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學習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政協人的政治責任,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筆者認為:作為基層政協組織當前重點是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自覺提高政治站位,以激發履職新功能,幹出政協新樣子的實際成效,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做出新貢獻,彰顯新作為。
幹出政協新樣子就是要更加注重圍繞中心。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找準大事要事,選擇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找準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在全面了解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在出大思路、求大發展上獻良策、支高招。今年以來,鄰水縣政協圍繞縣域工業發展、第三產業發展和民營經濟發展等涉及經濟建設方面課題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所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關於加強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的調查與建議》的調研報告,還得到了縣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批示。
幹出政協新樣子就是要更加注重服務大局。發揮優勢、主動服務縣委、政府工作大局,以「人民閱卷、**行動」為載體,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搜集第一手資料,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出好主意,提好辦法,提好建議。同時,主動參與全縣中心工作和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獻計出力。今年以來,縣政協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了城市、旅遊、交通、生態「四大會戰」以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特別是在服務助推「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幹出政協新樣子就是要更加注重關注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想問題、提建議、辦事情,首先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充分發揮政協凝聚人心的優勢,多做化解矛盾,增盡共識的工作,多聽老百姓的「心裡話」,多做老百姓身邊事,切實樹立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在實踐中,作為基層政協組織重點要通過提案辦理強力助推民生,專題調研高度聚焦民生,集中考察傾情獻計民生,社情民意廣泛代言民生。尤其是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中,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接觸社會直接、了解情況真實、上下渠道暢通、黨委政府重視的優勢,努力做好群眾利益的堅定代言人。今上年,縣政協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深入調研,體察民情,搜集意見建議200多條,編印《社情民意》信息15期,提出意見建議近100條,在為黨政分憂、為群眾解難和促進社會和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幹出政協新樣子就是要更加注重凝聚力量。充分發揮政協聯繫廣、代表面寬、包容性強的優勢,廣泛結交社會各界人士和朋友,充分發揮他們的發展信心和拼搏精神,鼓勵他們積極投身鄰水加快發展,真正做到一個委員影響一個群體,一個界別幫助一個行業。今年,為助推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四大會戰」,縣政協正式啟動了「我為返鄉創業加把油」的主題實踐活動,廣泛動員全縣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積極為返鄉創業和縣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活動開展以來,縣政協以工商聯、總商會為依託,「走出去」「請」「請進來」「談」,先後深入重慶、**、雲南等地,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聯誼活動,把有意願的創業者請回來參觀、座談,宣傳鄰水發展前景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幹出政協新樣子就是要更加注重真抓實幹。政協工作者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崗雙責」,既是本職工作的精英骨幹,同時又肩負政協工作職責,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但換個角度講,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榮譽和責任是統一的,特別是作為基層政協領導幹部一定要帶頭堅持既議又幹,突出真抓實幹,積極為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好言,獻好策,出大力。同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找到結合點,以優勢服務發展,以專長助力自身工作。今年,我們在真抓實幹方面重點突出了脫貧攻堅的服務參與,通過精準建言給力,精準幫扶解困,精準監督護航的生動實踐,彰顯了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贏得社會各界的一片讚許。
【篇二】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忠言逆耳」的說法,意思是忠誠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據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大軍攻佔鹹陽,進入秦宮,見美女如雲,珍寶無數。他打算住在宮內享受,樊噲勸他以天下為重。劉邦不以為然。謀士張良說這正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且忠言逆耳利於行。劉邦聽從勸告退兵駐守霸上等待項羽的到來,經過艱苦逐鹿,最後終於建立了我國歷史上延續400多年的漢朝。
雖然「忠言」多數是「逆耳」的,讓聽者反感從而疏遠進言者,甚至在古代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但仍然有許多有識之士或出於公心忠心、或出於本職工作前赴後繼諫諍言、獻良策,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建言獻策是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責。雖然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有「智囊團」之稱,但在建言獻策時也要儘量讓「忠言」不「逆耳」,使黨政領導及其職能部門樂於接受,及時採納。那麼,如何才能讓政協「忠言」不「逆耳」呢?根本途徑是在進言時把握好以下原則:
第一,進適時之言。適時,就是適合時宜,時間上正合適。心理學研究表明,愉悅的心情能使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細胞新陳代謝,有益於人體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調節腦細胞的興奮。人在心情愉悅高興的時候容易聽得進逆耳之言,更容易包容不同的意見。我國歷史上敢於諫言的名臣魏徵,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件事均被採納,成功的秘訣是選在李世民心情愉悅的時候諫言。雖然政協的進言是出於公心,出於履行職能的需要,為了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不必看領導臉色行事,但是,如果想提高進言的採納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要把握進言的正確時間,如果不是十分緊急、非說不可的情況,儘量不要在黨政領導心情不好、暴躁易怒、事情冗雜的時間節點進逆耳之言。否則,進言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有時會火上澆油,適得其反。
第二,進含蓄之言。逆耳之言之所以逆耳,是因為話糙理不糙,話直理順,有違人們的正常語言接受習慣。為了讓所進之言易於接受或採納,我們可以儘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一些,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所謂含蓄,是指將要表達的語義不直接地說出,而是委婉曲折地表達出來,給聽者一定的啟示,使人於這若隱若現的語句中,探索出其深遠的內蘊和綿長的韻味,得到一定的思索,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含蓄能夠適應人們的心理。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榮譽感,都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人們的讚許。他們對自己的缺點或不足,都不願人們在公眾場合提及,有的甚至不願對方當面直白地指出,否則,就會惱羞成怒、耿耿於懷。含蓄可以產生欲說還羞的美感,我國古典文學中男女表達感情的詩文甚至言語對白,就很具有含蓄美,給人帶來無窮的遐想。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很想表達一種內心的強烈願望,卻又覺得難以啟齒的時候,不妨藉助「含蓄」的語言表達技巧。含蓄是一種修養、一種情趣、一種韻味,缺乏修養、缺少情趣、沒有味道的人,則難有含蓄。各級政協在向黨政領導進言時,無論是書面獻策還是當面建議,如果在指出問題或不足時講究含蓄,既能體現政協人的修養和大度,又能讓黨政領導不難堪,心情愉悅地採納政協的意見和建議。當然,人民政協在進言時也不能一味地含蓄,喪失黨性、不講原則,追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團和氣,對那些影響惡劣、民憤極大的問題,要敢於亮劍,愛憎分明,毫不留情地指出問題和不足,大膽履行民主監督職能。
第三,進睿智之言。睿智,意為聰慧,明智,有遠見,多用於形容一個人極富智慧。出自《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式的報告中,要求委員們要提高參政議政水平,積極建言、認真履職,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要深刻領會「建睿智之言」的內涵,使所進之言有遠見卓識,彰顯出人民政協「智囊團」「人才庫」的優勢,體現出政協人的智慧。睿智之言,其內涵主要表現為認識處理問題目光遠大,有全局觀,準確性強等,關鍵是有戰略思維。要做到睿智,就要努力擺脫繁瑣事務和小集團利益的羈絆,衝破鼠目寸光的短視藩籬,站在更高位置看問題,「不畏浮雲遮望眼」,並且儘可能多地掌握知識和信息。政協的睿智之言,總是希望被黨政領導及其職能部門採納,但最終能否被採納,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有選題問題,有建議水平問題,有實施條件問題,也有認識和時機問題。有些建議不用不等於無用,今天不用不等於將來也不能用,但在當時很有可能被當成「逆耳」之言。因此,我們不能把是否被黨政領導及時採納作為今後是否進睿智之言的唯一標尺。只要是睿智之言,只要我們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進言,就會像金子總能閃光一樣,總有被採納之時。中國歷史上很多有識之士為國家大計上書建言,有的在當朝當代被採納,也有的當時未引起重視,卻對後人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孟子、荀子、韓非子,他們的著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對當時領導者的進言,很多也沒有被當朝當代採納。我們所熟悉的歷史名篇佳作,有不少出自歷代「疏」
「表」 「策」 「論」。 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其中許多設想他並沒有實施,但對後人啟示很大。
第四,進務實之言。務實,指講究實際,出自《國語晉語六》:「昔吾逮事莊主,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務實是中國農耕文化較早形成的一種民族精神。王符的《潛夫論》說:「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王守仁的《傳習錄》說:「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這些思想,都是中國文化講究實際、崇尚實幹精神的體現。它排斥虛妄,拒絕空想,鄙視華而不實。務實精神作為傳統美德,在當代生活中仍熠熠生輝。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對於務實,有過很多生動的論述,比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發揚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等。政協的務實之言,就是從實際出發、契合黨政發展戰略、操作性強的建議。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要進務實之言,就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提出的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要堅持政貴有恆,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一張藍圖幹到底,不提那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勞民傷財、吃力不討好的建議;要深入調查研究,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在經過充分論證、深思熟慮後提出可行的建議,切忌誇誇其談、內容空泛。唯有如此,政協的進言才是「忠言」,才會被黨政領導樂於接受而不被當成「逆耳」之言。
【篇三】
近年來,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加各種調研、協商、考察、活動、會議,認真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主動履行職責,發揮了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助推了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但也有部分委員在履職中,存在認識不夠到位、角色意識不強、履職能力不強、內生動力不強、約束管理不強等突出問題。針對委員履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對新時期政協委員的指示精神,根據自身工作實際,就政協委員如何履職盡責談幾點個人感想。
一、提高站位,增強本領意識
**年3月3日,在全國「兩會」黨員負責人會上,強調政協委員要「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兩會」期間,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聯組會時,要求政協委員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
十八字重要指示,明確了政協委員在新時代如何履好職盡好責的基本標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從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對政協委員如何履職盡責作了完整概括,回答了政協委員怎樣才能勝其任的問題。作為政協委員,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把十八字重要指示作為履職盡責的必修課,履好職盡好責,完成好新的使命。
二、擺正位置,增強角色意識
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的主體,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是人民政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的工作,是新形勢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客觀需要,是人民政協有效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的客觀需要。無論是在哪個行業、哪個領域、哪個崗位工作,無論你是什麼職級,無論你是在崗或歷任領導,無論你是企業家、老闆或普通群眾,當了政協委員,就要主動擺正位置,明確思路,拉升標杆,以一個普通委員的身份,服從管理,服務工作,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創造性地履行職能,以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開拓,在開拓中前進,切實履行好政協委員的職責,主動增強委員的角色意識。
三、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意識
習指出:「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鄭重協商產生,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事、履行職責。這是榮譽,更是責任。」因此,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要密切聯繫群眾,及時反映各方面的呼聲,準確把握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特點和規律,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政策、統一思想、化解矛盾、增進共識、鼓舞士氣的工作,使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順利轉化為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行動。要「常懷愛民之心,常謀富民之策,常為利民之舉」,主動想黨和人民之所想、急黨和政府之所急、謀黨和國家之所需。「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認真履行委員職責,努力增強政協委員的責任意識。
四、加強學習,增強能力意識
政協委員要加強學習,避免「本領恐慌」,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要學習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要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要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主動參與各種調研、考察、考察以及各種會議、活動,在工作實踐中廣泛學習各方面知識,準確把握政協履職方式方法。通過學習,著力夯實履職建言的基礎,努力掌握協商的原則方法,提高履職能力,全面增強履職本領。
五、心繫群眾,增強大局意識
政協委員要心繫廣大群眾,堅持情為民所系、言為民所建、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高度關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千方百計促進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解決。要滿腔熱忱、積極主動地參與政協工作,通過積極參加政協會議和活動,密切聯繫群眾。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調研、掌握實情,廣拓渠道察民意,知民所想,思民所慮,親民所愛,憂民所憂,如實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呼聲和要求,使黨委和政府把民情民意了解得更全面,把政策制定得更正確,把工作開展得更完善,充分發揮好政協委員知情民政、建言獻策的作用。
六、主動作為,增強業績意識
政協委員要突出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新要求下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新途徑、新方法。要不斷增強思想敏銳性和對事物的洞察力,要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多看多聽,多思多想,選擇一些超前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要善於圍繞發展、改革、穩定,提出新思路、新觀點、新措施和新辦法。要找準問題,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高層次、高質量調研成果,服務黨委和政府的決策。要廣聽民意,準確反映社情民意,要有責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和奉獻精神,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
七、嚴於律已,增強形象意識
廣大政協委員要守紀律,重品行,努力提升自已的道德水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把各級組織和人民群眾賦予的政治榮譽轉化為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的責任,轉化為嚴格要求、自覺實踐的使命,在參加政協活動和本職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做到自律自強,始終保持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嚴於律己,始終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做事,不為名利所累,不為金錢所惑,做到自醒自重。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錘鍊道德品行,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作風,規範自己的言行,始終堅守道德底線。要滿腔熱忱、積極主動地參與政協工作,通過積極參加政協會議和活動,密切聯繫群眾;通過密切聯繫界別群眾,使黨委的主張成為各界群眾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通過服務界別群眾,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要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揮特色和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履職盡責,努力樹立政協委員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八、服從管理,增強紀律意識
政協委員要講規矩,用規矩意識約束自己言行,自覺將政治規矩和其他具體工作規矩貫穿履職活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用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增強委員的角色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和形象意識。廣大政協委員一定要轉變觀念,明晰委員的權利義務,強化自我約束力,服從管理,樹立服從、服務意識,努力增強紀律觀念,發揮好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在積極履職盡責、助推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好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
【篇四】
指出,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政協委員要按照的要求,強化責任擔當,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認真履行職責,成為人民政協制度合格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努力實現新擔當、新作為。
加強理論學習。做好政協工作,要求政協委員不僅要政治過硬,還要業務精通、作風務實。在實踐中,一些政協委員履職做不好,成效不明顯,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不懂政策、不會方法。而學習是工作之基、素質之源、創新之本。重學習是廣大委員強化責任擔當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想勝任政協工作,要自覺加強對政協歷史、章程的學習,掌握政協的規章制度和職能職責,在學習中找準工作定位和方向。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通精髓、懂要義、明實質,從中找到奮勇前進的「導航儀」,從中找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鑰匙。堅持學以致用,以知促行,增強綜合素質,提升履職能力。
用好話語權。「話語權」是政協委員最大的權利。行使好「話語權」,首先,要堅守正道,做到言之有理。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要堅持為人民代言,抓住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而不是個人的聲音。要堅持辯證法觀點,用發展聯繫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拒絕發表過激言論和提出脫離客觀實際的主張。其次,要實事求是,做到言之有據。政協委員議政建言,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深入調研、摸清實情、做足功課,絕不能主觀臆斷、道聽途說。要加強學習、深入思考,把上級政策吃透,把相關業務搞懂,把真實情況摸清,不說外行話,不說過時話。要沉下身子,傾聽最基層聲音,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確保議政議到關鍵處,說話說到點子上。第三,要理性平和,做到言之有度。政協不是權力機關,參政不行政、建言不決策、監督不強制,主要通過協商發揮作用。政協委員建言是「協商式」建言,必須把協商民主貫穿始終,著力在增進共識、促進團結上下功夫。提意見建議既要積極主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又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充分考慮各種主客觀條件,不脫離實際。要堅持平等協商,注重方式方法,營造寬鬆和諧的議政環境。
抓好工作切入點。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要立足自身工作,積極正面宣傳黨的主張和路線方針政策,對不良言論進行引導,凝聚社會「正能量」。在黨委政府工作上,同心同向不失位。要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實際,盡我所能,全力工作,貢獻自身力量,努力找好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切入點和融合點。在反映群眾訴求上,自覺摒棄「唯上」思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主動到基層關心群眾,了解群眾疾苦,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群眾,及時反映群眾訴求並及時反饋。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政協委員,我們要順應新時代政協事業蓬勃發展的新要求,自覺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進取意識,不斷書寫新時代政協工作新篇章。
【篇五】
指出,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統一戰線內部結構變化,深入研究更好發揮政協界別作用的思路和辦法,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參與空間。這一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界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發揮政協界別作用、彰顯政協特色,是各級政協機關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一、深刻認識政協界別的特色優勢
界別是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界別是人民政協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組織基礎,具有廣泛代表性和最大包容性。界別既有組織界別,包括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還有領域界別,涵蓋各行業、各方面,基本囊括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
界別工作是人民政協的特色工作。人民政協設立界別,並由界別組成,而不是按區域構成;政協委員作為各界別的代表,經協商產生,而不是選舉產生;政協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等非中共委員在數量上佔多數;政協體現協商民主,而不是票決民主。政協通過各個界別及其委員保持與各界群眾的聯繫,反映各界訴求,匯集各方智慧,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夯實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界別工作既體現了統一戰線組織與協商民主形式的有機統一,又體現了突出界別特色與彰顯廣泛代表性的有機統一,對於建立「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長效機制、提升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水平意義重大。
界別是構成人民政協的基本單元,是人民政協區別於其他政治組織的顯著特徵。在當今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界別優勢、健全界別工作制度、彰顯界別特色,直接關係到人民政協作用的有效發揮。人民政協要在新時代取得新成就,就必須高度重視界別建設,積極探索開展界別活動新方法新途徑,充分調動各界別參政議政積極性。
(一)由界別組成使團結和民主成為政協最鮮明的主題。政協委員來自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這些界別基本涵蓋了社會的各個層面,通過政協這個平臺集中上來的意見建議,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人民群眾的意願和呼聲,這為執政黨提供了一條聽取不同意見的極其重要的民主渠道。通過政協組織,黨委、政府既可以了解基層的呼聲,又可以聽到善意的批評,有利於發揚民主,求同存異,增進共識,凝聚力量,從而使團結和民主成為人民政協最鮮明的主題。
(二)由界別組成使政協具有其他組織無法比擬的優勢。按照政協章程規定,政協委員來源於各界別有代表性的人士。從制度設計的層面看,在我國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區域選舉的代表組成,具有代表區域的功能。政協委員則是按界別協商產生的。這樣產生的委員可以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最廣泛地包容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使政協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的包容性,具有最大限度表達界別利益的功能。在政協委員中,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和優秀代表人士佔有相當比例,形成了政協的三大優勢,即聯繫廣泛、智力密集、位置超脫,這是其他組織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由界別組成使政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獨特的作用。發揮政協界別作用可以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人民團體以組織名義發表主張提供場所,可以了解新時代各階層、各利益群體的狀況及呼聲,可以吸納各方面的智慧,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改進和完善黨和政府的工作。還可以通過界別渠道宣傳黨的政策、增進共識,有效地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做團結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從而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政協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獨特作用,是其他任何組織都無法取代的
二、正確把握政協界別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界別設置不合理。界別劃分界線不清,出現交叉、重疊等現象,如科協和科技界、共青團與青聯、工商聯與經濟界等,都存在此類問題;特邀界委員以黨政部門領導居多,界別特色不明顯。界別設置不夠全面,新社會階層體現不夠;有的設置數量太少,涵蓋面過於寬泛;有的則勉強成界,缺乏代表性。
(二)界別意識不強。從組織層面看,存在對界別的特點優勢和作用發揮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問題;從委員層面看,存在對自己界別代表身份認識不足、與界別群眾的聯繫不夠密切、與同一界別的委員溝通較少的問題,代表界別履職的意識淡化。
(三)界別工作機制不全。各級政協雖然建立了領導聯繫界別的工作機制,但對應該設置、保留、合併、增設哪些界別及怎麼聯繫界別等,缺乏規範性要求,在實踐中很難把握和執行。目前各級政協根據委員專長和自願,以全員入委的方式將其編入各專委會,實行專委會聯繫界別、界別依託專委會開展活動,但專委會的專業性與行業性並行,且由多個界別的委員構成,界別活動缺乏相應的組織形式。
(四)界別活力不足。各級政協在全體會議期間按界別分組討論、以界別提交集體提案和大會發言,但界別特色不明顯,反映本界別群眾意願不充分;在閉會期間除民主黨派界別能較好發揮作用外,其它界別則很少組織活動,很難以界別名義組織考察、學習、協商,整體缺乏活力。
三、積極推進界別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建設
目前政協界別主要有三種類型和性質,即黨派性質、社會團體性質、行業性質,各類界別的性質和組織化程度不同。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界別依託自身組織聯繫比較緊密,活動形式靈活多樣,活動內容比較豐富,較容易召集本界別的委員開展活動。而其他行業性質的界別,組織程度較鬆散,界別成員較分散,存在跨單位、跨系統、跨行業、跨地域等諸多不利因素,開展界別活動有較大的困難和不便,界別聲音不容易聽到。而界別觀念淡薄、界別工作不活躍、界別機制不健全、界別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等問題則普遍存在。前鋒區政協雖然出臺了《界別工作細則》、建立了界別召集人制度,但界別活動的開展還處於探索階段,界別作用的發揮還非常有限。因此,必須要採取有效措施,構建發揮界別作用的長效機制,規範界別工作的開展,保障界別作用的發揮。
(一)合理設置界別,聯繫更加廣泛。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新的利益群體和社會階層相繼出現,他們的政治參與意識日趨增強。界別的設置也應與時俱進,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結構和社會階層的變化適時調整,使委員結構更趨合理,增強政協的包容性、代表性,最大限度地把新的社會階層和各個方面的代表人士吸納到政協組織中來,更好地發揮界別在履行職能中的作用。
(二)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制約機制。為界別發揮作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不僅是政協組織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發揮界別作用的必然要求。開展界別工作應探索建立以下制度:一是制定界別活動細則,對界別工作的組織領導、活動內容、活動形式、保障服務等方面進行嚴格規定,使各個界別開展活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建立分工聯繫制度,建立政協主席、副主席聯繫界別制度,指導和推動界別正常開展活動;三是建立界別與黨政職能部門對口聯繫制度,與政協界別相對應的黨政部門應採取向該界別委員通報情況、聯合調研等方式,為界別開展活動創造條件;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對工作成績顯著的界別要給予表彰,以此調動委員開展和參與界別活動的積極性,促進界別作用的發揮,推動政協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三)強化服務保障,創造良好環境。政協組織要強化服務保障機制,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為發揮界別作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密切與各界別委員的聯繫。通過各種聯繫制度,針對委員的界別特點,傾聽委員的意見和建設;通過情況通報、座談會等形式,讓各界別委員充分了解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和政協工作動態;通過登門走訪、委員約談等形式,及時了解並認真幫助各界別委員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為委員履行職能爭取更多的便利與支持。二是為界別委員活動提供服務。政協領導或專委會要積極參與各界別開展的學習、調研、考察等活動,加強協調指導;政協機關要為各界別委員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三是加強對政協委員的培訓,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界別意識方面的培訓。四是探索建立服務界別的專門機構。應儘快建立為界別開展活動提供服務的專門機構,以聯絡界別召集人為基礎,負責所有界別開展活動日常服務聯絡工作。
(四)突出界別聲音,反映界別民智。一是把界別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較集中的意見和建議,以界別的名義或界別委員聯名的方式提交提案,集中反映界別群眾的意見,突出界別委員聲音。二是在各種活動中,突出界別的整體性。要求政協委員在大會發言、調研考察協商發言以及參加政協組織的各種活動以界別名義參與。三是加強對界別提案、社情民意的徵集和收集,以界別名義提出的提案、社情民意等,要列入督辦重點,明確辦理要求,保證辦理質量。
四、搭建履職平臺,切實發揮界別作用
界別履行職能越活躍,工作就越富有成效。搭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界別活動平臺,有助於界別作用的發揮。
(一)以政協例會為舞臺,集中表達民意心聲。政協例會是協商議政的重要形式,也是發揮界別作用最為直接的途徑。目前,我區政協各專委會委員分組,幾乎涵蓋了所有界別。建議在全會中,各界別委員要抓住更多的建言機會,及時準確地向黨委、政府反映各界群眾的意見建議、願望要求,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常委會議應邀請與議題有關的相關界別的委員、參與調研考察的委員列席,鼓勵列席的委員暢所欲言。
(二)以撰寫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為載體,展現界別集中智慧。鼓勵界別委員多撰寫集體提案,就具體事項集中反映社情民意,把界別委員個人智慧上升為本界別的集體意志,從而使意見、建議更系統、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要充分發揮界別在提案辦理中的作用,對一些重要提案的辦理,可以邀請相關界別的委員參與協商、討論和督辦,保證提案的辦理質量。
(三)以調研考察為途徑,發揮界別的專業和智力優勢。抓住帶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有序地安排界別專題調研和考察活動,要選擇有分量的課題實現政協自身的價值。調研考察要及時歸納整理意見和建議,重要的、高質量的可上升為界別建議,報送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作為黨政決策和改進工作的參考。
(四)以加強界別自身建設為目的,增強界別活力。活躍界別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在於調動各界別內在積極性,加強界別自身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要配強界別召集人,將威信高、組織能力強、熱心政協工作的政協常委或委員安排到相應界別擔任召集人,優化界別召集隊伍結構。二是開展多形式多樣的界別活動。界別委員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是通過活動來實現的,界別工作應開展得更加活躍。三是多層次運作界別活動。界別的重大活動可通過政協主席會議、常委會議運作,界別也可結合自身特點獨立開展活動,也可由一個界別牽頭,其他界別參與開展活動,界別與界別之間可舉行聯誼活動,各種活動應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