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這一海戰利器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問世,但其地位和作用長期未受到重視,海戰的主力依然是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及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炮。這種情況一致持續到英國海軍利用艦載機襲擊義大利塔蘭託軍港;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後才開始改變。
但這兩次海戰都是航空母艦編隊蹂躪軍港內停泊的敵方艦隊,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上「決鬥」。1942年的珊瑚海大海戰則截然不同,日、美雙方都出動了以2艘大型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混編艦隊,開創了人類史上航母對航母大拼殺的序幕。
美軍派出雙航母編隊,截擊日本海軍
由於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密碼,因此提前一步知道日軍下一步的行動,並判斷出其將進攻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進而給盟軍在南太平洋的交通線造成巨大威脅。因此,美軍一方面加強對莫爾茲比港的防守,另一方面,積極準備從海上對日軍艦隊進行截擊,迫使其放棄登陸作戰的企圖。
當時,美軍在太平洋戰區共有5艘航母,其中「薩拉託加」號年初被日軍「伊-6」號潛艇擊傷,正在美國西雅圖附近的船廠修理;「企業」、「大黃蜂」號兩艘航母,運載杜立特轟炸機編隊去空襲東京,還在返航的路上;可以用來抗擊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的,只有「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兩艘航母了。
美日雙方投入了數十艘艦艇參戰
4月中旬,「約克城」、「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奉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之命,分別從薩摩亞群島和珍珠港基地出發,向珊瑚海戰區運動,隨同趕來的還有8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和2艘油船,合計26艘艦艇,統一編為第17特混編隊,由海軍少將弗萊徹指揮。
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的部隊則分為登陸輸送隊和機動編隊,共有3艘航母:除了「瑞鶴」、「翔鶴」號外,還有「祥鳳」號輕型航母,另有10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輔助炮艦,12艘運輸船和1艘加油船,數量上明顯超過美軍特混艦隊。
美軍首次出擊,擊沉一艘輕型航母
5月7日凌晨4時30分,已經到達珊瑚海戰區的美軍派出多架飛機,對附近海域進行搜索。6時15分,向西北搜索的一架飛機報告:「發現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各2艘。」「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緊急起飛艦載機93架,先後向目標區域飛去。然而,令美軍失望的是,在這一區域的僅僅是日軍輕型航母「祥鳳」號。
美艦載機群乾脆將錯就錯,集中襲擊「祥鳳」號,僅僅20分鐘,已有13顆炸彈和7枚魚雷擊中該艦,「祥鳳」號發生劇烈爆炸,不久沉沒。雖然「祥鳳」號航母被擊沉了,日軍卻依然沒有發現美航母編隊的所在;同時,美軍也不知道日軍另外兩艘大型航母和其它戰鬥艦隻的具體位置,雙方誰也未敢貿然行動,戰鬥只能暫時告一段落。
日軍「翔鶴」號大型航母被擊傷
8日拂曉,日軍派出7架偵察機進行搜索,其中1架發現了美軍航母編隊,並立即向指揮部報告。「瑞鶴」號、「翔鶴」號兩艘航母起飛艦載機69架前往攻擊。同時,美第17特混編隊派出的偵察機也發現了日航母編隊,立即起飛了82架艦載機,向日軍目標飛去。
雖然,美軍首先發動了攻擊,但由於「瑞鶴」號航母上空濃雲密布,根本無法實施攻擊;而朝著「翔鶴」號發射的魚雷又因為航速低,距離遠,根本構不成威脅,美軍不得不冒死衝破敵方防空火力網,進行低空投彈攻擊,總算有3顆炸彈命中,「翔鶴」號飛行甲板損壞嚴重,暫時失去了作戰能力。
美軍航母一沉一傷
與日本航母相比,美軍航母的運氣明顯差了一些。首先是「約克城」號被航彈擊中艦橋附近的飛行甲板,熊熊大火迅速四處蔓延,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不斷響起。隨後,「列剋星敦」號被日軍魚雷機投放的2條魚雷直接命中左舷,大量海水湧入蒸汽鍋爐倉,造成航母失速,並逐漸傾斜。
儘管船員們拼盡全力搶救,一度使「列剋星敦」號恢復了平衡。但由於洩露的油氣不斷在船艙內積累,形成了新的爆炸,火勢很快就無法控制了。為了不讓失去動力的「列剋星敦」號被日軍俘虜,美軍「菲爾普斯」號驅逐艦奉命對其發射了5條魚雷,將其送入海底。
提前解除中途島參戰日軍三分之一兵力
戰鬥至此,美軍已無力再戰,遂撤離戰場;日軍雖然兩艘航母俱在,卻只剩下9架艦載機尚可起飛作戰,已經無法掩護即將開始的登陸作戰了,只能暫時中止了對莫爾茲比港的進攻。同時,由於這兩艘航母的艦載機和飛行員損失殆盡,一時難以補充,最後只能缺席隨後的中途島海戰,使參戰的日軍大型航母僅剩4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