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百年老巷 學重慶言子

2020-12-16 中國天氣

民俗浮雕

老建築細節

石雕屏風牆

市井生活

言子牆

吊腳樓

打槍壩水塔資料圖(翻拍)

日前,位於通遠門老城牆上的鼓樓巷又添新景,除了熟悉的吊腳樓,你還能看到過去不同身份重慶人的住房是什麼樣子,還能學習了解原汁原味的重慶言子。「五一」假期,不妨看看這些重慶老建築,聽聽它們都在訴說些什麼……

被日軍飛機炸毀的鼓樓

現在的渝中區鼓樓巷,是一條沒有鼓樓的老巷子,位於老城正西方山脊上,緊鄰通遠門。

進入鼓樓巷有幾條路,穿過通遠門城牆是其中一條。

鼓樓巷和大多數老巷一樣,腳下是蜿蜒的石板梯坎,頭頂是冠蓋如傘的黃葛樹。

巷子不長,延伸到山頂,是一個平壩子。這是曾是清軍綠營火槍操練場,名叫打槍壩,如今是居民休閒廣場。

老巷兩邊和巷子盡頭的民居大多是有些年代的老房子。

「古時重慶城兩個鼓樓,一個在太平門,一個就在這裡。」居住在鼓樓巷的78歲陳先生告訴記者,聽老輩講,鼓樓巷曾經有鼓樓,這裡原名鼓樓街,因為通遠門城樓上有個用以報時的鼓樓而得名。

記者在鼓樓巷文化長廊介紹中找到了鼓樓消失的答案:鼓樓在1939年5月4日被侵華日軍飛機炸毀;1982年,鼓樓街改名鼓樓巷。

浮雕上的不同建築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渝中區古城牆遺址傳統風貌綜合整治推進,這條百年老巷也打造了關於老重慶的創意浮雕——重慶城區第一條馬路和最早黃包車出現在何時?百年前重慶地圖什麼樣子?曾經重慶有錢人和中產階層住房有什麼特點?普通老百姓常用建築材料是什麼?在這條老巷的圍牆上都有答案。

記者看到,在鼓樓巷一側普通圍牆上,以普通民居、中產階層以及上層人士居住建築為主題,展現不同建築特徵。青磚、青瓦、灰塑、石雕、瓦罐、木條等材料構成浮雕元素。

木條、青磚、灰瓦、片石頭、三合土,是當年重慶百姓常用建築材料。浮雕還將巴渝地區非常具有特色的吊腳樓樣式融入其中,形成自成一派的建築風格。

對於中產階層來說,除了同樣木條、青磚、灰瓦之外,還採用石雕、屏風牆、合院設計。

到了上層人士,不再用木條、青磚、灰瓦等,而是採用磚牆、石雕、木雕、屏風牆、高宅大院,除了彰顯身份地位,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繁華。

鼓樓巷下坡通往金湯街的圍牆上,地道重慶言子浮雕景觀成為一景,比如「髒班子」「扯把子」「丁丁貓」「龍門陣」「打夥擺」等。

鈔票上的自來水廠

鼓樓巷曾經有座道觀——五福宮,始建具體年代已不可考。明代曹學佺所著《蜀中名勝記》記載:「五福宮乃城中最高處,俯窺闠闠,坐帶兩江」。據此推斷,明代就有了五福宮,明清年代是重慶老城最高點,是文人墨客登高望遠詠詩詠詞誦詩之地。

記者在清代的《增廣重慶地輿全圖》和《重慶府渝城圖》發現了不少關於五福宮詩句,比如清代巴縣知縣王爾鑑《五福宮遠眺》:「清都高聳古渝巔,袖拂渝州萬戶煙。兩派虹盤一字水,千帆蟻聚九門船。幾回城破江山在,無數雲擎日月懸。我倚危欄頻眺處,霏霏花雨落遙天。」

史料記載,五福宮曾經歷三興三毀,最後一次消失時間應該在民國時期。在上世紀40年代的老地圖中,已無五福宮蹤跡,原址只標註「五福宮街」字樣。

五福宮雖已不在,但鼓樓巷山頂打槍壩上保留著的水塔,則見證了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的輝煌歷史。民國《巴縣誌》記載,1926年,重慶商埠督辦公署督辦潘文華提議興辦自來水工程;1929年,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在打槍壩(今七星崗鼓樓巷一帶)開始興建,1932年3月1日營業售水,為市民用水帶來極大便利。

高聳的打槍壩水塔,呈西式建築造型風格,曾是重慶城地標性建築,甚至出現在鈔票上。發行於1938年的5元鈔票,鈔票上的圖案就是重慶自來水廠水塔——打槍壩水塔。


相關焦點

  • 這條老巷有重慶城內曾經最高的建築 現在還保留另外一個「第一」
    在重慶也有一條鼓樓巷,時過境遷,鼓樓已不在,百年老巷還藏身在繁華時尚的都市背後,靜靜守候。隨著渝中區古城牆遺址傳統風貌綜合整治推進,記者發現,位於通遠門老城牆上的鼓樓巷又添了新景,除了熟悉的吊腳樓,曾經不同身份重慶人的建築是什麼樣子的?原汁原味的重慶言子有哪些?而且,這條百年老巷內,重慶城內曾經最高的建築和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也在這裡。
  • 打卡嘉陵江邊的百年老巷 重慶最早的小麵店可能就在這兒
    08-13 19:57:38 來源:微渝中微信公眾號 微渝中微信公眾號消息穿過百年老巷走上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爬坡上坎 山水繞城……近年來不少遊客都會選擇來渝中的老街巷這條百年老巷被稱為「重慶小巷博物館」據說還與重慶小面的起源有關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新都巷為你揭秘老巷故事因旅館得名的街巷
  • 重慶記憶:韻味山城巷,最重慶的百年老巷
    位於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其得名是因20世紀初一位法國傳教士在此設立教堂、學校及醫院,並於巷坡上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而來。上世紀70年代,天燈巷更名為山城巷。
  • 看到這些重慶言子你可能摸腦殼
    昨日起,這些言子出現在地鐵1號線磁器口站的4根立柱上,今後您從這裡過,不妨考考自己,看看能準確寫出多少。重慶晚報記者 弋靜 任君 攝影報導4根立柱上寫40多個言子「快看!好多言子!好扯哦!」「來來來,幫我照一個!」昨下午,地鐵1號線磁器口站大廳,4根巨大的方形立柱吸引眾多路人的目光。
  • 渝中「雙曬」第二季|山城巷:逛百年老巷 覓光陰故事
    為促進渝中文旅產業進一步高質量融合發展2020年重慶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渝中專場將於10月1日正式開啟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山城巷山城巷上下兩頭連接著重慶上下半城是重慶唯一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層層攀升的摺疊地勢依山而建的懸浮棧道雲街平巷的街巷格局……這裡擁有典型的山城地理空間
  • 百年老巷換新顏
    今年以來,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爭取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對百年老巷進行整體改造提升,使這條老巷舊貌換新顏。    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的迎仙巷曾經商鋪林立,周邊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前所修建的,最久遠的有上百年,不少房屋外牆殘缺破損、腐蝕嚴重,小巷排水排汙不暢,遇到下雨就變成水浸街,給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 山城巷裡老山城 這條最重慶的百年老巷將換新顏
    山城巷,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說它最重慶,是因為這裡的建築、江岸風景、層層疊高的地形態勢,爬坡上坎的街巷格局,來的人都說,走過這一巷,就能讀懂整個老重慶。如果說,重慶是山城的代表,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今日(2日),作為重慶市28個重點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 重慶有個「小廣東」 當地人不說重慶言子 都講客家話
    重慶言子,是重慶人引以為傲的東西,是一種在外地人看來有趣又獨特的文化符號。在重慶,普通話一點也不普通,因為大街小巷都是說重慶話的人。然而,重慶有那麼一個地方,偏偏不說深入人心的言子,反而說起了客家話,簡直就像是大重慶裡面的「小廣東」。這個地方就是榮昌的盤龍鎮。
  • 老重慶│觀山城百年,「最重慶」老巷換新顏
    渝中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開埠後,法國傳教士於1902年在此修建了教堂和醫院,並在坡上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因此得名。1929年《重慶市區地形圖》上還標註有「法國醫院」和「法國領事府」。厚廬厚廬,是這條老巷裡很打眼的建築。每次從這裡經過,總看見有路人拿著手機拍照,或者仔細閱讀建築上的介紹。此宅為抗戰時期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藍文彬師長官邸,具有上海石庫門建築的特點。
  • 安徽巢湖:百年老巷換新顏
    今年以來,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爭取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對百年老巷進行整體改造提升,使這條老巷舊貌換新顏。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的迎仙巷曾經商鋪林立,周邊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前所修建的,最久遠的有上百年,不少房屋外牆殘缺破損、腐蝕嚴重,小巷排水排汙不暢,遇到下雨就變成水浸街,給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 山城百年老巷夜色美
    原標題:傳統撞見時尚:山城百年老巷夜色美   新華網消息,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山城巷」是重慶傳統風貌區,這條百年老巷也是山城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山城巷傳統風貌區主街經過保護修繕後重新亮相,增添了許多時尚元素。夜幕降臨,掛滿樹枝上的各色燈籠就像多彩的繁星,點亮如水夜色,牆上的塗鴉作品在燈籠映照下更加溫暖明亮,整個街巷仿佛一條「天上的街市」,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影。
  • 嘉陵江側,鵝嶺崖下一條百年老巷,有重慶的獨家記憶
    04-16 17:46:20 來源:觸摸重慶公眾號 在12秒人行綠燈對面一條藏於石門的小巷     新都巷  石階兩邊有一些石版畫和面、曬面、煮麵、吃麵掏耳朵、擦皮鞋、拉板車是小巷百年歷史風貌
  • 遊遍山水之城,感受重慶百年老巷記憶。
    重慶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老巷,保留著自己古老的韻味,美味的小吃,特色的風格,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前往尋找先輩的足跡。重慶洪崖洞千年老街磁器口說起磁器口讓我們不禁想起陳昌銀麻花,各色小吃和特奇的玩具。山城巷龍門浩碼頭下浩老街下浩老街位於南岸區臨近濱江路在東水門大橋邊上的一個斜坡上,在重慶作為陪都時期連接龍門浩碼頭和渝中半島和南岸的交通要道上世紀
  • 渝中:山城巷 百年老巷將原汁原味再生
    1、此間最重慶   位於渝中半島之上的山城巷,靠近長江一側,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其間狹窄的街巷幾乎全由青石梯步鋪就,這一梯一步都承載著重慶過往的歲月。在這裡,不僅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街巷邊原汁原味的老重慶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
  •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
    是時候來重慶這些冷門又值得一去的老街老巷去看看了~絕對是拍照和散步的絕佳好地方~1、金剛碑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2、琵琶山正街 路線:輕軌交通2號線到李子壩站(A口出)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6、銅罐驛
  • 兩新黨建與百年老巷的社創之約
    11月16日,船山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黨支部、區涪江兒女志願者協會黨支部積極響應,組織社工、志願者代表召開實訓現場會,以百福社區老董家巷特點切入,圍繞「問題導向,資源視角,文化紐帶,機制創新」展開走訪和思考,協助鎮江寺街道社區實施商居聯盟老街自治課題探索,推進社會組織參與型社區建設,助力百年老巷孕育時代新機。
  • 言恭達:言子《禮運》的當代價值
    在主論壇報告中,言子後裔、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言恭達以「言子《禮運》的當代價值」作主旨發言,深刻全面闡述了言子與《禮運》的思想內涵和當代價值。春秋聞大同,戰國治小康。言子作為春秋時期典型意義上的江南文化始祖,獨得孔子「大同」「小康」之傳統,尤精三代治國安民之禮。他首善武城,堅行庶、富、教,開天下弦歌之政,立百世治譜。
  • 他用一桌火鍋,盛下重慶的老巷味道
    重慶人的生活,是永遠吃不完的火鍋,一鍋的麻辣鮮香裡,滾燙著五顏六色的食材,濃縮著市井生活的江湖味與人情味。遠走他鄉的巴蜀人,也總愛在一桌熱辣的火鍋裡,尋找來自家鄉的氣息和味道。之前在重慶生活,吃了10多年的重慶火鍋,也喜歡了10多年。「吃火鍋講究一個氛圍,既要熱鬧,也要自在」,店裡有一面很大的牆,每天用投影儀放些音樂MV,輕鬆陪伴吃飯時光。
  • 重慶萬州:老巷新起來 生活美起來
    攝影:包紅明 付作僑重慶萬州有老巷,其名曰望江,上接新城路,下連萬達廣場。最溫暖的冬天,就藏在望江路這樣的老巷裡。望江路老巷,多梯道,多黃葛樹,多院壩,多岔路。這裡有複雜互通的大小巷子,曲曲折折,勾勾連連,經過整治一新,無處不整潔,無處不美麗。在這裡,迷路又有何妨?隨意一個轉角,也許下個路口就能遇見驚喜。多梯道,多岔路,複雜互通的大小巷子是老巷的特色。
  • 熟悉的老門店邀你來坐坐,百年重慶山城巷慢慢回來了
    位於重慶渝中區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自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啟動以來,這條老巷備受市民關注。市民參觀「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影像展展出山城巷百年前的老照片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影像展三個部分分別在山城巷不同地方展出。其中,影像/引巷展展現了不同角度、不同時代的山城巷,包括山城巷百年前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