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2020-12-17 復禾健康

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霍萱因心梗去世,年僅28歲,讓人唏噓不已。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祖孫三代6人同患病

據悉,35歲的張先生來自蘇北某縣城,5年前莫名出現視物模糊,休息半小時後症狀逐漸緩解,因此沒有重視。可是最近一年多來,再次出現視物模糊,伴有左胸痛、胸悶、全身大汗,尤其是夜間比較明顯,無法平躺。

半年前,張先生到蘇北當地醫院診斷後,確診為「馬凡氏症候群、心力衰竭」,建議手術治療。張先生考慮再三,拒絕了手術,於是口服藥物保守治療。但是此後症狀加重,服藥也不能緩解症狀,於是慕名來到南京中大醫院就診治療。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馬凡氏症候群」合併A型主動脈夾層。

該院胸心外科何偉主治醫師在詢問病史中了解到,原來患者張先生年幼的兩個兒子、他的母親、他的兩個舅舅同患「馬凡氏症候群」,其中他的母親及一個舅舅都在50歲左右過世。由於保守治療對患者來說效果甚微,該院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決定為其手術治療。經過帶瓣膜主動脈根部置換術手術治療,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有以下症狀時要警惕

據悉,中大醫院胸心外科病房最近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都是瘦高個,最高的患者有1.93米。

到底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有什麼樣的症狀要警惕是「馬凡氏症候群」呢?

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病率為1/3000-5000。

其中,70%的患者有家族史,30%的患者是自發基因突變。

據悉,病變主要累及骨骼、心臟、肌肉、韌帶和結締組織。骨骼肌肉系統骨骼畸形最常見,手指和腳趾細長呈蜘蛛腳樣,雙臂平伸指距大於身長,雙手下垂過膝,下半身比上半身長。

部分患者會有漏鬥胸、雞胸、脊柱後凸、脊柱側凸、脊椎裂等病症;眼部表現為晶體狀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病人會出現視物模糊;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二尖瓣關閉不全或脫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主動脈瘤樣擴張,病人常有胸悶、胸痛等表現。

主動脈破裂死亡率高達90%

劉志勇教授介紹,約80%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表現為大動脈中層彈力纖維發育不全,主動脈或腹總主動脈擴張,形成主動脈瘤或腹總主動脈瘤。

主動脈擴張到一定程度以後,將造成主動脈大破裂死亡,死亡率高達90%。

馬凡氏症候群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變,特別是合併的主動脈瘤,所以專家提醒,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治療主要是藥物、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能減緩或推遲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防治室性心律失常。

「對於主動脈瘤直徑在4.0cm-4.5cm,可以觀察保守治療,如果直徑在5.0cm-5.5cm甚至大於5.5cm,那麼主動脈破裂可能性就非常大,應考慮手術治療。」劉志勇教授解釋,由於動脈瘤有破裂出血的危險,心臟瓣膜關閉不全也有致心衰死亡的危險,儘管手術有一定風險,還是建議及時手術治療。

專家強調,若提示有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者,應及時手術治療,目前該手術成功率已在90%以上。

另外,根據臨床表現骨骼、眼、心血管和家族史即可診斷該病,最簡單的手段是超聲心動圖,有懷疑者均可行此檢查,進一步確診則需要通過MRI(磁共振顯像)。

專家提醒,患者術後需定期隨訪複查,並遵醫囑服用受體阻滯藥。平時運動量不能過大,這樣延遲心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相關焦點

  • 1.94米小夥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此病號稱"巨人殺手"
    17日,記者在齊魯醫院青島院區見到了正在輸液的患者張元,他介紹,自己在2月26日感覺有明顯胸悶憋氣症狀,於是到了當地醫院檢查,醫院懷疑是主動脈瘤,緊急聯繫了齊魯醫院,當天晚上就來到了這裡就診。  齊魯醫院(青島)心外科副主任孫文宇結合患者身高,以及四肢細長、高度近視等一系列外在表現,懷疑他很有可能患上了「馬凡氏症候群」。「安排的檢查使用了國內第一臺光子CT,顯示他的主動脈夾層情況較重,原本只有28毫米的主動脈增粗到了將近7釐米,血液在夾層中湧動,稍有破裂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 傳聞稱馬凡氏症候群幫菲爾普斯稱霸泳壇(圖)
    要知道,普通人臂展與身高几乎相等。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四肢及手指腳趾尤其長,這一特徵在菲爾普斯的身上也表現得很明顯。在電視上看過菲爾普斯的人,都會對他的「大手大腳」印象深刻。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面部特徵也很異於常人——長頭、高顴骨、小下巴、大耳朵,由於下頜發育不好,他們語言表達往往受影響。
  • 可能是馬凡氏症候群,嚴重者會導致動脈瘤
    1、馬凡症候群定義馬凡症候群主要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通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會導致四隻手指,甚至腳趾出現細長不勻稱的相應症狀同時會出現身高明顯異於常人的問題,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心血管2、發病率根據相應調查,歐美國家約每百萬人當中含有40到60人患有該種疾病而我國每百萬人當中有127人患有這種疾病也就是說根據推算,我國約有16萬患者患有該種疾病。
  • 得了馬凡氏症候群吃什麼好?
    馬凡氏綜合症屬於先天因素所致,具有家庭性特點,患者有的心臟發育異常,有的心血管發育異常。從醫學角度說,有明顯的生理缺陷,如美國女排明星海曼、俄羅斯滑冰選手格林科夫死後屍解顯示,他們都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而格林科夫的父親,也死於同樣的疾病。
  • 運動員之殤,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悲情天才
    運動員之殤,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悲情天才 1986年,享譽世界的體壇名將——33歲的美國女排名將海曼
  • ...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導致骨骼和心血管異常
    國慶期間熱播的電影《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楊光,在體檢後被告知不能繼續攀登珠峰,原因是他的父親死於一種叫「馬凡氏症候群」的疾病,十分罕見。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
  • 揭秘巨人殺手馬凡氏症候群 體育圈悲劇頻上演
    奪走陸飛年輕生命的原因是腹部主動脈夾層病情惡化,雖未完全確認「馬凡氏症候群」,但這卻是該疾病的表現之一。在陸飛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許多,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
  • 28歲女排前國手突然離世 兇手是馬凡氏症候群
    28歲女排前國手突然離世 兇手是馬凡氏症候群 2016-11-03  據北京晚報報導,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馬凡氏症候群。  連結:  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
  • 經常「口乾舌燥」 可能患上乾燥症候群
    進入秋冬季,很多人都覺得口乾舌燥、皮膚乾澀發癢。其實,除了正常的季節性乾燥,還有一些人會長期感到「口乾舌燥」,那就是乾燥症候群患者。 如果不及時就診,有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王芬介紹,患者因患乾燥症候群而導致休克的情況時有發生。
  • 江蘇一家族全部女性染怪病 腿長手長如「蜘蛛」
    江蘇一家族全部女性染怪病 腿長手長如「蜘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3日 17:32 來源: 昨天,困擾這個家庭多年的謎團終於解開,醫生判斷四名女子均患上有家族遺傳性的「馬凡氏症候群」,奇怪的是所有男子都倖免於難。專家發現,這種疾病在同性親屬間遺傳的特徵非常明顯。    昨天在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病房,記者見到陳學餘21歲的女兒陳偉萍。她滿臉通紅,身材瘦長,手指、腳趾也都長於普通人。陳學餘告訴記者,12月3日,女兒突然感覺腹痛難忍,這個徵兆立刻讓他緊張起來。
  • 劇烈運動警惕「運動性胃腸症候群」
    劇烈的戶外活動可能會出現噁心 、嘔吐、反胃、燒心、腹瀉、便意、便血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怎麼辦?不要急,今天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運動性胃腸症候群。運動性胃腸症候群是指由運動引起的胃腸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種病症 。大量研究表明, 運動性胃腸症候群的發病範圍廣 、頻率高 ,已成為影響運動員正常訓練和比賽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
  • 黑豹男演員患結腸癌去世,大便異常要警惕,這6類人必須做腸鏡!
    所以,當大便出現異常時要警惕!便血:很多人都會將便血誤認為是痔瘡,痔瘡多是鮮血便,血液與大便不混合,而結腸癌的血液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晚期還會有黏液排出。此外,如果是右側結腸癌,還會出現腹痛、腹脹、乏力、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症狀。
  • 多囊卵巢綜合症能治好嗎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如今女性由於壓力、生活習慣不良等因素,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而多囊卵巢綜合症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多囊卵巢綜合症不僅影響著女性的健康,還會導致不孕。那麼,多囊卵巢綜合症能治好嗎?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症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 周琦被噴上熱搜,還有人說他有病,這是真的嗎?
    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式的結締組織疾病,又被稱為蜘蛛指(趾)症候群、「蜘蛛人」。顧名思義,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通常身高要比普通人要高,四肢、手指修長。讓我們來看看「蜘蛛人」最典型的症狀:這樣來看,周琦的身體特點倒是的確和馬凡氏患者的體徵十分相似。
  • 男子患"蜘蛛人症" 8小時換掉半米長病變血管
    半島都市報4月18日訊(記者 韋麗麗)  36歲的王先生患了罕見的馬凡氏症候群,胸腹部主動脈發生了病變,血管管壁變薄,而這根血管不但供應全身臟器的供血還供應脊椎用血,一旦管壁破裂,病人將立即死亡。4月18日 ,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醫生用了八個小時,用人工血管替換了他原來長達50多釐米的病變血管。
  • 飯後出現腹痛、腹脹、很想拉屎等很多不適症狀要警惕哪些疾病?
    因為它們可能正在提示你,你可能患上了消化道疾病。 常見的飯後不適與其對應疾病 1、飯後馬上腹瀉,嚴重時吃一頓瀉一次,一旦受涼或者吃東西不注意就會發作,通常排便後症狀消失。或者有時出現腹瀉有時出現便秘,腹瀉時為水狀,便秘時出現黏液,有便意卻排不出。
  • 手腳細長身形酷似蜘蛛,至今難以治癒,讓人苦惱的馬凡氏綜合症
    這人瘦骨嶙峋,手腳猶如蜘蛛腳一樣又細又長,臉就像骷髏一樣,看起來特別嚇人。這人叫阿全,今年三十歲,自打出生就得了一種叫馬凡氏綜合症的病。2、身高明顯高出常人馬凡氏綜合症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患者異常的身高,一般,馬凡氏綜合症患者的身高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除了身高異常,患者的四肢也比正常人要細很多。
  • ...紐約州85名兒童感染不明症候群3人死亡 「隱匿」約6周才有症狀
    紐約州85名兒童感染不明症候群3人死亡 「隱匿」約6周才有症狀  Evelyn Zhang • 2020-05-11 10:35:41 來源:前瞻網
  • 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症狀與治療!
    有研究表明PCOS有家族聚集現象,考慮是遺傳多基因疾病;宮內環境影響成年個體內分泌狀態,宮內高雄激素水平,出生體重、抗癲癇藥物、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高脂高糖)、地域等均可作為其危險及易患因素。有什麼樣的症狀?多樣性、因人而異的特點。1、月經失調月經稀發、閉經,少數可表現為量少、異常子宮出血。
  • 「馬凡氏症候群」基因可阻斷避免遺傳下一代
    □記者李曉敏    本報訊患者張先生一家三代都在青年時期猝死,而罪魁禍首均是「馬凡氏症候群」。昨天,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該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董建增說,通過基因檢測,這種病完全可以在孕前就篩查出來,並把遺傳基因阻隔,避免傳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