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組織和領導放心,我將充分發揮黨員作用,盡百分百努力,做好汛期氣象保障服務。」市氣象臺短臨預報科副科長孫建元斬釘截鐵地說。
8月3日,天津市氣象局正式成立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並召集部分突擊隊代表舉辦了簡單的組隊儀式,孫建元參加了組隊儀式,並進行了簡單發言。隨後,大家奔赴各自崗位,全身心投入到汛期氣象服務工作中。
得知該消息後,越來越多的青年幹部職工紛紛加入,大家不計較是否被記錄在冊,只希望在關鍵時刻需要「衝鋒」的時候,能夠喊上他們去貢獻一份力量。
「你去眯一下,我還能堅持」
8月23日夜間,天津寶坻、武清出現暴雨,薊州出現大暴雨。
「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市氣象臺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市氣象臺發布雨情增刊一。」「寶坻、武清、薊州請升級暴雨預警為黃色」…
23日晚是孫建元值班,她目不轉睛地看著氣象一體化平臺的各類監測數據,隨時在天津氣象監測預警聯防群內發出相關提示,為各區氣象局開展分區預警提供依據。
對於氣象預報員來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休已經習以為常,特別是短臨預報員,因為擔負著滾動訂正短時臨近預報產品和天氣預警的重任,在值班的時候更是一刻不敢鬆懈,有天氣過程的時候,在電腦前一盯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
23日這天,市氣象局啟動了應急響應,短臨預報崗也設置了「加強崗」,確保預報預警服務不出紕漏。23時許,孫建元對其加強崗位的預報員胡玲說:「該發的預警都發了,你先去眯一會,稍作調整,後半夜估計還有一場硬仗!」胡玲猶豫了一下還是不放心地說:「咱倆一起吧,估計來了就是強過程,我還能堅持。」兩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當整個城市都在沉睡中的時候,她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氣象數據監控平臺,生怕一個不注意漏掉雷達圖上的一塊小回波,那火紅火紅的一片,揪著她們的心一整夜。
「用感情做好服務,才能讓每條信息更有價值」
8月12日,京津冀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天津大部分地區也出現大到暴雨。作為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一員,苑超已經連續3天沒有回家,從預報出此次過程到當日的應急響應,他全程參與。
天氣過程進行時,他是一名預警審核人員,雷電黃色、暴雨藍色、地質災害黃色……各類預警信息的發布和解除,都要經過他的審核與把關。
苑超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預警審核人員,不僅要有快速瀏覽文字的能力,更要有一眼就能看出對錯的「慧眼」。因為在收到市氣象臺指令後,從預警信息編輯到發布,整個過程不能超過3分鐘,因此他既要保持百分百的正確率,又要保證最快的速度。他時常掛在嘴邊的是:「在我看來,每籤發的一條預警信息,都是公眾防範於未然的重要依據,我們每快1秒、哪怕是0.1秒,都是非常關鍵的。」
除了審核發布預警信息之外,苑超還帶領著一支負責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的隊伍,他們通過新媒體每日發布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氣象科普信息等。今年汛期,苑超帶領團隊將天氣預警信息由文字向短視頻轉變,通過「天津預警發布」抖音號,共發布短視頻178條,由於內容及時、形式新穎,僅今年汛期到現在,閱讀量就超過300萬,點讚量超過2萬,新增粉絲1.5萬餘人。汛期裡,他雖然經常加班,但卻時常這樣說:「我是一名黨員,加班並不算什麼,用感情做好服務,才能讓每條信息更有價值。」
「有時候,壓力大一點也是一種鍛鍊!」
今年汛期,天津地區的強降水關鍵期比往年推遲了十餘天,武清區政府和社會公眾對「七下八上」主汛期的關注度明顯提高,這使武清區氣象臺的預報員壓力倍增。
在預報出8月12日有區域性強降水之後,武清區氣象臺臺長李鑫從10日開始,就組織全臺人員備戰此次過程,加密觀測,滾動預報。為了確保氣象數據採集的準確性,李鑫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不是他值班的時候,與同事一同去巡檢全區所有的自動雨量站,檢查維護每一套設備,確保數據穩定上傳。
12日上午,李鑫接到區防汛指揮部電話,要求全程參與防汛指揮調度工作,他感受到任務重大。接下來的這一天裡,他隨時關注最新預報,向應急、水務等部門匯報雨水情,助力防汛排澇。由於此次過程降雨平穩、且強降水雲團移動速度緩慢,李鑫一度感受到其他部門對其預報準確性的懷疑。頂著各方壓力,他一遍遍看各類觀測資料,一次次與市氣象臺預報員溝通研判,並耐心向有關部門分析解釋。
在他的建議下,區防汛部門利用下午降水平緩期稍微調整,給防汛一線人員留出了一個「窗口期」,不僅將各項防汛設施從容地準備到位,還使一線排水人員輪流進行了休整。
正如李鑫的預報,強降雨過程於夜間準時趕到,而且最大小時雨強達到了59.7毫米,防汛排澇作業連夜開展,保障了城市的運行安全。13日早上雨停了,一夜未合眼的李鑫終於鬆了一口氣說:「有時候,壓力大一點也是一種鍛鍊!」
他們只是天津氣象人的縮影
在這個汛期,有太多「不顧小我,實現大我」的青年氣象人,他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的故事不是隻言片語能夠說完。
颱風「巴威」北上影響黃渤海之時,天津海洋中心氣象臺青年黨員左濤24小時堅守崗位,每4小時發布颱風氣象服務專報,每日2次發布黃渤海海洋精細化預報信息。
市氣象服務中心青年黨員郭玲組織專業服務科堅守崗位,在颱風「巴威」影響黃渤海海域之時,每小時為30餘家海上專業用戶滾動發布颱風路徑預報信息,並於26日趕赴中海油(天津)有限公司,為海上人員安全轉移、鑽井平臺抗風加固等提供現場服務。
市氣象探測中心的青年黨員莊庭深夜得知新一代天氣雷達出現故障,迅速趕赴現場,整夜排查故障,連續工作近20個小時,保障了雷達恢復正常運轉。
市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的團幹部李華凝值守崗位24小時下班後,又來到北辰區曙光水鎮,參加科技周科普活動,作為市氣象局一名志願者為廣大公眾講解防雷避險知識。
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青年幹部梁好、侯天宇、陳子煊、邢紀煒四位青年同志組成城市服務小分隊,在幾次強降水過程中,冒雨涉水巡查積水監測設備、對比檢驗積水深度數據,充分保障積水監測站運行正常和監測數值準確無誤。每逢暴雨,行人匆匆歸家,而他們卻在暴雨中「乘風破浪」,哪裡雨最大、哪裡水最深,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西青區氣象局青年黨員王靜堅持汛情就是命令,行動就是責任,在8月1日的強降水天氣過程中,徹夜未眠,連續堅守崗位,提前發布雷電、大風、暴雨、冰雹預警信號,並向各委辦局、各街鎮和開發區及時匯報,為氣象防災減災築牢第一道天氣防線。
北辰區氣象臺在汛期積極創建黨員先鋒服務崗,黨員們籤訂《黨員先鋒服務崗承諾書》,齊浩、馬庚雪、楊挺三位青年黨員首批加入先鋒崗, 並在8月12日的暴雨過程中,主動承擔氣象預報預警和服務工作,將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一線工作中來。
在汛期的一次次堅守中,天津市氣象局廣大黨員和青年幹部衝在一線,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們看上去是這般的平凡無奇,卻使出全部力量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這就是年輕的他們,勇於拼搏,衝鋒在前。
文字撰稿:張妍
融媒編輯:苑超
供稿單位:氣象臺、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武清區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探測中心、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西青區氣象局、北辰區氣象局、市局團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