個省份的經濟水平,就連合併的城市也會有更好的發展,「武漢」這個城市我們都是知道的,它就是一個合併而來的城市,它的發現也是我們看到的,所以為了能更好的發展,「合併」已經成為了當下熱門的一種發展方式。
  • 安徽有望與宿州「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省內又一大城市
    說到安徽的城市,多數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省會合肥,對於其他城市的發展則相對較少,但其實每個城市都與自己的特點與魅力。合肥的經濟實力最為搶眼,內部的科技創新與教育產業發展的很好,GDP在去年就已經接近萬億,霸都的稱號名副其實。
  • 中部或將「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有望成中部版「廣州」
    而最近網友們對城市合併的話題也很關心,有的是小城市與大城市合併,有的是兩個大城市合併成為特大城市。不管怎樣,城市的合併都意味著當前的城市規模已無法滿足城市再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需要,所以在城市繼續擴張的時候,需要做進一步的發展規劃。
  • 一城市有望與武漢「合併」,一旦成功,實力或將與深圳比肩
    現如今「一體化」已經被很多有很多城市實施了,這些城市也是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對於這種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一般國內的話,城市GDP貢獻榜,一直是由上海、北京、深圳,這三大城市佔據城市榜的前三位。深圳是一個近幾十年來才慢慢發展起來的城市,武漢有想要更進一步的勢頭,當然若是成功合併的話,這裡的經濟比肩深圳也不是沒有可能。
  • 湖北有望「合併」的兩個縣市,一旦成功,黃岡或將增一員「猛將」
    如果有一天我失蹤了,只有兩種可能:身體在旅行,或者靈魂在旅行。(文:行路上的阿濤,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提到黃岡,很多人想到就是著名的「黃岡密卷」了吧,很多人也都調侃,如今這已經成為了黃岡的一個特產。
  • 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或將趕超蘇州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許多城市都已經步入了一線城市的行列,甚至有不少地方已經朝著小康社會發展前進了。我國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已然發展成為了超一線國家,令不少外國友人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雲南有望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未來發展十分可期
    尤其是昆明,作為省內發展最好的城市,應該是不需要的合併的,一般合併的應該是在兩個發展不太好的城市之間才要考慮的。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有省會城市和附近的城市合併的例子。昆明雖然在省內的發展很好,但在區域內是發展的不太突出的。合併很有可能會推動昆明在區域內的排名更進一步,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兩個城市之間合併的條件。
  • 河南最有可能「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未來或將無可限量
    這原本是鄭州能夠令更多人來到這座城市發展的良機,可是現如今鄭州或許成為了一個中轉站,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鄭州想要改變的必須想辦法留下來到這座城市的人,或許合併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與一座擁有良好底蘊的城市合併,或將能夠打破這個現狀。
  • 山東有望「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或將趕超濟南
    在山東的各個城市之中,人們最常提起的就是青島和濟南這兩座城市了。青島作為山東的經濟中心,綜合實力也一直都是處於山東的領頭羊地位。而濟南是省會城市,城市的發展和環境都是在全國都十分出名。其實在這兩個城市之後,山東的其它城市也有著很強的實力,比如煙臺和威海。
  • 福建最可能與廈門「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或將超過泉州
    ,尤其是廈門市,曾經更是無數青年男女朝思暮想的旅遊熱門城市,廈門鼓浪嶼也因此成了廈門甚至是福建省的招牌標籤。廈門的旅遊產業非常的發達,它的經濟實力在福建省也是一個很強悍的存在。小編這次要說的便是「最有可能」和廈門「合併」的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而一旦「合併」成功,在不久的未來超過第一經濟強勢泉州也不是不可能的。
  • 常州有望「合併」的2個區,一旦成功,常州有可能躋身新一線城市
    合併的話就會考慮到很多的方面,不只是經濟和地理位置上的配合,而且還要考慮到這兩個地方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不是一致。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常州的新北區和武進區這兩個相鄰的地區,交通非常的方便,並且在發展上它們的目標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兩個地區是常州最有希望合併的區域。
  • 山東有望「合併」的兩個縣城,一旦成功,或將「撤縣劃區」
    說到山東,就不得不提到濟南的這座城市,這裡不僅是山東各個領域的中心,也是一個生活宜居的山水城市,很多人因為這裡名震天下的泉水文化來到這裡,也因為這裡強勁的發展而選擇留下。在濟南的行政區劃中,一共有10個區,2個縣。在濟南的市區中,很多區域都是原本濟南下轄的縣市,經過撤銷後併入了濟南的市區。
  • 湖北有望和武漢「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實力或將超過成都
    說到湖北,它是我國實力比較好的省,內部實力最好的城市就是武漢,和境內的其他城市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可見內部的強省會發展模式。作為省內發展的重點城市,境內的資源都優先武漢,同時武漢本身也有著大量而且優質的資源,境內的長江三峽是古往今來有名的景點。境內還有很多優美的自然景觀,比如說「東湖」,它坐落在市中心,是國內的5A級景點。不僅自然風景優質,周邊還建設了超大的摩天輪,被稱是「東湖之眼」。
  • 浙江最有可能「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未來或將大有可期
    浙江作為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在改革開放之後,也是快速的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現如今這裡的自身實力也是非常強,周邊城市也是一直都在被帶動,相信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情也是能夠理解的,現如今,很多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不拘泥於單打獨鬥,更多的還是選擇合併,因為合併是能夠讓兩座城市都能變得更好
  • 湖北最有希望「合併」的兩個城市,僅隔一座橋,一旦成功未來可期
    此外,大城市的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隨著城市的擴張,大城市之間以及大城市和周邊縣城之間的一體化程度也在加深,最終有可能走上「合併」的道路。,所以它們也是湖北最有希望「合併」的兩個城市。這兩個地方就是湖北的黃岡市和鄂州市。說到這兩個城市,也許有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們可能是全國距離最近的兩個城市了,經過鄂黃長江大橋,便可以從一個城市輕鬆到達另一個城市。
  • 武漢最有機會「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經濟實力超越成都
    談到武漢,最能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當中的就是街頭巷尾地道的熱乾麵與每年絡繹不絕的櫻花季,這兩件事物是外界人們對武漢最明顯的記憶。可是除了生活中的多姿多彩之外,武漢近些年來的發展也是格外令人矚目。去年「大武漢」的經濟總量達到一萬六千多億元,排名全國各城市的第八名,這麼飛速的進步是包括許多武漢人都沒有想到的經濟奇蹟。
  • 武漢可能「合併」的兩個區,如果成功,杭州餘杭區將「不是對手」
    而這些地方之中,貢獻最大的我想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武漢,作為一個特大城市,還是中部六個省之中僅有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這裡的而發展當真是優秀的不行。數量這麼多,但是卻沒有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區,雖然說這裡的武昌區也在全國百強區前30,但是GDP總量卻只有1522億,與很多城市相差甚遠,像濟南的歷下區就有3000多億的GDP,深圳的城區更是有達到6000億的。而這裡的城區卻沒有2000億的,所以說肯定會想要發展一個強大的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