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0-12-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會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一、推進鄉村治理的宣恩實踐

  (一)堅持固本強基,建強鄉村治理組織。健全鄉鎮黨委工作運行機制,優化鄉鎮機構設置,增強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優化村組布局,因地制宜綜合考慮人口基數、地域面積、地緣地形和產業布局等具體情況,按程序積極穩慎推進村組合併,將人口規模不足500人且常住人口呈逐年減少趨勢的行政村進行合併,切實解決部分行政村「空心化」、村級經濟實力不強、組織建設薄弱等問題。全面加強農村黨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設,建立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工作機制,持續擴大先進支部增量、提升中間支部水平、狠抓後進支部整頓。持續建設易遷安置社區體系,成立9個易遷安置點社區黨組織,探索以黨建統領服務、以服務凝聚人心的「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模式,完善「1+6」建設模式,完善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機制,組織黨員「亮明身份、服務群眾」,邀請「五老」鄉賢等身邊人說身邊事,設立「四點半學堂」,組建「愛心超市」,全面落實積分兌換制度。

  (二)聚焦組織重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拓展「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組織黨員幹部、黨代表、典型模範人物深入小組院落、小區樓棟、車間工地、學校醫院,深入宣講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推動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持續推進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出彩」系列評選活動,自下而上組織全民參與「出彩宣恩人、出彩家庭、出彩鄉村(社區)」系列評選,通過典型引領、示範帶動,湧現一批「中國好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湖北好人」「荊楚楷模」等先進典型。拓展基層群眾自治的參與路徑,推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擔任村(居)委會主任,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將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志願服務、垃圾分類等納入村(社區)文明積分制度管理,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建立黨組織主導、「兩代表一委員」參加的基層協商議事制度,搭建「協商在一線」工作平臺,推出貢水民意室「院壩協商」活動,發揮政協委員聯動社區「大黨委」委員「1+1>2」力量,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實現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助力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推進城鄉基層法治社會建設,深化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建設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推進治安網絡共建共享,推進複雜場所公共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形成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三)突出黨群直聯,壯大鄉村治理隊伍。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選優育強鄉鎮領導班子,注重從優秀社區(村)幹部中招錄(聘)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統籌選派縣直機關年輕幹部到鄉鎮工作,將基層幹部隊伍納入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機制,吸引專業人才參與基層治理,建立基層幹部崗位能力體系和分級培訓制度,制定出臺宣恩縣激勵關愛基層幹部30條具體措施,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加強村(社區)幹部隊伍建設,深化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和「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制度,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加強村(社區)「兩委」成員專責化管理,明確黨組織紀檢委員、組織委員、綜治委員並納入定補,實施村(社區)後備幹部力量培育工程,建成縣級統籌、擇優選聘、財政保障的後備人才選拔機制,逐村(社區)建立鄉土人才和後備幹部庫,壓實後備幹部培養幫帶責任,儲備「兩委」後備幹部921人、鄉土人才2378人,293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幹部分批次到鄉鎮直單位跟班學習。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實施「1+100」社會工作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培育1個「愛滿荊楚」社工服務站和100名左右專業社會工作者。加強基層黨員幹部能力素質建設,出臺《農村(社區)黨員幹部能力素質提升工作規劃》,加強基層黨校建設,重點突出多元化「實戰教學」模式,常態化推進「異地跟班學習」制度,探索村幹部縣內「互掛互學」模式,探索推進「書記論壇」活動,依託商業沙龍模式,統籌「看、學、講、議、做」4項內容,重點推進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提問書記答、書記會診相互辯等措施,搭建理論學習、擂臺比武、頭腦風暴「三個平臺」,「書記論壇」模式在恩施州8個縣市全面推廣。

  二、鄉村治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鄉村精英」流失削弱鄉村治理主體。人民群眾是鄉村治理的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最終受益者,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必須不斷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做好社會協同等工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階層分化打破了原有的剛性格局,生活條件改善的農民大部分都會從農村遷到城市,大部分優秀青年擇業趨向非農崗位,居住趨向城鎮集中,特別是外出務工階層中的人大部分文化程度相對較高,而且年齡總體相對較小,他們的思想比留守在農村的大部分人相對較為先進,綜合素質較高,「鄉村精英」的外流,導致「386199部隊」成為農村的主體,空心村現象也越來越普遍,農村社會逐漸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缺乏有頭腦有思想的人帶領,市場企業在農村很難成長起來,這些現實狀況對鄉村治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除此之外,龐大的留守群體個體公民意識較差,受文化程度影響短期難以達到較高的意識提升,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舉步維艱,阻礙了鄉村治理主體的構建。

  (二)集體經濟薄弱限制鄉村治理長效。雖然經過近些年來的實踐探索,通過政府補貼、黨費補助、社會投入等方式,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外力投入仍然是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內生動力的培養仍難在短期內達到預期目標,部分村依靠山林土地等集體資產租賃實現短期內一次性增收,或者通過國家轉移支付獲得微薄集體收入,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式較為單一,缺少持久的增收渠道,沒有形成長效的增收機制。尤其是重點貧困村集體經濟缺乏穩定的產業支撐,村級集體經濟薄弱了導致內生發展動力嚴重不足,有的貧困戶已經實現脫貧,但由於「造血」能力弱,因病返貧、因災返貧、因學返貧現象也比較突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困難重重。集體經濟薄弱導致鄉村建設資金大多依靠政府補貼,比如危房改造、道路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服務的提供都需要大量的政府資金作為後盾,而政府財政資金來源有限,每年劃集中在鄉村建設中的資金更是有限,很大程度限制了鄉村建設的進程。

  (三)實用人才缺失制約鄉村治理發展。近兩年來,宣恩縣持續實施「貢水人才」「貢水英才」培養計劃,通過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引進招錄了一批「貢水人才」,培養認定了一批「貢水英才」,但其中大多數都屬於「從校園到社會」的「直通型」儲備人才,真正懂黨建、懂三農工作、懂經濟特點的「實用型」人才不足,制約了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加之農村「三留守」群體現狀,在家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少數在家年輕人也思想保守、科技意識不強,生產創業經營能力較弱,難以適應科技含量較高的現代農業生產,尤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比如少數村在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通過駐村工作隊伍的政策幫扶,引進企業建設蔬菜水果基地,但在家群眾年老體弱、不懂技術,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單純靠賺取勞務僱工費用增加收入,精準脫貧持久性不足。

  三、推進鄉村治理的對策建議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強調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紅線。要堅定以黨建引領為突破口,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一)構建鄉村治理現代化體系。建議加快推進鄉鎮服務能力建設,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步伐,擴大鄉鎮政府服務管理權限,對直接面向群眾、量大面廣、由鄉鎮服務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類事項依法下放鄉鎮政府,統籌鄉鎮黨政機構設置和站所管理體制改革,加大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力度,變科層化為扁平化,突出農業經濟、民生保障、衛生計生、公共安全、生態環保等重點公共服務事項,逐步形成資源優化配置、管理扁平高效、人員編制精幹的基層政府架構。創新鄉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由「花錢養人」向「花錢辦事」轉變。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推動縣鄉之間、縣級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逐步實現縣、鄉(鎮)政務服務事項的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一平臺共享、全縣域通辦和全流程效能監督。優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加大公共資源向農村、貧困地區和社會重點人群傾斜力度,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合理劃分縣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建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建議省級層面進一步加大對財政困難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強縣鄉財政的保障能力。

  (二)推進黨建引領鄉賢隊伍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治理更需要「行家能手」。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必須要不斷培養鄉村治理的「能手」,最為迫切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好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年輕梯隊的培養,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並重。要大力培育鄉村各類人才,全面推進鄉鎮黨校等培訓平臺建設,加強對基層幹部和農村群眾的培養和鍛鍊,建立完善基層幹部能力素質模型,對鄉村治理急需的依法行政、組織協調、科技富農等能力進行系統培訓,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的專業化水平。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合理設定容錯糾錯機制,激發乾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要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堅持立足本土、吸引外來,解放思想、廣開渠道,吸引在鄉村治理、農業科技、經營管理、商務營銷等各方面學有專長、經驗豐富的專業型、專家型人才,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等,參與到鄉村振興事業中來。

  (三)推進黨建引領鄉村道德建設。匡正社會風氣、塑造鄉風文明、重視道德建設,是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強化德治載體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力量,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推廣「兩代表一委員」接待室等化解矛盾做法,實現共建共享共治。實施公民道德工程,推進鄉村誠信文化建設,引導群眾愛黨愛國、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加強心理服務和信用體系建設,建議在鄉鎮衛生服務中心試點設置心理諮詢室,將社會心理諮詢服務場所建設納入基層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範疇。完善城鄉信用體系,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信用」機制,按照「村居吹哨、各方報到」原則,推行「讓志願者組織志願者」志願服務模式,建立健全組織動員體系,完善徵集需求、募集資源、精準調度、管理激勵等工作流程,推動各類志願組織根據應急需求即時響應,把資源投送到最需要的關鍵處。

  (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伴隨著社會轉型,鄉鎮政府不再是單一的治理主體,農村基層組織也在不斷地發揮其獨立作用。首先,鄉鎮黨委政府政策性任務會通過農村基層組織來落實,因此,農村基層組織自身建設至關重要。建議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建立健全強化村黨組織政治領導的制度機制,全面加強「兩個覆蓋」,擴大黨在農村基層各種組織的覆蓋面和滲透力,把分散、孤立的群眾和社會自治組織聯繫整合起來,不斷把組織優勢轉化為農村治理優勢,提高其治理能力。強化村民代表會議的作用,引導教育村民爭當主人翁,實現由治理「對象」向治理「主體」的轉變,同時加強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培育,積極發展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激活社會組織在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服務、應急應變等方面的活力,形成自治合力。加強農村政治文化建設,強化文化廣場等農村娛樂性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村規民約、群眾文化活動、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融合,大力弘揚「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依託「紅色陣地」繁榮「紅色文化」,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優秀鄉土文化,改變當前教育內容空泛、形式單一局面。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委黨建辦副主任、縣委組織部組織一股股長)

相關焦點

  • 基層治理研究之一:屬地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基層治理研究之一:屬地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碧翰烽/文屬地管理基層是個很容易被忽視的所在。雖然說有,但是有的地方往往是口號喊得多、真正關心的實際工作做得少。屬地管理,本是一個正常的管理邏輯和治理格局,只是因為加入了「誰主管誰負責」的垂直管理體系,使得有些問題多少變得複雜了些。2綜治工作的屬地管理:不只有責,更是有權!
  •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 走鄉村善治之路
    肖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參會代表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湖北大學發展特色與優勢,以及湖北大學的基本情況。肖德表示,鄉村治,天下安。鄉村文明與基層治理直接關係到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 《中國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哈爾濱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王繼慶所著的《中國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近日已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在我國鄉村旅遊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就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而推出的一部力作。       豐富的農業資源為發展鄉村旅遊業提供了現實基礎條件。作者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視角,對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經營、鄉村旅遊的作用和影響、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式等重要命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 南通市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調研,了解南通市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建議。 一、鄉村旅遊研究背景及定義 鄉村旅遊,最早是由世界經合組織(OECD,1994)和歐洲聯盟(EU)共同提出,國外的鄉村旅遊發展比中國早近一個世紀。
  • 論村民委員會選舉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論村民委員會選舉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發表時間 : 2008-8-29 來源:  引言:論村委會選舉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性  搞好村民委員會選舉,實行村民自治,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是黨領導億萬農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創造,是貫徹落實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 凌雲縣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凌雲縣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www.gxbszx.gov.cn  2014-08-29 11:31  閱讀:292517次  作者:李蘭相  編輯:劉承剛  來源:凌雲政協網
  • 深度| 鄉村旅遊開發運營中的誤區及對策
    筆者在接觸、研究鄉村旅遊的實踐中,發現一些問題影響和限制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壯大,使得投資者迷茫,經營者困惑,消費者不樂見,其中有些問題是條件所限,比如:土地問題、資金局限、業態布局、經營人才、管理手段、營銷方式、思維方式等,而更多的筆者認為是走入了開發運營中的誤區,遭遇瓶頸,止於困頓,或者「南轅北轍」,離期望值和預定的目標越來越遠,以至於年復一年、每況愈下,蕭條慘澹,舉步維艱或瀕臨倒閉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藍皮書立足對省內典型縣域的調查研究,總結分析了2019年以來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主要進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當前湖南鄉村振興的基本態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進湖南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藍皮書分析認為,湖南的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決定性成就,但尚有「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問題仍然存在,一些不穩定脫貧人口和邊緣人口存在致貧返貧風險,一些貧困地區的基礎條件還比較薄弱、亟待解決,這些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壓力較大。四是農村人居環境與群眾的期盼還有距離,鄉村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的風險還較大。
  • 「國家治理」視野中的鄉村治理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並指出了七個方面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就是鄉村振興發展路徑之一。那麼,鄉村善治的內涵究竟是什麼?鄉村善治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究竟何在?
  • 甘肅敦煌市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近年來,甘肅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旅遊立市戰略,把發展旅遊經濟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使得敦煌旅遊業發展逐步壯大,但目前旅遊業發展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就目前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的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旅遊開發的投資主體相對單一。
  • 青海省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設施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適應了青藏高原冷涼氣候,趨利避害發展農業生產,也符合青海農業和農村發展實際,是一條促進農民致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功之路,是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但目前還存在投入足、布局分散,規模小、品牌產品缺乏、產中、產後服務不到位等問題,致使經濟效益較低,針對這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我省發展設施農業的對策措施。
  • 座椅異響問題分析與對策
    主要的問題有靠背鎖與車身鎖鉤之間的敲擊聲、線束與骨架在運動過程中的敲擊聲、頭枕導杆與頭枕導套之間的敲擊聲、靠背拉鏈與金屬背板或塑料背板之間的敲擊聲等。 原因分析:經檢查發現靠背網格鋼絲與靠背側板連接處Z向存在晃動量,當用力快速按壓時產生異響。 對策:整改措施即為消除此晃動量:改變網格鋼絲的折彎角度,使得靠背網格鋼絲與靠背側板連接牢靠。
  • 海上難民問題的全球治理困境研究
    歐洲移民的數量和地中海海域死亡人數的急劇上升,尤其是2015年9月2日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Aylan Kurdi)在土耳其伯頓海灘遇難,引發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使得國際組織與歐盟政策制定者迫切希望找到有效的措施來解決由此產生的人道主義問題。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全球海上難民問題是尚未被單獨、系統化研究的領域。海上難民問題的治理需要釐清其獨特性與日益嚴峻的原因,以及面臨的全球治理困境及其根源。
  • 大櫻桃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種植戶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大櫻桃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受水分、光照以及土壤等條件的影響,大櫻桃的生長和栽培與其他作物相比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抗旱耐澇性能較低。因此,大櫻桃的種植多集中在我國水資源豐富地區,其種植給當地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
  • 中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及對策
    我國北方有11個省、區、市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研究確定的1 750立方米警戒線,其中低於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的有京、津、冀、晉、魯、豫、寧夏等地區。近些年,黃河斷流,海河枯竭,最醒目地反映出我國缺水的嚴峻態勢。一些地區生產生活用水時常受到威脅。天津市不得不連續幾年從黃河應急調水。據水利部門統計,全國669個城市中有400個面臨缺水問題[1]。
  • 酒店客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對客服務專業程度不夠客房管理中對客服務專業程度的高低,是客人最敏銳、印象也最深刻的話題。客房對客服務專業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酒店的服務水平,是酒店服務質量高低的主要標誌。因此,客房部對客服務專業程度就要體現客房產品的價值,讓客人入住酒店客房時感到「物有所值」。而在現實的高星級酒店客房管理中,這個問題一直是制約客房管理發展的瓶頸。
  • 複習指導:現行招標投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建築市場目前還很不規範,建設單位利用發包權索賄受賄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個體承包商與國營施工企業相比,由於經營方式的體制上的差別,在市場競爭中,國營施工企業很難與個體承包商匹敵。  解決上述問題可採取如下對策:  (1)加大法制建設力度,強化制裁違法招標。對破壞招標投標紀律,冒牌投標以及其它一切違法案件進行嚴厲的制裁,杜絕違紀案件的發生。  (2)加強國營施工企業法人代表的素質培養。
  • 富縣森林管護工作人員瀆職犯罪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通過對此類案件的分析,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工作責任心不強。極少數森林管護人員沒有真正意識到森林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局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淡薄。查辦的6名工作人員瀆職犯罪,不僅有林業執法具體責任人,還有單位分管責任人。
  • 疫情影響中國汽車出口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
    凱睿賽馳諮詢研究團隊近期從疫情影響實際、短期問題應對以及長遠對策研究等方面進行了行業分析,以期與中國汽車產業鏈各方共同應對對外貿易中的不確定性風險及潛在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客戶拒收的理由是否成立,取決於合同條款中對於貨物合格標準的約定,以及在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甲乙雙方所約定的適用法律有無相關的規定。
  • 榮將鎮龍頭鄉村治理促脫貧攻堅調研報告
    原標題:創新治理模式 鄉村發展添活力——華坪縣榮將鎮龍頭鄉村治理促脫貧攻堅調研報告近年來,華坪縣榮將鎮龍頭村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鎮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積極探索、統籌推進村規民約完善修訂和傳播踐行,不斷深化鄉風文明建設,探索完善自治、德治、法治的鄉村治理體系,助推芒果產業發展,把龍頭建成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華坪芒果」的核心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