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識增,增奇識。手指一點,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5月23日,李現在微博曬出一組酷炫十足的衝浪照,瞬時登上熱搜榜。這組照片,拍攝得堪稱用心。不僅選景講究,有從遠景到特寫的景別變化,甚至還有航拍俯視的大全景。而在碧海藍天間盡情享受衝浪樂趣的李現,也心情大好,笑容滿面。
衝浪是以海浪為動力的極限運動,衝浪者在海裡有適宜海浪的地方俯臥或坐在衝浪板上等待,當合適的海浪逐漸靠近的時候,衝浪者調整板頭方向,俯臥在衝浪板上順著海浪的方向划水,給衝浪板足夠的速度使衝浪板保持在海浪的前面,當海浪推動衝浪板滑動時,衝浪者站起身體,兩腿前後自然站立,兩膝微屈,利用身體重心、肩膀和後腿控制衝浪板的走向。
關於此項運動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衝浪運動起源於澳大利亞,這裡四面環海,氣候溫暖,多日照而少陰雨,早在歐洲人遷來之前,這裡的土著人,乘獨木舟浮海時,就憑一葉扁舟忽而衝上浪峰,忽而滑向浪谷,這就是衝浪運動的前身。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衝浪起源於衝浪勝地夏威夷群島,1970年6月由美國一位衝浪愛好者電腦技師修萬斯設計製造出世界第一條帶有萬向節的帆板,並獲專利權,在當地興起帆板熱,不久便流傳到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一帶,興於澳大利亞。
據考證,早在1778年,英國探險家J·庫克船長在夏威夷群島就曾見過當地居民有這種活動。1908年後衝浪運動傳到歐美一些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塑料工業的誕生產生了輕便的塑料衝浪板,促進了衝浪運動的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項運動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和喜愛,深圳東西湧、海南萬寧日月灣、青島等地,成為國內衝浪愛好者聚集地。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李現社交帳號
責編 | 邵梓恆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趙妙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