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個人回國攜帶物品免稅額5000元未變,超出徵稅

2021-01-09 澎湃新聞
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合理數量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 東方IC 資料圖

4月8日,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實施。沒想到,一個針對跨境電商的稅收政策,卻掀起了陣陣漣漪,各種說法瞬間刷爆「朋友圈」。微信和網絡上流傳的一些個人出境購物的說法靠譜嗎?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不變,超過部分按新行郵稅標準徵稅

「今天竟然被稅了,海關告訴我領隊沒有免稅額度,買一塊錢東西也要繳稅。」9日,微信「朋友圈」裡這條消息被廣泛轉發,發布者表示,餅乾、面膜、口紅等隨身攜帶的商品清點下來,貨值6000元被繳稅1916元。由於發布者以「親身經歷」敘述事情經過,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有缺化妝品的嗎?去機場航站樓撿吧,現在寧可扔了也不願被稅。」新規實施的首日,網上還曝出了有人在入境時扔化妝品的事件,而且「有圖有真相」。這些傳言,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以後出國還要不要買買買?回國入境時會不會被高額徵稅?

那麼,4月8日以後是不是個人出境購物沒有免稅額度?買一元錢的東西真的也要繳稅?

「這個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無論是到境外旅遊、出差還是探親訪友,回國時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並沒有變化。」財政部有關人士表示,這次調整的主要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稅收政策,以及行郵稅政策。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合理數量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

「如購買的物品價值超過5000元人民幣,則對超出部分按行郵稅徵稅。」這位人士解釋說,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具體按照自4月8日起實施的新的行郵稅稅目稅率徵收。

新的行郵稅稅率由原來的四檔10%、20%、30%、50%調成三檔,稅率分別為15%、30%、60%。15%這檔稅率,商品包括計算機、照相機、食品、飲料、玩具、遊戲品等;30%這檔稅率,商品則包含衣服、自行車、攝像機等;60%這檔,商品包括眼影、香水、高檔手錶等。

由此來看,按照那位「發布者」情況,隨身物品6000元,如果個人自用、數量合理,扣除5000元免稅額剩下1000元才需繳稅,稅款肯定到不了1916元。還有,化妝品中的護膚品行郵稅稅率30%,也是按隨身攜帶物品5000元以上才徵稅。幾百元一瓶的護膚品「寧可扔了也不願被稅」的說法,可信度也不是很高。

當然,如果這位「發布者」攜帶大量不是自用的化妝品入境,可能也要面臨高額繳稅。去年10月,就有媒體拍到中國遊客在韓國機場購買大量化妝品的照片,照片中化妝品成堆地放在地上,旁邊還擺放著不少包裝箱和包裝袋,數量之大令人咋舌。這顯然已經超過了「自用」範圍,如果像現在海關查得這麼嚴,當事人需繳的稅款不是個小數。

跨境電商單次交易限額2000元、個人全年2萬元,可享零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打七折

還有傳言說,「居民旅客回國攜帶行李單次2000全年2萬以上全額交稅」。這個可能是以訛傳訛,把針對跨境電商的稅收政策跟個人入境的稅收政策「混為一談」了。

跨境電商稅收新政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行郵稅徵收,而是在購物限值內按照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稅率可以享受七折優惠。單次交易限值為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萬元。二是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不再設免徵額。

新政實施後,市場影響有多大?

記者調查發現,這兩天不少跨境電商的促銷手段,已經開始從以前的「包郵」擴展到了「包稅」,力圖在新一輪稅收政策調整面前吸引顧客、搶得先機。

在新政實施之前,很多跨境電商平臺都藉此大打「稅收牌」進行促銷,吸引消費者提前囤貨,天貓國際等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商鋪紛紛打出「再不買就漲價了」等「甩貨」標語。

蜜芽寶貝是一家專門從事母嬰用品的綜合性跨境電商平臺,4月8日蜜芽宣布從上午10點起,平臺上所有在售的跨境品牌奶粉將全部上線,且推出「奶粉包稅專場」「紙尿褲包稅專場」「服裝滿199減60」等促銷政策,吸引消費者購買。另一家跨境電商波羅蜜也在8日宣布對用戶提供過渡期補貼政策,所有用戶通過保稅區下單後即可獲得一張「包稅券」,該券可對稅金進行全額減免,且單筆減免金額不設上限。

綜合性的跨境電商平臺網易考拉海購,則在首頁推出了專門針對奶粉的「考拉不漲價」活動,針對不同品牌的奶粉發放不同額度的「省稅補貼券」,如在海外版的美贊臣專場,用戶可領取「滿299減40」和「滿399減50」的補貼券,一些銷售更火爆的奶粉品牌如愛他美等,沒有提供補貼券,卻明確標明「本商品價格已含稅」,同時要求「單次限購2件」。

不過,雖然4月8日後不少網站宣傳有「包稅」的政策,但商品價格還是出現了一定的上漲,有些商品價格雖然沒變,但原有的優惠券等促銷手段不能再用了。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楊女士平時主要在網上購買母嬰用品,奶粉和紙尿褲是她主要的採購商品。「4月1號,我給寶寶買的日本產花王紙尿褲3包一件的價格是309元,9號到網上一看,雖然不用繳稅,但價格變成了330元。幸好上個月提前買了15包紙尿褲,夠孩子用上幾個月了。」

「當前我國對一般進口消費品只徵收17%的增值稅,打七折後的最終稅率等於11.9%,略高於之前10%的行郵稅稅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斌認為,此次跨境電商稅收政策調整對普通居民影響不大,不會給消費者增加太大負擔。但由於取消了免徵稅額, 500元以下的商品稅負有所增加。像食品、保健品、奶粉、紙尿褲等,增加的稅負是體現在價格上,還是會被跨境電商自行消化,仍有待觀察。

也有一些「剁手黨」可能覺得額度不夠用:個人年度交易限值才2萬元,買一個包包就好幾萬元,「超標」了怎麼辦?實際上,超過這個限額消費者仍可以購買,只不過要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繳稅,不能再享七折優惠。

只有清單上的商品可實行跨境電商新稅制,其他產品則需按照行郵或一般貿易進口

日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向社會公布,並與稅收新政同步實施。這意味著,只有這個清單上的商品能夠按照跨境電商的稅制來進口,其他產品則需按照行郵或一般貿易進口。

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實施清單管理,主要是為了避免工業原材料等商品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渠道進境,擾亂正常貿易秩序,同時便於日常徵管操作。

不過,也有跨境電商犯了難:像液態奶等一些之前已經進入了保稅區倉庫的商品,現在未被列入清單,面臨無法清關銷售的問題。還有部分嬰幼兒配方奶粉,因沒有按《食品安全法》規定實施註冊,也未被列入清單。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對於已經進入保稅區而不在清單之列的商品如何處理,相關政策目前正在抓緊研究中。

「對大多數海淘族來說,通過跨境電商購買進口商品固然省錢,國外商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質也是重要因素。」張斌認為,在規範跨境電商發展、堵住稅收漏洞的同時,更應當發揚「工匠精神」,花大力氣把國貨質量搞上去,把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建起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個人回國隨身攜帶物品 免稅額5000元不變
    個人回國隨身攜帶物品 免稅額5000元不變 2016-04-11 10:44:169日,微信「朋友圈」裡這條消息被廣泛轉發,發布者表示,餅乾、面膜、口紅等隨身攜帶的商品清點下來,貨值6000元被繳稅1916元。由於發布者以「親身經歷」敘述事情經過,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那麼,4月8日以後是不是個人出境購物沒有免稅額度?買一元錢的東西真的也要繳稅?
  • 財政部:個人出境購免稅額不變 超出部分按新規徵稅
    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不變,超過部分按新行郵稅標準徵稅「今天竟然被稅了,海關告訴我領隊沒有免稅額度,買一塊錢東西也要繳稅。」回國入境時會不會被高額徵稅?那麼,4月8日以後是不是個人出境購物沒有免稅額度?買一元錢的東西真的也要繳稅?「這個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無論是到境外旅遊、出差還是探親訪友,回國時個人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並沒有變化。」財政部有關人士表示,這次調整的主要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稅收政策,以及行郵稅政策。
  • 個人回國攜物免稅額5000元未變
    網上甚至出現了「個人出境購物高額徵稅」「旅客怕被徵稅機場拋棄物品」等假消息。針對人們關心的個人自用物品攜帶額度有無調整的問題,海關發言人黃頌平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對旅客的個人自用物品攜帶的額度沒有調整。 個人入境攜帶物品額度未變 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個人自帶的商品,執行跟以前相同的政策。
  • 海關闢謠:免稅額5000元不變
    海關闢謠:稅收新政不涉個人出境購物 旅客行李物品免稅額5000元不變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已於4月8日起實施。針對網上流傳的「4月8日起個人出境購物沒有免稅額度,買1元的東西也要繳稅」的說法,廣州海關闢謠稱,新政面向的只是跨境電商,個人出境購物免稅額度沒有變化。
  • 海關詳解境外購物免稅規定 免稅額上限5000元
    一名中國籍旅客從巴黎回國,竟攜帶國際知名品牌皮包、皮帶、鞋、首飾和香水共計247件;一名中國籍導遊從日本回國,一次攜帶了80套名牌化妝品;一位航空公司機長「偷偷」交給機場維修人員的紙袋裡,竟然裝有10塊名牌手錶……   針對近日頻發的進境旅客違規攜帶物品事件,海關提醒,我國法規對居民境外購物、航空公司員工進出境都有明確規定
  • 海關:春節假期進出境攜帶物品 旅客共有8000元免稅額
    海關:春節假期進出境攜帶物品 旅客共有8000元免稅額  廣州日報訊 (記者曾毅 通訊員程楊揚、唐遊民)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市民出境遊玩購物的高峰期又將來臨,佛山海關駐順德辦事處昨日溫馨提示,請您提前了解海關進出境攜帶物品的規定,切記:違禁物品莫攜帶,貨幣進出有限額
  • 海關對攜帶物品進境徵稅規定無變化 免稅限值為5000元
    海關對攜帶物品進境徵稅規定並無變化符合規定進境物品 免稅限值仍為5000元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漢青報導:近日,一些所謂海關攔下「代購」進行罰款的傳言又出現在網絡上。羊城晚報日前從有關通關問題專家了解到,海關有關旅客攜帶進境物品徵稅的規定並無變化,符合規定物品的免稅限值仍為5000元人民幣。同時,對違規攜帶超量貨物、物品入境且未主動申報的,也將同以往一樣依法處理。符合條件5000元以內免稅事實上,所謂海關攔下「代購」進行罰款的傳言,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網絡上。
  • 海外回國攜帶禮物超5000元需徵稅,這些東西不能亂帶…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中國「電商法」正式實施,個人自用品免稅額設定為5000元人民幣,超過部分就會被徵稅。 海外華人回國探親帶伴手禮會受影響嗎? 要,而且免稅額度只有2000元人民幣。但是,不留在中國,離境時會帶走的物品無需向中國繳納關稅。如遇海關檢查,如實聲明即可。 還有的華人問小僑,如果和家人一起回國,免稅限額是一共5000元還是一人5000元?
  • 中國發布關稅新政 留學生回國如何攜帶私人物品
    但一般來說只要是自用物品,對留學生影響不大。&nbsp&nbsp&nbsp&nbsp綜合還在實行的舊規定和現行的新規定,在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如果超出了免稅額,中國海關會對超出的部分,按照行郵稅進行徵稅。
  • 消費者出境購物回國 入境超出部分都要徵稅放行
    來自境外需在中國境內機場轉乘國內航班的旅客,其攜帶入境的免稅液態物品應置於袋體完好無損且封口的透明塑膠袋中,並須出示購物憑證,經安全檢查確認無疑後方可攜帶。  入境超出部分都要徵稅放行  歐洲的奢侈品、美國的數碼產品,還有東南亞的水果,這些能不能攜帶?能帶多少?
  • 華人回國探親注意啦!攜帶禮物超5000元需徵稅,這些東西不能亂帶……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中國「電商法」正式實施,個人自用品免稅額設定為5000元人民幣,超過部分就會被徵稅。海外華人回國探親帶伴手禮會受影響嗎?所有進境物品都需要按規定申報和繳稅。不過在實際操作中 , 帶回國的行李只要在個人合理自用範圍內 , 海關工作人員一般不查。比如:10瓶保健品可能是個人合理自用,100瓶就很難讓人信服,5件衣服或許是合理自用。 當然,是否屬於個人合理自用,由海關工作人員決定。
  • 個人境外購物5000元免稅額變了嗎?怎麼判斷是「自用」... 看海關總署最新回應
    他表示,旅客在機場拋棄物品情況不屬實。同時他還表示,這次改革對旅客攜帶的個人自用物品管理辦法和攜帶的額度沒有調整。黃頌平個人入境攜帶物品額度未變4月7日,財政部等11部門正式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 海關:網購個人物品通關手續不變 免稅額未調整
    ,個人郵寄進境物品免稅額也未調整  南都訊記者葛倩發自北京針對近日社會對海關總署發布的關於進境物品完稅價格公告的解讀,海關總署昨日發布政策說明稱,所謂「進境200元奶粉須交10%稅」的說法是理解有誤。進境旅客仍可免稅攜帶進境價值人民幣5000元的自用物品,個人郵寄進境物品免稅額度也未作調整。  一則「海關總署修訂進境物品稅表自4月15日起奶粉超200元將徵稅」的消息昨日被一些媒體轉載,相關微博被轉發數萬條。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奶粉稅率在本次公告中並沒有作新的調整,政策和以前是一致的。
  • 海關提示個人攜帶入境物品別超額度
    不過,在購買貴重物品回國時要注意了,超出法律規定免稅額度的商品,還要補交相應的稅款。這兩天,不少微信朋友圈都在轉一則微信,說這兩天上海浦東機場正在嚴查海外購物進境,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對此,網友眾說紛紜,有些說是和國慶長假有關,有些說和即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商法有關,還有的認為可能是海關近期出臺了新政,對代購又有新的要求。
  • 海關總署解讀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調整
    根據形勢的發展幾經調整,1994年《海關總署關於調整進出境郵件中個人物品的限值和免稅額的通知》規定,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區的個人物品,限值為800元,免稅額為400元;寄自或寄往其他地區的個人物品限值為1000元,免稅額為500元。
  • 遊客隨身帶出境並復帶進境原有個人物品不徵稅
    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元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元。」「5000元人民幣的限額,一個大牌的包包也不止這個價吧?」
  • 海關總署強調境外購物超5000元入境要徵稅(圖)
    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
  • 海關回應:個人攜帶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沒有變動
    海關回應:個人攜帶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沒有變動】長假正是出國購物的集中期,這兩天不少朋友圈都在轉一則微信,說上海浦東機場嚴查海外購物入境,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僅一個航班查了100多人?記者向上海海關求證。上海海關稱:國慶長假期間不存在「嚴查」,因為要嚴一直嚴。上海海關更強調:個人攜帶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未有變動。
  • 留學生回國成焦點!海關工作人員個人發布信息稱:不要怕,一切都沒有變!
    四、免稅商品品類  免稅商品以便於攜帶的個人消費品為主,具體商品品類和限購數量見附表。  五、免稅購物金額  在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
  • 留學生回國個人物品如何清關到國內
    一到畢業季節,好多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準備回國,就有很多的個人物品需要處理,到底是丟棄,送人,還是自己帶回國,畢竟是自己用了幾年的物品,是自己青春的一份寶貴回憶,那能輕易丟棄。如果帶回國,就會面臨一系列的運輸,清關,報關問題,錢沒有少花,過程還不一定順利,有些同學會選擇空運到自己城市所在地的機場,然後自己去清關報關,據此原則,海關規定了個人每次郵寄物品限值、免稅額和禁止、限制郵寄物品的品種。對郵寄進出境的物品,海關依法進行查驗,並按章徵稅、退運或免稅放行。