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的韻致,彈響在山城巷

2020-12-16 笑雲讀星

小巷梨花風色暝。別院金箏,彈得春愁醒。病酒懨懨冠不整。銀缸扶上斜簪影。幾帙殘書堆作枕。強起窺簾,缺月娟娟靜。牆外柝聲如雨迸。天涯剩個愁人聽。

這一首詞讓我在不經意間劃破現實屏障,任思緒延展到某個自己也不知所以的時空。

這恐怕是孤獨帶來的幻覺,但更有可能,是一種文化上的尋根。

我在思考,重慶究竟是怎麼樣的,她的氣質,是火鍋的熱辣,是山地的參差,是朝天門的揚帆,還是點亮於每個家庭廚房裡的那一盞燈?

我在想像時光,當它慢悠悠地揉搓著這座堅礪鏗鏘之城,將她慢慢變個模樣時,是否,對歲月不忍破壞的地方手下留情?

山城巷一隅

山城巷就是一個被歲月放過的地方。這條深隱於都市高樓林中的跌宕起伏的悠長小巷,固執地堅守著老重慶的韻味。以爬坡上坎的日常,打開著一篇舊日雋永的詩。她給了這座強壯有力的城市難得一見的溫情。

在這個陰雨連綿不絕半月有餘後突然雨停的下午,我特意去了次山城巷。尋找熟悉的老城味道。

坐地鐵1號線在較場口下車,出5號口,打開導航,目的地輸山城巷即可。

山城巷入口

這條鬧中取靜的蜿蜒小巷還有個名字叫山城步道。上可至枇杷山,下能到南紀門。連通著重慶上下半城。

拾階而上,在那些青石交織的梯坎與石壁上,一絲古老的味道在醞釀。

多走上一段,再走進去一段。

3D繪圖

年老的棒棒在等生意。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向上的行走變得有了詩意。

我更喜歡那組棒棒的圖畫,它們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城的生活氣息拉近到眼前。想起那個時候,自己偶爾需要搬運重物,只需要站在街邊大吼一聲「棒棒兒」,總會有手腳利索的棒棒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為了搶到生意,他們能第一時間把哪怕一座山都扛上肩頭,再回頭問一句,「老闆,哪裡?」

今天我哪裡也不去,但確實有東西需要搬運,它是對從前的記憶,對這座城市過去的懷念。我想把它們從這條高低不平的小巷中搬進心底。

山城巷過去一度是清軍將領們的府邸,他們看中的大概是這裡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軍事意義,而選擇以此為家。

在重慶被迫開埠後,1900年法國傳教士在這裡修建了仁愛堂,後來成為重慶的第一家西醫院。如今,這棟老建築經歷風雨依然如故,靜默地訴說著山城巷的歷史。

仁愛堂

從前的山城巷有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稱號:天上的街市。

仁愛堂的傳教士每天晚上都會在崎嶇小巷裡立起燈杆,點亮燈籠。

星光下的山城巷燈火點點,遠遠望去,蜿蜒如龍的燈光與星光交相輝映,雖無今日霓虹之豔麗,卻也別有風韻,便被大家稱為「天上的街市」了。

在這條小巷裡,尋訪古老的印記根本無須刻意,隨時都有過去的精彩在等著你。

石庫門

重慶是一個移民城市,註定了它的兼容並蓄。小巷深處有厚廬,為民國時期官員老宅,仿上海石庫門特色。其樣式古樸厚重,傷痕累累的木門蘊含著時光的味道。仿佛在引誘人進行一場時光的穿越。

在小巷裡閒適地走著,巴渝特色的吊腳樓時不時闖進眼帘。

改造後的吊腳樓

這些樓房保留了原始風格,但在堅固耐用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在確保建築原來外觀特徵的前提下,改善了安全性。

如果僅僅是一些長了苔蘚的石頭梯坎,幾棟老建築,山城巷可能根本無法和我去過的任何自然景點相媲美。

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裡一代一代生活著的重慶人。老重慶的生活氣息,才是山城巷最霸道的魅力。

在這個節奏感強烈的都市裡,山城巷的生活卻不緊不慢,甚至是慵懶的。

喝茶

真想停下來,忘掉這城市的奔忙與喧囂,在人間有溫度的生活裡任性地打開自己,做幾個小時寂寞的閒人。

什麼也不想,當自己是那幾棵冬天裡也不讓自己枯萎的黃果樹,雨來了歡呼,陽光來了就文靜地感動…

陽光雨露,均是天恩。大街小巷,都是重慶。

徜徉在小巷裡,我經過小時候最渴望的雜貨店,不知道,他們還賣不賣從前我最喜愛的麒麟奶糖,蛋皮,還有豆絲糖。

來根辣條

我還成不了某棵樹,繼續朝前走去。

這些年,我走過了那麼多地方,從沒有一處,像我走在這裡這樣從容安詳。我相信蘇軾的那句詞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慢慢就走進了華燈初上。

到沒有火鍋的火鍋店替自己倒杯免費的茶,一飲而盡後,我加快腳步,離開了山城巷。

回到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城市大街上,依舊是熟悉的感覺,盯著自己被路燈拉長的影子,我心中有個疑惑:

究竟山城巷是現代重慶的影子,還是現代重慶是山城巷的影子?

究竟過去是現在的影子,還是現在是過去的影子?

或者,如莊生夢蝶一般,彼此在彼此夢中,又都在我的夢中,我在他們夢中?

我喜歡這夢幻中的重慶,新與舊都喜歡。能在現在看到過去,那是最巴適的歡喜…

相關焦點

  • 渝中區山城巷將再現老重慶風貌(圖)
    11月2日,作為重慶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實施,未來兩年,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將重點打造「最美步道」「臨崖體驗」「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亮點,項目預計於2019年底前竣工開業。山城巷上下兩頭連接著上下半城,在那裡,不光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老重慶的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是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
  • 爬坡上坎來看江:山城巷重現老重慶風貌
    圖為小女孩兒途經山城巷上學。彭材露 攝圖為山城巷小道上的壁畫。彭材露 攝圖為山城巷一家老酒館。彭材露 攝圖為遊客在山城巷留影。彭材露 攝山城巷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依山傍水,爬坡上坎,有著傳教士點燈的傳說。
  • 手繪的山城巷更有「老重慶」味道
    仁愛堂手繪圖厚廬手繪圖山城巷手繪圖傳統風貌街區是悠久的城市歷史見證。日前,重慶發布了第十個傳統風貌街區手繪圖山城巷,手繪圖上有歷史建築、山城步道等,很有「老重慶」的味道。立杆點燈曾叫「天燈街」山城巷,是古老的巴渝民居、具有典型的山城空間和傳統巴渝風貌、是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縮影。
  • 重慶山城巷:隱藏著最後的老重慶,沿途的一個字卻令遊客淚目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重慶山城巷,被稱為「天空之城」,依山而建沿崖而上,隱藏著最後的老重慶,沿途的一個字卻令遊客淚目。大城小巷故事多山城巷位於重慶渝中區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其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山城巷將重新修繕打造 再現老重慶城市風貌
    華龍網11月2日17時30分訊(記者 舒婷)今(2)日,記者從重慶市渝中區了解到,作為重慶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實施,根據規劃設計,項目將還原老重慶風貌,打造文商旅居休閒綜合體。
  • 老重慶| 山城巷「藏」著一所小學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視頻在老重慶有個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金馬寺傳說,與金馬寺傳說有關的馬蹄街今天還作為一條老巷子的地名存在,除了金馬寺、馬蹄街,這裡還有所金馬寺小學,它就藏身於百年山城巷之中。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金馬寺小學主教學樓入選重慶市第五批歷史建築。這棟建築有什麼不同之處?
  • 最後的老重慶︱「獨一無二」的山城巷
    若想體驗老重慶的風情還是得放慢腳步深入到城市的老街小巷中細數重慶保留下來的老街其中最不能錯過的當然要數山城巷>- 山城巷要這麼玩 -山城巷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1900年法國傳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夜晚,從遠處往這巷坡上看,家家戶戶,燈火如星星,又因地勢較高,似在天上,由此得名天燈巷、天燈街,1972年更名為山城巷。
  • 渝中區網紅打卡地,山城巷升級打造,還原老重慶最真實面貌
    、長江索道、來福士購物中心、朝天門廣場都在於此,在這些景點中,我最鍾愛的就是山城巷。,交通十分便利,這次我有幸還品嘗到了山城巷的特色壩壩宴。,立杆點燈,每到夜晚,遠望之下山城巷燈火璀璨,仿若天燈,1972年,天燈巷正式更名為山城巷。
  • 重慶最美山城巷藏著梯坎、城牆和城堡,堪稱老重慶人的生活縮影
    老重慶離不開爬坡上坎,離不開弔腳樓,離不開長江嘉陵江,更離不開巷子裡火鍋、酸辣粉、山城湯圓的美味。但是,這幾年重慶的變化實在太快,在主城裡,還能追憶老重慶的地方越來越少,解放碑中興路的山城巷算一個,這條巷子能保留下來,很多重慶本地人都拍手叫好,因為這條巷子裡有一代老山城人的生活縮影。
  •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山城巷依山而建,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街巷幾乎全由青石梯鋪就。可在此俯瞰長江,著名的觀景攝影臺「山城第三步道」便在這裡。山城巷中的秘密往事有誰會想到,如今安靜祥和的山城巷曾經也是風雲際會之地。據史料記載,1900年,法國人在原二仙庵(現山城巷80、82號,原領事巷40-43號),以仁愛堂命名修建醫院。「仁愛堂醫院」是重慶的第一所西醫院,為推動重慶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山城巷「藏著」老重慶的前世今生 明年舊貌換新顏
    12月3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城巷,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步道漫步。據了解,目前該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將全部亮相。 位於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
  • 老重慶 | 山城巷、十八梯、聚興誠銀行…… 看看重慶這些地方的新...
    該館負責人沈學華搜集了500張左右的老重慶黑白照片,其中,少部分老照片就展示在該館一樓,這些老照片裡有不少現在在重慶消失的地名或建築。山城巷>>>有吊腳樓、四合院等傳統風貌區在建設中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天燈街,1972年才正式更名為山城巷。
  • 百年山城巷開啟「微更新」
    導讀:山城巷,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承載著重慶歷史文化,浸染著老重慶風土人情。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一山城巷,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承載著重慶歷史文化,浸染著老重慶風土人情。
  • 打卡山城巷:品味老重慶 體驗慢生活
    元旦假期,有不少遊客選擇來到藏在鬧市中的山城巷,在爬坡上坎中回味老重慶味道,享受假日裡悠閒的慢生活。1月2日,記者在渝中區山城巷傳統風貌區看到,許多遊客登上山城步道,遠眺江岸美景。步道兩旁牆壁上的老照片和特色生活場景的繪畫,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拍照。
  • 山城巷打造4A景區 重現老城市井生活
    年更名為山城巷,山城巷是一條長長的石梯道,從南紀門起,石梯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上到領事巷。在這裡,不僅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街巷邊原汁原味的老重慶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山城巷中段沿著巖壁打造的山城棧道不僅是重慶老城門金湯門城牆遺址所在,在棧道上還能俯瞰整個江岸風景。山城巷裡的建築都有歷史痕跡,以厚廬為例,此宅為抗戰時期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蘭文彬師長的官邸,具有典型上海石庫門建築的特點。
  • 看見|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趁著立夏之季,打探了位於大溪溝街道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內的山城第八步道和兒童醫院附近的文化宮巷,兩條步道將大溪溝人和街、嘉濱路一帶和中山二路、兒童醫院、枇杷山公園連接起來,紅牆青瓦加上牆上的老重慶版畫,提升了山城步道的「顏值」和氣質,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 山城步道|老重慶的記憶,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
    一座山城,不乏步道。重慶山城步道即是重慶人回家最近的路,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走進這些梯梯坎坎的老城,才算真正融入了這座城市。山城就是重慶,步道,就是方便重慶當地人步行的通道。老城區的山城步道依舊存在,然而,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交通條件的改善,這些步道逐漸失去人氣,有的已經荒廢,甚至消失了,而周邊一些有名的遺址也漸漸被人遺忘。成為歷史遺蹟,成為一條條追憶往昔,馨香繚繞的時光長廊,和我們一起見證著歲月風雨變遷。許多遊客們驚訝於重慶依山而建的拔地高樓,迷失在豔麗的都市叢林,常常追逐洪崖洞,磁器口,解放碑等等大眾景點。
  • 120餘幅照片 讓你重回山城巷
    策展人王遠凌介紹,影像/引巷展主要邀請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影像藝術家以及新銳攝影師進行在地創作,為的就是要讓觀眾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態度,看到山城巷老中求變、舊中取新的決心。位於山城巷中上段的故城景觀影像展,是山城巷聯合時光裡獨立書店展出《故城》26幅作品和照片背後記錄的生活故事。
  • 山城步道:串聯起老重慶的記憶
    &nbsp&nbsp&nbsp&nbsp重慶是一座山城,這座立體化城市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城市步道——山城步道。山城步道,不僅僅是重慶建城以來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載體。在山城步道間行走,不經意間,你就走進了歷史。
  • 去懸崖邊上的山城巷,感受地道重慶生活
    重慶的洪崖洞、來福士廣場、九街、筒子樓…很多熱門的地方,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今天不走尋常路,想給大家分享一處我的私密藏寶地,就在渝中區解放碑附近的山城巷_【目的地】山城巷【地址】渝中區解放碑中興路山城巷【交通】軌道交通1/2號線較場口5號口出站步行400米_🧗🏻【百年步道山城巷】山城步道連接著重慶的上下半城,從枇杷山到南紀門,是很多重慶人兒時的回憶,一步一景,這裡有著老重慶城區最初的記憶,很有重慶的市井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