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事二:關注鍾南山院士,建一個熱愛運動的家

2020-12-06 佳家有教

從17年前全國領軍抗擊非典到今天逆向而行武漢戰疫,歲月不改其忠,年紀不改其勢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再一次成為大家依賴的焦點。

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國難關頭,又一次奔赴沙場走近我們的視線,全國民眾無不驚豔於鍾老挺拔的身軀和矍鑠的精神。2003年67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醫護人員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力挽狂瀾,享譽中外,聽說今天已經84歲的鐘老再次披掛上陣為廣大人民群眾遮風擋雨,民眾在讚賞之餘,更多的是對老英雄健康的擔心和心痛,隔屏一見,一片驚嘆。

其實鍾老的家不光是有名的醫學院士之家,更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體育冠軍之家。老伴李少芬是電影《女籃5號》的原型人物,國家前女籃隊員,女兒鍾惟月是國家遊泳運動員,世界冠軍,84歲高壽的鐘南山,上大學時就是運動健將,1959年9月參加全國首屆全運會,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現在仍堅持每周健身三次以上,全身肌肉發達,紅二頭肌鼓鼓的,一口氣就能做十幾個引體向上。

在鍾南山家裡有一個簡易健身房,在10多平米的家庭健身房裡,跑步機、動感單車、雙槓、拉力器、啞鈴等健身器材擠滿了房間。脫下白大褂,穿上運動背心的終南山,在跑步機上快走慢跑,然後再進行力量訓練,身上的肌肉線條清晰可見。鍾南山曾介紹,他多年堅持的運動方式是下班回家先在跑步機上跑,騎單車20~30分鐘,鍛鍊下肢肌肉,然後在單雙槓上做引體向上和槓上撐起,鍛鍊上肢肌肉,還會在床上做仰臥起坐鍛鍊腹肌,有時還會出去遊泳打籃球。

鍾南山院士的田徑球類都極棒,最強的是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400米欄比賽,他以54秒6打破了男子組全國紀錄,他還以非運動員身份參加百米賽跑出了11秒2的好成績。

夫人李少芬和鍾南山同歲,溫柔文雅的老人卻是一位運動健將,1950年加入廣州女子籃球隊,52年至66年在國家女籃效力,58年與隊友一起戰勝歐洲勁旅捷克斯洛伐克隊,1961年獲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冠軍,1966年到1972年在廣東女籃任教練兼隊員,72年至78年任廣東省女籃教練,1986年至93年,任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副院長,曾任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籃球協會副主席。

鍾南山院士的女兒鍾惟月,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優秀遊泳運動員,獲得過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100米蝶泳的冠軍,1994年還打破了短池遊泳世界紀錄。但她並沒有因為自己取得這些成績而驕傲,始終以低調謙遜的態度不斷努力,也正是因為這樣,作為鍾南山的女兒,她也鮮有人知,她一直將自己的父親作為榜樣,孜孜追尋父親的教誨。

由於鍾南山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得多,也沒有出現老年人常有的視聽障礙、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腿腳不便的問題,他曾說:「現在除了不能再參加運動量大的競技運動外,感覺年齡對我沒有太大影響。」

鍾南山院士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個紐帶和潤滑劑,在他的家庭裡充當這個角色的是體育運動,一家人都是籃球迷,鍾南山的妻子一生熱愛籃球事業,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鍾惟德鍾惟德,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青科協及省青聯委員,廣州市優秀專家。

如今是鍾惟德醫生,是醫院的籃球隊主力,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著名的泌尿科外科專家。女兒鍾惟月繼續著她的遊泳事業,繼續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女婿費利倫,是一位在廣州工作的美國人,上學時曾參加過美國大學男籃聯賽,也是一個籃球迷。

女兒遺傳母親的體育天賦,兒子繼承父親的醫學事業和優育愛好。

鍾老曾說: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鍛鍊,因此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並長期堅持下去,對個人一生、對家庭都尤為重要。

他還說: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生活質量,人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的活著。

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力量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肌肉功能,而心肺功能的保持和提升需要靠耐力訓練,正是因為這樣的運動健康理念。鍾南山院士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一直奮戰在一線,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觀點,84歲的她依然如年輕人一般,身體硬朗,充滿活力。

如果不是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多少人還會一如既往記起這位老人。但時隔17年他依然強健,像一顆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時刻以戰士的雄姿出現在公眾面前。

17年前有領導這樣評價他,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17年後,我們又看到他的忙碌和拼搏,在風浪拍岸的時刻,他是那個能塞住決堤之口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然爆發,他在給出了「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的建議後,自己卻義無反顧擠上了一輛前往武漢的列車,坐在餐車一角緊張工作。很多民眾注意到,短短幾天內,鍾南山院士又憔悴了許多,尤其是他哽咽時,讓人敬重,更讓人心痛。

相關焦點

  • 走進鍾南山院士的中小學時代,分享他的成長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閃爍著一顆最為耀眼的超級明星,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他是全國人民心中「降妖除魔」的英雄。今天由「教育望遠鏡」為你分享鍾南山院士中小學時的故事。
  • 鍾南山和華佗、孫思邈:都是熱愛運動的學霸,都是仁心聖手的壽星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1936年,中國的傳統是算虛歲,按照中國人的算法,就是85歲了。85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是柱國之材,依然為國操勞。我在網上看到了鍾南山院士一身肌肉的照片,足以見證鍾南山院士身體非常硬朗。由此可見,鍾南山院士肯定會像華佗和孫思邈一樣,是一個超級長壽的老壽星。
  • 鍾南山院士:良好的體魄,是抵禦一切的前提
    良好的體魄,是抵禦一切的前提最近一周,全國人民最關注的事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了,「肺炎疫情」無數次登上並佔據熱搜榜,人們後知後覺感嘆道:原來明星信息佔據熱搜時才是國泰民安日。截止1月24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287例,重症237例,死亡41例。
  • 參觀鍾南山院士的家,他對子孫的兩點要求,就是最好的家風
    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能解決,大家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相信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全國人民都會深受鼓舞,而這句話就是來自於84歲的老人,鍾南山院士之口,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風骨和力量,而他的存在就是人們心中的一劑強心針,有他在,什麼都不怕了。
  • 不知名「女藝人」質疑我們的抗疫英雄院士鍾南山
    #沈佳欣11月27日,一位沈佳欣的女藝人發文公開質疑我們的英雄鍾南山院士,她說:敢問種院士,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發明什麼藥,治好過人,提出過什麼合理化建議,你在武漢一共待過幾天,您在這次疫情都做了什麼貢獻,別告訴我只有板藍根和瑞德西偉
  • 鍾南山院士日程表的背後,這些感人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聽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表示在紙面上記錄的這些行程背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斷溝通,費心準備1月20日晚鐘南山院士曾接受白巖松採訪
  • 「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在近日的採訪,您眼中泛著英雄的淚光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夠過關的。」您懸壺濟世的情懷又一次讓國人淚奔。鍾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醫護隊伍,一起向禍害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鋒利的寶劍,為武漢、為祖國、為人類無怨無悔地揮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鍾南山院士,我敬佩您!
  • 鍾南山院士抗疫日程表引人淚目,這些感人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聽|...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寫滿紙張在紙面上記錄的這些行程背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斷溝通,費心準備1月20日晚鐘南山院士曾接受白巖松採訪在回答其中一個問題時鐘院士因太過勞累沒有立刻回答上來採訪結束後鍾南山對秘書蘇越明說「我的腦子都已經木了,
  • 【院士之家】鍾南山回憶「乘餐車去武漢」背後故事,一句話令人淚目
    【院士之家】鍾南山回憶「乘餐車去武漢」背後故事,一句話令人淚目 2020-09-24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愛等待8年,攜手64年,鍾南山院士的動人愛情
    最近,鍾南山院士兒子鍾惟德在《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上給主持人提供了一段視頻:空蕩蕩的籃球場上,84歲的老媽媽李少芬在投籃,那是他5月份回家時拍到的畫面。廣州的5月份十二點多太陽正曬,媽媽在籃球場上投籃,等父親鍾南山回家吃飯,因為他總是在中午一點多才回來。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鍾南山院士:李文亮是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我為他驕傲!忍不住落淚……
    鍾南山院士日前,國家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接受了路透社英文採訪。在採訪中談到李文亮醫生時,鍾南山院士深情地表示,李文亮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hero),我為他驕傲,並在談談到這裡時忍不住眼含淚光……具體採訪如下:我認為,大多數人認為他是中國的英雄。
  • 《故事裡的中國》播出《鍾南山》
    11月14日晚八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第三期。本期節目走近鍾南山這位「80後」硬核背後的柔情一面,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個更加立體和全面的鐘南山院士的故事,特別是從他的人生成長、家庭生活,感受他一路積蓄著的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也以此向所有在疫情中付出努力、作出犧牲的中國人致敬。
  • 84歲鍾南山對比照爆火:運動和不運動的人,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84歲依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則是一位非常非常值得孩子作為崇拜偶像的人!不只學習鍾南山院士的人生學習精神,更要學習他的生活習慣這幾天,《鍾南山,一個狠角色》一文刷爆了朋友圈。縱觀鍾南山的一生,不得不承認,真真是一部傳奇,值得每一個家長讀給孩子聽聽!鍾南山院士身上,值得我們和孩子學習的,不只是他艱苦求學、奮勇拼搏的人生故事;更還有他熱愛運動的生活習慣!這就是為何鍾南山院士84歲,依然能夠精神矍鑠地奮戰在一線!
  • 鍾南山院士在火車上小憩的真相:秘書說他其實沒有睡
    今年春天,84歲的鐘南山院士,剛剛告誡完大家:不要去武漢。他獨自登上了開往武漢的專列,那張火車上小憩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然而秘書近期在撒貝寧主持的節目中說出了實情: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鍾院士在火車上睡過覺。你看他眉頭緊鎖,正在想事情。
  • 鍾南山,為何還是他?
    我最早從他的口中知道了鍾南山的不少傳奇故事。| 2020年春節給鍾院士拜年的合影 魏東海(左)東海在美國刻苦攻讀英語,也很喜歡運動,經常打網球。他愛鑽研管理問題,曾獨自聯繫到矽谷和洛杉磯的幾家美國集團公司實習和調研,回國後還多次應邀赴美國講學。與東海接觸多了,了解到他閱歷豐富,下過鄉,當過兵,當過工人。
  • 讀《鍾南山:生命的衛士》,向鍾南山院士學習成為一名成功的人
    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再戰抗疫前線,並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而講述鍾南山生平的書--《鍾南山:生命的衛士》,於近期出版發行,並一躍成為受人追捧的暢銷書。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國士鍾南山的成長曆程,看看這本書給了我們什麼人生啟迪呢?
  • 《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 再現敢醫敢言的國士風骨
    儘管鍾院士本身並不喜歡別人用「84歲的前輩」來定義他,但本期節目依然嘗試走近這位「80後」硬核背後的柔情一面,試圖給大家呈現一個更加立體和全面的鐘南山院士的故事,特別是從他的人生成長、家庭生活,感受他一路積蓄著的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也以此向所有在疫情中付出努力、作出犧牲的中國人致敬。
  • 《鍾南山》紀錄片觀後感評價 鍾南山抗擊疫情故事簡介
    《鍾南山》紀錄片觀後感評價 鍾南山抗擊疫情故事簡介  時代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徵和民族形象的代表,讓歷史得以銘記和傳承,也讓歷史變得鮮活與生動。由廣東廣播電視臺攝製播出的紀錄片《鍾南山》,用事實的邏輯力量藝術地再現了鍾南山院士老驥伏櫪的高邁形象,該片不僅在主題立意上佔據了時代高度,而且在敘事手法上也將紀錄片藝術水準推升至一個新的境界,成為大眾媒介時代背景下摹寫時代英雄的成功範例。
  • 今晚CCTV-1《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再現敢醫敢言的...
    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故事裡的中國》還能講出什麼樣的新鮮感?本期節目先後對話一路跟隨採訪鍾院士的葉依,以及鍾院士的秘書蘇越明、學生張挪富、長子鍾惟德,並奔赴廣州拜訪了鍾院士本人。節目將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