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重慶渝中區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自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啟動以來,這條老巷備受市民關注。
今(31)日下午,以山城巷為主題的「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在這條百年老巷開展,主題影像展由影像/引巷展、家庭相冊展、故城景觀影像展三個部分組成。120餘幅照片會集了攝影師楊延康、王寧德、黎朗、韓磊、金甌、BoxMedia、Charlene Chen和戴前鋒等人的作品,其中還包括山城巷曾經老居民的生活照片。據悉,整個影像展將持續到今年5月。
市民參觀「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
影像展展出山城巷百年前的老照片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影像展三個部分分別在山城巷不同地方展出。其中,影像/引巷展展現了不同角度、不同時代的山城巷,包括山城巷百年前的老照片。策展人王遠凌介紹,影像/引巷展主要邀請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影像藝術家,以及新銳攝影師進行在地創作,為的就是要讓人透過藝術家的態度看到「山城巷」老中求變、舊中取新的決心。
影像展中的照片
而位於山城巷中上段的故城景觀影像展,是山城巷聯合時光裡獨立書店展出《故城》26幅作品和照片背後記錄的生活故事。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看到,這些老照片有幾十年前的山城巷、洪崖洞、朝天門等老重慶地標,都是從戴前鋒攝影集《故城》中篩選出來的。「拍了幾十年,我就是想表達心中的城市。」戴前鋒在現場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老城門、老梯坎、吊腳樓都是這個城市的特色。
影像展中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相冊展展出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來自山城巷,包括山城巷老居民的結婚照、親子照,黃葛樹下喝茶擺龍門陣的老居民照片和一些老物件。王遠凌說,這些場景曾陪伴這裡的人們度過了一日又一日的時光,可以說正是老重慶日常生活場景的縮影。
市民參觀家庭相冊展出
百年老巷裡看門點菜的火鍋、大樹咖啡又回來了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山城巷400多戶老居民開始陸續搬離山城巷,包括這條老巷上的「山城步道火鍋」、「大樹咖啡」等遊客最熱門打卡地點。
山城巷的商鋪
今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山城巷看到,有些熟悉的老店又陸續回到了這條老巷,包括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這條老巷上採訪過的不少「熟人」。
比如這個大樹咖啡的合伙人——90後張恆,這位大學時曾到法國做交換生,畢業後辭掉月薪萬元的工作,不顧家人反對到山城巷開店的小夥子。他當時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這輩子做過最瘋狂的事,就是辭職來這裡。
說是「大樹咖啡」,其實張恆主要是賣茶,順便賣點手工藝品、牛軋糖。「2017年底的時候,山城巷全部居民都搬走了,我們也不例外,不過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這兒。」張恆笑著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只不過他的店從山城巷巷尾搬到了山城巷中上段,挨著百年教堂仁愛堂。「我喜歡這裡的生活,平靜、悠閒、有味道,這裡的老街和大樹讓我很舒服自在。「
山城巷的商鋪
這些話,還是跟一年多以前,他回答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的話一樣。
山城巷裡回來的還有「山城步道火鍋」,又名看門點菜火鍋。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看到,老闆正在收拾桌椅準備年前開業。店還是老店,門還是老門,門上還是粉筆寫的菜單,不過字跡新了,菜價比原來貴了,老闆自稱是老東家牟登雲的女兒。
68歲的牟登雲是這條巷子上的「紅人」,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曾採訪過這位「山城步道火鍋」老東家,他是山城巷土生土長的娃。55歲退休又回到山城巷從哥哥手中接過火鍋店,他說隨著山城巷走紅,山城步道火鍋成了不少外地遊客的打卡地,網上評論鋪天蓋地。
寫著價目表的火鍋店門板
「山城步道火鍋」有很多傳說,「只擺兩張桌子」「 老闆脾氣不好,沒有菜單,看門點菜」,不過價格便宜,過道外的風景確實巴適。
除了「山城步道火鍋」「大樹咖啡」,這條老街上現在還新進了傳承四代人的老重慶湯圓。
春節後進行管網、老建築風貌改善 預計明年底完工
山城巷啟動改造時,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區域內的建築將以開埠建築風格、巴渝傳統民居風格兩種風貌類型為主,重點打造「最美步道」「臨崖體驗」「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亮點,真正讓遊客感受到山城巷的獨一無二。
市民參觀「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
山城巷建設運營方相關負責人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山城巷總共涉及面積2萬方,除了小部分危房,三分之二以上的建築都會保留,尤其是巷子裡的風貌建築要全部保留下來。另外不到三分之一建築要根據既有特點進行改造。
「這次影像展的主題是山城再現,一方面是建築系統的再現,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系統的再現。」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文化、藝術、交流再現山城活力,營造山城巷的可持續性、開放性和參與性。特別是在新時代,呈現符合時代語境又保留原汁原味的山城,打造「最美街巷」。
市民參觀「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
「年後,山城巷將啟動管網等改造,同時仁愛堂、厚廬等文物建築經文管部門批准後也將進行修繕,街巷兩邊的民居老建築也將進行風貌改善。」現場相關負責人向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介紹,對風貌建築的修繕將有針對性地進行,要用繡花一樣的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山城巷修繕改造過程中不像十八梯一樣會封閉施工,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部分建築修繕會封閉以外,我們會加強安全措施,整個山城巷不會封閉施工。」據悉,整個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預計明年底完工。
天氣慢慢回暖了,這條百年老巷裡的遊客又慢慢多了起來,隨著山城巷迎來影像展、老門店,山城巷時光又慢慢回來了。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任君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