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烏素沙漠正在被消滅,衛星圖記錄「變綠」過程
毛烏素沙漠位置圖實際上,毛烏素沙漠所在的地區在古代時期並非是一片荒漠,歷史上的匈奴大夏國的都城統萬城就曾建於此地。1984年毛烏素沙漠衛星圖自1959年以來,毛烏素沙漠地區通過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逐步扭轉了生態繼續惡化的態勢。
-
毛烏素沙漠「消失記」:在中國版圖黃沙換綠顏
中新社鄂爾多斯9月29日電 題:毛烏素沙漠「消失記」:在中國版圖黃沙換綠顏 中新社記者 烏婭娜 「一陣黃風,不分昏與晝」「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曾是生活在毛烏素沙漠中人們的真實寫照。圖為殷玉珍在毛烏素沙地裡種植的樹木。
-
為什麼毛烏素沙漠即將被消滅,而塔克拉瑪幹沙漠投資上億卻不行?
沙漠被喻為世界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但是在沙漠中,還是有人居住的。我國對於沙漠的治理,也從未停止。其中說到成功的典範,就是毛烏素沙漠。現在有80%是被治理成功,從沙漠變為森林。也是我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但我國的另外一個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投資上億卻不能被消滅。
-
NASA衛星圖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網友:螞蟻森林?
NASA衛星Terra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採集了2020年2月23日和4月29日和田附近一部分沙漠的圖像,發現4月底和田附近的沙漠較2月份局部出現綠色。NASA表示,植被正在大地上萌芽。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德國國土面積。
-
NASA衛星圖顯示:中國「綠」了全世界!
我們的首都北京就曾飽受沙暴天氣影響,學過地理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北京位於內蒙古高原邊緣部,地勢低,又處三大沙漠季風交匯處。一到春天,毛烏素,庫布齊,渾善達克三大沙漠,就會輪番對首都灌沙子。2、黃河水變清沙塵暴解決了,我們再來看黃河變清和沙漠變綠洲。自古以來,黃河的水患就是中國的心頭大患。因為黃河經過黃土高原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沙漠化嚴重黃河經過的時候就會帶走大量的泥沙。
-
中國第一片將被消滅的沙漠:面積比海南島大,80%沙漠變綠洲
中國第一片將被消滅的沙漠:面積比海南島大,80%沙漠變綠洲沙漠風光無限好,每當到了黃昏,眼前的沙漠呈現一派金色,無數道沙石湧起的皺褶如凝固的浪濤,一直延伸到遠方金色的地平線,景象是那麼的優美。治理沙漠,深究幾十年,終於有了一定的成就。而「毛烏素沙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古時候,這片地區是水草肥美,風光宜人,更是一個很好的牧場,後來因為人為因素導致荒漠化越來越嚴重,演變成茫茫沙漠。但開心的是,這幾年毛烏素沙漠被嚴格的管理,直至最近終於是傳出了好消息,直言這裡獲將改名成「森林」,即將成為中國第一片被消滅的沙漠!
-
「毛烏素變綠記」:一場改天換地的綠色「接力」
昔日的毛烏素,黃沙漫天,「沙進人退」。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治理,如今的毛烏素腹地,林木蔥蘢,綠色已成主色調。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毛烏素變綠的秘密是什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兩山論提出15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深入陝蒙寧三地,探訪當地幹部群眾,推出「毛烏素變綠記」系列報導,展現三地的治沙舉措、成效,用一份「毛烏素治沙樣本」講述新時代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 (註:乾旱區的流沙堆積稱為沙漠,半乾旱區的流沙堆積則稱為沙地。)
-
中國即將被「消滅」的一個沙漠,現在成一片綠洲,種上很多土豆
中國即將被「消滅」的一個沙漠,現在成一片綠洲,種上很多土豆說起沙漠呢,我們第1個想法就是這裡寸草不生,遍地黃沙,而且沙塵暴不斷。並且在沙漠裡也沒有水源,不過種了一些什麼,在我們現在來說很多地方都成為了經典,很多人在空閒時候就想去這些沙漠裡看一看,那麼有一個沙漠就即將被消滅了,現在卻成了一片綠洲,遍地都是土豆,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去當地看一下。這沙漠在中國,它的名字叫毛烏素沙漠,地方在陝西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毛烏素」在蒙古語言裡面的意思是「壞水」,也就是不生長植物的地方。
-
中國第五大沙漠的「毛烏素沙漠」快被消滅了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第五大沙漠,也稱「烏審沙漠」,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南部、陝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風沙丘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東北部,總面積為3.98萬平方千米,在我國十大沙漠和沙地中,長期以來被比喻為「最年輕的沙漠」。
-
即將被「憋屈」死的毛烏素沙漠,都快水草肥美了!
如果你還沒有追隨《東邪西毒》去一趟位於榆林的毛烏素沙漠,你可能就沒機會了,因為它快被陝北人民消滅掉了。身為堂堂的生命禁區,烏毛素沙漠還是挺「憋屈」的。陝西省林業局近日發布數據: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被「憋屈」死,從陝西版圖「消失」。
-
中國毛烏素沙漠被綠色包圍,衛星照片透露秘密,網友:果真不一般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其中沙漠面積達到70萬平方公裡左右,尤其是在西北地區更為嚴重。要知道沙漠地區常年風沙肆虐,對於當地的環境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此我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環境改革,也就是所謂的植樹造林工程,其中重點區域就是陝西境內的毛烏素沙漠。
-
中國成功消滅毛烏素沙漠徵服大自然
位於陝西榆林的毛烏素沙漠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沙漠。也就是說人類終於可以徵服大自然了。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沙漠在放著就行了為啥要治理它呢?其實中國看起來地大物博,資源很多,不過人口也很多,人均下來這些資源其實並不算富足。而沙漠因為遍地沙子,根本沒有辦法發展農業或者工業,等於白白地浪費地方。
-
NASA衛星顯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正在神奇地變綠,網友亮...
虎撲5月28日訊 近日,NASA衛星顯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正在神奇地變綠。事件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熱議,詳細內容如下:近些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林的成活率與種植速度得到提升,中國在改造沙漠工程上的進度越來越快。
-
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
文/仗劍走天涯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自從人類進入到了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地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這種過程當中,人類的生活看似變得更加的便捷了。但殊不知,所有的人類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地球的摧殘之上的。想必大家如今都能夠感受到地球環境的惡劣程度了。
-
NASA衛星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2020年4月29日,塔克拉瑪幹沙漠局部NASA衛星顯示,隨著春季到來,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德國國土面積。
-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圖:塞罕壩三代造林人02.沙塵暴解決了,我們再來看黃河變清和沙漠變綠洲。自古以來,黃河的水患就是中國的心頭大患。它就是毛烏素沙漠,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比海南島面積還大,被稱為「沙漠之城」,這裡清晨沒有鳥語,夜傍沒有花香,寸草不生,只有乾涸的黃沙存在著、飛揚著。就是這裡曾讓陝北人民嘗盡苦頭。千年毛烏素沙漠,60年變綠洲。
-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4月22日,年近古稀的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一如既往地在定邊縣狼窩沙忙活著,他見證並參與了陝北「綠進沙退」的歷史進程。如今,他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同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榆林市榆陽區孟家灣鎮中營盤水庫旁的植被。(圖片來源:陝西日報記者 李羽佳 攝)「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
-
前無古人 中國快把這片千年沙漠消滅了(圖)
原標題:形成於唐朝的沙漠,要被共和國消滅了中國真要幹成了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情!我們上學時候學的那點知識又要更新了。毛烏素沙漠要被滅了!毛烏素沙漠由沙漠變綠洲的故事在微博上引起了共鳴,網友們紛紛留言講述自己的故事↓有網友講了自己出遊的所見:有網友親眼見證了毛烏素的治理過程:現在需要1個多小時的路程小時候需要將近一天……走著走著天就黑了,當時還有些民間奇談,因為老有人被困。騎摩託車就更酸爽了,路過沙丘人經常飛出去。
-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
「毛烏素沙漠」其實不是沙漠,而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專家說,沙漠和沙地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原因為主導,人為因素起輔助作用;沙地的形成人為因素起首要作用,自然因素為輔。但長期以來,毛烏素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為「沙漠」。
-
人民網報導毛烏素沙漠治理成果提及農牧家樂旅遊接待帶動發展作用
昔日的毛烏素,黃沙漫天,「沙進人退」。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治理,如今的毛烏素腹地,林木蔥蘢,綠色已成主色調。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毛烏素變綠的秘密是什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兩山論提出15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深入陝蒙寧三地,探訪當地幹部群眾,推出「毛烏素變綠記」系列報導,展現三地的治沙舉措、成效,用一份「毛烏素治沙樣本」講述新時代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註:乾旱區的流沙堆積稱為沙漠,半乾旱區的流沙堆積則稱為沙地。)毛烏素,蒙古語意為不好的水,或寸草不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