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誰最重?美軍航母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排行榜

2020-12-23 騰訊網

艦載機是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中最重要的資產,尤其是固定翼艦載機,它們才是整個航母編隊進攻與防禦的核心。當然,這個道理對誰都一樣:如果沒有各種固定翼飛機,航母就和普通軍艦區別不大了。

甲板上滿滿當當的艦載機,「體重」是不是也有一個排序?那是自然。因為它們的自重與最大起飛重量,不但與其特性和能力有關,也關乎航母的彈射、攔阻能力以及甲板操作效率。

艦載機有「正常起飛重量」、「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降落重量」等技術指標,在執行不同任務時,也有不同任務載荷。拋開這些不談,就以「最大起飛重量」為指標,我們給美軍現役艦載機做個排序,看看其中有什麼奧秘和規律。只是這個排行榜,很可能出乎你的預料:

第一名:F-35C「閃電Ⅱ」;最大起飛重量:31.75噸(70000磅)

意不意外?「肥電」可不是浪得虛名。在F-35的三個型號中,C型與A型的最大起飛重量一致,都是31.75噸(B型是27.20噸);另外,C型的空重也是最大的:15.69噸(A型13.20噸;B型14.72噸)。

空重最大是有原因的,C型在三個型號中機身最大:雖然長度與A型一致,都是15.7米(B型15.6米),但翼展為13.1米(A型B型都是10.7米),比它們寬了2.4米。結果就是機翼面積最大:62.1平米(A型B型都是42.7平米),而且機翼採取可摺疊設計。

C型的高度也最大:4.48米(A型是4.38米;B型4.36米),這意味著垂尾面積最大;還有一個細節是水平尾翼面積最大,水平尾翼翼展8.02米(A型6.86米;B型6.65米),這些細微差別都是為了F-35C能更好地在甲板上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

另外,C型的內油量也最大:8.90噸(A型8.39噸;B型6.05噸),因此它的作戰半徑也最大:1241公裡(A型1239;B型935公裡)。

第二名EA-18G「咆哮者」;最大起飛重量:29.96(66500磅)

作為一款專業的電子戰飛機,EA-18G「咆哮者」的機身來自F/A-18F,但最大起飛重量比後者高了大約200公斤,原因是它攜帶了三種電子幹擾吊艙。另一個細微區別是,它的內油量比F型多了82公斤。

當然,它也保留了「超級大黃蜂」的所有武器系統,也可執行制空和對地攻擊任務,區別是攜帶的彈藥種類有所不同,是電子幹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第三名F/A-18F「超級大黃蜂」;最大起飛重量29.94(66000

從起飛能力來說,雙座的F型與單座的E型一樣,都是29.94噸。但實戰中F型往往略重一些,主要是它更側重於對地、對海攻擊,武器種類與E型有區別。雖然F型多了一套座艙、儀表及生命支持系統的重量,但它的內部油箱比單座的E型小。

從能力上說,F型還有教練機功能;在攜帶加油吊艙之後,也可以承擔「夥伴加油」任務。

第四名F/A-18E超級大黃蜂」;最大起飛重量29.94噸(66000

單座的E型更側重於艦隊的防空攔截和空戰,兼顧對地攻擊。E型的內油是6.67噸,比F型的6.24噸多了430公斤,但其空重和攜帶的彈藥略輕。兩者相抵,在實戰中E型的最大起飛重量比F型略低。

第五名:C-2A「灰狗」運輸機 最大起飛重量:27.22噸(60000磅)

有了C-2A「灰狗」多功能艦載運輸機,才是美國航母與其他航母最不同的地方。送人、送快遞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可以送來艦載機聯隊最重要的部件:發動機。有了它,整個機隊就踏實了。

「灰狗」尾艙門有坡道和動力絞盤,可以在航母甲板上快速裝卸貨物,開放式的匝道也可以空投物資和人員。

法國海軍有E-2C「鷹眼2000」,美國海軍的C-2A也能在「戴高樂」號航母上起降,但法國卻沒有買「灰狗」,雖然它們幾乎是一個機型。這和法國海軍的部署範圍、作戰強度有關。在物資運輸方面,有多用途直升機就夠用了。但對美國航母而言,有了「灰狗」之後,後勤支持能力就大不相同。

第六名:E-2C「鷹眼」;最大起飛重量:26.08噸(57500磅)

E-2「鷹眼」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它是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的空中指揮所,也是全世界產量最大、用戶最多的預警機。美國海軍的E-2C正在向E-2D「先進鷹眼」過渡。

第七名:E-2D先進鷹眼最大起飛重量:25.85噸

E-2D是E-2C「鷹眼2000」的高級改進版,雖然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在加固機身中部結構的同時,空重卻因更新其他設備而略有降低。不過,美國海軍的E-2D正在加裝空中加油設備,屆時最大起飛重量將與E-2C持平。

法國海軍將於今年採購三架E-2D「先進鷹眼」,以取代現有的E-2C。

第八名:T-45C「蒼鷹」教練機;最大起飛重量:6.39噸

雖然它不在實戰隊伍中,但它是美國海軍的現役機型,是航母甲板的重要成員。是「超級大黃蜂」、「咆哮者」飛行員能上艦的必過門檻。沒有300小時以上,100次彈射/攔阻著艦紀錄,就沒辦法成為固定翼戰鬥機飛行員。

以上就是美軍航母現役艦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排行榜」。

歷史上的部分機型:

經典的F-14D「雄貓」,它離開我們並不遙遠。最大起飛重量33.72噸。原型機在1970年首飛,至今已有整整五十年。美國海軍的F-14已於2006年退役。

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最大起飛重量27.50噸,最後一架已於2019年3月退役。還有一款固定翼的S-3「維京人」反潛機,也在2009年退役。

道格拉斯A-3「空中戰士」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37.20噸(82000磅),它是美國海軍歷史上在航母上運行的最重作戰飛機。這傢伙能投核彈,也是美國海軍第一代噴氣艦載攻擊機。

A-3「空中戰士」原型機首飛於1952年10月,1953年服役。後來在A-3的基礎上還發展了EA-3電子戰飛機、RA-3偵察機、KA-3空中加油機等型號。

A-3的服役時間長達40年,是美國海軍服役時間最久的作戰飛機之一,在艦載機中佔有重要地位。

北美A-5「民團團員」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36噸。設計之初主要是為了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後期改為戰術偵察機使用。

F-111B是不能算數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9.90噸(88000磅),這還是減重後的海軍艦載機版本,空軍版的F-111A達到了45.30噸。海軍的F-111B只生產了2架生產型,由於太重而不適合在航母上起降,1968年停止發展。

看到了吧?飛機的「體重史」其實也就是「機型史」,每款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幾十年來,美軍海軍艦載機發展了太多的型號。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劃時代的、革命性的進步,其中有兩個規律:

1、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早期的飛機又小又輕,先飛起來再說。之後機身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到達一定極限後,再依靠科技進步「減肥」,追求由重到輕。飛機畢竟不是錢包,還是越輕越好。

2、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過去飛機型號單一、功能單一。之後型號越來越多,一個機型主要幹一個事情;到達一定數量後,開始追求集多種優勢為一身的一機多能。

這一切都是一個必走的過程,沒有足夠的數量,就沒辦法選擇;沒有足夠的比較,就沒辦法優化;沒有足夠的淘汰,就沒辦法集成;驗證了足夠的缺點,才有可能找的足夠的優點。不經歷相同的過程,就得不到相同的結果。

視頻:「福特」號測試電磁彈射和先進攔阻裝置

視頻:電磁彈射陸上試驗場彈射C-2A「灰狗」

相關焦點

  • 隱身性能世界頂級,起飛重量超31噸,這款戰機堪稱艦載機霸主
    隨著「大炮時代」落幕,航母成為海上霸主。這些年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航母的熱度也越來越高,其中就包括航母最重要的裝配力量——艦載機。作為世界最早研製出艦載機的國家,美國稱霸了這個領域,擁有頂級艦載機。為了稱霸全球,美國一直都在加強軍備方面的更新換代,在艦載機方面,美國的目標是開發一款隱形戰機,應用於海陸空環境下的作戰,因此我們這次要提到的主角——F-35C戰機應運而生。作為F-35戰機的後續項目,F-35C有著世界頂級的隱身性能,僅次於F-22戰機。雖然F-35C是中型戰機,然而由於加強了機翼和尾翼,起飛重量超過了31萬噸,比美軍一些重型戰機還重。
  • 艦載機彈射起飛好處多 但飛行員更易患頸椎病青光眼?
    今天新華社發布消息:「艦載機起降加速度試驗訓練系統」獲國防發明專利。這一系統填補了我國艦載機起降加速度醫學試驗訓練裝備技術空白。顯然,這套系統也在非常明顯的暗示著我國航母未來的將是「彈射起飛」。所以說,航母艦載機成功完成航母上的起降,背後的保障工作還包括醫學上的保障,前期的技術準備也包括醫學層面。文/烽火·希弦  【圖說】毫無懸念,我國航母未來也將是「彈射起飛」,而艦載機起降加速度試驗訓練系統就是用來模擬彈射起飛,開展航空醫學研究。  那麼,問題來了,艦載機在航母上的起降,會對飛行員的身體有著怎樣的影響?
  • 戰鬥中,如果航母被擊沉,起飛的艦載機怎麼辦
    航母沉沒了,艦載機會尋找任何能降落的地方降落,實在沒辦法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儘可能保存飛行員和飛機,比如最近熱播的《血戰中途島》,日軍四艘航母全部被擊沉,返航的艦載機只能在海面上降落,因為戰鬥海域距離日軍控制的陸地太遠,附近的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又不具備讓艦載機降落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艦載機會儘可能在己方軍艦附近降落
  • 美軍艦載機再出洋相,彈射起飛時副油箱掉落,專家:聞所未聞
    2020年的美軍可謂是噩耗連連,先是疫情肆虐,後是火災頻發,真是鬧心。但重歸平靜沒多久,美海軍再次發生事故。據報導,近日一架F/A-18艦載戰鬥機正在進行彈射起飛,副油箱卻意外從戰機上掉落,並在航母的正前方墜入了大海。
  • 美軍首支F35C中隊服役,重洗航母艦載機排名,殲15僅排第6?
    第314艦載機中隊是美軍第一支裝備F-35C艦載機的部隊,該中隊從2020年1月21日接受第一架F-35C,此前一直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州美麗華海軍基地,進行各種訓練,並定期部署到航空母艦上進行測試,第314艦載機中隊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後,意味著美軍首支F-35C中隊正式服役,美國海軍迎來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時代。
  • 世界最大艦載機,對抗美軍也不在話下,如今已經無法服役
    在艦載機方面,美國和俄羅斯都有很多經典的產品。美蘇爭霸,美國沒有出現大問題,但是蘇聯卻解體了。蘇聯遺留給俄羅斯太多的武器,其中有兩款經典的艦載機,不過其中有一款已經無法服役。
  • 張召忠:美軍艦載機曾隨意飛掠中國沿海機場
    資料圖:北京電視臺的視頻截圖資料圖:張召忠在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節目中的視頻截圖在2013年12月25日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中,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將軍驚爆在1994年黃海危機期間,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經常使用它的艦載機在中國的沿海機場,掠過我國機場上空
  • 印度航母對巴基斯坦耀武揚威,結果先被艦載機拖垮?俄羅斯套路深
    「維克蘭特」級是一艘45,000噸的航母,類似於印度海軍現役的「超日王」號航母。目前在印度「超日王」號上服役的米格-29K艦載機,在艦隊防禦任務中的作戰半徑為850公裡,將能夠在遠距離消滅敵方戰鬥機,組織其靠近航母。但是,印度海軍「維克蘭特」號航母將僅攜帶約26架米格-29K艦載機,並且採用了滑躍甲板,限制了艦載機燃料和武器的有效載荷。
  • 二戰時美軍最傑出的艦載機:火力強大,被日軍稱為「死亡口哨」
    P-51野馬戰鬥機在這些強大的戰鬥機中,美國的P51野馬無疑是名氣最大的一個,有人甚至將它稱為「殲擊機之王」,航空史學界對這一機型有很高的評價,認為P-51戰鬥機到達了活塞式飛機的最完美境界,其飛機機體和發動機都是最成功的。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美軍首次出擊,擊沉一艘輕型航母5月7日凌晨4時30分,已經到達珊瑚海戰區的美軍派出多架飛機,對附近海域進行搜索。6時15分,向西北搜索的一架飛機報告:「發現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各2艘。」「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緊急起飛艦載機93架,先後向目標區域飛去。
  • 魔幻現實主義,滑躍起飛的F18,瞄準印度航母艦載機訂單的波音
    彈射起飛的戰鬥機能否滑躍起飛?80%的軍迷會斷然聲稱,陣風,F-18等採用彈射器助力起飛的艦載機是絕對無法滑躍起飛的!但是打臉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波音公司最近公布了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F/A-18E/F Block2超級大黃蜂滑躍起飛的相關視頻。
  • 美軍展示「魔毯」技術 讓艦載機降落航母更簡單
    美軍展示「魔毯」技術 讓艦載機降落航母更簡單 2015-05-15 16:32:26它並不是什麼飛行器,而是一種幫助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的技術,被認為有可能成為艦載機著艦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據美軍介紹,幾十年來,艦載機在著艦時有三點要求:對準方向、著艦角度和注意用來告知艦體搖擺情況的信號燈。由於航母是一個漂移的平臺,而且還會在海浪的作用下起伏擺動,所以要求飛行員進行一系列複雜操作,不少調整必須全憑「感覺和經驗」,因此艦載機著艦難度較高、風險較大。
  • 從俄軍艦載機首戰轉移至岸基基地,看中國海軍的艦載機和航母運用
    俄羅斯航母甲板事實上,各國海軍裝備的航母艦載機,除非是進行海上訓練和遠程軍事行動,否則其艦載機一般都是配備於岸基基地內。同時,由於「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本身的固有缺陷(滑躍起飛方式限制了其主力艦載機蘇-33戰鬥機的武器掛載能力),這使得在敘利亞境內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蘇-33戰鬥機若仍然以航母本身為前出基地,則將導致作戰效能的下降。因此,雖然「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艦載機轉移到岸基基地符合各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運用的常規,但俄軍的此次行動具有特殊性,與其他國家類似做法有較大不同。
  • 一架美軍航母艦載機在衝繩附近海域墜毀
    新華社東京11月12日電(記者王可佳 姜俏梅)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日中午,一架美軍航母艦載機在衝繩縣東南海域墜毀,機上2人已獲救。  據報導,失事地點位於衝繩縣那霸市東南約250公裡的海域。
  • 航母甲板有多厚?最薄只有5釐米?事實就是這樣
    可能不知道的人光憑感覺想像,航母的甲板應該很厚,為啥?那麼重的戰鬥機在上面跑來跑去還要起飛降落,而且大型航母都是要艦載機數量達到幾十架,加上要冒著被敵方飛彈和戰鬥力的打擊危險,肯定很厚吧,怎麼說還沒有個幾百毫米?那就大錯特錯了!
  • 二戰日本海軍最後一次大勝,珊瑚海大海戰擊沉美軍航母
    而為了進攻澳大利亞,就必須全面佔領紐幾內亞,為此,日本集中最新最大的兩艘航母,翔鶴號和瑞鶴號,併集結了包括妙高號和羽黑號重巡洋艦在內的水面艦隊,配合日本陸軍準備奪取紐幾內亞重鎮莫爾茲比港。根據日軍的作戰計劃,一旦拿下莫爾茲比港,那麼整個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都將暴露在日本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內,整個南太平洋的戰線就有崩潰的危險。
  • 美國航母艦載機聯隊的演變及啟示
    原創:晨楓美國海軍具有當今世界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艦隊,最豐富的使用經驗,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的發展對中國海軍艦載空中力量的建設無疑具有借鑑作用。飛機誕生不久,就上艦了。最初的艦載機用於艦隊偵察和聯絡。一開始並沒有航母,艦載機直接在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戰艦上搭載。
  • 突襲美軍航母,黑掉宙斯盾,今狂轟敘利亞叛軍
    如果僅僅是了解性能參數的話,最大起飛重量近44噸,最大速度可達2.17馬赫,作戰半徑為1200公裡,最大掛載量為8噸,也許大家自然會認可這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戰機,只是其設計理念已經落後於時代,主要採用的是可變後掠翼的設計,在今天已經過時了,在上世紀70年代這款攻擊機問世的時候,卻是最為時尚的設計,即可高空高速突防,又可低空突破,沒有領先的防空能力,壓根對它沒辦法。
  • 海空中的「天鷹戰士」:擅長加油的艦載機,美海軍A-3與A-4攻擊機
    停滿甲板的攻擊機,從二戰時代開始,艦載攻擊機就是海軍艦載航空兵最主要的打擊力量航母對於海軍艦隊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搭載幾十架各型飛機,然後飛機可以居高臨下對於海面上根本無處躲藏的敵方艦隊發動毀滅性的打擊。二戰時期,日本最強大的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就是這樣被擊沉的。
  • 第3艘航母將用電磁彈射,美軍為何要放棄?理解了馬偉明7個字含義
    廣泛的媒體報導認為,第三艘航母將使用馬偉明院士團隊研發的電磁彈射系統,該系統是目前讓航母上部署的固定翼艦載機起飛最有效率的方案,比滑躍起飛提高數十倍,比蒸汽彈射提高一倍以上。但是電磁彈射的技術應用並不是簡單的事情,目前全球僅美軍福特級航母使用這項技術,但是因為美國在這項技術上的不成熟,導致福特號航母服役兩年也不能正式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