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耄耋之年,依舊身手矯健、思維敏捷。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當天,記者走進鍾南山的「家庭健身房」。今年已82歲仍在醫療一線工作的他,在繁忙工作之餘堅持每周鍛鍊3次以上,甚至一口氣還能做10個引體向上。他說:「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個春節,鍾南山院士刷屏了。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003年非典期間,那個「敢醫敢言」的鐘院士。一句「將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裡來」給了全國人民莫大的信心。如今,17年後,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蔓延的情況下,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再次出山,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就像是網友留言那般——看到鍾南山,我們就安心了。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再次給國人注入一針強心劑。
在社交媒體上,鍾南山院士有這麼三個瞬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是2020年1月18日晚,由於航班、鐵路的票均已賣完,鍾南山院士搭乘高鐵餐車緊急前往武漢。
一個,是2020年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數度哽咽,眼含淚光,讓人動容。
點擊播放 GIF 1.4M
還有一個,則是鍾南山院士的健身照片,肌肉線條清晰可見,完全不像是年過80的老人,甚至於比很多三四十歲的人身材還要好。
其實,從小開始,鍾南山就是一個運動健將,與體育有著不解之緣。
1955年,鍾南山考入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在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的時候,他的體育天賦也逐漸嶄露頭角。在校運會的歷史上,鍾南山至今還保持著110米欄(15秒9)和400欄(55秒1)兩項紀錄。
由於在校運會上的出色表現,1958年,正在讀大學三年級的鐘南山被抽調到了北京市體育集訓隊,備戰首屆全運會。
一年之後,鍾南山以54秒2的成績打破了當時400米欄的全國紀錄。有報導指出,鍾老這次破紀錄是在全運會上完成的,並且奪得了冠軍。但根據此前體育自媒體人田兵老師曬出的一份首屆全運會成績單上顯示,的確有3名運動員打破了紀錄,分別是:梁仕強(53秒6)、周建立(53秒8)和袁旦(54秒4),並沒有鍾老的名字。此外,54秒2的成績在當時也奪不了冠。
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個紀錄是鍾老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創造的,但首屆大運會是在1982年舉辦的,顯然在時間維度上是對不上的。
目前,最靠譜的說法是鍾老打破全國紀錄是真,只不過場景是在全運會之前的測試賽上,而這也正好能夠和北京醫學院在之後給鍾老補發一個紀念獎章對應的上。當然無論是哪種說法,有一個事實是肯定的——鍾老從小就是一個「運動達人」。
這次集訓結束之後,北京體委曾經希望鍾南山能夠留下,走職業體育的道路。
要知道,在那個困難的年代,運動隊的衣食住行都有很好的保障,是一個讓人很羨慕的去處。但鍾南山思考再三,還是決定放棄了,重新回到了醫學領域。
當然,告別了職業體育的道路,但鍾南山體育保持著體育鍛鍊的習慣。
休息的時候,遊泳、足球、籃球、舉重......鍾南山均有涉獵。
即便工作繁忙,年齡不斷增大,鍾南山依舊保持著一周3-4次晨練的習慣。並且,鍾老的晨練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跑步,而是一套完整又複雜的流程。「先是快走,然後跑步,大約20-25分鐘。之後再做拉力,各種各樣的拉力。完了以後再做兩三組雙槓,每組15-20下;接著做仰臥起坐,最後做單槓。」
點擊播放 GIF 3.2M
點擊播放 GIF 1.5M
並且,鍾南山也一直告誡自己的學生,要加強體育運動。在鍾老看來,體育運動能培養人的三種精神,一是競爭的精神,一定要力爭上遊;第二是團隊精神;第三是如何在一個單位時間裡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把體育的這種競技精神拿到工作、學習上來是極為可貴的。
1957年,由謝晉執導,劉瓊、秦怡等主演的體育題材的電影《女籃5號》火遍大街小巷。
但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型是1952年前後組建的首屆中國女籃。當時,那支女籃的隊長是5號楊潔,也就是電影中的主人公原型,而副隊長是15號李少芬,也就是鍾南山的夫人,曾在電影中客串出鏡。
1952年10月,李少芬入選女籃國家隊。之後的5年時間,李少芬留學蘇聯,籃球技術突飛猛進,逐漸成為國家隊的核心球員。並且,李少芬的技術十分全面,場上的五個位置均可勝任,她最大的特點還是在於投籃——中距離十分精準,並且採用的還是單手跳投。
學成歸來之後,李少芬和她的隊友們先後獲得了1963年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和1964年四國女籃賽的冠軍。
在國家隊退役之後,李少芬回到了廣州,打到了38歲徹底退役,之後從事教練員的工作。1999年的時候,李少芬被選為新中國籃球運動員50傑之一。
雖然,鍾南山和李少芬家中有長輩相識,兩人很早之前就已經認識。但真正的走到一起,還是「因為體育結緣」。兩人因為相同的體育志趣,一見如故。再加上,備戰全運會期間,兩人還經常一同訓練,讓感情迅速升溫。1963年底,鍾南山和李少芬舉辦了婚禮。
婚後,鍾南山夫婦育有一兒一女。
兒子鍾帷德,子承父業,成為了一名醫生,目前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女兒鍾帷月,繼承了優秀的運動基因,成為了一名遊泳運動員。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經獲得過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還曾經打破過短池50米蝶泳世界紀錄。
《人民日報》這樣評價鍾南山: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這無疑是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鍾南山的「硬核」。也正是因為這種「硬核」,才讓人們充滿了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信心。最後,套用鍾老的一段話: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