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

2020-12-25 騰訊網

文/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

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這兩個民族給人的感受卻有很大差別。首先從人種屬性來看,維吾爾族具有顯著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回族人險些和漢族人長相無異。這就牽扯涉及到兩個民族的起源問題了。

在歷史上,人們為了區分內地的回民與新疆地區的維族,一般把新疆的維族和來華的阿拉伯與波斯穆斯林稱之為「纏回」,即纏著頭巾的回教徒,把內地的回民稱之為「漢回」,所謂「漢回」就是信奉了回教的漢族。伊斯蘭教對回族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用,它是在7世紀初阿拉伯各部氏族制度瓦解的過程中,由穆罕默德創立的一種宗教。由阿拉伯商人至遲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即傳入我國。我國回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一個派別。

維吾爾族的祖先是匈奴-突厥人,眾所周知,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繫,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繫,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回族的民族組成要比維吾爾龐大許多,主要來自於蒙古雄師中的色目人,也就是昔人常說的「回回人」。「回回」是古代中原人對中亞、西亞各民族的統稱。蒙古西徵後,大量色目人加入蒙古雄師之中,並立下汗馬勞績,因而成為元朝的第二大貴族階級。因為享受種種政治權利,阿拉伯等地商人不停來到中原,又加之為元朝鎮守各地的多為色目武士,所以才有了「元時回回遍天下」的說法。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勉勵色目人迎娶漢族新娘。長時間的回漢通婚使得兩個民族在外貌上險些沒有任何區別。

並且他們的語言不同,維吾爾族用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語言,即維吾爾語,回族一般使用漢語,部分時候使用阿拉伯語,宗教用語方面,一些伊斯蘭教專用詞彙,維吾爾族用波斯語,回族用阿拉伯語。舉個例子回族把真主叫做安拉(阿拉伯語),維吾爾族叫胡達(波斯語)。節日方面維吾爾族重視古爾邦節,回族更重視開齋節。現在的回族之所以與漢族沒太大分別,是因為後來的混血造成的,因為回回本來是軍隊,轉戰各地,造成各地分散分布,而沒有像維族集中居住,因此分散各地的回族與漢族不斷通婚才造成現在的回族大部分漢化,其實較純的回族,他們的皮膚往往比漢族白(我認識的都如此),這就是其血液裡混有東歐,中亞血統的遺傳證據之一。最早的回回軍漢人比率是非常非常低的,與漢人更是兩碼事。

總的來說,回族與維吾爾族同屬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內地回民也經常去新疆深造學經,雙方恆久保持密切交流。兩者之間的差別主要是所處情況所致,任何事物都是在於周圍情況的相互影響中生長的,正如季羨林先生說的那樣:「沒有文化交流,就沒有人類文化史,文化交流是人類文化生長的動力。」

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

相關焦點

  • 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這兩個民族給人的感覺卻有很大不同。首先從人種屬性來看,維吾爾族具有明顯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回族人幾乎和漢族人長相無異。這就牽扯涉及到兩個民族的起源問題了。
  • 維吾爾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那麼這兩個民族有什麼區別嗎?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兩個民族的長相一點都不一樣,維吾爾人像歐洲人,回族人則像漢族人。
  •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回族的由來
    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回族的先祖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來到中國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他們往往集中住在稱為「番坊」的居住區內,接受當地政府的管理,同時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番坊居民眾多,史載唐末僅在廣州一地就多達十餘萬。
  • 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
    第三章 第三節 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和朝鮮族  一、滿族
  • 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狗肉,漢族有「忌口」的肉嗎?
    大家好,我是小威,歡迎和我一起看世界,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非常遼闊的國家,在中國廣闊的國土上,分布著56個民族,其中我們漢族是主體民族,佔據人群當中的絕大多數,而其他的55個民族則是少數民族。這56個民族中,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習俗風情,他們之間可謂是各不相同。有一些民族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說維吾爾族和回族,維吾爾族以及回族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伊斯蘭教又有明確的教義禁止他們吃豬肉,因為伊斯蘭教認為豬肉是不潔的,所以,維吾爾族和回族人都是不吃豬肉的。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回族飲食習慣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伊斯蘭教是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
  • 不吃豬肉的民族有哪些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回族為什麼不吃豬肉
    大口吃肉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吃各種各樣的肉,其中吃的比較多的有豬肉。但因為民俗不同,並不是所有民族都吃豬肉的,你知道不吃豬肉的民族有哪些?一、不吃豬肉的民族有哪些1、不吃豬肉的民族比較多,主要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烏茲別克族。
  • 中國西北三省區穆斯林歡慶古爾邦節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黃會清 毛詠 任曉剛)31日是穆斯林傳統節日古爾邦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的穆斯林在2007年新年來臨之際,歡度這個神聖的節日。  在有「中國穆斯林省」之稱的寧夏,區人民政府作出決定,給包括回、漢族在內的各族幹部職工放假1天,共度古爾邦節。加上元旦放假3天,206萬回族穆斯林迎來了一個輕鬆愉快的雙節。
  • 活躍的中國西北回族穆斯林經商者
    馬勝英的家鄉在當地因清真寺遍布、伊斯蘭色彩濃鬱而有「小麥加」之稱,他所在的馬集鎮就有許多和他有著類似經歷的經商致富的回族穆斯林。家住馬勝英家斜對面的馬文學經名優素福,從商將近20年,足跡遍布甘肅、青海、西藏,現在他和弟弟一起在西藏日喀則經營一家糧油商店,同時做些蟲草、藥材生意,每年刨去各種費用開支能剩下10多萬元,在當地算得上中等戶。
  • 伊斯蘭教消費觀與回族穆斯林消費行為研究
    【摘要】回族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消費觀的影響下,其消費觀念及消費行為,受到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和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制約,形成了回族穆斯林獨有的消費文化。在宗教信仰的制約下,回族穆斯林群體間通過秉持共同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模式展現出一定的民族認同感。
  • 古爾邦節是什麼民族的 古爾邦節2020是哪天
    中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就有五十五個。在眾多的民族中,傳承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時還伴隨著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例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那麼,所謂的古爾邦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呢?古爾邦節又在哪一天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華春瑩:所謂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論調本來就是偽命題,是...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近日,英國媒體對一名自稱參與中國共產黨對新疆地區採取人口控制計劃的醫生進行採訪,美國媒體透露美方醞釀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貼上「種族滅絕」的標籤。有記者援引這些報導問中方有何評論。「在涉疆問題上,個別國家、一些人製造了太多謊言。」
  • 中國穆斯林信仰與自由:完成從西寧到麥加夢想
    突來的降雪和驟降的氣溫並沒有阻擋黃先生去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做聚禮的腳步。早在周二,他就已為六、七好友佔好了周五做禮拜的最佳位置。20日中午12點半,中國西北青海省最大清真寺的宣禮塔響起洪亮的喚禮聲。中國朝覲團像往年一樣,盡力為朝覲群眾提供教務指導、醫療防疫、安全保衛、飲食、交通和住宿等方面服務,幫助他們平安有序地完成了朝覲功課。「雖然因為語言不同我沒法與別國穆斯林交流,但我們有共同的信仰,我們穿一樣的服飾做一樣的禮拜。」黃先生說,成為「哈吉」(朝覲者)後,他更受親朋好友尊敬,也更虔誠。
  • 新疆穆斯林迎接古爾邦節 隆重似「過年」
    新華網烏魯木齊9月22日電(記者 強力靜 李曉玲 任沁沁 阿依努爾)再過兩天就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爾邦節。古絲綢之路名城喀什的街頭、巴扎(維吾爾語「集市」之意)和老城的巷子裡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古爾邦節對我們來說就和漢族人過春節一樣。」31歲的維吾爾族小夥艾克拉木說。
  • 中國歷史在新疆有「休眠期」?維吾爾族與漢族和藏族有血緣關係
    就長相而言,很多人都覺得今天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人與新疆南疆地區的維吾爾族人多少有些不一樣,最明顯的是,新疆南疆地區的維吾爾族人似乎白種人的特點多了一些,而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人近於黃種人。而位於吐魯番地區與喀什地區中間地帶和和田地區的維吾爾族人,又介於這二者之間,多少長得有些像西藏人。歷史在這裡變成了鮮活的長相,等待著更多的人來研究。
  • 回族(穆斯林)每天都要做的事——禮拜
    對於穆斯林來說,每次禮拜前他們都要認真地做「大淨」或「小淨」。「大淨」指沐浴,「小淨」指淨下、洗手、漱口、灌鼻、洗臉、摸耳和洗腳。條件限制時,可做土淨(即用沙土代水)。禮拜時間,巍山回族村子裡萬人空巷,一片寂靜,只在清真寺的「朝真殿」內,有肅穆的誦經聲。和著經聲,人們整齊而嚴肅的行禮、叩拜,叩拜時都是五體投地一一額、鼻、兩掌、兩膝、兩腳趾同時觸地。
  • 怎樣和穆斯林相處?
    我們的祖國有56個名族,就像56朵花朵開滿祖國各地,56朵花爭奇鬥豔,漢族是這56多花中,最大的一朵花,在我們的生活中,除漢族之外,回族人數就最多了,在我居住和上班的地方,回族人數還是很多的,既然和不同名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得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性,就得互相尊總彼此的生活方式,那麼,在這裡和大家說說幾點和穆斯林同胞們生活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希望能夠幫到您
  • 以後西北地區的民族矛盾會很嚴重。青海甘肅寧夏等地的回族和漢族...
    青海甘肅寧夏等地的回族和漢族矛盾會早晚會爆發,並非和睦,這些地區已經形成漢人不和穆斯林交往嫌暴力血腥,穆斯林不和漢人來往嫌棄漢族吃大肉。宗教極端就是信仰的深淺問題,早晚會走上極端的這條路。
  • 1949年後 烏魯木齊維漢之間
    那時因為工作關係,他經常活動於烏魯木齊火車站附近,那裡是南城,靠近二道橋,當年有很多維吾爾族人擺攤經商,袁遇春也想做點瓜果生意,又苦於不懂市場行情,就找到在火車站結識的一位維吾爾族朋友幫忙。兩人開始合作,一起開著卡車,拉著瓜果,聊天愉快,生意做得也愉快。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烏魯木齊湧入更多元的思想和文化,跟中國其它城市一樣,人與人之間,不再似往日那麼單純。
  • 土耳其姑娘北京過齋月:在中國感受穆斯林文化
    土耳其姑娘艾達和色達爾在牛街清真寺2015年齋月在牛街清真寺祈禱的穆斯林原標題:土耳其姑娘北京過齋月 在中國感受穆斯林文化「新鮮又難忘」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高翰倫):齋月的一天,土耳其姑娘艾達和色達爾來到北京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清真寺——牛街清真寺做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