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懲治侵害兒童犯罪的?

2020-12-23 致閱歷史

今日,人民日報發表《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文章指出要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對無辜的未成年人進行犯罪是十分卑鄙的行為,不僅會導致自己身敗名裂,還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審判。傷害未成年人的無恥行為不只當今有,古代亦有,那麼古代是如何處理懲治傷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呢?

傷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性侵害、暴力侵害、拐賣、遺棄。

一、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犯罪懲治

古代針對幼兒被性侵事件,刑罰非常嚴厲。南宋對於強姦幼女進行了明文規定。當時的京城臨安發生了一樁命案,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被強姦致死。當時在位的是宋寧宗,他主張嚴懲兇手,並頒布法令。在南宋時的《慶元條法事類·雜門》(卷八十)就有針對性侵幼女的明確條款:「諸強姦者,女十歲以下雖和也同,流三千裡,配遠惡州。未成,配五百裡。折傷者,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強姦十歲及以下幼女者,即使幼女同意,也視同強姦,要流放到三千裡之外的險惡之地。如果強姦未遂,發配至五百裡以外的區域,如果是傷害了幼女,要處以絞刑。

1276年上元節,御史臺官員報告忽必烈,稱河南一幼女被眾人輪姦,幼女受到極大刺激以致瘋癲。忽必烈氣憤異常,找來當朝重臣太師劉秉忠共同商議,迅速修訂《元典章》,其中規定無論是否是貴族,只要實施強姦犯罪行為,一律處死。

其後的明朝也依舊照搬此條,實行性侵未成年人零容忍。

清代以後,《大清現行刑律》裡雖然將被侵害兒童的年齡界定提高到12歲,但處理方式仍然沿襲前朝,抓到就是一字:殺!

二、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懲治

在古代對兒童的暴力犯罪有個專屬名詞「採生折割罪」,即是指故意將兒童手腳折斷,讓兒童以殘障人士身份乞討,為自己謀利的行為。此罪行在古代歷朝歷代均是必死大罪,《大明律》裡更是處以死刑中的極刑-凌遲,罪犯的財產要全部賠償被害者家庭,罪犯家屬及如果是從犯,全部都要斬首,即使是毫不知情,也要流放到兩千裡以外的蠻荒之地受苦。

三、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拐賣犯罪懲治

人販子是最卑鄙的犯罪行為之一,被害者常常家破人亡,可恥罪行人神共憤。我國自宋朝開始,就對人販子實行零容忍。「略人之法,最為嚴重」,不管是以強搶還是拐騙的方式,只要是拐賣,哪怕是拐賣到有錢人家給人家傳宗接代,也要判三年刑。如果是有人拐賣兒童給自己當奴隸,抓到會被直接絞死。如果罪犯在實施犯罪和倒賣兒童的過程中導致兒童身體受傷,兩個字:斬首!

四、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遺棄犯罪懲治

在唐代,當地政府如果發現被遺棄的兒童時,必須馬上委派專人去安排衣食用度。如果孩子因為管理不善發生問題,當地官員會被問責。唐文宗曾發布詔書,願意收養棄兒的家庭獎勵兩個月的口糧。但是如果發現有毆打養子的情況,要處以50大板的懲罰。如果收養家庭遺棄養子的,要處以流放兩年的懲罰。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乎億萬家庭幸福安寧,讓我們一起共同保護未成年人,舉報不法犯罪行為,保護所有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古代是如何懲治侵害兒童犯罪的?
    今日,人民日報發表《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文章指出要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對無辜的未成年人進行犯罪是十分卑鄙的行為,不僅會導致自己身敗名裂,還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審判。傷害未成年人的無恥行為不只當今有,古代亦有,那麼古代是如何處理懲治傷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呢?傷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性侵害、暴力侵害、拐賣、遺棄。一、古代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犯罪懲治古代針對幼兒被性侵事件,刑罰非常嚴厲。
  • 鼓樓法院通報預防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鼓樓法院通報預防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2020-05-23 0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絕不心慈手軟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8日發布人民法院近年來審理的七起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據了解,這些案例中的三起強姦案件,儘管未造成未成年被害人死亡或者重傷,但具有強姦幼女多人、多次的情節,犯罪動機卑劣,性質、情節惡劣,手段殘忍,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極大,罪行極其嚴重,人民法院仍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 古代版《隱秘的角落》: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清朝官府如何處理?
    腳本:周紹綱 編繪:肖 兒 粉絲群:512474045 官方微博:@鏟史官漫畫 原創漫畫 歡迎分享 編後語: 對老幼的憐憫
  • 郭永宏:強化懲治電信網絡犯罪勢在必行
    全國人大代表,中移鐵通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永宏強化懲治電信網絡犯罪勢在必行「伴隨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檢察機關必然也必須要強化打擊網絡犯罪的技術手段,加大懲治電信網絡犯罪的力度。」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加大懲治網絡犯罪」。郭永宏代表認為,這是大勢所趨。「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1.3萬億元,佔GDP的35%。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70萬億元,2030年佔GDP比重將達到50%。」
  • 合理界定犯罪圈 有效懲治新型犯罪
    刑法與行政法的關係:二元治理體系抑或一元治理體系  隨著刑法幹預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日益擴大,一些之前由行政法調整的社會關係開始由刑法直接進行規範,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界定刑法和行政法的關係,涉及犯罪圈的合理界定,進而形成了區分違法與犯罪的二元治理體系與不區分違法與犯罪的一元犯罪治理體系之間的理論與實踐爭論。
  • 江蘇省公安廳發布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法律釋義】本案中,業某某公然冒充防疫人員,持刀入戶實施搶劫犯罪,嚴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嚴重妨害了正常的疫情防控秩序,應當依法予以嚴懲。警方提示,上門防疫核查一般會由防疫人員、網格員、社區基層幹部等參加,不會單人上門檢查。住戶要核實來人身份後才可開門。
  • 我國古代對邪教的法律懲治及現實借鑑意義
    漢代太平教發動的黃巾軍起義、元末白蓮教起事、清朝嘉慶年間川陝楚五省白蓮教起義及天理教暴動等以邪教為組織形式發動的顛覆政權的活動,無不讓統治者傷透了腦筋,以致歷代統治者時時以黃巾、白蓮之禍為鑑戒,從行政、經濟、法律和文化等多個層面採取嚴厲措施,對邪教犯罪進行全方位的預防和懲治,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重演。本文擬從法律角度探討我國古代對邪教犯罪的預防懲治方法及對現實反邪教工作的借鑑意義。
  • 古代如何懲治「上班」遲到?好恐怖!
    不過,你可曾想過在交通、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官員們在上班時怎樣打卡?遲到會受到怎樣懲罰?我們經常能在影視作品中聽到「上朝點個卯」,「點卯」兩個字裡透露出一個信息,上朝議事的時間基本在卯時,相當於現在的清晨五點至七點之間。
  • 古代如何懲治官員「庸懶」?明代缺勤打100大板
    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不少懲治「懶官」的招數,儘管有些乏善可陳,但有時也能讓我們眼睛一亮。  中國古代如何懲治官員「庸懶」?  李志剛  「上班點卯」的由來  要了解古代治「懶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員是怎麼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時間比現在早。
  • 我國修法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不枉不縱懲治低齡犯罪
    最低刑責年齡擬降至12周歲,精準打擊未成年人嚴重犯罪。近年來,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是否應該下調刑責年齡,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接觸到不良信息的便捷,未成年人犯罪成為突出的社會現象,並呈現成人化趨勢。尤其是極少數影響惡劣的未成年人嚴重犯罪案件,如湖南沅江12歲男孩弒母案、大連13歲男童殺害10歲女童案,給公眾的心理帶來極大衝擊。這既表現在犯罪的直接後果上,也體現在犯罪的過程上。個別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之殘忍,犯罪後之冷靜和漠然,都遠遠超出公眾認知。
  • 閩姐姐普法|關注兒童性侵犯罪,保護房思琪們
    因為幼女年齡小、缺乏性生活適應能力,現實中的行為人往往難以實現插入,且此類犯罪極易給幼女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惡劣影響,若與強姦婦女採用同一套既遂標準,勢必損害被害幼女的權益。問題3兒童性侵犯罪的刑罰有哪些?
  • 敦煌市檢察院與婦聯召開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聯席會議
    發揮職能 加強溝通敦煌市檢察院與婦聯召開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聯席會議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 據酒泉日報敦煌報導 近日,敦煌市檢察院與婦聯共同召開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聯席會議。會議指出,檢察機關和婦聯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進一步加強溝通、配合、協調力度,依法嚴厲懲治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構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聯動機制,推動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社會支持體系,實現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配合銜接,全面、綜合、有效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 祿永峰:懲治食品安全犯罪需加強執行力
    懲治食品安全犯罪需加強執行力□ 祿永峰全國人大代表、民革貴州省委副主委鮑家科近日建議,應當調整食品安全罪名的刑法體系,將其列入《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同時他還建議,對於嚴重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後果的食品犯罪行為,可以適用死刑。
  • 專家:澳門政府打擊性犯罪政府責無旁貸
    性侵行為給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重大創傷,對家庭,尤其是父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正因如此,未成年人權益和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加強未成年人防性侵工作也刻不容緩,從這幾年的輿論情況看,如何加大構建一個科學有效預防未成年人免受侵害的保護系統十分關鍵,社會一直在積極探討,希望儘早出臺更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 【沙公提醒】發現性侵、虐待等九類侵害未成年人情形須立即報案!
    據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介紹,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續上升,案件預防難、發現難、取證難的問題亟待破解。2017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別為4.76萬人、5.07萬人、6.29萬人,後兩年同比分別增長6.8%、24.2%。司法辦案發現,案件發現不及時,嚴重影響了打擊犯罪和救助未成年人的效率、效果。
  • 提高法定刑確保懲治汙染環境犯罪力度
    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懲治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維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刑法修正案(八)對「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作了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五)》將罪名相應調整為「汙染環境罪」。
  • 「性侵兒童」事件頻發背後:熟人犯罪佔較大比例
    一方面,女童遭性侵案頻發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兒童的生存和發展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犯罪嫌疑人也得到了法律的懲治。另一方面,記者通過梳理近年來有關性侵兒童事件的一組數字,發現保護女童的工作仍任重道遠。這些數字背後有著無盡的傷痛。
  • 侮辱國旗國徽國歌,屬於什麼性質的犯罪?我國如何懲治這類行為?
    >文|冷絲欄目|法制教育因為我國香港目前出現的暫時性問題,國旗、國徽和國歌成為熱門話題,無論是內地還是我國港澳臺地區,公眾並不了解有關這方面的法律知識,針對侮辱國旗國徽國歌的相關行為,我國內地法律是如何規定呢
  • 重拳打擊侵害民生民利犯罪
    【海口市檢察院】 重拳打擊侵害民生民利犯罪     本報訊(記者李軒甫 通訊員郭豔華)海南省海口市檢察院2013年6月先後在海口市雲龍、演豐兩鎮設立檢察工作站,通過履行檢察職能糾正重點項目建設進程中涉及侵犯民生民利問題,監督轄區重點項目建設中徵地拆遷等行政執法活動,依法打擊侵害民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