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古生物博物館資源轉化為中小學教育資源?大咖齊聚南京共找答案

2021-01-12 網易

2020-12-26 21:04:42 來源: 現代快報

舉報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文 顧煒/攝)成立李四光少年科學營、新疆石油特展開展、博物館科普教育館長校長論壇……12月26日,「遠古生命與你我同行」大型主題科普論壇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升級改造重新開放儀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現場進行了一系列特色的古生物科普活動。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自2004年起對外開放,到2020年已經運行十五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詹仁斌介紹,經過近一年的深化設計和現場施工,自2021年元旦起,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

  此次展陳昇級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展出了大量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如大型斑彩菊石、三葉蟲集群、魚龍海百合牆、大型棕櫚葉等。此外,升級後的「古生物科幻電影院」「達爾文實驗站」「寒武紀蟲蟲秀」等科普互動項目也同樣精彩紛呈,值得期待。

  

  隨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地學博物館專委會主任、中國地質博物館原館長賈躍明、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徐莉、深圳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傅曉平、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龐虹分別作了題為《科普攻略·道法自然》《境內外特展的實踐與思考》《開放共享 你我同行》《對博物館教育工作的再認識》《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與自然教育》的報告,並與中小學校長進行研討,共同探討如何將古生物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打造的「李四光少年科學營」科普品牌也在現場進行了開營儀式。「李四光少年科學營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首次創辦的以紀念地質學家李四光,弘揚李四光精神,帶領廣大青少年探索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的神秘世界為目標的科學探索組織。」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科學營將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給熱愛古生物學與地質學的青少年們提供最優質的學習機會與交流平臺。

  

  此外,「從黑油山走來」新疆石油特展也在當天揭幕。這是改造後的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展覽,介紹了石油的形成、石油與古生物化石以及新疆油田的開發歷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
    如何將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與文化瑰寶面對面,聆聽古老民族的偉大傳奇、感知盪氣迴腸的文明進步?  《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近日印發。圍繞這份意見的亮點和特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負責人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 博物館資源進課堂 誰來教?如何考評?
    此外,截止到2019年底,已備案的博物館有5535家,這些文物既是資源,也是我國的文脈,如何讓文化文物資源走近青少年教育,如何用好用活文化文物資源,讓青少年在寓教於樂中認識中國,認識我們的歷史? 近日,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 》)。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可這些博物館為何無人問津?
    在這些化石資源基礎上,各地建立起來的地質古生物博物館成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最靚麗的名片。比如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屬於國土資源部門管理,中國古動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是科研院所內設二級部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是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管理,還有一些化石博物館是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比如四川天演博物館、遼寧北票翼龍博物館等。
  • 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
    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天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狀況跟20年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類似,「死結」如何打開今年,國慶長假恰逢與中秋雙節疊加,打卡各類博物場館也成為越來越多的公眾出行選擇。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和安吉館,8天假期共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遠在雲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今年剛剛建成開放,國慶期間吸引了6萬遊客前往參觀遊覽。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和安吉館,8天假期共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遠在雲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今年剛剛建成開放,國慶期間吸引了6萬遊客前往參觀遊覽。 此外,北京自然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等雖然沒有公開披露客流量,但是從各大旅遊網站的評價來看,也收穫了較為可觀的客流量。
  • 全國研學大咖齊聚千島湖,共話研學產業發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王鴻鋼11月28日上午,全國各地的研學從業者、專家大咖和眾多中小學負責人齊聚一堂,參加2020年千島湖(大下姜)研學實踐論壇,共話研學產業發展。上午九點半,在大下姜(大墅)研學營地現場,來自全國16個省市的研學旅行機構、研學基地、研學組織、研學旅行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和基地、營地等高級職業經理、企業經營者匯聚一堂。研學大咖為與會人員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乾貨滿滿。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 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天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狀況跟20年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類似,「死結」如何打開今年,國慶長假恰逢與中秋雙節疊加,打卡各類博物場館也成為越來越多的公眾出行選擇。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和安吉館,8天假期共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
    原標題: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 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總結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工作,進一步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提升公眾科學素養。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 南京最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布局紫東!
    主要包括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科研實驗及輔助用房,建成後將成為集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聚才創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
  • 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2010年9月經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審批對外開放,近幾年來,景區獲得國家文化部命名的「國家特色文化產業項目基地」、全國研學旅遊試點單位、遼寧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種榮譽稱號。……這些化石對鳥類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古生物學乃至整個地質學和生物學界的重大理論問題之一,填補了距今1.5億年至8000年間鳥類演化的許多空白,通過對華夏鳥、朝陽鳥、孔子鳥和始反鳥等早期鳥類的研究、建立了以華夏鳥和孔子鳥為代表的兩大古鳥類群。
  • 新英才研學行走課程引入博物館資源,領跑國家美育教育
    日前,我國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中對中小學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博物館與中小學校合作機制,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提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效果……提升博物館研學活動質量,充分利用各類博物館資源組織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06河南省地質博物館07遼寧古生物博物館08自貢恐龍博物館09常州中華恐龍園10南京古生物博物館11天津自然博物館12 重慶自然博物館10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博物館以古生物化石為本,以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 生物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
  • 浙江大學啟動實物教學公益計劃,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師資培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趙海燕/文 朱於心 許孝紅 江國慶/攝10月19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印發了《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從博物館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用、創新博物館學習方式、推進館校合作共建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起免費開放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郭震宇介紹。除了恐龍蛋、展櫃中還陳列著恐龍骨骼、恐龍腳印、恐龍羽毛等,讓人仿佛穿越到了恐龍世界。翼龍是與恐龍同時代的一種大型爬行動物,曾經稱霸地球上空。在一樓的恐龍展廳中,四隻巨型翼龍模型在半空中盤旋。它們揮動著大翅膀,如同一隻只巨大的戰鬥機,非常醒目。
  • 民俗文化資源如何生成研學旅行課程主題
    本文從資源對接、課程主題設置的角度,淺析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資源生成研學旅行課程主題。從研學旅行課程層面來看,我國研學旅遊目前存在著如「課程內容簡單,重遊輕學,主題、目的不明確」「注重拓展、注重遊,但『教』與『學』不充分」等問題。現今市場上的研學課程,多為旅行社或景區在旅遊線路上用景點東拼西湊出來的,主題與課程目的不突出。
  • 展陳昇級,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元旦起正式開放
    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2021年元旦起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升級後的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演化故事。
  • 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梯子網"正式上線
    「深水炸彈」——由她創辦的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梯子網」於2013年11月24日正式宣布上線,標誌著龔海燕正式進軍炙手可熱的K12教育市場,而這一免費向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各種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無疑具有很強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