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中國網際網路又一鬥獸場

2020-12-20 米蘭沒有鐵匠

過去的一個月,如果要問中國網際網路的焦點是什麼,社區團購絕對有他的一席之地,短短的一個月間,美團,阿里,滴滴,拼多多,甚至連字節跳動也都先後進軍了社區團購的領域,足可見社區團購這一概念的火爆。

1. 起源

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了。2016 年發跡於二三線城市的社區團購,最早是基於微信群裡做相關的團購業務,採用了預購+自提的模式,逐步向鄉鎮和農村滲透。整個行業在幾年來都是處於不溫不火狀態。因為最初團購的訂單大多都是微信群裡的成員進行報名,然後由代理人,也就是現在業內普遍的叫法是「團長「,手工一單一單記錄下來的,然後去和對應的店鋪老闆談判。一方面,團長積極拉攏參加團購的成員,另一方面從各大商超爭取到最合適的商品團購價格。這門生意生意就這樣悄然展開。

起初的社區團購局限於模式的低效,團長相對較為分散,而做社區團購的公司也沒有一手的用戶數據,無法進行動態的調整運營策略。2019年,一直在社區團購掙扎的呆蘿蔔,由於經營不善宣布破產;而寶能生鮮也由於自身原因宣布退出社區團購。跟很多領域一樣,社區團購的模式並不算掙錢,模式也十分有限,而且由於其運營,宣傳等與傳統電商不同,導致其擴張乏力。

2. 發展

社區團購模式中用戶,團長,社區團購公司之間的聯繫有限。到了2018 年七月份,微信小程序升級了後臺數據分析和插件功能,通過小程序可以看到小程序的用戶數等新的方式,讓社區團購迎來了一波爆發。團長只需要在小程序上架相關團購信息,用戶通過小程序就能下單,而社區團購的公司也能與團長進行多方面合作,從更多的維度去做數據分析,用更多的運營手段去吸引用戶,從而促進社區團購的發展。

不僅如此,社區團購還遇上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瓶頸期。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國網際網路踏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爆發式增長的網民群體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一片廣袤的藍海,而如今這一紅利面臨消耗殆盡,獲客成本節節高攀,網際網路企業面臨的情況由用戶的獲取到用戶的存量,不僅僅是整體格局穩定,甚至在細分領域都出現了固化的現象。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 年中國拼購電商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2017 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兩億人,增長率達到 117.5%,2018 年用戶規模料已突破三億人,到 2020 年會接近五億人。龐大的拼購用戶讓網際網路企業將目光投向了社區團購這一無主之地。

除此之外,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深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借著居家的契機,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以生鮮電商為切入點的社區化服務,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而社區團購作為社區化服務的擴充,區域規模急劇擴張,通過利用小程序作為運營載體,社區團購商業模式開始平臺化運營,而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巨頭也聞風趕來,開始布局市場,大量資本開始投資。

3. 爆火

那麼如今社區團購的第一是誰呢?如果是在半年前,大家一定會說是興盛優選。但近兩個月的時間,隨著巨頭的入場,社區團購賽道,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的社區團購賽道上,盤踞著兩股最為強勢的力量:一是以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為主的老牌社區團購頭部平臺,他們都是成立時間早,也是早期社區團購競爭的倖存者,普遍體量大,覆蓋區域廣、供應鏈配套完善。二是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例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背靠著網際網路巨頭,擴張速度快,敢於補貼,燒錢能力毋庸置疑。

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加入社區團購,局面將重新洗牌,社區團購市場份額的搶奪趨於白熱化。阿里方面投資了老牌「十薈團」、騰訊也入股了原先的頭號玩家「興盛優選」,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4. 降溫

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少有的提出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隨後相關媒體評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和追求,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報導。相關媒介的披露,一定程度上澆滅了看上去火爆而瘋狂的社區團購市場熱情。

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只做業務,不做研究的一貫風格,在之前的發展中可見一斑。從早期的O2O,網約車,再到千團大戰,共享經濟等,國內網際網路一貫的風格基本上就是兩種,一種是成立相關的事業部,利用自身強大的研發能力,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類似的功能,並進行瘋狂補貼,用錢砸出用戶,搶佔市場份額;另外一種則是通過收購,注資行業賽道發展較為穩定的頭部企業,扶持並拉攏相關的賽道玩家。最終形成巨頭兼併,多足鼎立的局面。而在獲取到足夠份額的同時,減少補貼並抬高價格,掌握線上流量和話語權,實現獲利。

而從相關官媒的評論上看,網際網路企業在社區團購上大概率會大幅度收斂,改變目前的燒錢模式,但這個業務並不見得會停止。

5. 延伸

那麼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幹涉社區團購,會不會對原有的菜農造成影響?答案是會,但是影響有限。對於一線城市來說,社區團購的需求實際上並不高。一線城市生活著大量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以美團,餓了麼為主的外賣平臺和以各類速食品為主的便利店,佔踞了一線城市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處於四五線城的地方,大多數是年紀稍長的老年人,接觸網際網路的機會較少,並且買菜恪守「新鮮」,對於社區團購這種其實並不感冒。只有處於二三線的城市,生活節奏不算快,並且也接收到網際網路的充分輻射,對於社區團購這種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高,同時並沒有太多自產自銷的菜農競爭,為社區團購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土壤。而從長沙起家的老牌玩家興盛優選,從早期的社區團購中殺出重圍,也從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點。

除此之外,對於菜農來說,賣出的農產品普遍在「幾毛錢」,而消費者購買到的,往往都是「幾塊錢」,中間的差價實際上都是被各種菜販子和中間渠道方分走了。社區團購所做的,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線下零售業與線上服務業的資源,如果國內網際網路巨頭能夠進行社區團購的合理布局並減少中間商的浮動差價,那麼對於菜農與消費者,均是一件喜事。

6. 結語

截至目前,社區團購的未來暫時還是無主之地,社區團購的戰爭,短時間內沒有終局。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要有新作為
    人民日報評論聚焦社區團購,多家供應商發通知停止供貨,網傳阿里、拼多多、美團等將退出社區團購,知情人士就退出言論闢謠……這個周末,社區團購成為輿論場絕對熱詞,相關討論持續發酵。所謂社區團購,是一種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一、巨頭集體混戰社區團購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京東社區團購預再添一名「大將」!據悉,京東已經對美家買菜進行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12月2日,LatePost曾報導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羅克研盒馬鮮生CEO侯毅和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在兩年前曾關於「社區團購」有過一番爭論。很多人佔據了社區團購的某種交易形式,其實這些不值一提。艾媒諮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在防疫背景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
  • 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菜市場開在手機裡
    網際網路公司和菜市場的爭奪戰還在繼續。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社區微信群裡的廣告和手機App裡的優惠券替代了菜市場熟悉的吆喝聲和殺價聲。人們只需在手機上提前預購,貨物會在次日抵達顧客選中的自提點。  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做社區團購的第一個月,開城數量就達到120個。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主社區團購,掀起網際網路「菜籃子戰爭」
    近期市場上關於騰訊,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大廠搶佔社區團購這塊「號稱萬億市場」,在網上掀起了一翻爭論,那麼有人就說「網際網路巨頭壟斷菜市場,會不會以後滿大街都在送外賣」?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會很小。菜市場雖然說不是很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卻事關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而現在網際網路巨頭所控制的社區團購是屬於買方市場,社區團購做得好不好就在於買方人員是否還對社區團購有青睞,而是去團購打敗小型零售商之後總是需要去盈利的,用於填補搶佔消費市場時所補貼的資金,那麼盈利從哪裡來呢?
  • 「社區團購」的另一端,農業網際網路未來已來?
    文丨木 狸出品丨零售氪星球12月22日,國內相關部門正式出臺「九個不得」規範,敦促網際網路企業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這是監管機構對如今熱到「爆」的社區團購市場的一個最新最具體的規範指引。這種聯動放出了信號彈:一場重構和顛覆已然在社區團購的「另一端」發生,「震級」更高的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創新正在被「提速」。
  • 雲集社區團購「鄰居團」,拓局網際網路最後的藍海
    今年上半年,除了電商直播,線上零售的另一風口就是社區團購了。一方面,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的人們通過社區團購渠道,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的蔬果生鮮、柴米油鹽、休閒食品等,讓社區團購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被稱為是「網際網路最後的藍海」的社區團購,近期頻繁受資本垂青,多家平臺宣布獲得新的融資,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這條賽道共獲得64億元融資。風口之下,志在搶奪小區最後一公裡服務機會的社區團購紛紛上線,大有「千團大戰」的陣勢。
  •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好文3902字 | 7分鐘閱讀社區團購被推到了十字路口,是攻,是退?近日,有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的社區團購,被潑了一盆冷水。在《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的波瀾之下,「吃瓜」聲四起。
  • 社區團購、網上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貪婪,該收一收了!
    所以網際網路巨頭也瞄準了社區團購這一風口,從今年6月份開始,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開始滲透布局。甚至還有跨界做社區團購的,比如滴滴。滴滴收購了2年前成立的橙心優選,在今年6月份再次調整上線。橙心優選沒有和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參與雙11的比拼,更沒有把目光放在大眾化的電商產品上,而是針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購物超市,零售店。憑藉低價策略,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用戶。
  • 社區團購巨頭混戰問題頻出 「九不得」新規扼制野蠻擴張亂象
    《財經》新媒體 王和洋 李洪力/文 潘西/編輯巨頭混戰社區團購之時,遊戲規則也在不斷加固。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等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為了在競爭中率先搶佔市場,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惜砸下重金,在平臺開展拼團、秒殺等優惠活動時,商品劃線價或許虛假標高,引發價格欺詐、低價傾銷、虛假宣傳等問題。在業界看來,「九不得」正是對網際網路這一慣常打法的約束。
  • ...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網際網路巨頭|生鮮電商|多多買菜|橙心優選
    但社區團購不同,不少生鮮產品都是本地直採,減少了中間商的環節,節約了大量倉儲運輸成本和生鮮損耗;藉助微信等社交流量入口,也更接近用戶,低門檻、低成本,讓生鮮市場下沉成為可能。但實體店和菜市場商販的利益無疑會受到傷害。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談到社區團購時甚至公開斷言,社區團購再幹一兩年,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沒戲了。
  • 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 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日前,有消息稱一直在社區團購方面遲遲未見動作的京東,也計劃通過重金收購的方式入局,讓社區團購在這個冬天火上澆了一把油,而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先後「落位」,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似乎也正「一觸即發」。   社區團購劉強東要帶隊親自下場?   久未露面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因為社區團購又站上新聞頭條。
  • 網際網路成了野蠻人?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也就是說,攜著資本,用虧損換規模,然後快速決出市場前三名,網際網路這套通用的打法,在社區團購行不通了。但社區團購的發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網際網路巨頭的腳步,也沒有調整放緩的跡象。燃財經獲悉,根據一位美團買菜BD的說法,「過段時間,可能就在12月,美團優選將挺進北京,但如何與美團買菜業務相結合,還在等總部通知。」
  • 網際網路巨頭加速搶佔零售市場社區團購進入「巷戰」模式_中國工信...
    社區團購作為當下火熱的商業模式之一,已經在我國零售行業掀起狂風驟雨。根據艾媒諮詢預測,我國社區團購市場2020年的規模超過720億元,相較2019年增長率達111.8%;到2022年有望達到千億規模。「團長」就是伴隨社區團購誕生的新「職業」。面對千億元級風口,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打響「價格戰」,並通過發展「團長」加速滲透二三線城市,在社區團購領域「攻城略地」,我國社區團購市場持續火熱。
  • 「九不得」新規落地 多家社區團購平臺仍涉嫌超低價賣貨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小明 李嫿) 為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出臺「九不得」新規,其中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等等。
  • 重金砸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搞啥咧?
    對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網際網路巨頭總是很「操心」。但最近他們目標一致地「耕耘」卻被潑了冷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同日,《人民日報》對近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社區團購喊話道:「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 社區團購大戰,網際網路巨頭灑錢,背後有2大機會,你看到了嗎?
    社區團購這塊市場蛋糕實在很大,畢竟中國14億人都需要吃飯,家家戶戶都離不開買菜,經常買點水果那也是常有的事,這也難怪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紛紛開始摩拳擦掌。這場大戰才剛剛開始,有不少人就著急了,生怕這些巨頭公司搶了自己的飯碗,實際上,你的擔憂大概率是多餘的。
  • 反壟斷監管重拳出擊,「首戰」鎖定社區團購混戰
    巨頭混戰社區團購,終於引來監管出手。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充分肯定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但同時嚴肅指出當前社區團購存在的低價傾銷及由此引起的擠壓就業等突出問題,並強調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達成壟斷協議等「九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