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講到漢文帝駕崩於未央宮,那麼未央宮是什麼樣的一種建築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探究竟吧!
未央宮,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漢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未央宮是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一個朝代的理政之地和禁苑,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未央宮也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就是在未央宮領取漢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從而拉開了轟轟烈烈的鑿空之旅,展示了位於絲綢之路東端的東方文明發展水平,見證了漢長安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兼具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起點價值。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1961年3月4日,未央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未央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未央宮的文明之處都說明完畢了,那麼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何取名為「未央宮」吧。按現在的審美,未央未央,細細品來,這個名字著實很美,有種漫漫無窮盡的綿長感,如「夜未央」,長夜漫漫無窮盡,星空璨璨迷人眼,無心睡眠……
未央宮興建的時間、主持人及修建目的,《史記》和《漢書》中均有明確的記載。但何以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義,文獻上卻沒有任何說明。
未央宮手繪圖
「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詩中的「未央」作「未盡」、「不盡」、「未已」解。關於《庭燎》一直有多種解讀,「未央」一詞涵義也因此偏差,且無定論。
漢代文獻中有關未央的記錄絕大多數是以宮殿名稱的形式出現的,特指「未央宮」。除特指外,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及文物中的「未央」多與「萬歲」、「延壽命」等語彙同時出現,包含吉祥之義。這一點在漢代瓦當文字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如「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等;在銅鏡銘文中也大量出現,如:「長相思,毋相忘,常貴福,樂未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等,且帶有這種銘文的銅鏡全國各地都曾出土。此外,「未央」也是漢簡記載最為多見的人名之一,上至於「侯」,下至於「奴」,都有以此為名號者。由此說明,在漢代「未央」、「長樂」是全國各個階層通行的吉語。作為吉語,「未央」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未央宮之中有一宮殿,名為「椒房殿」,這是很多影視劇中都有的場景,這是西漢時代的皇后宮殿。取名是因其宮殿牆壁以椒粉和泥塗抹,這樣既以使其殿壁呈暖色,室內有溫暖感覺,又可因椒房能使殿中芳香襲人。椒房殿正殿坐北朝南,殿前設有雙闕。宮殿之前置闕十分罕見,非一般宮殿所能為,顯示出椒房殿建築規格之高。因此才是皇后的宮殿,格調多高級啊!
未央未央,長樂未央,錦繡未央,論如何未央,請諸位看官自己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