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高臺子鎮:12萬畝秸稈打包離田變廢為寶

2021-01-12 澎湃新聞
【鄉村振興】高臺子鎮:12萬畝秸稈打包離田變廢為寶

2020-12-30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焦 · 大同· 關注 |

大道之行 同享福祉

高臺子鎮強化組織推動,實施鎮、村、屯三級網格化管理,加緊推進秸稈打包離田綜合利用。目前,全鎮耕地離田面積已達12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的86%,為高標準春耕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在高臺子鎮西太平村弓棚子屯的一片玉米田裡,兩臺秸稈打包機在田間穿行,伴隨著機器的陣陣轟鳴,拖拉機後邊留下一個個打梱好的玉米秸稈包。

據遞超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介紹,隨著這片地打包的結束,高臺子鎮的秸稈打包也接近尾聲,下一步工作重點將轉向秸稈綜合再利用工作。

在高臺子鎮食用菌基地,由秸稈加工成的食用菌基料派上了大用場,基料增加了飼料秸稈需求,打包秸稈也成了搶手貨。除此之外,在高臺子鎮的各村屯,食用菌庭院種植比較走俏,利潤可觀,特別是食用菌產業扶貧項目的推廣,使得很多老百姓看到了種植食用菌的廣闊前景,抓住政策紅利加入養菇大軍。

高臺子鎮老房身村農戶張國君,利用自家庭院陰涼的地方搞起了赤松茸種植,免費的棚膜、基料和生產運營指導,張國君家的赤松茸也變成了錢。

據了解,高臺子鎮全鎮耕地離田面積已達12萬畝,已完成目標任務的86%,目前,打包離田的秸稈一部分運往食用菌基地預作基料,而其餘打包的秸稈,也將分別由其他打包公司和種植合作社壓塊回收,進行飼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等綜合利用,農戶們的秸稈真正從「偷著燒」變為「捨不得燒」。

原標題:《【鄉村振興】高臺子鎮:12萬畝秸稈打包離田變廢為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高臺子鎮:120000畝秸稈打包離田變廢為寶
    【鄉村振興】高臺子鎮:120000畝秸稈打包離田變廢為寶 2020-12-18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子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鄒平市臺子鎮是一座鑲嵌在黃河岸邊,有著濃厚歷史積蘊的生態特色小鎮。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
  • 大慶秸稈綜合利用率達74.7% 已利用秸稈326.3萬噸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江灣鄉開展秸稈打包作業。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黑龍江日報12月23日訊 近日,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江灣鄉不少水田地塊都在開展秸稈打包作業,一個個圓咕隆咚的秸稈包離田後,分別被送到取暖公司、秸稈壓塊廠和秸稈原料化利用企業,實現了減少汙染與綜合利用效益並進。
  • 榆樹市育民鄉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及秸稈離田
    12月17日,榆樹市育民鄉在政府大會議室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大拉練及秸稈離田工作推進會議,對人居環境和秸稈離田工作進行部署。關於人居環境整治,會議要求:一、做好積雪清理工作。關於秸稈離田,會議要求:各村對此項工作務必高度重視,網格化管理必須到戶到人,細化秸稈離田、還田工作方案,秸稈禁燒區離田工作必須細緻務實,要根據方案採取有效措施加快秸稈離田、還田速度。
  • 「大慶大同」八井子鄉有序推薦秸稈離田工作
    一年一度的秋收工作剛剛落下帷幕,八井子鄉就嚴格落實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的要求,第一時間開展秸稈離田工作,加快秸稈離田進度,減輕秸稈禁燒工作壓力。在八井子村的一處農田,五臺大型機械往來穿梭,秸稈離田工作有序進行著,滅茬、粉碎、一步到位,機器駛過的地壟,乾淨整潔,為第二年春種打下良好基礎。當天,八井子鄉各村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共50人到現場觀摩秸稈離田。這五臺新型器械是八井子鄉在結合往年秸稈離田工作經驗後,最新引進的,秸稈離田效果得到廣泛認可。
  • 江蘇睢寧:生態循環下的鄉村振興 大地的詩和遠方
    機場二期T2航站樓正式啟用,全年旅客吞吐量達251.9萬人次。近年來,睢寧縣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致力於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農房改善、重大農業產業、農業產業集群建設、一鎮一業萬畝產調示範片項目、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百村萬樹、旱改水、地質環境治理、水利重點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地裡的秸稈有人免費打包,耕地主人卻「急了」:我的羊沒有草料了
    前段時間,富裕縣富路鎮長興村的嶽長青發現,田地裡出現了不少秸稈打包的機械,有人正在打包秸稈。富裕縣富路鎮長興村 村民 嶽長青自己過來的,就是打,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嶽長青說,現在全村的地都在做秸稈離田,地裡秸稈減少,他們就沒法放羊,只能把自己家玉米地裡的秸稈留下。不過,自家秸稈也被人打包拿走的話,他們的羊將面臨飼料短缺的情況。負責長興村秸稈打捆的負責人表示,已經打好捆的秸稈他們是沒法返還給村民的。
  • 伊寧市回收秸稈變廢為寶促增收
    秸稈焚燒一直以來是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年來伊寧市大力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不僅實現了廢物再利用,減少了環境汙染,更讓農民從中獲得了收益。  11月4日,記者在伊寧市南岸新區伊興社區丁淑紅家的稻田裡看到,農機手正操作機械在田間回收打包好的水稻秸稈。丁淑紅家種了60畝水稻,每年秸稈粉碎費需要1200元。
  • 秸稈變形記
    「我們這裡的秸稈不焚燒,都變廢為寶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梅花村黨總支書記劉準說。  今年,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了1萬多畝水稻,目前已經收穫一大半。當稻穀收割完畢後,田裡還剩下二三十公分高的秸稈。太陽曬上兩三天,秸稈裡的水分逐漸蒸發,「新式武器」便派上了用場。  原來,這是一種新型農機——履帶式秸稈打捆機。
  • 走進山東省鄒平市臺子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成功典型
    臺子鎮鄉村風景臺子鎮距離我的老家魏橋鎮只有十幾公裡,去惠民臺子是必經之路。在老家的時候,春天經濟去臺子黃河邊玩,黃河大堰裡面綠化的非常好,也是因為早時候經常爆發洪災而種植的各種樹木繁多。臺子鎮黃河景點臺子鎮鄉村旅遊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春天有萬畝花海觀賞園,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 濟寧「菱花模式」,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
    李道福告訴記者,他現在是菱花農場的職工,每月工資3600元;土地流轉費按照每畝900斤小麥的價格折算,20多畝地一年又是2萬多元,僅此一項就已超過原來自己種植的收入,而且旱澇保收;土地流轉後,閒賦在家的妻子在村裡開了個小超市,每年的收入在5萬多元;孩子不用牽掛家裡的農活,在濟南安心工作又增加了收入,「農忙時,我們村裡的村民就在菱花農場做短期工掙錢,更重要的是沒有土地綁著,村民在外面做貨車駕駛員和廚師
  • 大慶秸稈可收集量436.5萬噸 綜合利用率已達74.7%
    東北網12月22日訊 12月18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0年,全市秸稈可收集量436.5萬噸,截至12月7日,全市秸稈綜合利用量326.3萬噸、利用率74.7%。我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建立了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作戰指揮部和全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支撐小組,各縣區也相應建立工作領導組織,形成了市級統籌部署、縣(區)主體推進、鄉村具體落實的工作體系。
  • 濱州市委副書記張月波到鄒平市臺子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濱州1月06日訊 1月05日上午,濱州市委副書記張月波,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張丙煜一行到鄒平市臺子鎮走訪調研鄉村振興工作。鄒平市委書記皮臺田,市委副書記王東,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竇志軍,副市長劉志峰,鎮黨委書記高陽陪同調研。
  • 鄒平臺子鎮:黨建引領,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鄒平市臺子鎮,一座鑲嵌在黃河岸邊,有著濃厚歷史積蘊的生態特色小鎮。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 用好了,秸稈也能「變」牛肉
    今年,通河縣清河鎮將秸稈處理放手交給合作社,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等多種形式利用為農家院帶來新收益,農戶更有幹勁了,腰包也跟著鼓起來。 自從收完糧食,建農秸稈綜合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於學良就沒閒著,在1.5萬平方米的燃料壓塊加工廠內,機聲轟鳴加班加點趕工作業。
  • 黑龍江省5521.9萬畝地「秸稈離田」 實現「零火點」
    黑龍江省5521.9萬畝地秸稈已離田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提供中新網哈爾濱4月1日電(王妮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4月1日發布消息,今年春節以後,黑龍江省各地堅持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產一起抓,截至3月26日,該省應離田秸稈已離田5521.9萬畝,實現了全省
  • 潛江市白鷺湖農場變廢為寶 秸稈禁燒不再是難題
    不一會兒,凌亂的秸稈穗就被打包成了一捆捆近人高的草捆。據了解,為解決秸稈禁燒以及綜合利用的難題,切實改善白鷺湖農場生態環境,該場在田陽分場組織召開了秸稈回收打捆田間現場觀摩會。「這下秸稈能有效處理,可為我們省了不少心!」田陽分場三隊農戶楊傳斌興致勃勃地告訴筆者,以前秸稈沒有合適的處理方法,長期堆積在農田,嚴重影響了秋冬播的進度和質量。
  • 磐石市寶山鄉:20日左右將完成15000畝秸稈離田打包
    近日,磐石市寶山鄉依託社會化服務組織,按照與農戶籤訂的秸稈打包協議,全面開展2020年秸稈全量化處置工作,掀起了秸稈離田打包的熱潮。11月13日,記者在寶山鄉靠山村、亮子河村、橫河村的田間地頭看到,1臺歸行機、5臺打包機正對散亂的玉米秸稈進行打包處理。據介紹,用這種方式處理玉米秸稈,不僅在源頭上遏制了焚燒秸稈現象,同時還深入推廣了秸稈全量化處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對4000畝玉米秸稈進行了打包,打包秸稈3600噸,大小包共計11萬包。
  • 富陽區入圍農作物秸稈全量化利用試點縣
    日前,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公示2021年度農作物秸稈全量化利用試點縣名單,我市富陽區入選,成為目前杭州地區唯一入選該項目的區縣。2020年,富陽區農作物播種面積48萬畝左右,糧食播種面積23萬畝以上,根據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結果,全區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不含我省特色茭白和其他穀物及作物)達12萬噸左右,其中可收集資源量為9萬噸左右。
  • 景泰:玉米秸稈成「罐頭」,變廢為寶又環保
    隨著我縣秋收的結束,產生的大量廢棄秸稈又該何去何從,秸稈得不到高效的回收利用往往就會被焚燒,產生的大氣汙染又令群眾苦不堪言。如何讓它們變廢為寶,近日,在景泰縣菁茂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件件用玉米甘草秸稈加工生產出的甘草羊飼料罐頭,讓我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