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務員須這樣做,否則解聘;澳門若推行這法例,恐怕又一批人要...

2021-01-20 騰訊網

1.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布,因應黑龍江省的最新疫情發展,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4條的規定,自2021年1月16日零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違反者除可能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的措施。

應變協調中心提醒,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內地以下地方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

1、河北省:石家莊全市,廊坊市固安縣,邢臺市之南宮市;

2、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社區,順義區南法信鎮、高麗營鎮、勝利街道、南彩鎮或仁和鎮、北石槽鎮、趙全營鎮;

3、遼寧省:大連全市,瀋陽全市;

4、黑龍江省:綏化市,黑河市愛輝區、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哈爾濱市香坊區。

2.一名已婚男外僱日前於祐漢如意廣場某店鋪外當街對女途人「露鳥」自瀆,女途人當場被嚇到不知所措,定驚後決定報警。

治安警接報後在案發地點附近店鋪內拘捕涉案男子,有人初時辯稱純屬誤會,指當時「人有三急」,但經警方再三盤問後,終承認在等待公司開門期間突然性衝動,出手解決期間被女途人目睹。

涉案男外僱姓鍾,30多歲,已婚,報稱維修員,被起訴暴露行為移送檢察院。

3.為了賺錢,一越南人從珠海遊水偷渡來澳!一名非法入境的越南男子涉嫌販毒及吸毒,司警昨晚在新橋區拘捕涉案男子。行動中,共檢獲8.4克、市值28,000澳門元的「冰」毒。司警續追查毒來源及其他涉案者。

被捕越南男子姓PHAM,24歲,非法入境者,無業。司警落案控以販毒及吸毒罪,案件今日下午移送檢察院偵辦。

4.澳門若推行這一法例,恐怕又一批澳門人要失業了!市政署計劃立法外賣店和網購店強制性登記制度,規定必須設置實體店,且不得設在民居。

有網購店負責人表示,澳門租金昂貴,小本經營難以開實體店。若有關法例推行,將打擊不少網購店,恐要結束經營。

有出售自製天然食品的網購店負責人黃小姐表示,店裡所有出品親力親為,品質得到不少消費者認同。

本來計劃在有一群熟客支持時才設實體店,但若據官方日前公布的有關強制性登記制度,突然要求網購店須有實體店,無疑有一定打擊。

她理解消費者對食安問題的擔憂及顧慮,也認同強制登記制度是對客人的食安負責,絕對支持。該店已向澳門市政署食品安全廳申請及成功登記「食品業界登記計劃」,目的讓消費者安心及讓政府進行監察。開實體店的一系列支出,對小店難以負擔,希望政府考慮網購店的難處。建議可加強登記制度、規範場所的衛生及食安環境,以及巡查網上食品店,合規的才能經營。

5.澳門司警局赴學校舉辦防罪教育遊戲, 日前,司法警察局人員分別到凼仔坊眾學校及聖德蘭學校舉行防罪教育遊戲,透過大型棋盤遊戲中的進退及獎懲關卡,同學們模擬在遇到罪案發生時作出抉擇,從中學習以正確的方式應對處理,例如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勇於舉報罪案、堅決拒絕嘗試毒品等。司警局人員結合遊戲為同學們闡釋不同做法的利弊,讓同學們從小懂得明辨是非,從生活中各方面學習「做個聰明好市民」。

6.澳門湖畔大廈、石排灣業興大廈兩個經屋項目多年出現牆體脫落,且今冬特別嚴重,業興大廈小業主今在現場向傳媒反映,大廈10座合共1000個地方出現牆體脫落,且均在公共地方,影響住戶生活和引起安全隱患。小業主又指倘業主大會不通過更改設計或湊錢維修,便會因維修基金不足而不維修,希望房屋局協助小業主長遠解決牆體脫落問題,把大廈改為油漆牆身。

每戶近萬元維修費恐難通過,要得到三分二小業主同意出錢維修並不容易,按照原設計,估計每戶平均需支付近1萬元維修費,若業主大會不通過更改設計或湊錢維修,便會因維修基金不足而不再維修。

7. 昨日香港新增38宗確診;香港疫情持續,截至今天早上累計9,453宗確診。昨日(15日)新增38宗確診,包括3宗輸入和35宗本地個案,其中14宗源頭不明。另外,中九龍幹線群組增4人,累計26人。

8.油尖旺區成為第四波疫情的重災區,特區政府劃出指定範圍,其中大廈只要有一宗確診,有關大廈居民都要強制檢測。

9.衛生署署長向新填地街20、22、24及26號發出隔離令,未經許可不得出入或攜帶物品出入,有效至28日晚11時59分。

10.衛生署因葵湧石蔭村仁石樓出現多人確診,安排其居民撤離並接受強制檢測,但期間出現紕漏,被住戶批評。

11.龍翔官立中學一名教師,因製作內容嚴重不當的教材,被局方確認專業失德,正面臨「釘牌」處分。

12.警方前年11月在旺角圍捕暴徒,一名休班消防員手持汽油彈拒捕被控5罪,判囚34個月。

13.香港網際網路註冊管理有限公司公布使用政策,要求域名不得違法或違反公眾利益,否則域名會被拒絕及取消註冊。

14. 多項賀歲節目被取消;政府昨日(15日)宣布取消元宵彩燈會、辛丑年新春酒會,是繼新年花車巡遊、林村許願節、大年初二煙花匯演後,另外3個被取消的賀歲節目。元宵彩燈會每年都會在香港不同地區舉辦,節目包括大型彩燈展、民族歌舞、傳統舞臺技藝等。而新春酒會是港府與中聯辦共同舉辦的年度晚會。

15. 2020年機場客運量跌88%;香港疫情嚴重,去年機場客運量為880萬人次,比前年跌87.7%;飛機起降量超16萬架次,比前年跌61.7%。而機場的年貨運量相對平穩,比前年少7%,為450萬公噸。

16.馬鞍山縱火案疑犯被通緝;2019年11月11日,有人在馬鞍山一行人天橋上向持不同政見的人士縱火,導致一名受害人嚴重燒傷。

該案2名疑犯潛逃海外,警方已發出通緝。涉嫌協助逃犯購買機票的2名男子前日(14日)被拘。

17.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預算案建議,希望政府成立「失業援助金」,並建議暫緩未來一個財政年度的暫繳稅安排。

18.港大經管學院聯同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公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建議政府推動第三次經濟轉型。

19.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宣布將凍結所有同事薪金,但向所有合資格的酒店員工派發半個月酌情花紅。

20.公務員禁止發表不當言論,效忠聲明或宣誓;公務員事務局要求2020年7月1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於4周內籤妥及交回效忠聲明或宣誓,否則局方會考慮終止聘用。

公務員事務局昨日(15日)向公務員發出宣誓及聲明通告,要求所有公務員在1個月內籤好文件,而部門首長級的公務員除了籤署聲明外,還需進行宣誓。

之前港府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或籤署聲明,擁護《基本法》。籤字以後,公務員發表不當言論,就算違背誓言,將會遭到違紀處理。

相關焦點

  • 香港人以後殺魚都要「安樂死」了?否則犯法!
    圖:星島香港的魚販嘛,有時連幾兩重的活魚也要劏,為快速行事,兼顧生意,很難使用日本的劏魚手法。而且街市做生意求快,顧客等魚回家做菜,魚販屠宰活魚須爭分奪秒,如果屠宰指引不切合真實的運作情況,可能會令魚販被魚刺傷,或受刀傷。那如果是用電擊呢?
  • 赴港籤單、旅遊,這兩個香港法例一定要遵循!
    這……這麼嚴重?圈妹以為這種情況最多拒絕入境就完了,居然還要坐牢?!DT1 = 取消行程1次,意味著以後再用該護照進入香港時,可能要先在入境處辦公室「喝杯茶」;DT2 = 取消行程2次,至少一年內不能再用護照入港;一旦到達了DT3,這本護照就再也不能用於入境香港了!而且,被入境處記上DT的護照,以後用於申請其他國家籤證時,很可能會被拒籤!
  • 香港官員須上交超400元禮物 申報表格範本曝光
    若發現其投資或利益跟他的公職有或似乎有利益衝突時,行政長官可要求有關官員採取下述任何一項或多項措施,包括放棄所有或部分投資(利益)、避免再購入有關投資(利益)或予以出售等6條途徑加以處置。作為行政長官決策的最高官方機構,由29名成員組成的行政會議更要集體「曬帳」。
  • 香港特首收受禮單全上網 細到禮籃、植物等物品
    這是繼2009年深圳率先為「裸官」設限之後,廣東再進一步擴大範圍推行這項舉措,以此加大制度反腐的動作。與廣東一江之隔的香港是否也有腐敗問題?他們是怎麼反腐敗的呢?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採訪。  在香港,「被ICAC請喝咖啡」言外之意就是被廉政公署調查,可以被看成是具有香港特色的「雙規」。
  • 港府究竟多摳門:香港公務員不能做的事(組圖)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香港公務員享受政府公職待遇,福利優厚,但必須面對層層監管,利益申報。香港特首曾蔭權,每月均要在網站公布上月的公務禮物名冊清單,所有估值400港元以上的公務禮物,一律要公示。香港公務員年終參加其他單位邀請的抽獎活動,抽中禮物要不歸還主辦單位,要不上交部門。即使退休,高級公務員退休離職再就業,也要度過「冷河期」,並要通過公務員再就業委員會審查,以防止利益輸送。
  • 11月1日起,去澳門再這樣做最高罰50萬澳門幣!去香港的也要注意了...
    不少人會選擇周末去澳門一趟然而11月的澳門除了大賽車,賭場、大三巴....否則會處最高50萬(澳門幣,下同)的罰款甚至可能會被刑事起訴。如要罰款,則是罰超出部分的1-5%;舉例:攜帶112萬元(澳門元)沒有申報,即超額攜帶100萬(澳門元),罰款是100萬的1-5%;當海關發現資金可能涉及洗黑錢及恐怖主義融資時,會聯絡司法警察局跟進,有機會進行其它法例的刑事起訴。
  • 買50萬以上籌碼須披露身分 澳門立法防洗黑錢
    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為防範犯罪集團利用賭場洗黑錢,澳門政府下個立法年度將提交草案,規定澳門賭場及博彩中介人若遇有客人一次購買50萬元以上的籌碼,須向澳門政府提交客人資料。
  • 內地人到港免檢疫隔離?有香港專家指恐怕是一廂情願!
    港府推出「回港易」計劃,容許居於廣東及澳門已預約的香港居民,回港後毋須強制檢疫14日。有消息指,政府擬觀察計劃推行情況,若兩、三周內未有返港居民確診,將考慮準許廣東及澳門居民到港也可免檢疫。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內地疫情相對穩定,當地政府亦嚴防境外輸入個案,若本港的疫情達至與內地相若水平,相信未有太多內地人願來港,屬港府「一廂情願」。他又指,由於來港風險成本高,料未會吸引內地旅客來港購物,對推動經濟無大幫助。
  • 香港公務員,月薪5萬不算多!然而……
    關注新港人傳遞正能量香港新港人互助文明社群香港人最喜歡跳槽轉工,很少有鐵飯碗一說。但有一個工作很特別,堪稱「金飯碗」,港人若打上了這份工,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轉行:這就是香港的公務員。因為除了優厚的薪酬之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相當吸引人。正是因為這樣的「高薪養廉」,成就了香港引以為傲多年的法制和廉潔。公務員沒有年終獎做香港公務員,月薪5萬港元都不算多,年假最多55天。
  • 這些香港公務員很快就會被炒掉了!曾引發憤慨的香港公務員毒瘤組織...
    1.臨近春節,進出澳門要帶多少現金?近日,內地旅客沂某、楊某、張某,經拱北口岸旅檢現場「無申報通道」出境來澳,被拱北海關關員截查,分別從他們攜帶的行李物品中,查獲14萬、12萬及14萬港元!快到春節了,很多朋友準備過澳門買年貨,買買買之餘還要注意,進出澳門該帶多少現金?
  • 香港公務員無年終獎 只能收三種禮物
    但有一個工作很特別,堪稱「金飯碗」,港人若打上了這份工,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轉行:這就是香港的公務員。因為除了優厚的薪酬之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相當吸引人。正是因為這樣的「高薪養廉」,成就了香港引以為傲多年的法制和廉潔。  公務員沒有年終獎  做香港公務員,月薪5萬港元都不算多,年假最多55天。
  • 香港特區政府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或籤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15日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通告,要求2020年7月1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宣誓或籤署聲明,他們須在部門發出有關信函的4星期內籤妥及交回聲明,受聘擔任高級職位的公務員還須宣誓。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介紹,公務員事務局曾於2020年10月12日要求,所有在2020年7月1日至10月12日之間加入香港特區政府的公務員宣誓或籤署聲明,他們全部已在去年10月底前籤妥聲明。對於去年10月12日之後收到聘書的人士,獲聘任的條件之一是須籤署聲明並交回已籤妥的聲明。在去年7月1日至今加入香港特區政府並已作出聲明的公務員,共有超過4000名。
  • 澳門︰由香港及英國入境者 須隔離21天檢測3次
    (原標題:澳門︰由香港及英國入境者 須隔離21天檢測3次)
  • 深圳人以後去香港千萬別這樣做...
    可能你認為小題大做了但面面還是要給大家提個醒根據現行香港法例任何人入境時作出虛假申述,即屬違法違例者會被檢控,一經定罪而入境處記錄相關數據就是在你們的護照上寫下「DT」你們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嗎被入境處記上DT記錄以後再出國,很可能辦理籤證會被拒籤!
  • 香港事件,澳門人這樣做!
    有關注「口袋澳門微博」的小夥伴都知道,指南君發過好幾條關於澳門往返香港上環客船停航、經香港飛的航班延誤或重新編排等等影響到澳門小夥伴出行的微博
  • 香港封關,澳門還可以去?!
    ,任何由內地來港或過去14日曾到內地的人入境時,衛生署會發出強制檢疫令,該人須於兩小時內到達其住所、登記酒店或政府指定檢疫點。那麼香港還能去嗎?一般人是不能了,除非以下三種情況還可以試試,《現在還能去香港嗎?「不能去,也能去!」》
  • 延遲退休恐怕真要來了!這屆「35歲」打工人何去何從?
    延遲退休恐怕真要來了!這屆「35歲」打工人何去何從?媒體 研究了8年之後 這一次延遲退休恐怕真的要來了
  • 涉嫌參與非法公眾活動 香港46名公務員被停職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文思敏)2019年以來香港曾出現社會動蕩,個別公務員亦參與其中。9月30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給全體公務員的信件中披露,截至9月底,涉嫌參與非法公眾活動被捕、正接受調查或正被起訴的公務員共有46人,已全被停職。
  • 媒體揭秘香港公務員:無年終獎 收禮只能收三種禮物
    但有一個工作很特別,堪稱「金飯碗」,港人若打上了這份工,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轉行:這就是香港的公務員。因為除了優厚的薪酬之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相當吸引人。正是因為這樣的「高薪養廉」,成就了香港引以為傲多年的法制和廉潔。 公務員沒有年終獎 做香港公務員,月薪5萬港元都不算多,年假最多55天。
  • 在香港把腳放在椅子上要坐牢?香港古怪法例惹議!
    近日,一些香港古怪的法例惹起了社會大眾的爭議。這些法例聽起來讓人大吃一驚,就連香港本地市民也說不了解!到底是什麼法例那麼新奇呢?香港古怪法例大探究!不過,就連這位的士司機都覺得迷惑,表示自己從業以來都沒聽說過這條法例,也沒有人對他們做出檢控和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