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街山城巷,具有重慶人情味的故事地,來這聽山城老故事!

2020-12-12 重慶深扒客

山城巷是一條獨特的百年老街,以「山城」命名,代表了重慶歷史上的文化的小小縮影,這一百多年以來,發生了很多的故事。

山城巷靠山而建,極具特色。山城巷上下兩頭連接著上下半城。從明清以來,這裡就一直是延續至今的古老居住街區。

這一條百年老街巷藏著一個故事館,它的名字叫山城故事館,是由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開設的展館。

山城故事館位於渝中區山城巷金馬寺小學內,這裡集結了來自不同年代及人物的故事。也許不是驚天動地的,但是在時光的映射下,依舊會令人感動。

山城故事館正在向一座完善的城市文化展示交流故事館靠近,透過山城故事館,我們可以看到山城故事館展現的故事內容,

如果你是地道的重慶人,你將更加了解重慶的歷史文化,如果你並非重慶本地人,那麼山城故事館將是你深入了解重慶的一個完美通道,

雖然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但是些許老物件們依然被保存了下來,這是我們寶貴的歷史財富。

每一座城都擁有著各種各樣的老故事,也許它是極其平凡的,也可能它是驚天動地的。山城故事館用一件件老物件將時間的印記託起!

通過老物件的陳列及捐贈者的深情講述,展現了重慶城市的變遷,也訴說了山城人民的故事。

展館開設在金馬寺小學內的老教室內,這樣的環境更讓人覺得就是在聽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故事館不算大,裡面的老物件全部都是來自市民的捐贈,裡面陳列的桌子和板凳是這座小學留下的,翻新後成為了故事館裡的陳列櫃。

山城故事館集結了各式各樣市民捐贈的老物件,有上世紀的考試準考證,獎狀,罕見的「燕舞」牌收音機,一張張肉票糧票,寫滿了重慶山城的故事。

那個時候,換取食物需要菜票和糧票,吃的食物都需要用票換取,裝開水的保溫壺幾乎每家每戶都是統一的大紅色,而且智能化的東西也還沒出現,人們算帳不會像現在用手機、計算機,多數人用的都是圓珠算盤。

故事館裡有講解員,他們多是展館的志願服務者,不僅會給來到展館的遊客講解上世紀山城發生的故事,還會給館內的老物件們做做日常的清理工作。

有的市民來了展館之後,被這裡陳列的老物件背後的故事感動了,便會再次來到展館捐獻自己珍藏的老物件,

重慶本地人看了故事館也許會驚嘆「我是個假重慶人。」然後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外地人呢,通常會感慨遊玩的時間根本不夠啊,在一件件老物件面前,想像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不由得將自己代入當時的情景。

重慶是座山城,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許多文物和歷史建築藏在我們的身邊,山城故事館分享著重慶有人情味的故事,

同時,也讓人融入到故事角色中,每一件老物件都承載了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而歷史文化記憶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財富,相信在時間的沉澱裡,城市歷史將一直延續下去。

每一位來到山城故事館的人,都有著不盡相同的感觸,在這裡經過歲月洗禮的老物件,都充滿著關於過去的記憶。

你與經過歲月洗禮的老物件之間有什麼故事呢?#歷史文化#如果有,就在評論區給大家留言分享吧!關注重慶深扒客,深扒君帶你了解重慶。

相關焦點

  • 重慶記憶:韻味山城巷,最重慶的百年老巷
    老街,不僅只是屬於上個世紀的老建築,還連結幾代人的回憶,藏著老重慶的故事。位於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
  • 熟悉的老門店邀你來坐坐,百年重慶山城巷慢慢回來了
    位於重慶渝中區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自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啟動以來,這條老巷備受市民關注。山城巷的商鋪今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山城巷看到,有些熟悉的老店又陸續回到了這條老巷,包括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這條老巷上採訪過的不少「熟人」。
  • 渝中「雙曬」第二季|山城巷:逛百年老巷 覓光陰故事
    山城巷上下兩頭連接著重慶上下半城是重慶唯一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層層攀升的摺疊地勢依山而建的懸浮棧道雲街平巷的街巷格局……這裡擁有典型的山城地理空間這條老巷從南紀門到領事巷一路呈現著重慶開埠後法國傳教士在這裡修建教堂、醫院和學校1900年在此巷坡上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故此得名天燈巷20世紀70年代天燈巷更名為山城巷如今置身山城巷這"天上的街市"詩和遠方 瞬間變得觸手可及
  • 渝中:山城巷 百年老巷將原汁原味再生
    1、此間最重慶   位於渝中半島之上的山城巷,靠近長江一側,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其間狹窄的街巷幾乎全由青石梯步鋪就,這一梯一步都承載著重慶過往的歲月。在這裡,不僅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街巷邊原汁原味的老重慶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
  • 重慶百年山城巷裡的中秋節 請回老居民擺老龍門陣
    「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昨(21)晚,山城巷中段亮起了節日的燈火,年過七旬的重慶著名評書藝術家曾令弟先生穿著長衫,給山城巷的老街坊來了段經典的四川評書。老巷子裡的聚會三五張八仙桌,幾把老竹椅和老街特有的長條板凳,迎來了久違的山城巷老居民。
  • 一張老照片,看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這一拍就是30年。他背著相機、腳架等30多斤重的設備,穿梭在老城的大街小巷。大量拍攝了朝天門、南紀門、儲奇門、山城巷,走訪老居民,聽他們講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他被老城的歷史深深吸引。「一座城市就像一個生命,總要告別過去,那麼我就將它留在鏡頭裡吧。」30年來,戴前鋒為了拍攝,投入了幾乎所有的時間和金錢。
  • 藏在山城巷裡的這座老建築 曾是重慶第一所西醫院
    老故事 2009年曾被評為「影響重慶的十大經典老建築」之一。   即將重生的老建築   山城巷是典型的山城空間。規劃片區擁有層層疊高的地形態勢,也可以看到雲街平巷的街巷格局,同時山城巷還保留了如今很少見的重慶最傳統住區的生活樣本。
  • 百年山城巷開啟「微更新」
    導讀:山城巷,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承載著重慶歷史文化,浸染著老重慶風土人情。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一山城巷,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承載著重慶歷史文化,浸染著老重慶風土人情。
  • 【文旅先聲】山城巷:重慶「文化活態博物館」的文商旅融合新路徑
    序言/重慶百年老街-山城步道內,這兩年默默冒出了一批在地化的文創店,細細追究他們的源頭,才發現他們全出自山城巷之手。老渝,山城巷總經理。在木木加入之前,老渝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山城巷,大到施工建設,小到指示標籤,事無巨細他都親自負責。他對山城巷之狂熱,常常凌晨一個人在辦公室來來回回的走,思考著品牌怎麼來?文化怎麼落地?有段時間乾脆就睡在山城巷內的教堂裡。
  • 百年山城巷要消失?渝中區回應:打造巴渝風貌區
    「搬走了,山城步道火鍋的老穆已經搬到南坪去了。」這也是曾伯祿近段時間以來,回答遊客最多的一句話。  兩名女生是重慶大學學生,對山城步道火鍋慕名而來。緊閉的大門上,依然整整齊齊地用粉筆標著菜品價格。不同的是,門中顯眼位置,老闆用白粉筆留下新店地址和電話,落款時間是2016年11月26日。
  • 120餘幅照片 讓你重回山城巷
    自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啟動以來,這條老巷備受市民關注。昨日下午,以山城巷為主題的「山城再現計劃」影像展在這條百年老巷開展,由影像/引巷展、家庭相冊展、故城景觀影像展三個部分組成。120餘幅照片匯集了攝影師楊延康、王寧德、黎朗、韓磊、金甌、BoxMedia、Charlene Chen,以及戴前鋒等人的作品,整個影像展持續到今年5月。
  • 渝中:百年老巷「山城巷」將統一打造巴渝風貌區
    重慶晚報記者印象中,以山城命名的巷子,重慶僅此一處。雖然房子破舊,但400多戶居民大半是老重慶。雖然大多人去樓空,但吊腳樓上眯著眼睛曬太陽的老貓,似乎不知道主人已經離去。   四代人居住近百年   百年老巷的上口,是法國傳教士修建的仁愛堂和仁愛醫院。1900年法國傳教士立杆點燈,得名天燈巷。
  • 去懸崖邊上的山城巷,感受地道重慶生活
    重慶的洪崖洞、來福士廣場、九街、筒子樓…很多熱門的地方,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今天不走尋常路,想給大家分享一處我的私密藏寶地,就在渝中區解放碑附近的山城巷_【目的地】山城巷【地址】渝中區解放碑中興路山城巷【交通】軌道交通1/2號線較場口5號口出站步行400米_🧗🏻【百年步道山城巷】山城步道連接著重慶的上下半城,從枇杷山到南紀門,是很多重慶人兒時的回憶,一步一景,這裡有著老重慶城區最初的記憶,很有重慶的市井味兒
  • 重慶珍檔丨山城巷,曾經猶如郭沫若筆下的天上街市
    然而就在渝中區有這麼一個地方,或許已經從許多人的視野中淡去,但依然保持著山城最後的市井風光,那就是」山城巷」。在那裡,不光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老重慶的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真可謂一巷看懂老重慶。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天燈街。為啥叫天燈巷?故事還得從清末民初開始擺起。
  • 推進百年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 重慶尋找20位「城市更新者」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打造又傳來新消息!今(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為推進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品質提升,日前,渝中區面向社會尋找「城市更新者」,對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內10處建築進行「微更新」。
  • 重慶山城巷:隱藏著最後的老重慶,沿途的一個字卻令遊客淚目
    大城小巷故事多山城巷位於重慶渝中區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其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山城巷在早期有著一個充滿故事的名字——天燈巷、天燈街,名字的由來還要從保留百年的老建築——法國仁愛堂說起:在重慶開埠(設立外貿口岸)後,法國來了一群傳教士在此修建了教堂和醫院,入夜巷子的路還是漆黑一片,傳教士為了路人照明,在巷坡上立杆點燈,因此得名於天燈巷、天燈街。
  • 山城巷裡老山城 這條最重慶的百年老巷將換新顏
    山城巷,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說它最重慶,是因為這裡的建築、江岸風景、層層疊高的地形態勢,爬坡上坎的街巷格局,來的人都說,走過這一巷,就能讀懂整個老重慶。如果說,重慶是山城的代表,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今日(2日),作為重慶市28個重點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 百年山城巷要消失? 渝中區回應
    搬到山城巷之前,這裡的人都不會打麻將。她來後,教會了這裡的人打麻將,茶餘飯後大家多了一個娛樂方式。曾伯祿的父母在這巷子裡賣過重慶小面、抄手、發糕,都是姨婆親傳的手藝。曾伯祿高興,因為這幾年山城步道通了以後,這裡人氣又旺了起來。去年國慶小長假,像趕場一樣,還有很多老外。老外都說這裡的夜景比紐約還美,山城巷又成了重慶一張名片。
  •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山城巷依山而建,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街巷幾乎全由青石梯鋪就。山城巷中的秘密往事有誰會想到,如今安靜祥和的山城巷曾經也是風雲際會之地。據史料記載,1900年,法國人在原二仙庵(現山城巷80、82號,原領事巷40-43號),以仁愛堂命名修建醫院。
  • 觸摸重慶歷史 山城巷、龍門浩老街等傳統風貌區受遊客追捧
    通訊員 郭旭 攝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看展覽、賞燈飾、體驗AR……10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南岸區龍門浩老街、黃桷埡老街,渝中區山城巷等傳統風貌區後了解到,這些傳統風貌區在國慶假期為遊客打造了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讓遊客在遊玩中觸摸重慶歷史,愛上巴渝文化。「從這裡既能感受歷史的滄桑,又能欣賞江景和渝中半島,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