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雲遊幫」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
過橋米線、燒豆腐、烤魚?菠蘿飯、木瓜水、炸洋芋?
雲南的小吃太多,絕壁不止這些,作為雲南人一半都沒吃過!!
看看你吃過哪些,超過10樣的勉強合格~
豆麵湯圓
豆麵湯圓是昆明人所喜愛的小吃,有的包餡,有的不包餡,但以外面要滾粘上一層熟黃豆面為其共同特點。
豆花米線
豆花米線是雲南昆明有名的漢族小吃。它源於民間,後逐漸成為小吃店中的一款獨具特色的品種。香辣爽滑,價廉物美,人們戲稱解饞食品,吃了還想吃,情系此線中。
血旺
血旺豬肉菜色澤鮮紅,味道鮮甜中略帶「野味」。去昆明旅遊一定要嘗嘗哦!血旺取豬槽旺(即豬胸腔內的存血,非殺豬時流出之血)一碗,也倒入盆中,佐料和豬血旺混合攪拌均勻,再擱置20分鐘,煮透,即可裝盤上桌。
滷餌絲
民國期間,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開辦永順園,以小鍋氽肉米線、氽肉餌絲著名。一天,因翟師傅勞累過度,氽肉餌絲下鍋後,他跑到外面抽水煙筒,回到廚房氽肉餌絲裡的湯全乾了。恰逢顧客催得急,翟師傅只得忙下滷水和紅油,翻顛幾下後端上桌,顧客一吃,大為稱絕,問這是什麼餌絲,翟師傅急中生智答"滷餌絲",後成為昆明著名小吃。
青松燒鴨
玉溪菜譜中燒鴨居首位,馳名全省,清代著名詩人楊竹溪有《棋陽竹枝詞》贊玉溪燒鴨。其詩云:"鴨卵能教谷抱成,百千萬億廣資生。紅泥爐內包燔熟,大嚼何辭飲巨觥。"玉溪燒鴨近似北方烤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多選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鴨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鹽,更是香味濃鬱。
冰稀飯
冰稀飯,最早源自玉溪市的民間小吃,以白糯米為主料,配以小紅棗、西米、芝麻、紅綠絲、紅糖稀、冰渣,突出糯米稀飯的香糯,色澤潔白,點綴色澤鮮豔的果品,紅糖稀的純甜,冰渣的涼爽,冰稀飯是夏季人們喜食的佳品!
蒸餌絲
蒸餌絲是曲靖的一道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曲靖蒸餌絲的主料為當地產的筒子餌塊。它是用曲靖沿江、珠街一帶產的優質稻米,按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該小吃可謂是中國獨有的一道小吃,享譽大西南。
小粑粑
曲靖小粑粑」是當地人婚嫁聘禮的一部分,男方家到女方家下聘時,除了一般該有的聘禮外,必須要有全套的銀首飾。另外必備的就是「曲靖小粑粑」了。男方家送多少個「曲靖小粑粑」給女方家,就說明男方家要請多少個客人。
閹母雞
閹母雞為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通過閹割手術控制母雞的激素分泌,進而控制產肉品質,提升口感。一般母雞當年閹割後,當羽毛換成閹雞毛時即可上市。
泡果
元謀泡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的名特食品,民間製作已有70多年的歷史,素以「甜如蜂蜜、泡如棉花」而著名。元謀泡果是選用精白糯米、飴糖、白糖、花生油、黃豆漿、鮮芋頭、蜂蜜、芝麻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用手工製作,工藝複雜而嚴格,工序歷經21道,生產周期為15天。
乳鴿
楚雄姚安壩區土地肥沃,耕地集中,氣候溫和,盛產稻、麥、豆類。農民喜飼養鴿子,一來鴿群覓食容易,二來繁殖迅速,民間有"四十天兩見面"說法,即一對成鴿,40天可繁殖2-3對乳鴿。姚安養鴿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壩區農民幾乎戶戶養鴿。棟川鎮街頭還專闢鴿市進行交易,省內外購者絡繹不絕。年均可有20一30萬隻乳鴿上市。
蕎粑粑
武定蕎粑粑非常具有特色,但是製作非常簡單。 製作方法:成團的蕎面,製作成長一尺,厚有三寸,寬有五尺的條形蕎粑粑,放入沸水中煮熟即食,但苦蕎粑粑保持微苦回甜的味道。
涼雞米線
涼雞米線必須是大理古城美食中的當家花旦。主要就是由雞絲和米線製成,雞絲需要煮熟,以核桃醬和小粉做成滷汁,搭配著辣椒汁和蒜末,為了美觀通常還會撒些蔥花和芝麻,吃起來微辣,恰好的酸味,雞肉的嫩和米線的香混為一體,極為爽口,很快就能將一碗滑下肚。
耙肉餌絲
巍山耙肉餌絲米線的就餐環境乾淨整潔,作為簡單飯菜,還是不錯的。點了一份耙肉餌絲和一份米線,還有一份拌豬耳,耙肉餌絲的湯很香,肉很爛...
乳扇
雲南十八怪」有一怪為「牛奶做成扇子賣」,這說的便是乳扇。乳扇其實是一種奶酪,由牛奶製成,半透明狀,光滑油潤,片狀成卷,吃法很多種,生吃、幹吃、涼拌、燒烤、油炸著吃皆可,可與雲腿一起用於烹調,也可作為可口的下酒菜。在大理隨處可見,它的美味可口早已深入人心。
大理燒餌塊
大理餌塊最有特色的是新鮮現揉的燒餌塊,其加工過程是:將蒸熟、衝搗後的餌塊團放在光滑潔淨的大理石板上,用手揉成餅狀後,按各自品食習慣,內包白糖、核桃仁或芝麻醬、滷腐、油條等佐料,加放在木炭上慢慢烘烤至表皮微黃後,即可食用。這種燒烤出來的餌塊香脆可口,食後許久還餘香在口,倍受人們的青睬。
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麗江特產的一種涼粉小吃。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之做「黑涼粉」。在乾隆《麗江府志》中,曾把這種風味小吃稱作「食黑豆腐」。幾百年來,雞豆涼粉這種風味小吃在麗江經久不衰,暑吃涼,寒吃熱,涼吃拌以酸醋醬油調料之類,能消暑開胃、止車暈浪;熱吃將涼粉在平底鍋內用香油雙面炸黃、佐以調料,雖然其貌不揚,但味道質地卻極其細膩爽滑、適口,是下飯佐酒的一道風味好菜。
黃豆面
大石橋旁邊的黃豆面。 有一份叫《行走麗江》的手繪地圖上特別介紹。上面把這家叫「大石橋小吃」的店裡的黃豆面說得是天上有地下無。個人感覺:湯底酸酸的辣辣的,挺開胃;裡面的炸黃豆挺鬆脆,有口感。
米灌腸
米灌腸是麗江特有的一種風味食品。它是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兒,然後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製成的米飯腸
酥油茶
香格裡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製作時簡單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鹽和精製和香料,用攪捧上下反覆攪打成水乳交融狀,即可斟用。飲之,色香味美,回味無窮。在藏族的飲食結構中飲用酥油茶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裡一天至少要飲三次茶,有的甚至多達十幾次。酥油茶既能產生很大的熱量,喝後可禦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許多沒有喝過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嘗會覺得異味難當,而咬咬牙喝過幾次之後,便會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滿口,餘味修長的妙處
奶渣
香格裡拉~奶渣與酥油相伴而生,從牛奶中提制而成。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極強的消化作用,用酥油煎奶渣加紅糖而成的煎奶渣是藏家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琵琶肉
香格裡拉~一種用傳統醃製方法製作而成的肉品。具體方法是豬屠宰後將其內臟和骨頭取出,保留完整軀體。待其稍涼後,撒入花椒麵、草果面、食鹽等佐料及白酒,輕輕搓揉後,將其開口縫合,在縫線部塗敷上水或香油調好的灶灰,並用木塞或玉米芯把豬鼻塞嚴,以防蟲蛀。然後用石板或木板壓上晾乾,幹後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琵琶肉的製作歷史悠久,保存時間長,若不切開,三、四年不變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鮮味香,風味獨特,是迪慶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餚。
舂雞腳
舂雞腳:雞腳就是所說的雞爪子。其味淡,做法甚多。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缽裡搗去皮殼或搗碎。顧名思義,舂雞腳就是把雞腳放到石臼裡搗碎。舂雞腳是西雙版納地方特色美食,口味酸酸甜甜微辣。主料為雞腳。
泡魯達
泡魯達是雲南非常著名的小吃,甜點類。用西米露、煉乳、特製麵包幹、新鮮椰絲加上冰塊和水做成,特點是甜、脆、香、冰、滑、爽。
香竹飯
香竹飯是具有濃鬱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飯放在竹筒裡用火烘烤而成,又稱竹筒飯。將香竹的竹節砍下作底,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用芭蕉葉塞住。放在炭火上烤或埋進火灰裡焐。待竹子的水分蒸乾後,就可以吃了。打開竹片,竹子的香氣伴著糯米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層薄薄的白色膜覆蓋在晶瑩剔透的米飯上,看著就很有食慾。一般每年11月到來年2月間的香竹飯是最好吃的。
勐海烤雞
這是一種西雙版納勐海縣特有的傣雞,體型較小,每隻雞體重不到一斤,肉嫩味好,特別經有經驗的師傅一加工,再配上特有的粉狀調料,那味道更不一般。烤雞肉質鮮嫩,輕輕便可撕下。
大救駕
「雲南十八怪」之一就是大救駕,就是炒餌塊搭配「青龍過海湯」。據說是清初時期,明朝永曆皇帝為躲清軍追趕逃往滇西,一路上飢餓難耐,找到一處歇腳之地後吃上了炒餌塊,皇帝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以此命名。將餌切成菱形狀,加入火腿片、鮮肉片、雞蛋、西紅柿和豌豆尖等入鍋爆炒,起鍋前加入香料。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口感很好,這種吃法在騰衝非常普遍,正餐的餐桌上也有它。
松花糕
騰衝松花糕最出名的是和順古鎮藺大媽所有做出來的松花糕,使用的松花和豆沙,都是新鮮的,不含防腐劑和色素。
燒肉米線
將黃皮、酥肉、黃瓜、切成碎末,放入涼米線,拌上芝麻油、花椒油、油辣椒、蒜泥、味精、醬油、幹醃菜油、花生油、蔥花、白醋,一碗騰衝燒肉米線就上桌了。
烤洋芋
烤洋芋又是瀘西最具代表的特色小吃,尤其近年來越來越火了,凡是到這裡的朋友必吃烤洋芋。在瀘西,中午飯——烤洋芋;晚飯——烤洋芋;宵夜——烤洋芋。來親戚——烤洋芋;來朋友——烤洋芋;來同事——烤洋芋。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云遊幫(yunyoubang)微信公共號,關注云南旅遊攻略。我們為您誠意遞送最詳盡的旅遊攻略,讓您盡興而來、滿載而歸!
【雲南景點】 輸入【1】【11】【111】
雲南各地迷人的風景及旅遊攻略
【雲南美食】 輸入【2】
雲南各地特色餐飲美食
【雲南客棧】 輸入【3】
雲南各地特色客棧
【雲南特產】 輸入【4】
了解雲南各地知名特產
【雲南精油】 輸入【5】
了解雲南精油的各種功效
【雲南藥材】 輸入【6】【66】
了解雲南中藥材的保健功能
【雲南銀器】 輸入【7】
了解雲南各民族白銀文化及特點
【雲南翡翠】 輸入【8】【88】【888】【8888】【88888】【888888】了解玉出雲南的文化及翡翠的鑑賞
【雲南黃龍玉】輸入【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了解黃龍玉的獨特魅力及價值
【琥珀蜜蠟】輸入【10】【100】【1000】
了解另類寶石琥珀的價值及玩賞
查看最近消息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