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被建成後,一直被使用到唐朝末年

2020-12-25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西漢之後,是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共作為十個朝代、三十多位皇帝的大朝正殿使用長達360多年,存世長達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一個朝代都有標誌性建築,秦朝的阿房宮,漢朝的未央宮,唐朝的大明宮,宋朝的玉清昭應宮。這些宮殿都是當時的標誌性建築,史書中關於它們的描寫也是很多,後世更是很多人作詩作詞來稱讚這些宮殿。

其中阿房宮還未建成就被毀了,大明宮也在唐末亂世被毀。而漢朝時期建立的阿房宮卻被使用了一千多年,也在唐末亂世中被焚毀。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漢未央宮在長安城的西南部(今天的西安市西北5公裡),是漢朝君臣朝會的地方。

「未央」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未央宮有多大呢,有六個紫禁城那麼大,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未央宮基本建成,成為漢帝國的主要宮殿。之後歷經新莽時期,王莽以未央宮為皇宮。東漢光武帝和漢順帝對未央宮進行了部分的修復。之後漢桓帝對未央宮進行修葺工作。

東漢末年,因為董卓被誅引發了在長安城內的激烈戰爭,未央宮再次被嚴重破壞。西晉時期晉愍帝修復未央宮,改名太極殿。前趙時期,趙昭文帝劉曜對長安宮室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建。

後趙時期,趙武帝石虎下令修長安未央宮。前秦時期,把未央宮作為皇宮。後秦時期,以未央宮作為皇宮。北魏孝文帝曾住過未央宮。西魏時期以未央宮為皇宮。北周時期以未央宮為皇宮。

唐敬宗李湛和唐武宗李炎對未央宮進行修繕。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朱溫一把大火燒了長安城,未央宮也淪為廢墟。

從漢高祖時期到唐朝末年,未央宮被很多朝代作為皇宮使用,歷代更是對其進行修繕。未央宮曾經被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北周作為皇宮使用。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漢長安城遺址西南部的西安門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史上存世最久,經歷十多個朝代的宮殿——未央宮
    一個朝代都有標誌性建築,秦朝的阿房宮,漢朝的未央宮,唐朝的大明宮,宋朝的玉清昭應宮。這些宮殿都是當時的標誌性建築,史書中關於它們的描寫也是很多,後世更是很多人作詩作詞來稱讚這些宮殿。其中阿房宮還未建成就被毀了,大明宮也在唐末亂世被毀。
  • 未央宮往事
    這個西安城最大的未被開發的地塊一直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空白的一塊,但卻是長安城文化履歷的見證。在遺址公園開放之際,我們「一夜未央」,鉤沉千年往事。公園前200年,未央宮基本建成。總面積約5平方公裡,約佔漢長安城面積的七分之一,四面各有宮門,東門和北門有闕。未央宮極其奢華雄壯,《三輔黃圖》記載:前殿以木蘭為棟椽,以杏木作梁柱,屋頂椽頭貼有金箔片,門扉上有金色的花紋,門面有玉飾,裝飾著鎏金的銅鋪首,鑲嵌著各色寶石。
  • 秦始皇時期的鹹陽未央宮真的如今的西安嗎?
    據記載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國遷都鹹陽開始建造鹹陽宮,致秦昭王時期鹹陽宮已經建成,最後在秦末年,項羽攻入鹹陽,縱火屠城,鹹陽宮大半被毀,同時被毀的還有阿房宮和秦始皇陵地面建築等珍貴歷史建築。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 歷史上有名的未央宮從何而來?又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洪流?
    未央宮平面示意圖高帝五年(公元前202) ,劉邦派丞相蕭何修建長樂宮。兩年後,長樂官建成。蕭何的未央宮建設原則,是以其建築的壯麗,體現皇帝的「重威」。對於皇宮建築的要求,是「亡令後世有以加」。高帝九年(公元前198),未央宮建成。不久,高祖就在未央官前殿舉行大型國宴,並為其父祝壽。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宮,其中有個皇宮一直保存至今!
    在中國歷史中,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地建造了一些建築,有些建築一直保存至今,我們稱之為古建築。古建築也成了很多遊客想要旅遊參觀的地方,因為通過這些古建築可以了解時代的背景以及文化的發展,也蘊含著一定的底蘊。在我們現在如此發達的社會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古建築,這些建築當作文化遺產一直保留著,並且定期會進行維修加固。
  • 未央宮,如何未央?
    上一篇文章講到漢文帝駕崩於未央宮,那麼未央宮是什麼樣的一種建築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探究竟吧!未央宮,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漢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 未央宮遺址下面發現暗道,小編經過分析,暗道應該有三個作用
    在西安的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專家們在未央宮遺址下發現了數條暗道,暗道四通八達讓人驚訝不已。當專家們仔細分析後,才發現了暗藏千年的秘密。未央宮下的暗道究竟因何而建?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於芒碭山起義,一路誅秦滅楚,終於打下了大漢江山。在此之後,劉邦經過綜合考慮,決定將都城選在長安,並在此大興土木建造宮殿,作為西漢帝國的皇宮,即我們熟知的未央宮。
  • 古絲綢之路最早的東方起點,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現狀航拍2020
    之後又於長樂宮西修建了未央宮,漢時稱「西宮」。 「未央」一詞,作為吉語,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的意義。也含有「沒有盡頭」的意思。結合「長樂」一詞,有「快樂得沒有止境、快樂無邊」的意思。此後,未央宮,一直是西漢的正式皇宮,成為一代王朝的政治中心。
  • 原創閩南名剎:始建於唐朝末年的南普陀寺,弘一法師曾在此傳經!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朝唐朝末年,當時被稱為泗洲寺。明末清初,寺院毀於戰亂。後來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關於南普陀寺名的由來,則是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
  • 西漢皇家宮殿,漢代皇帝的居所:未央宮
    未央宮,中國西漢皇家宮殿,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建於長安城西南角,為長安城地勢最高之處。西漢時位於西漢都城長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未央宮總面積約5平方公裡,相當於將近7個故宮大小。2013年10月28日,未央宮遺址保護展示區一期工程完工,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 漢長安城 未央宮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原標題:漢長安城 未央宮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再獲殊榮。目前我市共有秦始皇陵、漢陽陵、大明宮、未央宮4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總數的九分之一。   漢長安城是中國西漢帝國的都城,作為西漢時期漢代帝國的權力中樞,未央宮既是西漢帝國政令中心,也是帝國統治者下達「漢通西域」政令的決策地和指揮中心。經過60餘年的持續考古勘探和發掘,究明了宮內宮牆、道路系統,發現149 處建築基址和 26 處窯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遺存。
  • 為何唐朝的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還會使用「布帛」來當貨幣
    此後雖然大隋王朝建立,但隋朝壽命過短,很快又是天下大亂,北方三大政權並立,因此百姓被迫將以物易物的傳統保留下來,一直延續到唐開元天寶年間才停止。 商品貿易的不足。一般來說,唐王朝的確是非常繁榮,而且商品貿易十分發達。
  •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西安廣仁寺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大明宮遺址的東側,有一處整個宮殿的畏縮復原模型,那裡能窺探到大唐的盛世光景,和遠處的高樓大廈相映成趣,這樣的真實景象,我只在 日本 的 奈良 見到過,讓人無比懷念。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比起唐朝的大明宮,漢朝的未央宮年代更為久遠,未央宮的遺址位於 西安 城區的 西北 方向,這片遺址的外圍同樣綠草茵茵,新種上了不少的花木,但是越往裡面走就顯得更為原真,並且幾近無人問津的地步了。
  • 唐朝的長安城設計有何玄機?
    文/馮玄一上面這幅圖,是唐朝都城長安的平面圖。看到這幅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筆直和方正。街道是筆直的,街道兩旁眾多的坊則是方方正正的。先介紹一下長安城。唐朝的長安城是從隋朝的大興城承襲而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幅平面圖上右上角的大明宮,是在唐太宗時期開始建設,到唐高宗時期才建成。長安城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藝術。其玄妙之處,用四個字總結便是"象天法地"。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既然天為圓形地為方形,那麼地上的人主所居自然應選擇方形,《考工記》中古代都城的形制設計為方形,並成為歷代都城建設的基本模式。
  • 西安未央宮遺址公園2020年開放 7朝理政之地面積相當於6個故宮
    記者從保護特區管委會了解到,保護展示服務提升項目從2017年開始動工,目前已接近尾聲,預計到明年,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將以全新的面貌向公眾開放。在西漢以後是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七個朝代的理政之地,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作重點圍繞未央宮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完成園區徵地拆遷、移民安置、遺址公園區綠化、基礎設施建設、拆遷區域補充勘探、遺址保護及展示工程實施等工作,形成以宮牆、城牆顯現和考古發現的建築遺址標示展示為主的遺址公園總體格局。
  • 十三太保的義父,唐朝末年的年輕武將,後唐的開創者
    京劇中的十三太保描述的時代背景就是五代十國的開啟之年,亂世之中必出豪傑,故事一直圍繞李克用收下十三個義子與他東討西徵的故事。李克用是十三太保故事中的主角,李克用是唐朝晚年的忠勇的武將,李克用出身於武將世家,所以他從小就精通武藝。李克用小時候,他的父親李國昌就已經一方霸主,所以他很重視李克用的學武情況,所以他就到處尋找名師來教導李克用武藝。
  • 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絲綢之路的歷史起點
    12月28日,記者採訪團來到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處,站在未央宮前殿,放眼望去,可看到規模龐大的少府遺址、中央官署遺址及椒房殿遺址。先後有十個王朝在此建都 長安城始建於公元前202年,先後有西漢、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等十個王朝在此建都,實際使用近800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當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裡,建有未央宮、長樂宮、北宮、桂宮、明光宮、建章宮及八街九陌
  • 「後唐」的皇帝也姓李,他們是「唐朝」皇帝的後人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國家,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對於後唐來說,雖然皇帝姓李,不過其和唐朝皇帝之間並不存在血緣上的關係。公元891年,也即唐朝末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河東。而對於前晉來說,就是後唐的前身。而就前晉的建立者李克用來說,是「沙陀人」,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姓名李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