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稱馬凡氏症候群幫菲爾普斯稱霸泳壇(圖)

2020-12-24 搜狐網

  提起麥可·菲爾普斯的八塊金牌,有人敬佩,有人驚訝,也有人在試圖找出他如此「強悍」的秘密:說他是「外星人」,當然只是笑談,但另一種說法就看似有點靠譜了——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患有「馬凡氏症候群」,這才造成了他奇特的身體結構,這才讓他在泳池裡如魚得水。

  費爾普斯真的是個病人?世界上真有疾病會有利於運動嗎?《發現周刊》將為您揭開這個謎團。

  菲爾普斯究竟是「外星人」還是「病人」?  

黏合人體的「膠水」很神奇

  「"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這種遺傳疾病會導致人體發育時缺乏一種酶,從而出現先天性缺陷。

」著名的心胸外科專家、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說,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並不罕見的顯性遺傳病。1896年,法國兒科醫生安東尼·馬凡最早描述了這種病徵。直到1991年,它的病因才被找到。人類第15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叫做FBN1的基因,編碼微纖維蛋白1。它可以被看成是把身體細胞黏合在一起的膠水。這個基因發生突變後,「馬凡氏症候群」便產生了。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骨骼系統的變化。他們身材修長,體格細高,臂展大於身高。他們的四肢及手指腳趾尤其長,有時被稱為「蜘蛛指(趾)」。他們的面部特徵也很明顯,長頭、高顴骨、小下巴、大耳朵,由於下頜發育不好,他們語言表達往往受影響。  

菲爾普斯是「馬凡」嗎

  菲爾普斯在泳池中的輝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包括他的教練和他自己都懷疑這是「馬凡氏症候群」的表現。那麼,樣貌奇偉的菲爾普斯是不是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呢?我們可以先根據「馬凡氏症候群」的顯著特徵,和菲爾普斯一條條對比看看。

  「馬凡氏症候群」影響韌帶、肌腱,讓關節延展性超強,這是「馬凡」的一個顯著特徵。菲爾普斯的助理教練烏班切克說:「我相信輕度的"馬凡氏症候群"對遊泳運動員有好處,這種病讓他們具有超強的柔韌性,這是遊泳運動員必須具備的先天條件。」看一下菲爾普斯在水中的表現,你就可能會認可烏班切克的說法:菲爾普斯的肩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性異於常人。

  身材修長,體格細高、臂展大於身高,這是「馬凡」的另一個顯著特徵。菲爾普斯在自傳中寫道:「如果你伸直雙臂,比劃成字母T的樣子,而你的臂展比你的身高長,那麼你就有可能得了這種病。我的數據一直非常接近臨界點。」身高193cm的菲爾普斯,有長達2.01米的驚人臂展,這一點使他在水中垂直滑行的距離出奇地長。要知道,普通人臂展與身高几乎相等。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四肢及手指腳趾尤其長,這一特徵在菲爾普斯的身上也表現得很明顯。在電視上看過菲爾普斯的人,都會對他的「大手大腳」印象深刻。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面部特徵也很異於常人——長頭、高顴骨、小下巴、大耳朵,由於下頜發育不好,他們語言表達往往受影響。看看菲哥那張讓人過目不忘的臉,聽聽他那含混不清的賽後採訪,你可能就覺得他越來越像「馬凡」了。  

菲爾普斯暫時擺脫了「嫌疑」

  但這些都是猜測,在醫學專家的眼裡,菲爾普斯和「馬凡氏症候群」可能還靠不上邊。「我在電視上看奧運會比賽時就注意觀察過菲爾普斯,雖然他有點像馬凡氏症候群,但從醫學上來講,並不能肯定他就是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王東進說。

  身材瘦高是「馬凡氏症候群」的一個特徵,王東進注意觀察過,菲爾普斯並不是非常瘦弱,他的身材還是比較勻稱的,而「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身材大多不太勻稱。

  雖然菲爾普斯的上身比下身長,但這一點並非是判斷「馬凡氏症候群」的標準。

  「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大多有高度近視,而目前並沒有信息表明菲爾普斯是個高度近視者。

  在1996年修訂的「馬凡氏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中,在骨骼、眼睛、心血管、肺、皮膚及體包膜、硬腦(脊)膜、家族遺傳史等方面,分別列出了幾項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而目前所有聲稱菲爾普斯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人,只提到他骨骼的異常。事實上,僅就這些異常而言,也未達到診斷標準。

  「馬凡氏症候群」骨骼系統診斷有8條主要標準,而菲爾普斯只有「上部量/下部量的比例減小,或上肢跨長/身高的比值大於1.05」這一條稍微能挨上一點邊,而作為一項標準,這項表現中必須至少有4項吻合才行。

  真正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他的肘關節外展小於170度,也就是說,他的胳膊根本伸不直。這樣的身體條件,到水裡不沉底喝水就算好樣的了,又怎麼能拿金牌呢?

  這麼說來,菲爾普斯和「馬凡氏症候群」還靠不上邊。最大的可能,便是菲爾普斯只不過是吻合「馬凡氏症候群」中少數臨床表現的一個正常人而已。幸運的是,菲爾普斯具備的這些特徵恰好非常適合遊泳。  

猝死運動場的 「馬凡」明星

  菲爾普斯也許確實和「馬凡」沾不上邊,但在體育界,「馬凡氏症候群」並不少見。有許多著名運動員都得了這種病,他們中不少人更是以悲劇結束了生命。

  老一點的排球迷一定記得美國女排上世紀80年代的傳奇主攻手海曼和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男排副攻手朱剛——他們皆因此死在球場上。

  王東進說,「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伴有高顴弓、眼晶體脫位、關節鬆弛以及一系列心臟病和大血管病變。很多「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有視力問題,站立時背、腿、腹部和頭部疼痛。不過,「馬凡」最大的危險來自於心血管系統。大多數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常見為動脈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未經治療的患者平均壽命為男性30歲左右,女性40歲左右。  

天才是「馬凡」的「副產品」?

  在本屆奧運會美國隊的陣容中,還有一位公開的明星級「馬凡」患者——夢八隊的普林斯。而在文藝圈裡的「馬凡」患者,那就更赫赫有名了,義大利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俄羅斯鋼琴大師拉赫瑪尼諾夫、美國藍調吉他大師詹森——這些「大手」譜的曲子,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彈好,別人演奏起來特別費勁。此外,著名的「馬凡」嫌疑人還有劉備(大耳朵、手長過膝)、詩鬼李賀(細瘦、長爪、早夭)、美國總統林肯(也有人說他患的其實是多發內分泌腫瘤2B型)等等。

  看了上述一串名單,有些人就認為,「馬凡氏症候群」和孤獨症一樣,是一種造就天才的病。在「雨人」也就是孤獨症患兒中,有少量患者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天才來,比如有的孤獨症兒童記憶力超強,甚至能完整地背誦出一部字典。難道,「馬凡」與天才之間也有必然關係?

  王東進認為,「在一些體育運動中,"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憑藉其身體上的特殊之處,佔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籃球、排球比賽中,身材瘦高、手臂修長就會在較量中佔優。但這畢竟是一種疾病,和天才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其實,「雨人」中的天才也只是表現在某一方面,比如他們中間有人看一眼景色,就可以畫出來;有人看了一組數字,就可以複述出來。但多是機械式的記憶。

  並不是說得了「馬凡氏症候群」就會成為遊泳高手,就會成為籃球巨星。菲爾普斯能夠創造出泳池中的輝煌,是和他的身高、肌肉素質等先天條件有關係的。

  對於體育運動員來說,「馬凡氏症候群」不僅不是「福音」,反而是個「殺手」。美國一家科研機構曾對1985年至1995年全美猝死的158名運動員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其中有134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而在這些因心臟病而暴亡的運動員中,有4人曾被查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

  從體育運動方面來講,有些疾病可能會短暫地提高運動員的成績,比如巨人症的患者,如果打籃球,就可能會在比賽中佔有身高的優勢,但在靈活性等其他方面必然會打折扣。  

如何為菲爾普斯做個確診?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應如何對菲爾普斯進行更深一步的檢查,以進一步明確或排除「馬凡氏症候群」這個診斷?

  王東進說,對於一位有經驗的醫生來講,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菲爾普斯的外觀;

  其次,詳細詢問菲爾普斯的醫療及家族史,看看其家族中是否有過「馬凡」患者;

  再察看菲爾普斯是否有高度的近視眼,對眼仔細檢查,充分散瞳後使用裂隙燈檢查晶狀體脫位;

  再給他做一個胸片、CT、心電圖,察看心臟的情況;

  進而做心臟彩超,察看他的心臟瓣膜的功能、升主動脈根部的情況;

  還可以進行詳盡的體格檢查,比如骨骼、心血管、肺、皮膚及體包膜等。

  按照菲爾普斯所能享有的醫療條件,對其進行基因診斷是可能的。而這只需要患者不超過1毫升的外周血。  

江蘇女運動員的家族「馬凡」噩夢

  在我們的身邊,「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也不少見。江蘇體育界的一位女運動員王蘭(化名),就是這樣一位患者,今年初她在鼓樓醫院成功接受了手術。

  32歲的王蘭身高188釐米,她的雙臂特別長,伸開後足有190釐米,超過了她的身高。今年春節期間,她開始大汗淋漓,發熱、咳嗽,胸口撕裂一樣地疼痛,來到鼓樓醫院檢查後,確診為「馬凡氏症候群」,心臟主動脈病變,需要立即做手術。

  疾病確診後,王蘭才明白,原來讓親人過世的罪魁禍首居然是「馬凡氏症候群」。她的母親、舅舅和姨媽都先後死於這種病,他們都具有相似的體貌特徵。

  王東進介紹,人的心臟主動脈包括內膜、外膜和彈力層三層。彈力層是最有彈性的一部分。「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大多彈力層缺失,導致主動脈像一個失去彈性的氣球,開始膨脹擴張,將主動脈壁撐得很薄。這樣,主動脈壁過薄的人只要稍加運動或是情緒激動,就會主動脈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甚至死亡。由於心臟主動脈是主動脈中承受壓力最大的部分,因此在手術中,主要是將該部分的血管換成了人工血管,增加主動脈的「抗壓性」。經過救治,王蘭的手術很成功,出院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但王蘭變得焦急起來。因為她的兒子也遺傳了她的身材,才七歲,在同學中就已經是「鶴立雞群」,身高達到了165釐米,而體重只有90斤,又瘦又高,還戴個酒瓶底一樣厚的近視眼鏡。他,可能也得了「馬凡氏症候群」。

  作為心胸外科專家,王東進每年都會收治十幾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1990年我國的一組流行病學統計報告表明,其發病率約為1.72/10,000人。

  王東進說,防範「馬凡氏症候群」帶來悲劇,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定期體檢的習慣,尤其是運動員和那些具有類似的體態特徵的人最好能定期做心臟彩超,早發現早治療,手術治療的效果還是很好的。(張星)

相關焦點

  • 得了馬凡氏症候群吃什麼好?
    馬凡氏綜合症屬於先天因素所致,具有家庭性特點,患者有的心臟發育異常,有的心血管發育異常。從醫學角度說,有明顯的生理缺陷,如美國女排明星海曼、俄羅斯滑冰選手格林科夫死後屍解顯示,他們都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而格林科夫的父親,也死於同樣的疾病。
  • 揭秘巨人殺手馬凡氏症候群 體育圈悲劇頻上演
    這些「巨人」都離開了我們這不是「馬凡氏症候群」這樣的醫學名詞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眼前。據新華社2016年10月報導,前女排國手、原河南女排運動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而據《北京晚報》稱,和此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霍萱也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逝世的。
  • 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 運動員之殤,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悲情天才
    運動員之殤,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悲情天才 1986年,享譽世界的體壇名將——33歲的美國女排名將海曼
  • 28歲女排前國手突然離世 兇手是馬凡氏症候群
    28歲女排前國手突然離世 兇手是馬凡氏症候群 2016-11-03  據北京晚報報導,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馬凡氏症候群。  連結:  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
  • 1.94米小夥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此病號稱"巨人殺手"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可能是馬凡氏症候群,嚴重者會導致動脈瘤
    01馬凡症候群是什麼樣的疾病?發病率又如何?究竟是什麼樣的病因導致了馬凡症候群的產生?02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體內相應系統都會存在問題,其中主要包括有五個系統1、骨骼系統3、心血系統可以說心血系統疾病是馬凡氏症候群,最主要的一個這種疾病,這主要是因為心血系統當中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組織,當出現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很有可能會導致相應的心血管出現相應問題,進而導致血管彈性不足
  • ...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導致骨骼和心血管異常
    國慶期間熱播的電影《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楊光,在體檢後被告知不能繼續攀登珠峰,原因是他的父親死於一種叫「馬凡氏症候群」的疾病,十分罕見。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
  • 「馬凡氏症候群」基因可阻斷避免遺傳下一代
    □記者李曉敏    本報訊患者張先生一家三代都在青年時期猝死,而罪魁禍首均是「馬凡氏症候群」。昨天,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該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董建增說,通過基因檢測,這種病完全可以在孕前就篩查出來,並把遺傳基因阻隔,避免傳到下一代。
  • 菲爾普斯也沒有遊過他
    菲爾普斯也沒有遊過他最近正在熱播的《我家那閨女》節目中,觀眾首次了解到遊泳運動員的艱辛,通過看到洪荒少女傅園慧的日常生活,很多人是第一次體會運動員獲獎的來之不易。對於我們普通人來看,運動員們能夠一生中獲得一次奧運冠軍就已經很厲害了,可以吹一輩子,那麼對於一屆奧運會裡攬獲8枚金牌的菲爾普斯呢?
  • 沒有對手好煩惱 「飛魚」菲爾普斯迎戰鯊魚
    許是厭倦了在泳壇無人能敵的狀態,有「飛魚」之稱的美國遊泳名將麥可·菲爾普斯決定與大白鯊「一決高下」,參加美國探索頻道定於下月開播的「鯊魚周」節目。  英國廣播公司17日報導,「鯊魚周」節目定於7月23日開播,其中一部分以「菲爾普斯VS鯊魚:偉大金牌選手VS大白鯊」為名。
  • 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求婚成功 期待重返泳池
    原標題: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求婚成功期待重返泳池中新社休斯敦2月22日電(記者王歡)在三屆奧運會上勇奪18枚金牌的美國泳壇名將麥可·菲爾普斯,22日通過社交網絡宣布自己求婚成功。去年因二度酒駕遭禁賽處罰的「飛魚」,終於在感情方面有所斬獲。
  • 東京奧運再引爭議,泳壇巨匠直接炮轟,WADA權威受挑戰!
    就在體育迷們密切關注著這項全球體育盛會最終會如何發展之時,圍繞在東京奧運會的爭議再次出現,泳壇巨匠菲爾普斯的一個觀點,然而國際興奮劑組織WADA的權威再次受到挑戰!職業生涯在雅典、北京、倫敦和裡約總共收穫了23枚奧運會金牌的泳池名將菲爾普斯,近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直接對東京奧運會遊泳項目的興奮劑問題進行了炮轟。
  • 菲爾普斯沉迷賭博輸掉數十萬 自稱想做職業賭徒
    一名牌友對《國民問詢》周刊說:「菲爾普斯整天只想著賭博。」該名牌友說:「菲爾普斯有一種心態,就是「非贏不可」,這種心態在遊泳池裡可能非常了不起,但在牌桌上可能帶來巨大損失。」  身家3.49億 未來或激增  菲爾普斯曾說,他很想做一個職業賭徒,現在朋友們擔心,他可能離不開賭桌了。
  • 自言成就來自努力 菲爾普斯:來北京就是找樂子
    發表評論   保持著男子100米蝶泳世界紀錄的克羅克,41歲高齡依然頑強復出的託雷斯,羅雪娟曾經最重要對手之一的比爾德……在朝陽公園一個圓形大廳裡,這些世界泳壇的傳奇人物
  • 28歲前女排國手心梗去世 馬凡氏綜合症能活多久
    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馬凡氏綜合症。馬凡氏綜合症到底能活多久馬凡症候群病變發展速度個體差異很大,但總體看預後險惡。據Mardoch等調查,有1/3的馬凡症候群病人死於32歲以前,2/3死於50歲左右。1995年SilevermanJL報告平均年齡僅40歲。
  • 10 歲男孩打破泳壇傳奇人物菲爾普斯的遊泳記錄!Ekwing...
    在100米蝶泳比賽結束之後,他的成績為1:09:38-超越了23年前菲爾普斯在薩利納斯水上中心遊泳的成績1:10:48。在Facebook上公布在星期六。   On Sunday, Apuada swam at the Far West International Swimming Championship in California.
  • 被稱為鯊魚皮,菲爾普斯穿上它像開掛!
    現如今的泳壇已經沒有鯊魚泳衣的存在,早在2009年就被國際泳聯宣布禁用了。被禁用的鯊魚泳衣到底有多強呢?看看2009年運動員們遊泳記錄,菲爾普斯穿上「鯊魚皮」像開掛,有些記錄甚至過了百年以後都無法打破。
  • 孫楊200米封王創造神級紀錄 世錦賽9金王追趕菲爾普斯
    孫楊如今已經拿下了9塊世錦賽金牌,在世界泳壇歷史上也僅次於10塊的羅切特和15塊的菲爾普斯。更何況孫楊還有800米和1500米自由式兩項比賽可以衝金,他很可能在本屆比賽就追平甚至超越羅切特。對於菲爾普斯的紀錄來說,孫楊也非沒有打破的可能,因為他表示自己一定會參與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和此後的杭州亞運會,意味著他至少還會參加兩屆世錦賽,更多的奇蹟等待他去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