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passengers! Welcome to take Xi'an Bus Line 28, No.1254. I'm the driver, Ding Rongjun.」丁榮軍並非是一名外語老師,而他卻每天在公交車的駕駛室內,用流利的英語義務播報著公交站站名,熟悉的乘客們都叫他「雙語司機」。
來自渭南的丁榮軍打小喜歡英語,中學的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工作後也從未放下過。 「我跑車20年,開過貨車、工程車、大客車等等,直到2010年進入到公交系統,成為了一名公交車司機。」
作為一名司機,丁榮軍每天不是在開車就是在開車的路上。 長期開車十分枯燥還容易疲倦,丁榮軍想了個辦法,他利用自己所學的英語進行播報站名,為乘客提供方便的同時,還能練習口語。
去年夏天,丁榮軍開始駕駛28路公交車。線路全程20多公裡,共設29個站,往返一趟約1個半小時。 剛開始詞彙量有限,丁榮軍就用簡單的單詞拼湊出句子,每次進站前,他只能勉強地說出蹩腳的英文站名。 「當時也有很多朋友和乘客不太理解我的做法,認為我一個地道的老陝,說什麼英語,還搞得人一頭霧水聽不懂,簡直就是多此一舉。對於他們的反應,我只能笑而不語。」
「各位乘客您好!歡迎您乘坐28路公交車,我是駕駛員丁榮軍,很榮幸為大家服務......」 隨著每日勤於練習,丁榮軍的英語水平日益提高,他開始設計一些溫馨的服務用語,一句暖人心房的英語也能讓整個車廂迅速升溫,他一天跑4圈,至少要用英語重複說240多遍。
「途經高新一中,從站臺走上來一位老外,我主動跟他打招呼,趁等紅燈時還交流了下英語,得知他來中國當外教老師,來西安8年,很喜歡這座古城。下車時,老外衝我微笑並手動點讚。」 丁榮軍說,公交是每個城市文明的窗口,語言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語言不分國界,尊重別人亦是在尊重自己。
丁榮軍的雙語播報不僅便民,有時還能解決小小的矛盾。 有次兩名乘客因搶座位發生爭執,丁榮軍緊急停車後協調無果。他用英文說了一句話,並翻譯給兩位乘客解釋,「外國人也說:『如果你能為別人提供一個小小的幫助,你明天就會得到一個更大的幫助。』」 兩名乘客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相互道歉後轉身離開。
「每次到了火車站、地鐵站,我都會特別提醒長途旅客注意下車換乘,也幫助了很多外地遊客。」 可別小看這個細節,車上自帶的報站器就做不到。丁榮軍用耳麥雙語播報,不僅溫馨,還飽含親和力。
每逢遇到紅綠燈,車廂裡也會遇到個別乘客怨聲連連。丁榮軍會跟大家講,堵車給大家帶來不便,請大家不要煩躁、耐心等待,我代表車組成員向您表示歉意。 「後來有乘客說坐我的車是一種享受,這樣的服務讓人有種家的感覺,很溫暖。」
就在前不久,丁榮軍在車上認識了一位英語老師。這位老師聽了他的雙語播報後很觸動,於是他倆相互加了微信保持聯繫。 「我感覺遇到了伯樂,每天下班後就跟老師發微信交流英語,她人很好,有問必答,時常鼓勵我要堅持下去。」
很多人都好奇,雙語播報本是一件分外事,為何丁榮軍能堅持至今? 丁榮軍說,作為一名「雙語老司機」,不僅車要開得穩,還要讓每個乘客享受高水準的服務。他享受快樂的工作,也在工作中尋找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