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張婧 毛梓權
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石斑魚作為海鮮餐桌上的高檔品,曾因繁殖成活率較低和較高的魚苗畸形率不能滿足逐漸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帶領課題組經過十年的準備工作和攻關階段,利用精子冷凍技術對兩種石斑魚進行雜交,得到了一種生長快、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的新品種——「雲龍石斑魚」,並獲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頒發的2019年水產新品種證書。
雲龍石斑魚
>>>難題
魚苗成活率低難滿足市場
石斑魚是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的大型魚類,有180多種。目前在我國分布的有記載的石斑魚為60多種,主要生活在東海和南海,是重要的海水養殖名貴品種。石斑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據統計,2018年石斑魚海水捕撈量大概為10萬噸,而養殖產量則達到16萬噸左右,在我國的海水養殖魚裡排名第三位,對海水魚產業具有比較大的貢獻。
石斑魚最早在我國開始養殖,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開始的養殖產量很低,只有幾萬噸。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們對高檔名貴魚類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國內水產養殖技術不斷地發展,這一名貴魚類品種的養殖從我國南方擴展到北方,苗種需求量上億尾。
「隨著石斑魚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市場對生長快、健康優質魚苗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然而,由於國內外對於石斑魚的育種研究相對滯後,種質更新難以保障,近親繁殖現象普遍,所以導致石斑魚種質資源退化,石斑魚苗種生長慢、成活率低、畸形率高、疾病頻發等現象普遍存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告訴記者:「比如雲紋石斑魚苗成活率僅20%~30%,畸形率高達70%以上,其他石斑魚種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所以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苗種的需求量。」
雲龍石斑魚的父本鞍帶石斑魚
雲龍石斑魚的母本雲紋石斑魚
>>>雜交
抗寒「媽媽」配個大「爸爸」
「隨著產業的發展,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怎麼樣來提高苗種的繁育成活率;另外怎麼樣來提高它的生長速度,來滿足養殖業的需求。」田永勝研究員告訴記者,從2004年開始,黃海水產研究所就聯合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大學福建水產研究所等單位進行合作,展開了一個雲紋石斑魚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育種研究的準備工作。從前期的技術儲備、精子冷凍保存技術研究、種魚的培育再到人工繁殖技術難點的突破。2010年開始進行技術攻關,並於2014年培育出第一條雜交雲龍石斑魚,再到獲得國家原良種委員會的認證,培育過程相當漫長。
「雲紋石斑魚是我們雜交的母本,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是我國生長環境最北的石斑魚品種,耐低溫。這個魚的苗種成活率特別低,因為它的純種的苗種畸形率特別高,病害比較多,所以在養殖中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它有一個優點,它的肉質特別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田永勝介紹說:「作為父本的鞍帶石斑魚是個相當大型的魚類,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比如我國的南海。但它的苗種培育技術很困難,目前市場上鞍帶石斑魚這個苗種,全國的養殖大概只有十萬尾左右,數量很少。苗種繁育技術相當低,但生長速度特別快,它最大能長到400斤。」
一個分布在南海,一個分布在東海,這兩種魚原本是不會相遇的。為此,田永勝帶領課題組研究鞍帶石斑魚的精子冷凍保存技術。把鞍帶石斑魚的精子保存起來,並建立了一個石斑魚精子冷凍庫。在精子冷凍庫技術的基礎上,在雲紋石斑魚的繁殖季節,利用雲紋石斑魚的卵和鞍帶石斑魚的冷凍精子進行雜交。
>>>成果
肉質鮮嫩當年能長到兩斤
據田永勝介紹雲龍石斑魚集合了父本和母本的優點:肉質像母本雲紋石斑魚一樣好;生長適應範圍相對比較廣,可以適應9℃~35℃的水溫,在北方和南方都適宜養殖;同時繼承了父本鞍帶石斑魚生長快的特點,當年可以長到700克~1200多克,當年就能上市。
「經過試養,雲龍石斑魚適合於我國北方工廠化流水、循環水養殖,冬季在14℃不停止攝食和生長,同時適合於在南方工廠化流水、高位水池和網箱養殖,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強,夏季在32℃水溫下生長良好。同時,對於養殖設施不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造,可以利用現有養殖設施直接進行養殖,節省成本。」田永勝說道。
田永勝說,一方面他們會在技術上要向社會推廣怎麼來繁育這種魚;另一方面要在養殖技術、養殖環境、還有餌料這些方面不斷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在技術上進行不斷地推廣,才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的產量。目前雲龍石斑魚還是比較貴,以後如果能推廣到更多的地方進行養殖,產量逐漸提高的話它的價錢就會逐漸下降,這樣就能逐漸滿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費需求,讓雲龍石斑魚遊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效益
種苗已推廣日韓形成產業
現在雲龍石斑魚已經得到了國內養殖戶的認可,它的經濟效益還是很明顯的,每公斤的批發價格在80元~90元,在石斑魚裡面屬於一個中檔消費品。
「雲龍石斑魚對於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效益就更顯著了。過去石斑魚主要是在南方養殖,通過我們新品種的培育,給北方的養殖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新品種。」田永勝告訴記者,現在雲龍石斑魚在南方和北方都展開了大量的推廣養殖,包括山東、天津、河北、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和廣西都有大量養殖。據統計,2019年全國雲龍石斑魚卵的推廣量大概在1000公斤左右。
據田永勝介紹:「現在雲龍石斑魚不僅在國內有養殖,我們已經把它推廣到日本和韓國,國外已經有了養殖量。而且因為他們主要是以吃生魚片為主,消費市場上比較喜歡個體較大的石斑魚,這個魚正好生長比較快,符合他們的消費需求,現在已經形成了向國外出口的產業。」
>>>展望
「石斑大戰」有望後來居上
作為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魚類資源,石斑魚是工廠化和深遠海網箱養殖的優選品種,對於改善我國南北方魚類養殖產業結構、提質增效、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魚類養殖業面臨品種更新、產業結構調控的挑戰,雲龍石斑魚這一新品種的培育成功可為我國南北方石斑魚養殖提供一個優選品種,進一步拓展石斑魚的養殖產業空間。目前,雲龍石斑魚苗種供不應求。實踐證明,雲龍石斑魚生長快、耐低溫、肉質細膩鮮美,是一個難得的優良養殖品種。
到目前為止,可進行人工培育的石斑魚品種已有十幾種,石斑魚養殖主要集中在福建海域。萊州明波水產目前可培育九種石斑魚苗種,主要售往南方地區,其中雲龍斑、珍珠龍膽和鼠龍斑為主要品種。在人工養殖方面,珍珠龍膽石斑魚和青斑是目前南方地區養殖最多的品種,隨著新品種的逐步推廣,雲龍石斑魚將會逐步打開市場,在石斑魚養殖市場裡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