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上海暢想「捷運雙城記」 兩地專家心有靈犀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七月二十四日電 題:兩岸專家暢想:臺北上海同興「捷運文化」

  作者 許曉青 王子夔

  「希望在夏天,臺北『捷運』(軌道交通)能為每一位乘客送上『養樂多』,那麼在上海或許送上的是酸梅湯……」,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許志堅近日在此間生動地暢想臺北與上海「捷運」事業的美好藍圖,並期待兩座城市「牽手」上演別有韻味的「捷運雙城記」。

  剛剛在上海閉幕的「二〇〇七年上海——臺北城市發展與軌道交通開發論壇」上,與會的滬臺兩地八十餘位專家紛紛提出各自的奇思妙想。

  「捷運」:上海、臺北的「起搏器」

  上海與臺北,兩座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經驗累計相加可達近半個世紀,這使得上海和臺北有著很多共同語言。

  談及兩座城市所擁有的、宏偉的軌道交通遠景規劃,專家不約而同地認為:軌道交通已逐步成為上海與臺北的「起搏器」。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劉海生介紹,為迎接上海世博會,在中期規劃中,上海將建成包括總長五百一十公裡的十三條線路、九個大型換乘樞紐及三十七個換乘站的軌道交通網絡。在不久的將來,上海已有的軌道交通「大動脈」有望繼續向東西兩頭延伸,連接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兩大樞紐。

  與之相對比的是,臺北市在其「第三期捷運建設規劃」中預計,到二○三一年,發展成全長二百七十公裡的軌道交通網。臺灣「高鐵工程局」鍾維力組長介紹,臺北從早期的「六條線路同時開建」,到後來挺過了交通瓶頸期,而今則進入了「線路—地面—樞紐」綜合發展階段,一路走來的經歷與上海正處在的發展點有很多相似處。而上海專家則認為,相關的「臺北經驗」無疑對「上海方案」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捷運文化」助雙城傳統復興

  傳統復古的「捷運站」設計、體貼入微的運營時刻表,乃至軌道交通電子「悠遊卡」等,細微之處體現出的「捷運文化」,讓滬臺兩地專家感覺「心有靈犀」。

  上海城市規劃專業委員會夏麗卿會長談及上海地鐵「以人為本」、「融入生活」的探索理念;而臺北的許志堅局長則追溯了臺北「捷運文化」復興城市風貌的歷程。許志堅認為,臺北星星點點的「捷運站」是真正融入民眾生活的公共藝術空間。

  談及這一臺北的「城市風景線」,鍾維力舉例當年建造「捷運」淡水線的設計理念。他說,淡水線多個站點的屋頂、廊柱均復原了中式傳統,並在淡水站終點啟用現代建築材料表現「紅毛城」的意象,這至今仍是臺北「捷運」最成功的風貌營建個案之一。

  與「臺北經驗」相契合,上海專家則感慨於上海正在大興軌道交通建設之時,也面臨歷史風貌區保護、再造的挑戰。據介紹,上海已在多條地鐵併線、並站施工中,切實保護了沿途的「文物建築」,在衡山路、淮海路街區,原來上海灘霞飛路的老洋房風景線,不會因「捷運」的擴張而消逝,相反將被賦於「修舊如舊還其真」的新價值。完

相關焦點

  • 臺北捷運(地鐵)交通詳解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地鐵)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目前全臺只有臺北、高雄兩地有捷運(地鐵)。
  • 坐捷運,玩臺北
    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和雙腳去為這片土地丈量,沿著捷運,一步一腳印地品味,挖掘這個城市的骨和肉。?簡單臺北捷運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地鐵,在臺北旅遊,只要走遍每一個站點,基本上整個大臺北都算玩遍了,因為臺北捷運系統連接了臺北市與新北市各地,不僅可以坐著捷運去逛誠品書店,更可以坐著捷運去淡水看日落,包括換乘,兩地相距大約40分鐘路程。
  • 【動態】斌心學子助力嘉定與臺北同舞兩地孔廟前
    此次上海孔子文化節開幕式主題為「儒行雙城」,首次以上海、臺北兩地孔廟交流為載體,在上海嘉定孔廟設主會場,臺北孔廟設分會場,向臺北進行全程線上直播、實時互動。在第一篇章「教化疁聲」中,斌心學校的同學們表演了誦讀與武術相結合的《中華少年說》,場面頗具氣勢,引得現場掌聲不斷。
  • 臺灣寫真: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的兩岸雙城記
    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綠島8月14日電 題: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的兩岸雙城記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近日又一次從臺北桃園機場出發,飛赴海南三亞,繼續在當地的潛水教練工作。
  • 杭州臺北上演「動漫雙城記」動漫讓城市緊密關聯
    杭州漫迷迸發的熱情讓黃鎮隆有了「主場」的感覺,因為在臺北舉辦的各類漫畫展,同樣有這種「龍的傳人」的感覺。  昨日下午,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高峰論壇迎來「動漫雙城記」。因為動漫,遠隔海峽的「動漫之都」杭州與「創意之城」臺北聯繫到一起。
  • 常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你知道「靈犀」是啥意思?很多人都不懂
    常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你知道「靈犀」是啥意思?很多人都不懂詩詞是當時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對於古詩詞,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像上學的時候一樣為了應付考試,只肯背下來句子,但不理解其中的含義。
  • 【有依說一】北京、臺北雙城記
    從臺北飛回北京的三個多小時中,我寫完了這篇文章。開篇強調了,這不是一篇遊記。我想分享三件旅程中的小事,我覺得在臺灣人待人接物的細節中,才能感受到社會文化的浸潤與差異。臺北開市之象徵,承載了太多歷史。我在臺北時住在忠孝東路, 臺北的老牌商圈,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尤其到了周末更是熱鬧非凡,堵車也是常見的。
  • 【臺灣行】搭捷運玩轉臺北攻略:發現臺北
    這裡是全球精品小吃重鎮,亞洲夜市與咖啡茗茶文化中樞,是時尚購物城!越大的城市,那些精美的細節越容易讓人忽略,因此越難精確地為這個城市定義。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和雙腳去為這片土地丈量,沿著捷運,一步一腳印地品味,挖掘這個城市的骨和肉。
  • 臺北的便利交通---臺北捷運
    臺北捷運是目前臺北市內最便捷的大眾交通方式,平均3~5分鐘一班車,十分舒適又快速,在捷運站內除了不準吸菸也不可飲食,保持了捷運站的乾淨與美麗。適合在臺北短期停留之旅客購買。2. 可於使用期限內,無限次搭乘臺北捷運及臺北市、新北市聯營公交車;貓纜版(一日券),於票卡啟用當日可不限次數搭乘臺北捷運、臺北市及新北市公交車及貓空纜車。3. 可至各車站服務臺購買。
  • 臺北捷運(地鐵)
    運營線路   臺北捷運(METRO)目前運營線路有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板南線、新北投支線、小南門支線共7條線,線路總長度67.2公裡,平常每日運量95.43萬人次。  運營線的票制分為四種,單程票票價為20-65臺幣(1臺幣約為0.25元人民幣);一日票150臺幣一張;團體票10人以上八折,40人以上七折;另一種為悠遊卡(儲值卡),可使用於捷運、公交車和停車場,享受8折優惠。為了吸引年輕乘客還會經常推出各種有設計感的紀念卡。
  • 四海 臺北捷運:一座城市的文明地標
    回想起來,臺北捷運站給我的感動不止於此。有一些特別的小細節,讓人感受到臺北捷運在規劃之初和運行之時所注入的人文情懷。臺北是個多元文化匯集的城市,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在這裡生活成長,為了滿足各類人群需要,臺北捷運基本上採用四種語言報站,分別是國語、臺語、客家話和英語,聽著長長一大串名字也是非常有趣。
  • 上海磁浮21個月內通車 臺北機場捷運六年無成
    正當中國大陸人民在2003年的第一天歡欣鼓舞的啟動全球第一條商用磁浮高速鐵路的試行上路,隔天,臺灣宣布已規劃六年多的中正國際機場聯通臺北市區的傳統捷運系統BOT(興建、營運後轉移)案將重新開始。  連接上海浦東機場到上海市區的磁浮列車,大陸當局在2000年6月做出決定,2001年3月便開工,2002年年底便通車試行,效率超高。  反觀臺灣,同樣一條連接國際機場到臺北市區的重要交通建設工程早於1996年便開始構思,由臺灣行政院核定採BOT模式開辦,並於1998年由長生公司經甄審後取得興建資格。
  • 臺北捷運地圖
    想在臺北走動,捷運是最好的選擇。臺北的捷運網四通八達,大體呈雙十字形狀,臺北火車站是最主要的樞紐。    捷運列車經過臺北繁華的市中心,沿途串起幾乎所有熱鬧的商業街市和觀光景點。無論是到北投泡溫泉,到士林夜市吃小吃,還是逛時尚潮頭的西門町,都可以搭捷運呼嘯來去。
  • 「心有靈犀一點通」中「靈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讀,卻不懂
    與「日照香爐生紫煙」一樣,筆者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個經常被很多人念著的千古名句,它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個話在現代的使用率是極高的,一般用來比喻愛情中的雙方心心相印。當然,用它來形容友情、親情也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它的上一句是什麼?詩中的「靈犀」又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這句詩,卻並不懂。
  • 愛心志工,臺北捷運最美風景
    臺北捷運近期推出「雲門舞集彩繪列車」,用雲門舞者的經典動作將車廂塑造得極具藝術美感,讓捷運成為臺北觀光資源的一部分。而很多觀光客在讚賞臺北捷運的整潔、有序之餘,對於無處不在、服務入微的捷運志工也印象深刻。在絕大多數乘客眼中,熱情有愛的捷運志工,才是臺北捷運那道最美的風景。
  • 「臺北上海城市論壇」開幕,兩地市長都說「一家親」
    論壇主題聚焦防疫「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22日在臺北舉行開幕儀式。由於疫情的關係,上海代表團無法赴臺,本次會議也破天荒以視頻方式進行。上午10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市長龔正同步分別進入臺北晶華酒店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會場。
  • 臺北捷運三大「怪」現象
    3月28日,臺北捷運(類似於大陸的地鐵)迎來20歲生日。1996年3月28日,臺北捷運文湖線(剛通車時為木柵線)正式啟用,方便廣大城市通勤族上下班往來。至今,臺北捷運所有線網運輸客已超過60億人次。
  • 臺北捷運運營中的線路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灣省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新北市,為臺灣省第一座投入營運、也是規模最大的捷運系統,主要功能為紓緩臺北交通長期以來的交通堵塞問題,並藉以改善都市動線和機能,促進臺北都會區繁榮與發展。
  • 體驗臺北機場捷運|卓越兄
    因為這是歷史性的,臺北市區到桃園機場,終於有了便捷、不怕堵車的運輸工具。捷運,這個名稱取得好。記得以前香港有個廣告,叫「話咁快就到」,說的就是地鐵,想多快就有多快,不擔心有塞車的情況。「捷運」就是地鐵,但這二字更反映這種交通工具的快捷特點。
  • 臺北捷運 | 來臺北,必不可少的交通導覽~
    文湖線是目前所有路線中唯一沒有跟中和新蘆線交會轉乘的路線、唯一無人駕駛的臺灣都市捷運中運量路線和唯一全線皆位於臺北市境內的路線。其長達25.7公裡的路線及全線總計24站,成為臺北捷運之最。2016年10月臺北捷運頒行新版路線編號作業,以「路線顏色英文字首」為編碼原則,原2號線淡水信義線更改為代表紅色的「R」字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