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的來歷以及鼻煙壺的來歷

2020-12-25 鐵馬金戈踏春秋
清代瑪瑙鼻煙壺

說起鼻煙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精巧可愛的小玩意,任誰見了都是人見人愛。鼻煙壺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裝鼻煙的容器。

說鼻煙壺還得先從鼻煙說起,鼻煙是一種用質量上乘的菸葉和各種香料、藥材等磨成粉末製成的,是用鼻子直接吸食的一種粉末。最早是由西方侵略者,說好聽點是西方探險者從印第安人那裡發現,然後傳遍歐洲,再經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時間上大概是明末清初

在明代的時候,進口的鼻煙價格一度等同於白銀,起初不被明代上層人士所接受,還一度被當時朝廷禁止。明崇禎十二年曾下詔:「犯者論死」,到了崇禎十五年又被解禁,具體什麼原因解禁已無從查起,有人猜測是因為有人將鼻煙進貢到了宮裡,皇帝也愛上了。

鼻煙真正開始在我國流行,是在清雍正時期,連雍正爺都是它的忠實粉絲。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我國清代,起初吸鼻煙都是貴族階層,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清代的文人士大夫門認為,鼻煙有提腦醒神、祛穢避疫、鎮頭疼、通鼻竅、明目、退熱、緩解鼻炎等作用,有時是被當作藥材來使用的。

進口的鼻煙口味比較複雜,能品出堅果味、泥土味、皮革味、酒香味、茶香味、果香味等,是複合型的味道,倒是與今天的古巴雪茄能品出的味道差不多,又與香水的基調、前調、中調和後調的味道分時類似,挺有意思的。估計不是此中高手恐怕也品不出個所以然來。

之後鼻煙逐漸本土化,在清代鼻煙大概分為五個類型:「酸、羶、豆、糊、甜五種,」;和十個等級:「萬高馨露、萬馨露、萬鮮露、萬蕊露、高萬花露、萬花露、御製露、茉莉露、雙花燻、坯子。」往裡頭加的東西也越發的多種多樣了。

清代瑪瑙鼻煙壺

起初裝鼻煙的容器,就是各種小盒子或者小藥瓶,具體是清代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專門叫做鼻煙壺的這種小瓶子已無從考證,只知道鼻煙壺是從清代才開始有的。

清代瑪瑙鼻煙壺

鼻煙壺出現之後發展迅速,出現了各種材質製作的,有玉制的、象牙的、珊瑚的、琉璃的、瑪瑙的、景泰藍的、陶瓷的、翡翠的等,各種各樣的材質。

清代瑪瑙鼻煙壺

名貴的材質再加上高超的製作工藝,儼然成了一件件小巧玲瓏、精緻可人的藝術品。受到了現代藏家的喜愛,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專項收藏鼻煙壺的藏家,尤其是當時清宮造辦處製作的鼻煙壺,更是千金難求。鼻煙壺的製造一直延續到現代,也誕生了很多製作鼻煙壺的大師,比如說京派的劉守本大師等。

鼻煙的出現,形成了由鼻煙帶動的鼻煙壺文化,是受到當時貴族階層和文人士大夫追捧的、代表身份地位的小玩意。關鍵是能隨身攜帶,又可以把玩,還可以隨時拿出來吸上那麼一兩口。

文人聚會的時候,掏出盛滿鼻煙的精緻鼻煙壺,拿瓶蓋自帶的小勺子挖出那麼一點,一隻手捏住大拇指那麼輕輕攥起,往虎口那麼一抖落,隨後鼻子湊上去滋溜一口氣吸乾淨。講究一個快、準、猛,整個動作行雲流水特有範,要是能跟上一個大噴嚏,準保引起滿堂喝彩。

總結:鼻煙壺的出現是在清代,是由盛放鼻煙的容器演變而來,它的製作一直從清代延續到現代!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鼻煙和鼻煙壺
    根據配方,鼻煙又有不同的品種,呂宋產的菸草原來叫淡巴菰,也有人叫它金絲薰,把這種經過晾曬,富有油分子的幹菸葉子製作成粗細、溼度、色澤、刺激程度、以及香味不同的粉末,然後還要加入名貴的藥材,封貯在陶缸裡埋入地下陳化一年以上,才可以作為成品的鼻煙出售。鼻煙到了中國受茶葉燻制的影響,有的還要窨以玫瑰花或者茉莉花的香氣。
  • 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鼻煙壺的使用,在當時最是引領風潮,從早期進口的昂貴鼻煙,到後來自製鼻煙,使得鼻煙壺尺寸從小巧細緻到大可盈握,成為一種時尚。搭配材質各異的煙碟,有旅行或家居用的成組鼻煙壺;甚至成盒作為陳設賞玩,更有拿來賞賜,整盒盛裝的瓷胎鼻煙壺;還有實用的鼻煙用具。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
  • 鼻煙是煙嗎,吸鼻煙是否有害健康呢,鼻煙壺被當成個藥罐子
    事實上鼻煙壺的出現已經可以追溯到明朝了,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沒有受到太大地歡迎,到了明末清初鼻煙壺開始大放異彩,到了清朝幾乎是人手一隻鼻煙壺,好的鼻煙壺更是價值連城。這一時期鼻煙壺除了使用價值外,更多地是增加了一些藝術價值,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 馬未都有個鼻煙壺,造型精美,網友:捨不得往鼻子上湊
    馬未都有個鼻煙壺,造型精美,網友:捨不得往鼻子上湊說起這個鼻煙壺,好多人可能有點陌生。這個鼻煙壺,就是盛放鼻煙的壺,類似於菸嘴。只不過,這個鼻煙是無煙的香菸,裡邊有相當多的香料,聞一下打噴嚏,感覺很不一般的那種鼻煙。
  • 蒙古國人不抽香菸抽「鼻煙」,「鼻煙壺」用瑪瑙做成價格過萬
    中國人日常抽的是香菸,而在我國北方的近鄰蒙古國吸聞鼻煙是很多當地人的習慣,逢年過節或者貴賓到來,不是以茶相待,而是按傳統禮儀遞上白玉鼻煙壺。圖為蒙古國人常抽的鼻煙,做工十分講究。鼻煙是一種菸草製品,用富有高級油分和香味的幹菸葉加入名貴藥材,磨成粉末裝入密封容器陳化而成,以手指送少量到鼻孔。過年時蒙古人會互相交換鼻煙壺表示尊重,鼻煙也是每家必備的待客之物。如有客來,從長者開始,年少者依次與客人遞換鼻煙壺。
  • 鼻煙壺是什麼?鼻煙壺是做什麼用的?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說起精美的藝術品,那就不得不提鼻煙壺,鼻煙壺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那麼鼻煙壺是什麼?它是如何產生的呢?【鼻煙壺是什麼】要知道鼻煙壺是什麼,我們首先要知道鼻煙。鼻煙是一種菸草製品,用富有高級油分和香味的幹菸葉加入名貴藥材,磨成粉末裝入密封容器陳化而成,以手指送少量到鼻孔。而鼻煙壺是什麼,它就是收納鼻煙的容器。
  • 鼻煙是個啥東西?為啥在明清時代受很多人喜歡呢?
    「鼻煙」,顧名思義是以鼻吸食的一種一種菸草。如今吸食鼻煙的人已經不多,但在明清時期,這東西特別招有錢有地位的人喜歡,認為是一種顯得特別貴氣、高級的嗜好。如今吸食鼻煙的人已經不多,但在北京的前門逛一圈仍然能看到賣鼻煙和鼻煙壺的老字號。那麼,問題來了。1.鼻煙這種東西為什麼會流行起來?2.古代的人為什麼喜歡吸食鼻煙呢?咱們慢慢來說。
  • 什麼樣的鼻煙壺才是名貴珍奇的鼻煙壺
    鼻煙大約在明代晚期從歐洲傳入我國,盛鼻煙之器也隨之而來,但那種盛鼻煙之器並非我們現在看到的鼻煙壺,那種瓶容積較大,適用於收藏鼻煙,但是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所以後來為了使用方便創製了一種小巧玲瓏,製作精美的小瓶,這才是我們後來見到的鼻煙壺。
  • 鼻煙壺的藝術特徵與鑑賞
    鼻煙壺在方寸之間將所有的意境與美麗,由內而外的展現出來,含蓄而又厚積薄發,就像所有老北京文化一樣靜靜地等待你去發現。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 拾趣記|帶你玩轉鼻煙壺
    1何為鼻煙壺?我們在市面上或多或少都見過小巧漂亮的鼻煙壺,可它是幹什麼用的呢?別說年輕人,可能70多歲的大爺也不清楚。事實上,鼻煙壺是古代盛鼻煙用的容器。可不要把鼻煙和鴉片聯繫上了,鼻煙只是一種菸草製品,將「菸草」去莖、烘烤成粉末,並加入名貴藥材、香料、花卉等提煉、配製而成,就是鼻煙了。
  • 鼻煙壺的起源:小中見大,別有洞天,它是如何在中國流行開來的?
    鼻煙經由歐洲人傳入中國的時間,約是十七世紀後期。西方的鼻煙盒,是用來盛裝鼻煙的精緻容器,形形色色,巧奪天工,傳入中國後,則發展成為鼻煙壺。航海家哥倫布將鼻煙自美洲帶回歐洲後,甚為流行,而鼻煙盒不但成為歐洲人存放鼻煙的容器,更是身份、財富的象徵。
  • 北京八旗子弟的鼻煙文化
    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鼻煙文化。八旗子弟在清代以來一直是享樂文化的代表,他們往往帶動了社會的主流趨勢,他們賞玩的小把件兒,往往精工細作,有些甚至專供皇家,鼻煙壺就是其中的代表。鼻煙,又叫聞煙,如其名字所述,即以鼻子吸聞之菸草。製作鼻煙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將優質菸草研磨成極其細膩的粉狀,加入中草藥,麝香、冰山、熊膽粉、薄荷、生黃等天然植物。
  • 鼻煙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要說鼻煙壺,就不得不先聊聊鼻煙,鼻煙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發明的。由哥倫布帶到歐洲後,很快在歐洲流傳起來。王公貴族把嗅吸鼻煙看作上流社會中很時髦的一件事件,據說拿破崙就酷愛鼻煙,每月要吸掉7磅的鼻煙。鼻煙壺的產生及發展雖然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製造。鼻煙最初傳入是被裝在金屬鼻煙盒或玻璃瓶中的,這兩種容器盛放的鼻煙極易走味,受潮,同時也不方便使用。後來人們發現盛放中藥丸的瓷質藥瓶存放鼻煙效果較好,不僅鼻煙不容易走味,而且便於攜帶和嗅吸,造型也是十分漂亮。
  • 鼻煙壺是做什麼的?
    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人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的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 方寸洞天,珍貴又小眾的鼻煙壺
    因為現代用的少了,所以你或多或少聽說過,但不一定見過,它就是鼻煙壺。今天就一起一探究竟吧。 壺中盡納乾坤這個東方韻味十足的鼻煙壺,其實是個舶來品,就是外國傳來的,但最後卻成了我們國家的特色藝術品,這就是有容乃大的自信,文化底蘊深厚的好處。以前歐洲人將菸草調製成成沫,放骨頭和樹皮上往鼻子裡吸,之後就在歐洲貴族之間流行開了。
  • 鼻煙壺——古人用來裝煙的容器,即袖珍,又時尚!
    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 內畫鼻煙壺,在筆尖上舞出的時代藝術
    在狹小的玻璃瓶內作畫的形式在藝術領域內有一個專屬的名詞——內畫,而內畫這種藝術手段最早出現是在鼻煙壺上,廣為人知也是通過鼻煙壺,所以內畫也被稱為內畫鼻煙壺。內畫鼻煙壺花鳥明末清初,鼻煙作為舶來品傳入中國,最初只是深受藏地的一些北方遊牧民族喜愛,因為這解決了他們馬背上不方便使用菸斗的問題。
  • 什麼是鼻煙壺,它的市場價值又如何呢?
    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傳教,便帶來了「鼻煙」這個外來物種。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中國朝野上下皆嗜鼻煙、被視為當時的時髦,鼻煙壺成了顯示身份的東西。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鼻煙壺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於明朝,盛於清代。這種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煙更有好處,保證鼻煙在長期使用也不變質,並且攜帶方便,樣式具有中國傳統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煙菸民們的喜愛。
  • 西方的鼻煙盒,為何到了中國變成了鼻煙壺?
    隨著西方鼻煙的傳入,盛鼻煙的器具也傳入我國。據傳世的西方盛鼻煙器具及文獻記載可知,歐洲盛鼻煙的器具是以各色小長方盒為主,故名鼻煙盒。根據現有存世的寶藏「花紋鼻煙盒」可見當時製作工藝的精美,這個鼻煙盒是由19世紀的日內瓦金匠使用黃金雕琢而成,黑白雙色琺瑯的卷草紋構成中西亞細密畫的風格。
  • 中國文化是如何成就作為舶來品的鼻煙壺的?
    它長這樣,真正的掌中之物,不盈一握:鼻煙壺,一個舶來品,西洋物件兒,卻在中國落地生根,連外國人都認中國產的鼻煙壺,把中國看作「煙壺之鄉」,將鼻煙壺稱作「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中國人把鼻煙壺玩出了多種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