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是中國刀剪之都,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也是風箏之鄉、文化之鄉。陽江是廣東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詩詞之市」。
陽江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海兼優。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和多資多彩的地方風情,資源以自然風光為主,以規模大、數量多、質量好、景觀美的優質濱海沙灘為代表,加上陽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風光,以及豐富而優質的溫泉群、高山瀑布和森林湖泊,構成了品種齊全、品位很高、空間組合良好的山海風光旅遊資源。一起來看看陽江的那些美景和美食吧。
沙扒灣
沙扒灣依山傍水,旅遊資源豐富,景觀層次獨具魅力。海灣長達3公裡,沙灘長2.公裡,寬長近200米,坡度平緩,整個海灣沙灘呈螺旋線弧展開,猶如明月般橫亙在南海之濱。東西兩側有石山岬角拱衛,山上象形造型眾多,密林環抱、海灘水質清澈、坡度平緩、沙質潔淨。
閘坡海陵島
閘坡緊靠大角灣,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古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的海陵島。
絲綢之路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地處廣東陽江海陵島十裡銀灘
十裡銀灘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粗獷壯闊,與石角灘接合成螺線型。
十裡銀灘空氣清新,沙質潔淨均勻,水質清澈透明。
十裡銀灘
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十裡銀灘、我國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
大角灣
大角灣是中國AAAA級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東南,背倚青山翠嶺,獨得大自然垂青,以陽光、沙灘、海浪、海鮮馳名於世,是海陵島知名度最高的景點。
陽春凌霄巖
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特徵,自然山水溶洞為主的風景名勝區,是廣東省頒布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之一。
以雄偉壯觀著稱,被譽為「南國第一洞府」
凌霄巖分為正巖、東巖、西巖三大洞,今開放正巖。
在凌霄巖洞內,到處是琳琅滿目、形態各異的巨大石柱、石筍。
陽江美食
豬腸碌
豬腸碌外形呈圓條形,貌似豬腸,因此取名豬腸碌。吃的時候可整條吃,也可以切成小段,再沾上特殊的調料,味道鹹中帶香,十分可口。還有些沾上牛腩汁,味道更足,喜歡吃辣的也可搭配點辣椒醬,可以說是陽江的明星小吃。
爆炒長尾螺
陽江長尾螺,也有火筒螺的叫法,在菜市場可以看到,長尾螺好吃,就是處理起來有點吃力,需要一把老虎鉗,把螺尾巴夾掉。口味是鹽焗最好,白灼其次,還有各種調味法。僅需一截蔥一段姜,保留其原汁原味為上佳,煮到100%熟即可。長尾螺吃了還想吃,嘴裡總是湧出它的鮮味和香味,在陽江大大小小的小吃店,大排檔的宵夜都可以吃到,一般是與辣椒一起爆炒,配上一碟陽江特有的炒河粉,絕對是美味佳餚。
椒鹽瀨尿蝦
瀨尿蝦別 名:琵琶蝦、皮皮蝦,蝦耙子,蝦公駝子,攋尿蝦,螳螂蝦,爬蝦,蝦姑
陽江稱蝦婆、蝦蒲彈。本地常見煮法有姜蔥炒(焗)、白灼椒鹽等。
用油煎的瀨尿蝦加入椒鹽做成,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每年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肥壯的蝦蛄腦部滿是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蝦蛄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
鵝乸飯
鵝乸飯是廣東陽江一帶的漢族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香味十足,鬆軟爽口,肥而不膩,風味地道。
鵝乸飯在陽江老百姓心目中可算得上是餐桌上的極品了。鵝乸飯是一種肉料飯。肉,當然是鵝乸(母鵝)的肉了。去掉鵝皮與骨,取其肉,細切成粒再經過一系列的調味與配料,用猛火爆炒後,再與飯燴焗,最後加上蔥花,任誰見了也會垂涎三尺。
白沙鵝乸飯最有名
牛腩粉
牛腩粉是廣東陽江市著名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之一。
因以調製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起於民間,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南寧、梧州等城市。
牛腩粉除了牛腩的味道要講究外,河粉的質量也很講究的。陽江的河粉比其它地方的河粉要簿一點和韌一點,口感比較爽口。這樣的河粉配上牛腩,那滋味吃過一次,就想再吃。在陽江牛腩粉是很多人的最愛!早餐來一碗牛腩粉配上幾條豬腸碌,那真是一大享受!
鹹圓子(鹹湯圓)
這圓子像湯圓又不像湯圓,裡面無餡,而是用糯米粉搓成長圓條,再切成粒粒,放在湯料裡煮。味道主要靠湯料,其中放有新鮮的鯪魚鬆、蝦米、蘿蔔絲等,熟後再撒把蔥花,就成為了陽江特有有鹹味圓子,甚為鮮美。這道傳統美食,在陽江過年,過節,平時都會做的一道美食!
河堤宵夜泥蟲粥
陽江人超愛吃,除了日常的一日三餐,宵夜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陽江說到宵夜,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河堤的夜市。河堤夜市可以說是陽江最古老的宵夜聖地。雖然河堤的宵夜檔基本都是露天大排檔,看起來地方比較小,但是這裡一到晚上就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很多人都不遠千裡駕車來享受這獨具陽江古老風味的宵夜。在美食麵前,他們絲毫不會介意這裡的擁擠。或許,正是因為這人來人往才顯得這裡的宵夜更加有味道。
泥蟲有滋陰補腎、美容養顏的功效,泥蟲入口既脆又爽,鮮甜,有很濃的海鮮味,咬兩下就可以吞下肚子。泥蟲是生長在大海邊的泥土中,帶有泥沙的,但吃入口後卻一點沙的感覺都沒。清洗泥蟲需要很大的功夫,少一點耐性都不行,要專人每條泥蟲慢慢清洗,還要反轉肚子洗,保證乾淨入口無沙子。我們見到浮在粥裡的泥蟲已經是反過肚子的了,嘴和尾巴都是帶點棕色的,身子是白色和紫色相間的條紋,看起來有點可愛。
刀切仔
刀切仔,用粘米粉做的麵食手工刀切,口感很順滑用。粘米粉搓成塊狀然後用刀切成條狀,然後放上各種各樣的料,有豬肉、生蠔、魷魚絲、花甲一起煮。
葉貼
葉貼又叫米粿、印粄。一般是廣東粵西茂名陽江地區和粵東汕尾潮汕地區的一種漢族特色小吃。顧名思義,葉貼就是用葉子貼的餅,按組成結構命名,既形象又生動。它用了樹菠蘿的葉子包餈,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有葉子隔著,可以讓人吃葉貼時不會感覺太燙手;二是樹菠蘿的葉子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如此做法,既綠色環保,又充分利用了植物的藥用功效。
陽江瑪仔
這又是一道地道的美食啊,陽江瑪仔,是用粉皮,海味,瘦肉等煮成一道糊糊的麵食。
大蝦花蟹粥
陽江宵夜大蝦花蟹粥,味道鮮而甜。陽江地區以平岡鎮產的較為出名。還有花蟹、紅蟹,尖山蟹等。常見食法有姜蔥焗、炊、灼、鹽焗等。膏蟹飯與花蟹粥均為陽江一大特色。
生蠔
在陽江也沒人不知道程村蠔。陽西蠔產地有程村、溪頭、儒洞、沙扒、織篢等十多處,其中以程村蠔場出產的蠔最為出名。程村蠔的特點是體大,味道鮮甜,色澤光潔。與其它地方生產的蠔豉有明顯區別。程村蠔場正處於豐頭河、織篢河的出海口。這裡水鹹淡適中,且港灣多,底下有豐富微生物,極適宜蠔生長。
合山牛雜粥
陽江合山鎮牛肉歷來出名,尤其以田坢村的牛雜更是上佳,現在合山人也將自己這套以牛為主題的地道農家特色風味帶上了餐館,來一煲用當地牛肉牛雜,牛百葉生米煲出的砂鍋粥那味道可鮮甜美味得直流口水,再炒上個牛雜芹菜,來個牛雜拼盤,牛利,牛蒡,牛腩,牛腳筋,牛頭皮,薑絲炒牛柳...那味道更是回味無窮哪!
沙螞粥
中華沙蟹是螃蟹的一種。也稱平掌沙蟹、幽靈蟹、沙馬仔。體形寬厚,呈正方形,生活在高潮線以上較高而且乾燥的洞穴裡。樣子有點像蟹,但比蟹要小,而且走起來沒有蟹那麼笨拙,在沙灘稍一聽到人的腳步聲,瞬間便鑽進沙洞裡面,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小生物。
中華沙蟹」也叫「沙螞」,陽江人稱它為「沙猛",陽江人一般都喜歡用它來熬粥,沙螞粥十分滋補。陽江好多吃宵夜的地方都有這個粥吃,用新鮮捉上來的沙螞放上一、二兩蝦來煲出的粥水味道鮮甜無比!因為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狗利仔
為什麼稱呼為「狗利仔」?因為它的外形就相似狗的舌頭一樣,故此得其名。它是廣東陽江的傳統民間食品,有清熱祛溼、去肝火功效,也是陽江人夏天常吃的點心。其主要材料是雞屎藤、白麻葉等植物葉子和糯米粉而製成。將郊外採集的雞屎藤、白麻葉等植物葉子篩選洗乾淨涼幹後可搗碎也可磨成粉,和麵團製成條狀進行壓扁,蒸熟就可,可以根據口味加糖。
平崗允記燜粉
允記燜粉有30多年歷史的平崗燜粉,該店鋪坐落在陽江平崗舊市場,面積不大,店面看起來也不怎麼幹淨;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每天中午生意卻格外紅火,因為平崗人都知道這裡有好吃的燜粉。
粉皮是用豬腸碌的粉現切現炒,湯料有水瓜、蝦、文蛤、豬雜、白菜,粉和湯料一起燜幾分鐘就可以上菜了,湯鮮粉滑,豬雜爽脆,湯汁充分的吸收了海鮮的鮮甜,味道配合的恰到好處,選用豬腸粉來燜不容易煮糊,再加上豬腸粉比較有嚼勁,吃起來口感好,看來店家這碗燜粉是有講究的。
酒杯印
酒杯印,是陽江當地特色小吃。由於使用酒杯填充食料做出來的,外形很像一個可以吃的酒杯,故名酒杯印。
用粘米粉、糯米粉、砂糖、花生、芝麻、椰蓉等
把各種用料拌成鬆散麵團,用酒杯做成型,放到蒸籠用大火蒸即成
特色:鄉土大米粉與各種原料搭配,香味四溢、入口鬆散、唇齒留香
瀨鍋餐
瀨鍋餐是廣東省陽江市地區傳統地道的特色小吃,瀨鍋餐清甜可口,味道十足,已在陽江市民間流行數百餘年歷史。它煮熟時類似粉條但又似於粉皮,為什麼叫做瀨鍋餐呢?因為它的做法是在沸騰的湯底情況下用湯勺將粉糊盛著一些圍繞著鍋慢慢旋轉一圈而成的,故此因得其名 —— 瀨鍋餐
選用上好的粘米粉和涼開水攪拌成漿糊狀待用,然後把準備好的配料如:五花腩或瘦肉切成小塊、蝦醬適量、絲瓜切碎、花生等放到油鍋裡爆炒生香,待配料炒至八成熟後,再放一些文蛤並將水倒進鍋內大火燒開,煮沸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