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幾個月來,有大平臺上的導遊一單生意還未接到 ■遊客盼服務費價格能再降,憂心責任險問題模糊不清
羊城晚報記者 吳珊
「網約導遊」,自問世起就被視作是解決宰客、甩團、強制購物等「導遊之痛」的市場利器。今年5月份國家旅遊局出臺了相關政策,廣東、吉林長白山、湖南長沙等多地陸續啟動線上線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試點運行幾個月來,「網約導遊」目前遭遇呼聲高、現實冷的窘境。業內專家建議,要讓「導遊自由執業」更好地發揮作用,還應尊重市場規律。
預期:
自由行市場巨大 會像網約車吃香
今年5月,國家旅遊局公布了「關於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江浙滬三省市、廣東省將啟動線上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吉林長白山、湖南長沙和張家界、廣西桂林、海南三亞、四川成都等地將啟動線上和線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目前,各地試點已紛紛上線,攜程、同程、途牛等在線旅遊企業也已加入。
所謂導遊自由執業,簡單地講,就是導遊可以更自由地提供導遊服務並獲得相應收入,遊客則可以通過「網約導遊」或者線下預約的方式選擇更符合需求的導遊服務。
不少人認為,推行導遊自由執業、取消「導遊必須經旅行社委派」的規定,在中國導遊發展史上具有歷史進步意義。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導遊分為籤約導遊和社會導遊兩種。前者歸旅行社管理,有底薪和保險,勞動權益相對有保障;後者屬兼職人員,無固定收入、無社會保險,工作穩定性差。根據國家旅遊局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全國取得導遊資格證的人數為95萬,其中社會導遊人員數量佔全國導遊人員總數的70%左右。推行導遊自由執業拓寬了導遊收入渠道,可以讓優秀導遊脫穎而出。特別是,給予社會導遊更多的接單機會,不再單純依賴旅行社;而遊客在選擇導遊時,也可以像網購其他商品一樣,以「口碑」為導向,得到更符合需求的服務。
作為桂林的一名社會導遊,小李國慶前從攜程網獲得了網約導遊第一單。小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網約導遊不受線路制約、導遊與遊客之間更像朋友,她很看好這種方式。很多遊客也表示,能夠自主挑選導遊可以有效避免黑導遊、導遊變導購的情況發生。
另據國內多家在線旅遊平臺和大型旅行社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幾年全國散客自由行與跟團遊的比例大致達到7:3。據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發布的相關數據,經初步測算2015年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超過41億人次。因此,超過28億人次的自由行市場也讓人們對導遊自由執業發展持樂觀態度,甚至有人預測會像「網約車」一樣火爆。
現實:
大平臺訂單偏少 有導遊一單未接
距各地上線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已過去幾個月時間,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不少試點生意冷清,並未出現預期效果。
廣東是全國旅遊大省。今年7月份,廣東首家線上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單位正式落戶廣東最大的旅行社廣之旅。近日,記者登錄「廣之旅·易起行」官網了解該社導遊自由執業情況。在「導遊頻道」中,找到了「自由執業導遊預約」頻道。進入後,在「熱門導遊推薦」欄目下,一共推薦了8名導遊。這些導遊,有的已有近10年的工作經驗並擅長各類旅遊嚮導,有的還獲得過「廣之旅最美全陪導遊」稱號。不過,進一步查詢卻發現存在「熱門導遊不熱門」的情況。雖然該平臺沒有公布每位導遊具體訂單數,但從公布的導遊評價內容看,8名導遊中,有的人一條評價信息也沒有,大部分只有兩條以內的評價。
面對如此少的點評數,廣之旅坦言目前自由執業導遊獲得的訂單數量並不多,原因主要是該平臺尚未對該項目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推廣。
攜程是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企業,也是較早上線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的線上平臺。記者查看發現,「導遊自由執業」在這裡「藏得有點深」。要經過5級菜單才能找到「私人嚮導」按鈕。特別是,第4級菜單「微領隊」藏在右上角僅用3個點表示的下拉菜單中,給遊客找導遊提供了難度。有遊客就表示,如果不提前詳細告知遊客位置很難找得到。進一步查看發現,當旅遊地點選定「廣州」後,該平臺僅顯示有9位導遊可以接受預訂。從攜程公布的導遊訂單數看,有的導遊直到目前還未接到第1單。供職於廣州某大型旅行社的專職導遊趙林告訴記者,如果按照自由行的需求量看,無論自由執業導遊數量還是訂單數,試點的數據都有待進一步提升。隨後,記者還查看了其他線上試點情況,訂單量偏少、參與自由執業導遊數量不多的情況普遍存在。
疑慮:
遊客盼降服務費 責任險釐定模糊
導遊服務費是推行導遊自由執業後的關注焦點。從目前平臺方公開的費用顯示,最低為200元/天,高的可以達到800元/天。廣之旅介紹說,該平臺上自由執業導遊定價標準主要依據內部標準。「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相關規定,結合廣之旅多年旅遊經營、導遊管理的經驗,制定了一系列合同及管理制度。導遊服務費主要由基本服務費、語種補貼、級別補貼構成。而導遊級別主要依據該導遊的帶團天數、服務接受者評價以及培訓考試等情況評定。」
另一位桂林自由執業導遊小張告訴記者,她在幾個平臺註冊了自由執業導遊。「不同平臺給出的標準不同,有一些平臺給導遊制定的是固定標準200元/天。如果帶團人數5個人以下,這個價格還可以接受。如果超過10個人,我覺得有點低。」小張說,如何讓導遊服務費用更靈活,是吸引導遊自由執業的關鍵因素。
2015年「全國優秀導遊員」林哲表示,制約導遊自由執業推廣的現實門檻還有保險問題。根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關於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的通知」,參與自由執業的導遊應具有導遊自由執業責任保險,每次事故每人責任險限額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用於導遊自由執業過程中對旅遊者和第三人人身財產及其他損失的賠償。「導遊自由執業責任保險相當於旅行社責任保險,參照旅行社責任保險,保費為8000元左右。」林哲說,導遊未來一年帶團數量和人數處於未知狀態。如果保費由導遊承擔,導遊帶團收入又不抵保費的話,就會影響導遊參與的積極性。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不同平臺對於導遊責任險的交納主要採取模糊處理,一是保費由平臺方出,但平臺僅對平臺所在旅行社內部導遊開放;二是暫時未收取,未來會研究具體收取方案。
調查還發現,導遊自由執業遇冷,還與遊客態度密切相關。「200元一天的價格,感覺還是高了。如果只是兩個人出遊,去雲南玩一個星期,僅導遊費就要1000多。整體開銷偏大。」一位準備出發去雲南的廣州大學生說。還有遊客稱,如果只是一日遊,報團更划算。「當地一日遊的團費,一個人只要百十元既包交通還包餐,還有導遊講解。」還有人認為,如果自由行的話,更喜歡自己做攻略,不需要另請導遊。
對於自由執業導遊的投訴索賠問題也讓遊客產生顧慮。「從旅行社報團,導遊有問題可以找旅行社。現在自由選導遊,一旦出了問題,只能賠償幾百元導遊費。」一位計劃去臺灣環島遊的遊客告訴記者,他從平臺方了解到的情況是,導遊服務費會先打到第三方帳戶,如果遊客不滿意經平臺核實後,費用會退回給遊客,至於其他賠償就非常難爭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