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五穀飄香。
10月15日,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慶祝祖國七十華誕的喜慶和大國成長的自豪中,黑龍江省樺川縣人民又迎來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稻香節。
15日上午,佳木斯「東極之秋」暨樺川縣第二屆稻香節在樺川縣啟幕。活動主題是「東極之秋、多彩樺川」,旨在讓更多人了解「祖國大陸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佳木斯的文化旅遊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快速發展中的「五新」樺川,讓更多南方朋友親身體會位於三江平原腹地樺川的生態農業、縣域特色,請專家們幫助把脈樺川稻米產業化發展。
開幕式的重頭戲是向20位種植和銷售明星們頒獎。樺川縣委縣政府向這些功臣們表示要進一步給予宣傳、銷售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20位「明星」則莊嚴宣誓要「種好星火大米」、「把樺川大米推向世界」,並激動地表達了他們的心聲,要牢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當天,佳木斯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國強,佳木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宮秀麗,佳木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樺川縣委書記郭廣福,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郭雪梅、黃士偉;樺川縣委副書記、縣長姜宇峰,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張衛健、國家秸稈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出席活動。來自全國數百名農業專家、企業家、稻米客商參加了開幕式、收割現場,參觀了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當天還開展了「論稻樺川」及稻米購銷、投資樺川等籤約儀式。
數十臺收割機同時收割的場面,讓在場所有外地朋友禁不住拿出手機拍照、錄像,忙著轉發朋友圈,等待點讚。
上千名小學生打起快板,一下子就讓人感受到了樺川這個「北方快板之鄉」的底蘊。
樺川產的大米好吃,樺川的「星火大米」品牌已經名聲在外,可是這次稻香節期間,樺川人民用大米作畫,讓人們感到驚奇,才知道原來樺川還有大米粘貼畫。
在稻香節嘉年華活動中,東極之秋圖片展、家鄉特色土特產、鄉鎮產品特賣、網紅推介、遊戲互動、民俗小吃,讓外地朋友、縣城百姓流連忘返,這裡熱鬧非凡。
從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樺川縣星火鄉星火村種植出的星火牌大米,到如今作為樺川地理保護標誌的主打品牌,「星火大米」在此次稻香節裡大放光芒。
如何打造消費者信得過的大米?政府怎樣在稻米種植、銷售中定位角色?稻米產業又如何提高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在競爭中,樺川大米怎樣才能找準突破口,進一步提高品牌美譽度和線上銷量?針對一系列問題,政府官員、農業專家、銷售大咖們進行了觀點碰撞。從育種到種植技術,從生產加工到溯源管理,從品牌打造到數字經濟,從市場需求到功能稻米,「論稻樺川」論出了樺川的一片新光明,也讓更多人對農業發展有了更寬廣的視野。
節日的氣氛伴著稻香,秋收的忙碌伴著銷售的喜悅,對於樺川這個北方縣城來說,稻香節已經成為一張新的城市名片,吸引著眾多遊人和稻米客商。據了解,來到活動現場參加籤約的十位客商代表籤約額就達到了2.92億元。
本次活動中,通過東極文化旅遊圖片展以及星火收割現場、朝鮮族民俗展示等,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佳木斯的魅力和樺川的巨大發展潛力。佳木斯是祖國大陸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雄踞東極、坐擁兩島、獨攬三江、飽含四色」。佳木斯四季分明,憑藉良好的生態環境,摘得「中國最佳生態環境魅力城市」的桂冠,被評為「中國十大新天府」、「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樺川縣憑藉「大森林、大溼地、大農業、歷史文化、抗聯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諸多優勢,已經打造形成了「南山北水 東城西寨」文化旅遊新格局。下步將重點推出紅色遊、民俗遊、生態遊、鄉村遊等旅遊線路,全力打造「朝鮮族特色民俗文化」 、「農林觀光休閒度假」 、「紅色基因文化傳承」 三張特色旅遊文化品牌。
樺川縣正在向一個「理念新、動能新、文化新、風氣新、環境新」的「五新」樺川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